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0.015mg/kg咪达唑仑预处理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的影响。方法10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诱导时分别静脉注射0.015mg/kg咪达唑仑和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后静脉注射0.3mg/kg依托咪酯。观察有无肌阵挛发生,并记录肌阵挛程度。完成记录后,两组均静脉注射4μg/kg芬太尼,1min后两组均静脉注射0.6mg/kg罗库溴铵,充分肌松后气管插管。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仅5例出现轻度的肌阵挛,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39例发生肌挛(P〈0.01);在对照组中注射依托咪酯后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肌事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0.015mg/kg咪达唑仑预处理可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所致的肌阵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伍用依托咪酯诱导插管时的合适剂量。方法60例ASAⅠ~Ⅱ级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无高血压、心脏病、内分泌疾病,预计无插管困难。全部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维库溴铵0.1mg/kg,瑞芬太尼(Ⅰ组1μg/kg,Ⅱ组1.5μg/kg,Ⅲ组2μg/kg),依托咪酯0.3mg/kg后诱导插管,于麻醉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后1min、3min、5min、7min记录SBP、DBP、HR、SpO2。结果Ⅰ组诱导后BP、HR平稳,插管后轻度升高,5min后降至诱导前水平;Ⅱ组诱导后BP、HR平稳,插管后轻度升高,3min后降至诱导前水平;Ⅲ组诱导后BP、HR明显下降.插管后3min仍下降明显,5min后升至诱导前水平。结论常规剂量依托咪酯复合1.5μg/kg瑞芬太尼是较为理想的全麻插管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靶浓度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间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分析其对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下非心脏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5 ~ 50岁,体重指数<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即E0.5组、E0.7组、E0 9组、E1.1组,依托咪酯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5μg/mL、0.7μg/mL、0.9 μg/mL、1.1 μg/mL.静脉注射咪哒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罗库溴铵0.6 mg/kg后,开始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当效应室浓度达到0.5 μg/mL、0.7μg/mL、0.9μg/mL、1.1 μg/mL时行气管插管,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喉镜置入时(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3 min(T4)、气管插管后5 min(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AAI、脑电暴发性抑制指数(BS).结果 4组患者麻醉诱导期间AAI的变化趋势一致,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后AAI值明显下降,T1时AAI值明显低于T0时(P<0.01),随后各时点AAI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MAP、HR明显低于T0时(P<0.01),T2、T3时MAP、HR比T1时明显升高(P<0.05),E0 9组和E1.1组部分患者出现BS,E1.1组B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AAI能反映靶控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间麻醉深度的变化,但不能敏感地反映不同靶浓度依托咪酯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依托咪酯引发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依托咪酯组(E1组)、依托咪酯泵注组(E2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E1组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30 s内注完;E2组依托咪酯0.3 mg/kg静脉泵注[速度60μg/(kg.min)];R组依托咪酯0.3 mg/kg[速度60μg/(kg.min)]和瑞芬太尼1μg/kg[速度0.2μg/(kg.min)]同时泵注。观察肌阵挛程度并进行评分。结果 R组依托咪酯引发肌阵挛程度明显低于E1组和E2组(P〈0.01),其中E2组肌阵挛的程度明显低于E1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能够显著降低依托咪酯引发的肌阵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预先注射罗库溴铵对全麻诱导期依托咪酯引发肌阵挛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 例男性病
人,ASAⅠ或Ⅱ级,年龄20 ~ 60 岁,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随机分为2 组罗库溴铵预给药组( R 组) 和对照组( S
组) ,每组50 例。两组病人先给予芬太尼3μg /kg,面罩吸氧2 min 后,R 组给予罗库溴铵0. 3 mg /kg,顺序注射依托
咪酯0. 3 mg /kg、罗库溴胺0. 3 mg /kg; B 组给与等容积生理盐水,依托咪酯0. 3 mg /kg、罗库溴胺0. 6 mg /kg,依托咪酯
的速度推注速度为1 mg /s。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 T1) 、给予依托咪酯后( T2) 、给予依托咪酯1 min 后( T3) 、插管
后( T4) HR、SBP、SPO2变化及肌震颤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麻醉诱导
过程中S 组在T2 时HR 明显高T1( P < 0. 05) ,且在T2 时间点时S 组HR 较R 组心率增加( P < 0. 05) ,SBP 及SPO2
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与S 组比较,R组病人没有发生肌阵挛、肌阵发生率显著降低( P <0. 01) 。
结论: 罗库溴铵预给药对缓解依托咪酯引发的肌阵挛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预处理对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择期泌尿外科全麻手术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地佐辛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5μg/kg(2μg/ml)、地佐辛0.1 mg/kg(0.8 mg/ml)和等量(0.125 ml/kg)0.9%氯化钠注射液,15 min输注完毕。1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1 min内注射完毕),输注依托咪酯后2 min内观察并记录肌阵挛发生情况,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和地佐辛组肌阵挛发生率、肌阵挛分级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地佐辛组肌阵挛总发生率,轻、中度肌阵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25μg/kg和地佐辛0.1 mg/kg预处理均可降低依托咪酯诱导时引起的肌阵挛的发生率,且其预处理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预处理对预防全身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注射痛及肌阵挛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N组),各30例。D组术前30 min鼻内滴入右美托咪定(1.0μg·kg^-1);N组术前30 min鼻内滴入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麻醉诱导时每组均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1。记录两组预给药前(T0)、给依托咪酯前(T1)及给依托咪酯后1 min(T2)、2 min(T3)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合度(SPO2);采用词语等级评分法(VRS)评估依托咪酯注射痛;观察并记录静注依托咪酯后2 min内肌阵挛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D组HR、MAP在T1、T2、T3明显降低(P均〈0.05),N组T2、T3明显降低(P均〈0.05);D组HR在T1、T2、T3较N组降低(P均〈0.05)。D组MAP、SPO2在T1、T2、T3时点较N组稍降低(P均﹥0.05);D组肌阵挛各级发生率均较N组降低(P均〈0.05);与N组比较,D组依托咪酯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术前鼻内滴注,能有效减轻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注射痛,还可减少依托咪酯诱导所致肌阵挛的发生,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鼻滴入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和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插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20例。C组为盐水对照组;B组静脉泵注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内将0.5μg/kg右美托咪定泵入;D1组和D2组为经鼻滴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min经鼻滴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1μg/kg。记录三组患者:入室时(给予右美托咪定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毕即刻(T2)、切皮前(T3)各时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Glu)浓度。结果在T2时刻 HR、SBP、DBP、MAP ,C组高于B组和D2组( P<0.05);D1组高于D2组( P<0.05),B组和D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患者在切皮前(T3)Cor与Glu浓度高于B组、D2组(P<0.05);D1组在 T3时刻Cor与Glu浓度高于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鼻滴注1μg /kg右美托咪定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效果相似,而经鼻滴注避免了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更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冰  戴体俊 《重庆医学》2015,(14):1885-1887
目的:比较4种不同麻醉药物在麻醉诱导期间对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麻醉维持药物分别为丙泊酚2.00 mg/kg、依托咪酯0.30 mg/kg、咪达唑仑0.15 mg/kg和地佐辛0.20 mg/kg ,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降至50以下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采用经颅多普勒脑血流监测仪(TCD),监测并记录4组患者入室后诱导前(T0)、插管前1 min(T1)、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5)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率(Vm‐MCA)、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除咪达唑仑组外,其他3组T1时Vm‐MCA 均明显降低于T0(P<0.05);插管后,咪达唑仑组和依托咪酯组的Vm‐MCA、SBP、DBP与基础值相比显著升高,丙泊酚组和地佐辛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和依托咪酯在对气管插管引起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波动的抑制较丙泊酚和地佐辛弱。  相似文献   

10.
依托咪酯乳剂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麻醉维持的效果。方法选取全身静脉麻醉下行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患者60例,平均分为E组和P组。全麻诱导E组用依托咪酯乳剂(0.3~0.6)mg/kg,P组用丙泊酚(2.0~4.0)mg/kg,全麻维持E组以依托咪酯乳剂(10~15)μg/(kg·min)、P组以丙泊酚(3-6)mg/(kg·h)持续泵入,其它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相同。观察诱导过程中患者出现肌阵挛和注射痛的情况,记录入室T1、T2、T3、T4、T5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观察麻醉诱导中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停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在T2、T4时间点时P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高于E组,在T5时间点P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E组(P〈0.05);唤醒时间P组较E组短(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比异丙酚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使用临床剂量的依托咪酯乳剂作为大容量肺灌洗术麻醉诱导和术中维持的静脉全麻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引导清醒插管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需要进行纤支镜引导清醒插管的患者118例,分为3组:Ⅰ组(40例)、Ⅱ组(42例)、Ⅲ组(36例)。先给予1μg/kg的右美托咪定,然后持续0.2μg/kg持续泵注后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Ⅰ组)、0.2μg/kg(Ⅱ组)、0.3μg/kg(Ⅲ组)。记录入手术室后5min作为基础值(T0),注药后(T1),插管即刻窥视会厌(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5min(T4),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与Ⅰ组相比,Ⅱ、Ⅲ组T2、T3的HR显著降低(P<0.05),Ⅱ、Ⅲ组T2、T3MAP显著降低(P<0.05)。与Ⅰ、Ⅱ组相比,Ⅲ组T2SpO2显著降低(P<0.05)。Ⅰ组发生呛咳反应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只有Ⅲ组发生呼吸抑制。结论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且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加舒芬太尼对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非心脏手术的患者进行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65岁以上的老年心血管疾病病人。麻醉诱导用药:舒芬太尼1.0μg/kg,依托咪酯乳剂0.2mg/kg~0.3mg/kg,维库溴胺0.1mg/kg,呼吸抑制后面罩辅助呼吸,肌松后插管。麻醉期间连续监测SPO2、BP、HR、ECG,并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安静后(诱导前),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1min、5min、10min时的SBP、DBP、HR及ECG的变化,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作为间接反映心肌耗氧量的指标。结果:本组患者麻醉诱导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气管插管顺利,各项监测指标与诱导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加舒芬太尼对循环无明显抑制,可以安全用于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气管插管全麻手术麻醉诱导的可行性及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并确定诱导时右美托咪定的最佳使用剂量。方法: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Ⅰ、Ⅱ、Ⅲ组分别在诱导开始时采用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5、1.0、1.5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输注5min后开始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0.15 mg/kg,于输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后行插管。观察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 min(T3)、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T0时3组HR和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Ⅰ、Ⅱ、Ⅲ组HR均较T0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Ⅲ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MAP变化不大(P〉0.05),Ⅲ组MAP较T0有显著降低(P〈0.05),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Ⅰ组MAP、HR升高显著,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MAP、HR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Ⅰ组HR和MAP较T1有显著上升(P〈0.05),Ⅱ组和Ⅲ组HR和MAP较T1无显著变化(P〉0.05)。T4与T0比较,3组MA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诱导法可安全地应用于临床,三种方案中以1.0μg/kg输注右美托咪定,在整个诱导、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较稳定,可作为最佳使用剂量推荐给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预注长托宁对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诱导时肌阵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BMI)2060岁,体重指数(BMI)2030kg/m2,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长托宁组全身麻醉诱导前20min给予长托宁0.01mg/kg,C组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对照组),20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mg/kg。1min后观察两组患者有无肌阵挛的发生,并记录肌阵挛的程度。完成记录后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后完成气管插管。结果:长托宁组50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肌阵挛,其中轻度3例,中度1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肌阵挛,其中轻度8例,中度14例,重度10例(P<0.05)。两组患者均未述任何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无明显降低。结论:长托宁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诱导时肌阵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氢吗啡酮预处理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所致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180例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采用分层随机化分为3组,各组60例。Ⅰ组静脉注射氢吗啡酮5μg/kg,Ⅱ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Ⅲ组静脉注射同等容积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有无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呛咳等不良反应。5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肌阵挛的程度和发生率。2 min后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Ⅰ组和Ⅱ组予舒芬太尼0.3μg/kg,Ⅲ组予舒芬太尼0.4μg/kg,顺式阿曲库胺0.15 mg/kg后行气管插管。结果Ⅰ组患者有2例发生轻度肌阵挛;Ⅱ组患者4例发生轻度肌阵挛和1例中度肌阵挛,Ⅲ组患者有32例发生肌阵挛,其中轻度12例,中度13例,重度7例。3组患者预处理期间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呛咳、皮肤瘙痒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预注5μg/kg氢吗啡酮可明显降低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发生率和程度,且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全麻过程中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同等麻醉深度下无创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择期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64例,ASA分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成两组( n=32):右美托咪定组( D组)和丙泊酚组( C组)。 D组入手术室后给以阿托品0.5mg,咪唑4mg,右美托咪定1.0μg/kg负荷量10min内注完,芬太尼0.25mg,罗库溴铵50mg诱导插管,后右美托咪定0.5μg· kg-1· h-1麻醉维持。 C组给予丙泊酚100mg,其它相同诱导插管,后丙泊酚以靶质量浓度设定为4~5mg/L维持麻醉。两组术中均用顺阿曲库铵,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用Bioz.com 系统监测无创血流动力学, BIS40~50。于入室( T1),插管前( T2)、后( T3),手术开始( T4),10min( T5)、拔管前( T6)、后( T7)记录患者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 )、心脏指数( CI )、每搏指数( SI )、外周循环阻力( SVR )。结果:在同等BIS水平,两组患者瑞芬太尼的剂量D组低于C组。 HR、MAP、SI、SVR不同麻醉方法不同麻醉时相变化趋势不同,除HR外,D组均比C组稳定( P<0.05),CI不同麻醉时相变化趋势相同。结论: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μg/kg,0.5μg· kg-1· h-1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具有镇静镇痛作用,抑制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丙泊酚以及两者复合诱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②方法选择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E组、P组和F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分别采用依托咪酯0.4 mg/kg(E组),丙泊酚2mg/kg(P组),依托咪酯0.2 mg/kg+丙泊酚1mg/kg(F组)。监测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1分钟(T1)、诱导后3分钟(T2)、插管后1分钟(T3)、插管后3分钟(T4)、插管后5分钟(T5)的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③结果 P组在诱导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 P <0.05);E组在插管后血压、心率明显升高( P <0.05);F组在整个诱导与插管过程中循环保持平稳。 E组在插管后BIS一过性上升( P <0.05);P组和F组均无明显变化( P >0.05),而是呈时间依赖性缓慢回升。④结论以依托咪酯0.2mg/kg复合丙泊酚1mg/kg诱导,可保持整个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麻醉诱导期对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组(Ⅰ组,n=23)和咪达唑仑组(Ⅱ组,n=23)。在麻醉诱导期,Ⅰ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Ⅱ组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两组同时给予利多卡因1 mg/kg、舒芬太尼1μg/kg和维库溴铵0.15 mg/kg后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后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及BIS值均明显下降(P〈0.05)。诱导后1 min,Ⅱ组BIS值明显高于Ⅰ组(P〈0.05)。诱导后3 min,Ⅱ组HR、SBP、MBP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诱导后5 min,Ⅱ组HR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咪达唑仑相比,依托咪酯起效迅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更适用于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对依托咪酯麻醉镇静时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依次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组,分别预先静注等量(0.125ml/kg)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0.5μg/kg、咪达唑仑0.03mg/kg,然后静注0.3mg/kg依托咪酯,观察并认真记录肌阵挛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右美托咪定组与咪达唑仑组的T0、T1及T2时间段的的BIS、MAP及H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咪达唑仑组比较,轻度以及总体肌阵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咪达唑仑组间的轻度、中度以及总体肌阵挛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可降低依托咪酯麻醉镇静时肌阵挛的发生率,减轻肌阵挛的程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39例,年龄24~50岁,ASA Ⅰ级,均为妇科手术。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18例,用芬太尼4μg/kg入壶,依托咪酯4mg/kg静注,万可松0.1mg/kg静注快诱导。B组21例,用咪唑安定0.08mg/kg静注,芬太尼4μg/kg入壶,依托咪酯4mg/kg静注,万可松0.01mg/kg静注快诱导,分别记录患者入室时、诱导后气管插管后的血压、心率,以及静注依托咪酯时有无肌阵挛发生。将两组变化情况做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