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分娩时机对母、婴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正常初产妇60例,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VD)、择期手术分娩(PCS)、急诊手术分娩(ECS)三组,每组2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娩时母体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T细胞中Treg百分数。结果新生儿脐血中Treg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S组明显高于VD组(P<0.05);母体外周血中Treg,三组中ECS组>PCS组>VD组,ECS组显著性高于VD组(P<0.01);三组母体、新生儿血中Treg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S时新生儿血中Treg增高,可能会对婴儿免疫系统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分娩过程异常的ECS母体血中Treg增高可能与产妇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降低手术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和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安全性.方法 参照国内外麻醉和手术风险评估方法、安全管理和质控制度、相关技术指南及规范,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搭建麻醉患者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平台.结果 ①建立和改进术前对麻醉患者风险评估方法.②拟定风险分级管理基本原则.③设计一套可操作性流程.④配套开发麻醉患者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的软件及患者风险管理档案.⑤制定麻醉风险管理质控考核标准.实现对手术患者风险识别和评估、分级管理、智能信息档案以及过程考核等整个过程进行管理.结论 此平台使手术患者风险管理变得简单规范,容易操作,有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长时间手术后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择期行手术的神经外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异丙酚+七氟醚复合麻醉组和先异丙酚后七氟醚麻醉组,各40例,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效果及苏醒后不良反应.结果 先异丙酚后七氟醚麻醉组患者的拔管时间(13.2±5.2)min、苏醒时间(10.2±3.2)min、指令下握拳(19.2±6.8)s、指令下活动下肢(19.6±7.6)s、定向恢复力(回答姓名)时间(20.5±5 3)s、术后疼痛VAS评分(4 7±1.3),复合麻醉组患者的拔管时间(14.9±5.6)min、苏醒时间(17.6±8.8)min、指令下握拳(28.3±1 1.7)s、指令下活动下肢(29.5±11.3)s、定向恢复力(回答姓名)时间(31.2±13.2)s、术后疼痛VAS评分(4.8±1.3),苏醒时间、指令下握拳、指令下活动下肢、定向恢复力(回答姓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和术后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合麻醉组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和烦躁各1例,先异丙酚后七氟醚麻醉组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异丙酚后七氟醚麻醉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生医学中手术麻醉对分娩时母婴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初产妇分为自然分娩(NL)组、择期手术分娩麻醉(PCS)组、急诊手术分娩麻醉(ECS)组,每组2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娩时母体外周血和婴儿脐带衄巾B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NKT细胞、γδT细胞的百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母体血中ECS组的B细胞和NKT细胞明显高于NL组、PCS组;婴儿脐血中PCS组的B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CD4^+/CD8^+明显低于NC组和ECS组(P〈0.05),γδT细胞显著高于NL组和ECS组(P〈0.01)。结论急诊手术分娩对母体免疫方面的改变与自身应激反应有关,不影响婴儿的细胞免疫状态;择期手术分娩影响婴儿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5.
手术和创伤对中性粒细胞(PMN)的激活作用已引起广泛重视和研究。同时有研究表明,许多麻醉药物在体外对PMN的激活有抑制作用,然而麻醉药物对PMN在体内影响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观察依托咪酯一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对PMN激活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都具有显著的血液动力学抑制作用,无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这可以抑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但有时会引起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后果。除药物本身的性质和病人体质状况外,许多药物对血液动力学的抑制程度取决于给药方式、速度、剂量或血浆浓度。本研究是观察四种泵输注法输注雷芬太尼(RF)和丙泊酚(Prop)诱导麻醉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人中位硬膜外阻滞初量的个体使用规律。方法≥65岁的中位硬膜外阻滞患者65例,依病人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分次注入初量,记录前3次(试验量、分量2、分量3)药量、阻滞平面,计算出相应时点阻滞范围内每个神经节段所需药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相邻时点前、后阻滞范围内每个神经节段所需药量存在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相关方程依次为y=0.23 1.02x,y=1.61x-0.38。结论老人中位硬膜外阻滞初量的给予中,可依据前次给药时点产生阻滞范围内的每个神经节段所需药量用相关方程推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初量在不同穿刺点的扩散情况。方法1 587例硬膜外阻滞病例,详细记录初量的阻滞节段数,并根据不同穿刺部位分别计算出阻滞每节段需要量。结果以穿刺点为界扩散,在中位穿刺点的向头和尾扩散无差别(P>0.05),在低位穿刺点向头扩散明显少于尾扩散(P<0.01);总扩散节段数中位穿刺点少于低位;中位和低位穿刺点阻滞每节段需要量分别为(1.42±0.62)m l和(1.17±0.48)m l(P<0.01),随穿刺点下移,节段需要量有减少趋势。结论中位穿刺点阻滞每节段需要量多于低位穿刺点,且向头端扩散不明显多于尾端。  相似文献   
9.
徐德朋  陈复兴  王全英  周忠海  颜芳 《临床荟萃》2010,25(24):2132-2134
目的 探讨手术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影响.方法 足月分娩产妇60例,依据分娩方式及手术时机分为自然分娩(NL)组、择期剖宫产(PCS)组、急诊剖宫产(ECS)组各20例;分别采集分娩时的产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各亚群的百分比.结果 NL组、PCS组、ECS组产妇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69.15±13.24)%、(73.50±4.86)%、(68.68±7.50)%;CD3+CD4+(32.03±9.44)%、(36.35±11.82)%、(34.88±7.54)%;CD3+CD8+(29.83±6.01)%、(30.59±7.30)%、(28.08±4.09)%;CD4+/CD8+1.09±0.37、1.33±0.65、1.25±0.27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血:PCS组中由于CD4+的减少而呈现CD4+/CD8+的比值明显低于NL、ECS组,分别为2.71±0.86、3.52±1.50、3.30±1.03(P<0.05).结论 产妇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不受手术分娩以及产程影响;PCS可能会加剧新生儿对某些病原体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新术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GSS内固定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及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20例。观察术中镇痛肌松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镇痛肌松效果达优率均高于A组(P〈0.01),除A组1例血压下降外,两组均无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新术式中,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肌松效果完全,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