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左羟丙哌嗪血药浓度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并研究其在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拉丁方设计,对6只犬均给予3种剂量的左羟丙哌嗪溶液,给药后采集一系列血样,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用3P97药动学程序处理血药浓度数据并计算参数。结果该法在0.005~4.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8),最低检测浓度0.005 mg·L-1,平均萃取回收率为84.4%~95.4%。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均低于5%。6只犬药-时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左羟丙哌嗪在犬体内吸收和消除迅速,分布广泛。3种剂量的参数AUC0~∞,ρmax,tmax,t1/2Ka,t1/2Ke,MRT,CL,Vd在个体间、实验周期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建立了左羟丙哌嗪GC-MS血药浓度测定方法。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左羟丙哌嗪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硫喷妥钠对丙泊酚药动学的影响,并与单用丙泊酚时比较。方法16名全麻手术患者分为2组,分别静注丙泊酚2mg·kg-1或1%丙泊酚和2.5%硫喷妥钠1:1等体积混合液0.2mL·kg-1(相当于丙泊酚1mg·kg-1,硫喷妥钠2.5mg·kg-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用3P97程序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静注丙泊酚的药-时曲线符合三室模型,单用组与合用组的药动学参数:t1/2α分别为(0.8±0.4)和(0.7±0.3)min,t1/2β分别为(10.2±15.6)和(6.5±5.0)min,t1/2γ分别为(113.0±47.2)和(159.0±82.5)min,Vc分别为(0.055±0.022)和(0.052±0.041)L·kg-1,CL分别为(17.4±4.5)和(15.5±8.3)mL·h-1·kg-1,AUC分别为(108.92±31.68)和(88.84±59.08)mg.min·L-1。结论二组患者间丙泊酚主要药动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对格列美脲在草犬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RP HPLC测定6只草犬单用格列美脲及合用阿莫西林后格列美脲的血药浓度,并对格列美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格列美脲在草犬体内药动学个体差异很大;单用与合用阿莫西林后,以格列美脲的药-时曲线下的面积、峰浓度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cmax,AUC0→t的平均值降低。结论阿莫西林可引起格列美脲的血药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9-硝基喜树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及特点。方法SD大鼠单次灌胃9-硝基喜树碱后于不同时间点自眼眶后静脉丛取血,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药达峰浓度cmax随给药剂量的递增而递增(2 mg·kg-1组为653.02 ng·mL-1,3 mg·kg-1组为832.9 ng·mL-1,5 mg·kg-1 组为2 731.15 ng·mL-1),达峰时间tmax不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延长(2 mg·kg-1组为0.32 h,3 mg·kg-1组为0.45 h,5 mg·kg-1组为0.3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随剂量递增而增加(2 mg·kg-1组为856.49μg·h·L-1,3 mg·kg-1组为1 485.69μg·h·L-1, 5 mg·kg-1组为3 995.39μg·h·L-1)。结论3种剂量9-硝基喜树碱大鼠单次灌胃后的药动学参数显示其在大鼠体内转化或消除均较快,呈一房室模型,药物的体内过程表现为线性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绿原酸对CA4P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影响。方法采用RP-HPLC测定8只健康家兔单用CA4P及合用绿原酸后CA4的血药浓度,药-时数据经DAS统计软件拟合处理,对2种给药方式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单用CA4P时相比,合用绿原酸后,CA4在血浆内的清除率(C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血药浓度峰值(ρmax)、表观分布容积(Vd)、平均滞留时间(MRT)等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变化(P>0·05),仅消除半衰期(t1/2ke)有所延长(P<0·05)。结论高剂量绿原酸与CA4P合并用药后可延长CA4的消除半衰期。  相似文献   

6.
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奥扎格雷钠口服液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奥扎格雷钠在国人中的药动学过程。方法采用双周期试验设计,选用12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及多剂量po200 mg奥扎格雷钠口服液,建立HPLC测定奥扎格雷钠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进而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剂量与多剂量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二房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分别为(3.50±0.90)与(5.87±1.18)mg·h·L-1,AUC0-∞分别为(3.73±0.91)与(6.32±1.29)mg·h·L-1,ρmax分别为(3.10±1.06)与(5.12±1.37)mg·L-1,tmax分别为(0.42±0.12)与(0.50±0.26)h,t1/2β分别为(0.72±0.26)与(0.75±0.99)h。结论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ρmax,AUC0-t,AUC0-∞采用Excel进行成对t检验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和普通片1 0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计算各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20名健康志愿者单次po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和普通片1 000 mg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1.27±0.32)和(1.82±0.32)mg·L-1;tmax分别为(5.0±1.62)和(2.95±0.72)h;AUC0~t(13.53±3.87)和(12.36±2.24)mg·h·L-1;AUC0~∞(14.44±4.09)和(12.66±2.34)m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9.62±26.81)%。多次po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和普通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ρmin(0.10±0.05)和(0.33±0.09)mg·L-1;AUCss(12.28±2.73)和(8.59±2.01)mg·h·L-1;DF(239.68±30.98)%和(118.68±22.34)%,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72.82±11.37)%。结论AUC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ρmax经检验不具等效性,tmax经非参数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缓释胶囊较参比普通片的ρmax小、tmax有所延长,表明受试制剂具有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及其代谢产物(dFdU)在我国恶性肿瘤病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8位病人按吉西他滨1000 mg·m-2体表面积单一给药,采用HPLC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吉西他滨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PKS软件处理,拟合药动学模型,得出吉西他滨及其代谢产物(dFdU)的药动学参数,并比较药动学参数在性别上的差异及国外文献报道的差异。结果吉西他滨及其代谢产物(dFdU)在我国病人血浆中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拟合,其药动学参数分别为:吉西他滨ρmax(11.29±2.4)mg·L-1,t1/2β(25.29±7.85)min,CL(7 410±820)mL·min-1,Vd(270.13±53.36)L,AUC(2.23±0.34)mg·h·L-1;代谢产物ρmax(48.47±6.73)mg·L-1,t1/2β(8.04±3.66)h,CL(102.98±24.8)mL·min-1,Vd(66.08±23.8)L,AUC (170.05±39.44)mg·h·L-1)。结论吉西他滨按1 000 mg·m-2体表面积给药,在我国病人体内吉西他滨和代谢产物(dFdU)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拟合。吉西他滨的AUC和CL与文献报道不一致,吉西他滨的其余药动学参数和代谢产物(dFdU)药动学参数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吉西他滨的t1/2β,AUC和CL可能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片的体内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阿魏酸钠普通片为对照,应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结果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片和普通片的tmax分别为(4.833±0.725)和(1.000±0)h,t1/2分别为(12.892±2.879)和(5.824±1.659)h,ρmax分别为(2.227±0.583)和(12.942±1.568)mg·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4%。结论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片血药浓度平稳,可较长时间保持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雷贝拉唑对氯吡格雷在大鼠体内稳态时药动学的影响。 方法 18 只健康 SD 大鼠随机分成 3 组,分别给予氯吡格雷(ig,30 mg·kg-1·d-1)、雷贝拉唑 (ig,8 mg·kg-1·d-1)+ 氯吡格雷(ig,30 mg·kg-1·d-1)、奥美拉唑(ig,8 mg·kg-1·d-1)+ 氯吡格雷(ig,30 mg·kg-1·d-1 ),连续 7 d。 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 HPLC-DAD测定血浆中氯吡格雷羧酸代谢物SR26334 的浓度, 用 DAS3.0处理经时血药浓度数据, 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单用组比较,雷贝拉唑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AUC0-∞,MRT0-t,t1/2z,CLz/F, ρmax ρss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max由(1.17±0.41)h减少为(0.58±0.20)h(P<0.01); 奥美拉唑组的 AUC0-t和 AUC0-∞ 增加了约20% (P<0.05), MRT0-t显著延长(P<0.01),CLz/F下降了20%(P < 0.05)。结论 长期合用雷贝拉唑后可以加快氯吡格雷体内代谢为SR26334 的速度,但对于其代谢程度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配伍对川芎嗪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嗪单独给药、不同配伍给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规律。方法:32只SD大鼠,分为川芎嗪(30 mg.kg-1)组、川芎嗪+阿魏酸(30 mg.kg-1+50 mg.kg-1)组、川芎嗪+延胡索乙素(30 mg.kg-1+20 mg.kg-1)组、川芎嗪+阿魏酸+延胡索乙素(30 mg.kg-1+50 mg.kg-1+20 mg.kg-1)组,灌胃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川芎嗪的浓度,DAS 2.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川芎嗪与阿魏酸配伍时,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达峰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与川芎嗪单独给药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半衰期t1/2和平均驻留时间MRT0-t显著比川芎嗪单独给药时延长(P<0.05);川芎嗪与延胡索乙素配伍,及与阿魏酸、延胡索乙素同时配伍时AUC0-t,Cmax,Tmax与川芎嗪单独给药相比显著增大(P<0.05),而t1/2,MRT0-t与川芎嗪单独给药时相比无显著异。结论:阿魏酸可以延长川芎嗪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时间,延胡索乙素能加快并增加川芎嗪在大鼠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按体重配对,随机分为3组,以奥硝唑为内标,采用HPLC-UV测定尼非卡兰0.3,0.4mg·kg-1单次静脉推注和0.4mg·kg-1静脉推注后0.4mg·kg-1·h-1连续静脉输注6h给药尼非卡兰经时血浓度,采用DAS2.0程序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志愿者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0.3,0.4mg·kg-1静脉推注,0.4mg·kg-1负荷剂量后0.4mg·kg-1·h-1连续6h静脉输注,尼非卡兰ρmax分别为(230.95±54.02),(358.62±73.98)和(444.30±88.12)μg·L-1;t1/2分别为(1.55±0.38)、(1.344±0.19)和(1.35±0.23)h;AUC0-t分别为(193.53±45.19),(285.61±46.57)和(2609.02±498.20)μg·h·L-1。结论血浆内源性物质不干扰尼非卡兰测定,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尼非卡兰静脉注射给药人体内呈线性药动学特征;整个试验过程顺利,静脉推注和静脉输注给药志愿者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RP HPLC测定盐酸青藤碱灌胃和皮肤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体内血清浓度 ,计算出灌胃和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RP HPLC以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四甲基二乙胺 (46∶54∶0.22)为流动相,磷酸调至pH6.9,C18ODS柱(4.6mm×25.0mm,5μm),紫外检测波长为26.3nm。 结果 盐酸青藤碱在 0.25~1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达98.5%,RSD=13%。计算出灌胃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31h-1,AUC18.07μg·h·mL-1,t1/22.24h,cmax6.26μg·mL-1,tmax0.75h ;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92h-1,AUC32.4μg·h·mL-1,t1/2 0.75h,cmax1.17μg·mL-1,tmax1h。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好 ,分析速度快 ,方法稳定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玉泉丸对盐酸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泉丸对盐酸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给予玉泉丸7 d后,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给药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是18.95,21.76 mg·L-1t1/2分别是1 069.8,1 767.4 min;CL/F分别是0.013,0.008 L·min-1·kg-1;AUC分别是10 042.1,10 712.2 mg·L-1·min-1。结论:盐酸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玉泉丸对盐酸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b1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分别考察单次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 人参皂苷Rb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灌胃和静脉注射后, 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 建立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体内Rb1含量, 运用PKSolver V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Rb1在口服灌胃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maxt1/2、AUC0~96 h分别为(2.01±0.93) μg·mL-1, (7.20±5.49) h, (25.91±15.84) h, (88.47±58.99) μg·h·mL-1。Rb1在静脉注射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1/2αt1/2β、AUC0~96 h分别为(194.81±28.84) μg·mL-1, (0.18±0.05) h、(14.66±4.19) h、(1 671.16±388.91)μg·h·mL-1结论 Rb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0.62%, 说明Rb1口服给药吸收比较差, 而静脉注射因药物直接进入血管, 推荐临床给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国产和进口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片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 18名健康志愿者按标准的2×2交叉试验方案设计,禁食12 h后空腹口服进口(参比)制剂或国产(受试)制剂各800 mg(以阿莫西林含量计算),并采集8 h内动态血标本;采用RP-HPLC荧光检测法检测血清中药物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判定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结果 参比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及受试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主要药动学数据,克拉维酸的tmax分别为(1.11±0.46)和(1.28±0.43)h,cmax分别为(2.73±1.04)和(2.66±1.11)mg·L-1,AUC0-5分别为(6.09±1.96)和(5.93±1.89)mg·h·L-1,t1/2ke分剐为(1.45±0.35)和(1.59±0.54)h,Ke分别为(0.50±0.11)和(0.47±0.11)h-1;阿莫西林的tmax分别为(2.11±0.53)和(2.19±0.73)h,cmax分别为(21.55±5.75)和(20.26±3.84)mg·L-1,AUC0-t分别为(79.21±12.72)和(77.37±9.14)mg·h·L-1,t1/2ke分别为(1.87±0.36)和(2.03±0.43)h,Ke分别为(0.38±0.06)和(0.36±0.08)h-1两种制剂的克拉维酸及阿莫西林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t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克拉维酸及阿莫西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8.21±13.99)%和(99.25±14.17)%. 结论 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7.
紫杉醇在犬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召恒  李桦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0):603-605
 目的:测定犬iv紫杉醇后的药动学。方法:犬10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先后iv1.5和3.0mg·kg-1两个剂量的紫杉醇,另一组则iv6.0mg·kg-1的紫杉醇,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结果:犬iv1.5,3.0和6.0mg·kg-13个剂量的紫杉醇后,血浆药 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t1/2β分别为2.20,2.01和2.24h,AUC分别为1.24,2.75和6.72μg·h·ml-1。紫杉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在3个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紫杉醇在犬体内的处置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凝胶剂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萍  彭彦  廖晶晶  庞雪冰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24):1893-1896
 目的考察米非司酮阴道凝胶剂在动物体内药动学过程,探寻改变剂型和给药方式对增强药物靶向性,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应用HPLC检测动物体内的药物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以此评价家兔阴道给予米非司酮凝胶剂和腹腔注射等剂量(25 mg·kg-1)混悬剂后的生物利用度。比较大鼠阴道给予米非司酮凝胶剂(10 mg·kg-1)后血浆、子宫和卵巢的药物浓度,评价制剂的靶向性。结果家兔给予米非司酮凝胶剂和混悬剂后测得血浆的ρmax分别为88.72,782.6μg·L-1;tmax分别为2.75,1.00 h;t1/2Ke分别为20.38,4.148 h;AUC0-48分别为1 060,1 655μg·h·L-1。凝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89.31%。大鼠阴道给予米非司酮凝胶剂后血浆、子宫和卵巢的ρmax分别为171.5,1009,914.2μg·L-1;AUC0-48分别为945.0,5536,1.558×104μg·h·L-1。药物在子宫和卵巢的靶向率(DTE)分别为3.570和12.99。结论米非司酮阴道凝胶剂在兔、大鼠阴道直接给药,对提高靶器官的药物浓度有一定作用,并延长药物在靶器官的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方法20只家兔耳缘静脉快速推注磺胺嘧啶300mg·kg-1,752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并表现为快慢两种速率类型。慢消除型药动学参数为:VC=(0.24±0.09)L·kg-1,V=(0.62±0.22)L·kg-1,AUC=(0.11±0.05)g·h·mL-1,CL=(3.8±1.5)mL·min-1,t1/2α=(3.3±1.3)min,t1/2β=(122±21)min。快消除型药动学参数为:VC=(0.19±0.10)L·kg-1,V=(0.45±0.17)L·kg-1,AUC=(0.062±0.022)g·h·mL-1,CL=(6.0±2.4)mL·min-1,t1/2α=(2.1±0.9)min,t1/2β=(53±5)min。与慢消除型比较,快消除型AUC减少,CL增加,P<0.05;t1/2β缩短,P<0.001。结论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表现为快慢两种速率类型。快消除型AUC减少,CL增加,t1/2β缩短。本实验为磺胺嘧啶的临床给药方案制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