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腹膜透析管在心脏直视手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应用的疗效。方法:对7例心脏外科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腹膜透析管进行间歇性腹膜透析治疗,并记录和监测循环、代谢指标。结果:所有病例都能超滤出多余的水分,经腹膜透析1~3d后尿量恢复正常,急性肾功能不全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被纠正,出院时心、肾功能均正常。无死亡病例和并发症者。结论:中心静脉导管代腹膜透析管能达到常规腹膜透析效果,可明显改善心、肾功能,而且方法简便、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置管等因素对腹膜透析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103例手术置管患者,采用Tenckhoff直管,选择以耻骨联合上12~14 cm、前正中线旁开2 cm为切口进入,在腹直肌后鞘处切开腹膜做一荷包缝合,然后于皮下做一隧道将腹膜透析管引出。结果术后2周内是出现近期并发症的高危期,其并发症主要有腹膜透析液引流障碍、漏液、隧道口炎、血性透出液。结论腹膜透析置管的有效和安全及对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是保证腹膜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腹膜透析(PD)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治疗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年龄3个月至2岁的21例患儿。应用外科手术置入腹膜透析管进行PD,同时综合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呼吸支持等。结果 PD治疗4 h后,患儿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明显改善,治疗16 h后基本正常。术后行PD治疗8~36 h,平均(22±14)h。透析期间主要并发症为切口及腹腔感染和引流不畅,均对症处理。结论对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尽早应用腹膜透析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李月梅  高立梅  王娟 《中外医疗》2009,28(8):121-121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通过对19例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透析过程中严密监护,预防感染和并发症,防止电解质紊乱等方法,探讨提高此类病人治愈率的手段。结果19例病人中,16例预后良好,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因严重的低心排死亡。结论腹膜透析是治疗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帼英 《浙江医学》2014,(14):1278-1280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因其是一种居家治疗,易被患者接受,但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腹膜透析管漂移(简称漂管)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首要原因.漂管是指腹膜透析导管的腹腔内端向上漂移出真骨盆;腹膜透析管移位表现为出液缓慢,变换体位后仍可流出,腹部X线检查可见导管位置不当或移位.若能提高患者居家护理能力,有利于减少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降低住院率,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2001年~2009年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结果管周漏液仅1例患者发生,经封管停透6d后渗漏停止;2例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渗血明显伴血性引流液,经腹带加压,同时应用凝血酶原针渗血停止、引流液转清;引流障碍患者34例,经采用改变体位、尿激酶封管以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块或纤维蛋白、铜线疏通导管方法处理后,21例导管再通,13例无效的患者9例位置正常,二次置管术证实其中7例因大网膜包裹堵塞导管侧孔或嵌入导管,2例为纤维蛋白堵塞导管。结论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较常见,也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早期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尤其引流障碍是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中最棘手的问题,纠正术前的不利因素,正确掌握腹膜透析置入技术,加强术后教育可减少腹透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的经验。方法 9例患者因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应用外科手术置入腹膜透析管,进行透析治疗,同时进行常规的综合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呼吸机支持。结果 治愈6例,死亡3例,1例因腹膜透析不及时(于低心排综合症发生后24小时透析),行腹膜透析后8小时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术后严重肺循环高压死亡,1例术后13天(急性肾功能衰竭已治愈)因纵隔感染死亡。治愈组透析25~97小时,血生化恢复正常,肾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全组无严重腹腔感染、高血糖、低血钾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时应用腹膜透析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病人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科开放式手术植入腹膜透析管的理想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传统腹膜透析管植入方法在切口定位、内Cuff的处理、腹膜透析管外出口的处理三方面进行改进,比较改进前后两种手术方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改进方法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改进腹膜透析管植入手术方法,能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腹膜透析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2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进行腹膜透析(PD)152例次,发生主要并发症有引流不畅、腹膜透析管堵管、腹痛、腹膜炎及腹胀,分析原因有纤维蛋白及血块堵塞、腹透管移位、受压、扭曲、大网膜粘连、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渗透压过高、酸碱度不当以及感染、肠蠕动减少等多种因素.经合理对症处理后均好转,顺利完成PD治疗.  相似文献   

10.
腹膜透析(P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替代治疗主要方法之一。腹透管的通畅是PD成功治疗的首要条件,腹膜透析管漂移(又称漂管)是腹膜透析管路的并发症,严重影响透析效果。护士在监护管路通畅上,如能及时发现漂管及解决,在保证患者的腹透质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7—2010年发生的10例腹膜透析漂管应用非手术方法复位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腹膜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衰竭的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内最常用的Tenckhoff双涤纶套导管.深层涤纶套置于腹直肌后鞘,作用是固定导管的作用.浅层涤纶套位于皮下隧道中,距离皮肤出口处2~3cm,防止细菌侵入的效果.如果浅层涤纶套脱出,细菌会经过出口进入隧道引起隧道炎,再由隧道至腹腔引起腹膜炎.隧道炎、腹膜炎都是腹膜透析很严重的并发症.方法:收集大庆市第四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室2005年1月~2014年1月间腹膜透析患者中,腹膜透析管浅涤纶套外露的12例患者,整理分析,及其发生的形成原因.本中心所有腹膜透析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手术切开方法,术前仔细测量置管位置,进行宣教,术后常规护理.管路采用百特双卡夫腹膜透析直管,长度为41cm.药物使用百特双联腹膜透析液.将其中发生了浅涤纶套外露的患者按手术因素,护理因素,自身因素与其他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因手术因素造成涤纶套外露的患者1例,护理因素造成涤纶套外露的患者2例,自身因素造成涤纶套外露的患者9例.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浅涤纶套外露临床发生较少,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及腹膜透析治疗持续时间等有较大影响,故应引起临床重视[1].我们通过针对加强换药,个别指导,加强营养,心理护理手术时皮下隧道缩短及浅层涤纶套脱出后用无菌手术刀片将浅层涤纶套与导管分离等措施后,未发生腹膜炎、腹膜透析拔管等严重并发症及后果.  相似文献   

12.
周菁 《黑龙江医学》2005,29(11):863-863
目的探讨小儿先心病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通过对5例小儿先心病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此类病人手术治愈率的手段。结果5例病人中,3例预后良好,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因严重的低心排死亡。结论腹膜透析是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腹膜透析在尿毒症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腹膜透析的一些并发症直接影响透析效果,甚至中止腹膜透析。本文报道2例少见并发症,1例由于大网膜包裹腹膜透析管、并伸入管腔造成阻塞,另1例腹膜透析管折断残留腹腔合并腹腔脓肿。  相似文献   

14.
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是近年治疗重症尿毒症的一项新技术,除透析液灌注和引流时间外,病人腹腔内保持有一定量透析液进行持续性腹膜透析(PD)。CAPD具安全、有效、价廉简便的优点。尤其Tenckhoff腹膜透析管的应用,对透析管的固定,防止腹膜炎和保持管道通畅有了很大改进,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治疗上的新纪元。 Popovich等(1976)首先提出了CAPD的概念,1977年在美国肾脏学会上报告了9例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比格犬模型腹膜透析管置管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BAXTER成人腹膜透析管系列产品以外科手术方法置入比格犬腹腔内膀胱底部直肠窝,并作腹膜透析管皮下隧道与开口处特殊设计.结果 腹膜透析管内置稳定,隧道开口处未见感染溃烂现象.第75天全部处死实验动物,解剖后肉眼观察全部实验动物腹膜透析管内置部分色泽未变化,与腹腔周围组织相容性好,但实验动物腹膜透析管都存在部分透析孔为大网膜组织堵塞的现象.结论 本文所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比格犬模型腹膜透析管置管方法为可行之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管置入灌洗引流治疗以累积腹膜腔为主要表现的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以累积腹膜腔为主要表现的重症胰腺炎病例,治疗以腹膜透析管置入灌洗引流为主。结果全部患者顺利渡过急性炎症反应期,出现重症胰腺炎后期并发症共38例,经后续治疗全部治愈。结论腹膜透析管置入行腹腔灌洗引流能在创伤更小的基础上治疗重症胰腺炎,能够顺利地帮助病人渡过急性炎症反应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评价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行腹膜透析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行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患儿17例病例,均采用腹膜透析术进行治疗,通过比较腹膜透析前、后血清钾离子、肌酐、尿素氮、乳酸水平、Pa O2水平,观察腹膜透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4例患儿康复,有效率82.4%,死亡3例,病死率17.6%,其中循环功能不全3例,最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释放透析液血压骤降,及时综合调整,血流动力学逐渐好转平稳;与腹膜透析前比较,腹膜透析后血清肌酐、尿素氮、乳酸水平及Pa O2均较前明显改善和好转,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术治疗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有效治愈率达82.4%、设备和操作简单、基层单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慧敏 《中国医刊》2000,35(8):16-18
腹膜透析管的功能状况是决定腹膜透析成功与否的关键 ,它与腹透管的种类、插管的操作技术、病人的营养状况、尿毒症的程度及是否使用激素有关。长期保持腹透管外口干燥及插管早期保持腹透管固定不动是至关重要的。1 腹透管类型根据腹透管使用的期限分为急性腹膜透析管和长期腹膜透析管。急性腹膜透析管为直管 ,较长期腹透管硬 ,置管操作快速简便 ,床旁即可置管 ,能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腹膜透析治疗。因为容易发生漂管、网膜包裹、腹膜炎及肠穿孔 ,不宜长期使用 ,推荐使用期不超过 3天。长期管又有很多类型 ,其共同优点是腹透管移位发…  相似文献   

19.
王列  郭峰  孙里杨 《当代医学》2001,7(12):96-97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GCS3-5分病人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97年-1999年中治疗颅脑伤GCS3-5分129例中的31例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进行最基础的腹膜透析。结果:3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进行腹膜透析1-2周,18例恢复正常肾功能,13例死亡。分析: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严重颅脑损伤术后的致死并发症之一,而腹膜透析是基层医院最方便、快捷、最有效果的抢救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腹膜透析置管失败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西琳  程红新 《农垦医学》1999,21(2):128-129
腹膜透析中透析管培管或管飘浮,常导致置管失败,从而直接影响透析效果。为探讨置管失败原因,我们对我院1985年至1996年施行的93例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男、女间堵管和管飘浮有差异,而年龄、置管后时间与堵管和管飘浮无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93例不卧床连续腹膜透析患者中,男50例,女43例,年龄15~sl岁。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6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5例。透析内管除2例采用加拿大产的Tenckoff管外,其余均采用国产(由广州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透析内管,少部分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曾采用带铅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