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与冠状动脉、脑动脉、周围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呈显著正相关[1],上海40岁以上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3.06%[2].国外有关于代谢综合征患者饮食现状的调查,国内对该类患者食物种类分析的报告较少.本研究主要是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提高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能力,用食品交换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摄入食物种类作基线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吸烟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吸烟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整体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完成重庆地区3 717例自然人群问卷调查及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血浆胰岛素及糖负荷2h后血糖,测量空腹状态血压、腰围、体重、身高.结果 (1)887例正常人中,吸烟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体重、腰围、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非吸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吸烟组.(2)3 379例资料完整自然人群按年龄分层后,40岁以下人群吸烟组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减损(IFG)、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非吸烟组.40~60岁年龄层吸烟组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高TG、低HDL-C的患病率高于非吸烟组,60岁以上年龄层吸烟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非吸烟组.结论吸烟与代谢综合征有关,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中村石牌社区55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组成成分的患病率。方法:采取普查的方法调查726人,进行性别、年龄、体力活动、病史等调查,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等指标。结果:该人群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肥胖的患病率均很高。结论:对该社区中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卫生知识水平,预防和早期发现、干预、治疗代谢综合征,有利于延长中老年人寿命,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上海市曹阳社区2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75g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测定空腹血脂、体重指数(BMI)、血压。结果:①上海市曹杨社区20岁以上人群超重、肥胖、糖尿病、糖调节受损、高血压、高胆固醇(TC)血压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高三酰甘油(TG) 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25.63%、4.20%、11.33%、13.93%、37.58%、10.46%、2.60%、20.92%、27.66%和7.72%。②上述疾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50岁以上人群高血糖、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50岁以下人群的2-3倍。③社区人群中2/3者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且近1/3者合并2种或2种以上的代谢异常。结论:上海城市社区人群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深圳蛇口6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mpained fastingglucose,IFG)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方法对深圳蛇口1 618名65岁以上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留取空腹血样测定血糖、血脂,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r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测餐后2h血糖,分析DM、IFG及MS患病率。结果深圳蛇口社区6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0.2%,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的患病率为7.5%。根据IDF定义的MS患病率11.4%,MS患病率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剧而增加(P0.01)。结论深圳蛇口65岁以上居民中的DM、IFG、MS的患病率相当高,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深圳社区老年居民中DM及MS的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6.
驻穗部队老年男性干部代谢综合征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别非  江亚文 《广东医学》2007,28(9):1511-1512
目的 对驻广州地区部队离退干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为该地区部队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地区部队60岁以上离退干部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血脂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检测;并选择60岁以下的体检者作对照,按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的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MS患病率分别为:<60岁组为7.6%,60~69岁组为18.6%,70~79岁组为22.8%,≥80岁组为24.0%,不同组间患病率有显著差异;②该老年人群高血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32.1%和46.8%,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③超过80%的超重/肥胖患者同时合并一种或以上其他代谢异常;④该老年人群中有超过3/4的人有两种或以上的代谢异常.结论 本组老年人群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高,其中超重/肥胖为核心问题,需积极采取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周家渡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市周家渡社区35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血压、脉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脂和空腹血糖的测定,结果上海市周家渡社区35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6.77%。结论上海市周家渡社区35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很高.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3 717例人群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糖尿病(DM)、高血压(HBP)、血脂紊乱及代谢综合征(MS)等病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重庆市局部地区3 717例20岁以上自然人群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等调查.结果 DM、糖调节受损(IGR)、HBP、血脂异常、超重/肥胖、MS等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0.38%、15%、35.43%、46.95%、30.87%/3.82%、9.69%.各种疾病随年龄增加而增高,高甘油三酯血症、超重和肥胖的患病高峰年龄男性为50岁,女性为60岁.结论重庆市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员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玲玲  胡美英 《广东医学》2006,27(4):577-579
目的了解员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和现场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及血脂测定;空腹血糖≥5.6 mmol/L且无糖尿病史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对资料完整者进行分析。结果①员村社区20~84岁人群中50.1%有MS组分异常,有聚集现象者达24.7%,MS患病率为9.0%;②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和聚集程度呈增龄效应,50岁以上人群MS的患病率为50岁以下人群的3倍多;③50岁以后女性代谢状况的变化比男性更明显;④年龄、遗传、吸烟和缺乏运动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组分异常的个体聚集在员村社区居民中已较普遍,50岁以上是MS的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干预是MS防治工作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0.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雷  王宾友  刘雅  何萍  黄晓波  欧阳凌云 《四川医学》2010,31(10):1422-1425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与正常尿酸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1.36%,其中男15.69%,女8.6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5.34%,其中男25.86%,女25.02%,两性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升高,代谢组分异常数目亦增多(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肥胖、血压升高、高血糖、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很高,高尿酸血症人群更易发生代谢综合征和代谢异常。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筛查和研究,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对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上海社区青少年人群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及其相关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探讨其高危因素。方法取自1998年至2001年上海华阳及曹杨社区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线调查资料,将其中15~20岁的429名(男223名.女206名)具有完整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及血糖等资料者纳入本次分析。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分别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及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工作定义。结果该自然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患病率:糖调节异常为1.40%(空腹血糖受损为0.47%,糖耐量受损为0.93%),高血压为4.66%,血脂异常为21.45%,超重/肥胖为13.05%,其中后3项男性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值均<0.01)。青少年人群中有1项代谢异常者占24.94%,有2项者占5.59%,代谢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患病率为2.69%。结论上海社区青少年人群中已有较高的代谢异常患病率,因此对青少年有高危因素者应进行定期筛查,并对伴有代谢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以防止青少年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40岁以上自然人群中胰岛素抵抗现部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目的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IR)的可靠性,并应用HOMA-IR估测自然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伴发情况。方法联合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及3-  相似文献   

13.
Zhang SH  Ren W  Li G  Li QF  Lu XE  Ma GC  Bao BN  Chen J  Ni YX  Zhang Z  Wang ZH  Wang JW  Wu J  Du J  Deng JR  Tang L  Huang WJ  Wu HJ  Zhang Y  Li H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2):1957-1961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葡萄糖调节受损(IGR)临床特征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局部地区40岁以上2810例自然人群的IGR进行调查,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后以WHO 1999年IGR诊断标准分组:葡萄糖耐量正常(NGT),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复合性糖耐量低减(IFG IGT)]和糖尿病(DM)。结果IGR检出率18.11%,其中IGT、占IGR的85.26%,IFG占6.68%,IFG IGT占8.06%,与NGT组比较,IGR人群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等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MA-B明显较低。与糖尿病组比较,IGR组血压、TG、HOMA—IR升高程度不如糖尿病组显著,HDL—c、HOMA-B降低程度较糖尿病轻。复合性糖耐量低减组和IFG组较IGT组BMI、HOMA—IR明显较高,而HOMA—B明显较低。IGR中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肥胖或超重及微量白蛋白尿检出率均显著高于NGT组。复合性糖耐量低减组MS检出率高于IGT组。结论重庆局部地区40岁以上人群IGR发生率较高,IGR者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高。IGR各亚组存在不同的代谢异常,复合性糖耐量低减组和IFG组较IGT组的BMI、高血压、微量蛋白尿、HOMA—IR增高的程度更高,HOMA—B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14.
成年人脂肪肝的筛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成年人脂肪肝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120例来自上海、无锡、苏州、常州地区,在我院体检的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生化检验、腹部彩色B超等,统计脂肪肝的患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120例成人中,共筛查出脂肪肝患者449例,脂肪肝的检出率是21.2%;按年龄分层后,中年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为28.6%,明显高于中年以下人群(15.1%)和老年人群(13.5%),与502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PG)、血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脂肪肝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及肝功能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中年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脂肪肝的发生与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危险因素的聚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糖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年龄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与正常尿酸人群的糖脂代谢情况,并进一步分析高尿酸血症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空腹血糖受损、单纯性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高尿酸血症组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LDL-C和低HDL-C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老龄、肥胖、血压升高、高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女性和HDL升高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性因素,其中年龄和性别是不可控制的因素。结论:高尿酸血与糖脂代谢关系密切,是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成都地区社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很高,高尿酸血症人群更易发生糖尿病和血脂紊乱。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和糖脂代谢干预,对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保定市成人代谢综合征(MS)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本研究涉及2007年6~9月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2052人。MS的诊断采用2004年中国糖尿病学会(CDS)提出的诊断标准。结果①MS、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的患病率分别为18.62%、44.74%、30.68%、27.78%和36.50%。②小于55岁男性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MS的患病率及36~54岁男性高血糖患病率均高于女性。③女性MS的患病率则从55岁以后然增加较快。④MS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结论保定市成人MS患病率较高,男性更应该从中青年就开始控制体重、血糖、血压和血脂,预防MS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长风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上海市长风社区982名40~79岁、有糖尿病高危因素、无明确糖尿病史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榆查,观察MS的检出情况及其临床特征.结果 MS检出率为44.6%(438/982);男性MS检出率低于女性[34.5%(97/281)与48.6%(341/701),P<0.01],女性MS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1),但男性MS检出率和年龄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分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66.5%(653/982),腹型肥胖62.8%(617/982),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9.4%(485/982),高甘油三酯(TG)46.0%(452/982)和空腹血糖增高35.7%(351/982).同时有腹型肥胖以外3个及3个以上MS组分者55.9%(245/438).结论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有较高的MS检出率,MS患者中以同时有较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居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某农村社区18岁以上的自然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该地区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6.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8.9%、17.7%,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糖、超重/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23.1%、54.2%、57.1%、36.7%,各组分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上达到高峰为37.3%。结论该地区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应积极加强卫生健康宣传并对男性及40岁以上女性人群进行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社区糖尿病前期(IGR)及糖尿病(DM)人群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对在上海市华阳及曹杨两个社区代谢综合征现况调查中获得的IGR和DM病人(共1300例)进行DR筛查,将完成调查并具有完整数据的642例病人(DM者391例,IGR者251例)纳入本次分析,其中男312例,女330例,平均年龄(65±13)岁.视网膜病变采用Canon CR-DGi免散瞳眼底照相机拍照法,并根据国际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诊断.结果 社区DM病人DR患病率为19.9%(78例),其中轻、中、重度及增殖性DR的患病率依次为12.0%、5.1%、2.3%和0.5%;IGR人群的DR患病率为8.0%(20例).Logistic回归结果 见到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是DM病人合并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社区高血糖人群DR的患病率较高,IGR人群已有DR发生.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均可增加DM病人发生DR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