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重庆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与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重庆地区11家体检机构具有完整体检资料的105 243例体检人群,计算脂肪肝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按性别、年龄及是否患有脂肪肝分组来比较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其他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体检人群脂肪肝、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空腹糖调节受损、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27. 52%、27. 72%、2. 96%、20. 05%、44. 70%、6. 43%、5. 54%、19. 82%;男性的各种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脂肪肝组其他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年龄、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空腹糖调节受损、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重庆地区居民脂肪肝及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高,应重视健康管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疾病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中老年人群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水平,分析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相关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群,收集空腹血糖FBG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分析IFG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44525名体检者共检出3913例IFG,检出率为8.79%,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0.71%;女性检出率为6.84% (P<0.001).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糖(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和IFG组,2组在性别、年龄、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尿酸(uric acid,U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调整混杂因素之后,超重组(OR=1.178,95%CI=1.074~1.293)、肥胖组(OR=1.350,95%CI=1.157~1.574)与IFG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RCS结果显示,男性、40~岁、50~岁、BMI连续变化与IFG关联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超重和肥胖是IFG剂量依赖性的危险因素,随着BMI升高,发生IFG的危险性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persistentpulmonaryhypertensioninthenewborn ,PPHN)是新生儿的严重疾病 ,病因复杂 ,治疗困难 ,病死率高。为探讨PPHN临床和死亡的相关因素 ,我们对本院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4 6例PPHN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一、对象和方法1.临床资料 :患儿 4 6例男 32例 ,女 14例 ,入院日龄 2~ 34h ,其中 >2 4h 5例 ;胎龄 30~ 4 4周 ,其中早产儿 8例 ,足月儿 30例 ,过期产儿 8例 ;体重 170 0~ 4 72 0g (平均 30 77g) ,小于胎龄儿 8例。羊水有胎粪污染者 38例(82 6 % )。 1分钟Apgar评分 <7分 30例 (6 5 % )…  相似文献   
4.
肖锡俊  唐兰珍 《华西医学》1993,8(2):198-200
对1985年11月至1992年1月治疗的13例小儿不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进行了随访。除1例出院后突然死亡外,余12例患儿原有症状消失,右房室明显缩小、心功能改善,但超声心动图患儿均有二尖瓣返流,其中1例为中度返流。由于术后存在二尖瓣返流和可能出现的严重心律失常,作者认为不完全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应定期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5.
陈一桢  张文娟  唐兰如  刘红  陈勇 《中草药》2017,48(18):3720-3727
目的优化和厚朴酚长循环脂质体(HLCL)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及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以和厚朴酚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HLCL组方,并对优化组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观察HLCL表面形态,透析法研究HLCL体外释放情况,UPLC-MS/MS法研究大鼠分别ig等剂量和厚朴酚及HLCL(20 mg/kg和厚朴酚)后的血浆药动学参数。结果 HLCL的最优制备条件为大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m PEG2000-DSPE的质量比为8∶1∶1、药脂质量比为1∶10、超声时间为12 min。在此条件下,HLCL在TEM下为圆球,包封率84.7%、载药量10.4%、平均粒径121.5 nm、Zeta电位-30.8 mV。HLCL体外释放缓慢,24 h在p H 1.2和p H 6.9释放介质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0%和71%。大鼠ig给药后,HLCL组和厚朴酚的C_(max)、t_(max)、t_(1/2)分别为(23.29±11.76)ng/m L、(0.13±0.05)h和(10.59±5.72)h,和厚朴酚组的Cmax、tmax、t1/2分别为(79.34±56.32)ng/m L、(0.30±0.07)h和(4.44±3.14)h,两组的AUC0-∞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游离和厚朴酚相比,HLCL体外释放缓慢,体内吸收迅速、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学龄期儿童不明原因发热 (Feverofunknownorigin ,FUO)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不明原因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7例患儿中 ,明确诊断 12 9例 ,确诊率为 94 .16 % ;未明确诊断 8例 ,占 5 .84 %。明确诊断的 12 9例中感染性疾病 6 5例 ,占 4 7.4 5 % ;结缔组织病 4 1例 ,占 2 9.93% ;肿瘤 13例 ,占9.4 9% ;其他疾病 10例 ,占 7.3%。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明确FUO中的大多数的病因诊断 ,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是学龄期儿童FUO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34例经内科治疗及严密观察护理后出血停止,2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康复快,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分层管理是经护理层级管理的组织形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1]。通过金字塔式的层级划分,对护理人员进行充分合理的调配和利用,对医院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医护人员考评后分层,负责不同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之间协同合作,将不同护理技术进行合理应用[2-3],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相互间的凝聚力,促进各层护理人员的配合,以更好地规避风险,对病人的情况第一时间掌握,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是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麻玉慧  陈康  唐兰  刘坤  张也  马燕红 《中国康复》2023,38(6):354-357
目的:观察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髋部肌群肌力特征,并探讨其与腰部疼痛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NLBP患者(CNLBP组)30例,3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评估CNLBP组疼痛侧、非疼痛侧与对照组右侧髋部肌群肌力。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60°/s)测定2组髋屈曲、髋后伸、髋内收、髋外展、髋内旋和髋外旋肌群的峰力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部疼痛,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腰部功能。以峰力矩/体重评估髋部肌群肌力,并进行CNLBP组疼痛侧与非疼痛侧对比、两侧分别与对照组右侧对比。对CNLBP组髋部肌群肌力和腰部疼痛、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NLBP组疼痛侧髋屈曲、髋外展、髋外旋肌群峰力矩/体重比值均低于非疼痛侧且低于对照组(P<0.05)。髋屈曲、髋外展肌群肌力与腰部疼痛程度具有中等程度相关性(P<0.05)。髋屈曲、髋外展、髋外旋肌群肌力与腰部功能评分有中等程度相关性(P<0.05)。结论:CNLBP患者存在疼痛侧髋屈曲、髋外展及髋外旋肌群肌力下降。以纠正髋部肌群肌力失衡为目标的康复训练对改善腰部疼痛及功能可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脑缺氧缺血可激活一系列生物反应,引起神经元内多种物质的表达变化,从而进一步介导脑组织的损伤,β-内啡肽是否参与了纳洛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治疗的过程,目前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前后血浆β-内啡肽改变,探讨纳洛酮治疗对新生儿 HIE的保护作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非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 1996- 10/1997- 10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 HIE患儿 38例( HIE组),男 26例,女 12例,均为足月儿.25例正常新生儿(正常新生儿组)选自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婴儿室正常分娩的足月儿,男 15例,女 10例.干预 38例患儿分别于出生 72 h内(急性期,治疗前)和 7~ 10 d时(恢复期)及 25例正常新生儿(出生 72 h内)血浆β-内啡肽进行检测,并将 38例 HIE患儿随机分为纳洛组和非纳洛酮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β-内啡肽的改变.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患儿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结果 38例 HIE患儿急性期血浆β-内啡肽水平较 25例正常新生儿显著增高 [(620.35± 140.92) ng/L, (373.70± 146.69) ng/L, t=6.16,P《 0.01],恢复期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35.34 ± 160.37) ng/L, (373.70± 146.69) ng/L, P 》0.05].纳洛酮组与非纳洛酮组治疗前后血浆β-内啡肽浓度差值比较未见差异,但纳洛酮组使病程缩短及重症患儿临床症状迅速好转.结论β-内啡肽参与 HIE的病理生理过程,纳洛酮对 HIE仍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