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了解佛山市三水区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佛山市三水区抽取43个调查点,对≥60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2例,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28.67%,占所有受检者的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后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是DR的保护性因素(P<0.01);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程长(P<0.01)及较高的空腹血糖水平(P<0.01)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和空腹血糖水平显著相关。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病程和空腹血糖水平是DR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社区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人群周围神经病变(PN)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8-2001年上海市华阳及曹杨社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基线调查建立的IGR及DM队列人群进行PN的筛查,共完成筛查739例,男347例,女392例,年龄21~104岁,平均年龄为(66.4±13.2)岁.原有IGR患者再次接受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以进一步确定糖代谢状态,PN采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进行诊断.对与PN有关的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社区IGR和DM人群的PN患病率分别为24.6%和36.6%,其中在新诊断DM人群中为25.3%,在已诊断DM人群中为3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6,95%CI为1.057~1.096,P<0.001)、糖尿病病程(OR=1.305,95%CI为1.122~1.518,P<0.001)、体质指数(OR=1.083,95%CI为1.026~1.143,P=0.004)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159,95%CI为1.007~1.335,P=0.040)是与PN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7.4%患者的PN患病风险约为HbA1c<6.5%患者的1.8倍(OR=1.777,95%CI为1.009~3.130,P=0.044).结论 上海社区高血糖人群中,近1/3患PN,不仅在DM,且在DM前期IGR阶段PN即有较高的患病率.加强血糖控制以及减轻体重可能对PN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琳琳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2602-2604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糖调节受损 (IGR)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7年5-10月对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共4个社区年龄为40~7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家族史等.体格检查包括:身高、腰围、臀围、血压等.实验室检查包括: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餐后2 h血糖(2 hPBG)、餐后2 h胰岛素(2 hFINS)、餐后C肽、血脂[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结果 共调查1 092例居民,其中T2DM患者267例(新诊断糖尿病32 例),IGR 32 例,血糖正常者793例.IGR及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均无一例合并视网膜病变.T2DM患者中合并视网膜病变者27例(10.11%).相关分析发现,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P<0.05),与2 hFINS、餐后2 h C肽呈负相关(P<0.01).结论 年龄、病程、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宁夏地区自然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具体的社区及村镇的样本量,填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调查表。分析宁夏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进行所患疾病的防治知识调查和评价。结果 3 001人中共发现7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例,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7.11%,占所有受检者的0.43%。对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在确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糖尿病病程<5年者1例(7.69%),5~年者4例(30.77%),>10年者8例(61.54%);合并高血压者10例(76.92%),合并高血脂8例(61.54%);76例糖尿病患者问卷调查,81.6%的患者不知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症状,近93.4%的患者不知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造成的视力下降经治疗后难以恢复正常视力,86.8%的患者不知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最终会导致失明,80.3%的患者不知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治疗方法,86.8%患者缺乏视网膜病变防治的相关知识。结论糖尿病病程长、空腹血糖高、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对高危糖尿患者人群的定期眼底检查及高危因素的检测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农村社区40~75岁人群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4年3月至4月对1423名上海云松社区40~75岁人群进行问卷、体检、肝脏B超及生化检测,统计调查人群DM及IGR患病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40~75岁人群患DM及IGR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海云松社区40~75岁人群DM及IGR患病率为22.98%(327/1423)、29.37%(418/142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脂肪肝、增龄、糖尿病家族史、女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及腹型肥胖是40~75岁人群DM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肪肝、女性、腹型肥胖及低文化程度是40~75岁人群IGR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农村社区中老年人群DM及IGR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上海其他地区,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崔各庄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糖尿病引起失明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8月<三甲医院与多社区中心联合管理2型糖尿病项目>,对崔各庄社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遵循T2DM患者自愿参加的原则,本研究共纳入329例T2DM患者;医师经过专门培训,按统一要求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1)329例T2DM患者中,合并DR者74例,患病率为22.49%[95%CI(17.98%,27.00%)],其中非增殖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分别占89.2%和10.8%;(2)T2DM患者经济收入增高,DR的患病率降低(P=0.031);糖尿病程延长,DR的患病率增加(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增高,DR的患病率增加(P<0.01).(3)调整多个因素间的影响,相对于经济收入<1 000元/月的患者,收入为1 000~2 000元/月、>2 000元/月的患者发生DR的风险分别为0.470[95%CI(0.240,0.920)]和0.281[95%CI(0.060,1.327)];相对于糖尿病病程<5年的患者,5~10年、>10年的患者发生DR的风险分别为1.644[95%CI(0.764,3.536)]和3.246[95%CI(1.447,7.283)];相对于HbA1c水平<6.5%的患者,6.5%~7.5%、>7.5%的患者发生DR的发生风险分别为1.490[95%CI(0.653,3.399)]和3.192[95%CI(1.562,6.526)].结论 经济收入、HbA1c水平、病程长短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提倡早诊断、早治疗及血糖控制达标,才能有效遏制DR的发生、发展,预防失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2型糖尿病家系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情况以及家族遗传方式.方法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门诊或住院的昆明地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T2DM患者为先证者,汉族,收集T2DM家系共19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成员共147例.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回顾性询问家系中3代成员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特殊疾病的患病情况,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及其家族史、吸烟史和高血压病史等.结果 (1)19个T2DM家系147例家系人群中,DR的患病率为22.45%,其中新诊断T2DM伴DR者2例(2/147);(2)先证者中、一级亲属中、二级亲属中DR患病率分别为57.89%、22.11%、3.03%;(3)女性DR的患病率(17.69%)高于男性(4.76%).先证者母亲DR的患病率高(83.33%),同胞中兄弟和姐妹DR的患病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4)NGT、IGR和T2DM组年龄分别为(33.13±18.15)岁、(54.43±11.35)岁和(56.15±11.98)岁;年龄在IGR组和NGT组、T2DM组和NGT组之间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5)先证者、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年龄分别为(52.58±10.27)岁、(47.65±17.17)岁和(21.94±14.32)岁;年龄在先证者组和二级亲属组、一级和二级亲属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证者伴DR组和先证者的同胞伴DR组的患病年龄分别为(58.09±7.71)岁、(56.09±3.99)岁;年龄在2组人群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6)DR人群中年龄≥50岁达90%以上,尤50~70岁居多.先证者伴DR者的年龄<50岁有1名,50~60岁有5名,61~70岁有5名;先证者T2DM同胞伴DR者的年龄50~60岁有9名,61~70岁有2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DR人群中糖尿病病程5~10a者达50%.先证者伴DR者糖尿病病程<5a者5名,5~10年者6名;先证者T2DM同胞伴DR者糖尿病病程<5a者7名,5~10a者4名;两组人群糖尿病病程构成无统计学意义(P=0.392,P>0.05).(8)家系中≥2名DR者的家系占47.4%,先证者母亲为DR的家系有10个.结论 (1)T2DM家系人群中DR的患病率为22.45%,新诊断T2DM伴DR者的患病率为1.36%;(2)女性DR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且先证者母亲DR的患病率高,同胞中DR的患病率无性别差异;(3)T2DM家系人群中血缘级别越低DR的患病率越低,且先证者同胞DR的患病年龄提前;(4)DR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其糖尿病病程至少≥5a.(5)DR的发病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母系遗传可能是本家系研究人群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梁先军  林荚杰  黄智  李国培  吴晓云 《广东医学》2006,27(10):1552-1553
目的调查佛山市自然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自然人群为基础,对佛山地区随机抽样,调查其生活方式,并进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筛查,确诊者进一步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具体包括问卷调查,测血压,散瞳后眼底检查,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BUN,Cr,Tch,TG,HbA1c。结果长病程,高血压,高空腹血糖,HbA1c,24 h尿蛋白增多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呈显著相关。结论长病程,高血压,高空腹血糖,高HbA1c,24 h尿蛋白增多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高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61-64
目的 分析我院糖尿病人群常规筛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63例,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病情况,并采用统计方法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963例糖尿病患者,发现DR患者189例,非DR患者774例,患病率19.63%,其中轻度DR 69例,占7.17%,中度DR58例,占6.02%,重度DR 54例,占5.61%、增生性DR8例,占0.83%。DR患者与非DR患者在文化程度、家族史、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FPG、HbAlc、餐后2 h血糖、BUN、血尿酸和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FPG和HbAlc为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FPG和HbAlc为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为保护因素,因此对于病程长、血糖控制效果差及文化程度较低的糖尿病人群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某部队干部成人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CR)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2008-2009年度体检的1187例资料完整的干部(包括退休干部)作为调查样本,测定空腹血糖、OGTT 2 h血糖,分析DM及IGR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人群中检出DM者35例,患病率2.95%;IGR者43例,患病率3.62%.其中新诊断DM 2例,占DM总人数的5.71%.结论 该部队干部(包括退休干部)DM及IGR的患病率低于我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自然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2010年"昌平区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调查",采用从166万昌平区常住自然人群中随机抽样18岁~79岁的8 155例健康受试者,其中3 760例空腹血糖≥5.6 mmol/L者参加本研究,最终2 551例受试者完成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OGTT-2h血糖(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2h plasma glucose,OGTT-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以及眼底检查,所有人选进行散瞳45°彩色眼底照相,以评价DR分级。结果 2 551例受试者中,已知糖尿病患者280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334例,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者853例。糖尿病和IGR患者的DR患病率分别为9.9%和1.2%。新诊断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2.7%)明显低于已知糖尿病患者(18.6%)。在糖尿病患者中,DR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OR=1.49(95%CI:1.38~1.62)]、空腹血糖[OR=1.32(95%CI:1.22~1.43)]、2 hPG[OR=1.18(95%CI:1.12~1.24)]、HbA1c[OR=1.66(95%CI:1.45~1.90)],以及收缩压水平[OR=1.16(95%CI:1.02~1.31)]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DR患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糖尿病病程、高血糖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Huo L  Xu M  Huang HE  Li R  Dai M  Wang JG  Ning G  Li X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6):2537-2540
目的 比较糖耐量正常(NGT)、糖调节受损(IGR)、2型糖尿病(T2DM)三种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探讨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将1779例受检者分为:NGT组752例、IGR组505例、T2DM组522例。所有受检者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晨尿白蛋白,并以尿白蛋白/肌酐(ACR)表示尿白蛋白排泄率,ACR在30-300mg/g诊断为微量白蛋白尿。结果 (1)NGT组有35例诊断为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为4.7%;IGR组有31例,患病率6.1%;T2DM组有59例,患病率11.3%,显著高于NGT组和IGR组(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收缩压、OGTT2h血糖和甘油三酯。结论T2DM病人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显著升高。收缩压、餐后血糖及甘油三酯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Wang WX  Jia WP  Bao YQ  Lu JX  Lu HJ  Zuo YH  Du J  Liu LH  Fang R  Xiang KS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6):2527-2532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慢性肾脏并发症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上海社区已建立的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队列人群进行筛查,收集空腹血和3~6个月内不同日期3次晨尿进行检测,以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在30~299.9μg/mg 范围内判断为微量白蛋白尿,并以血肌酐浓度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结果共完成筛查406例,其中糖尿病者244例;糖调节受损者162例,平均年龄67.5岁±13.8岁。(1)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分别为20.9%和10.5%;(2)糖尿病人群中肾小球滤过率轻、中、重度下降的比例分别为41.6%、37.0%、1.2%,糖调节受损人群中为34.2%、47.25、1.9%。按肾小球滤过率分类计算的肾功能不全患病率在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人群中为38.2%和49.1%;(3)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血脂紊乱、心血管病史及高龄的糖尿病病人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显著升高。收缩压、腰围、空腹血糖及心血管病史分别与高血糖人群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独立相关;(4)随年龄增高,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按肾小球滤过率分类计算的肾功能不全在高血压病人中比例较高(48.5%)。排除年龄影响后在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300μg/mg 范围内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正相关。血肌酐、年龄及收缩压分别与高血糖人群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1.73 m~2)~(-1)独立相关。结论上海社区高血糖人群慢性肾脏并发症患病率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对于高血糖病人慢性肾脏并发症的检测除了检查尿白蛋白的排泄外,还应该对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不同糖耐量人群中游离脂肪酸(FFA)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C)、葡萄糖调节异常组(IGR)、糖尿病(DM)组,测定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血脂谱等,同时通过眼底镜检查和/或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结果 (1)IGR合并视网膜病变组(IGR<'+>)FFA水平显著高于NC组.DR组FFA水平显著高于NC组、IGR组、DM组.DR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大于IGR组,而与IG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IGR<'+>组FFA与年龄、SBP、DBP呈正相关,DM组FFA与TG呈正相关.(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BG、舒张压是DR组FFA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显著相关,动态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可作为临床监测DR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上海市郊白鹤镇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病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病情况,并进行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于2017年7月,从白鹤镇疾控中心居民健康档案中获取889名DM居民登记信息,收集该人群血液、尿液样本,同时进行眼底照相获取DR信息。以2002年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对眼底照片进行判读。结果实际受检822人,应答率92.46%,其中眼底照片可判读者743例,占90.4%。共检出DR病人115例,患病率15.5%,其中轻度非增殖性DR(nonproliferative DR,NPDR)、中度NPDR、重度NPDR以及增殖性DR分别占26.09%、52.17%、14.78%、6.96%;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高、尿肌酐低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病人19例,患病率2.56%。DME分布与DR分级存在关联,DME出现频率随DR严重程度发展增加(P < 0.01)。结论上海市郊白鹤镇DM病人DR患病率为15.5%,以NPDR为主,即尚处病程前期,故应及时采取相应诊断和干预,防控DR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多重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岳阳市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68例及体检中心正常对照个体285例,根据有无眼底病变,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18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180例)与正常对照组(NC组,285例)。检测各组临床与生化指标,对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DM组与DR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NC组,而DM组与DR组的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比较,DR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hTC、TG、LDL-C均显著增高,而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比例[47.2%(85/180)1显著高于DM组[10.6%(20/18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0.555,P=0.000)。DM组与DR组BMI、HDL-C、收缩压、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4.258,P=0.001)、HbA_1c(OR=1.298,P=0.002)、TC(OR=1.477,P=0.005)、LDL-C(OR=2.187,P=0.008),合并糖尿病。肾病(OR=1.812,P=0.000)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相关。结论病程、HbA_1c、LDL-C、合并糖尿病肾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社区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人群周围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Shen Q  Jia WP  Bao YQ  Lu JX  Lu HJ  Zuo YH  Du J  Liu LH  Fang R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2):1530-1533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IGR)人群周围血管病变(PVD)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2001年间上海市曹杨社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糖尿病及IGR患者(717例)进行5年后的随访,将其中完成随访并具有完整数据者427例纳入本次分析,其中男性210例,女性217例,年龄21~104岁(67·3岁±14·0岁)。PVD采用NicoletVersalabSE双向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踝/肱动脉压比值(A/BI)进行诊断,同时采用爱丁堡跛行问卷调查间歇性跛行。对与PVD有关的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曹杨社区高血糖人群PVD患病率为12·2%,其中在糖尿病人群中为15·1%,在IGR人群中为7·7%。在ABI≤0·9患者中仅13·5%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及总胆固醇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海社区高血糖人群中PVD患病率较高,不仅发生于糖尿病阶段,而且在糖尿病前期即已出现。大多数PVD患者无临床症状,因此在糖尿病门诊常规进行多普勒ABI检测有助于PVD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3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及24 h蛋白定量将患者分为正常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DN),其中DN组又分为微量(MIAU)、大量白蛋白尿组(MCAU)。通过眼科检查将患者分为正常眼底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完善临床资料,检测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正常糖尿病组DR的发生率最低,仅为5.23%,而MCAU组DR发生率最高,为35.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DN组中(MCAU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血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GFR水平则显著减低(P<0.01)。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DR(OR:6.127,P<0.000 1),糖尿病病程(OR:1.123,P<0.000 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DN(OR:6.299,P<0.000 1),糖尿病病程(OR:1.085,P<0.000 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