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利用深圳地区女性体检人群数据,了解人群HPV感染及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异常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利用2018年深圳地区女性体检人群HPV感染及TCT数据,描述和分析HPV感染及TCT检测结果。结果 共有75 754名≥ 18岁女性纳入HPV感染率分析、103 508名≥ 18岁女性纳入TCT分析、69 964名≥ 18岁女性纳入2项检查的联合分析。HPV标化感染率为19.89%(95%CI:19.45%~20.33%),在年龄分布上呈现"U"形趋势。人群HPV主要流行的型别为HPV52、HPV51、HPV16、HPV58、HPV53。高危型HPV(17种)标化感染率高于低危型HPV(6种),单一HPV标化感染率高于与其他型别混合感染的多种型别HPV标化感染率。总宫颈细胞学的标化异常检出率为7.48%(95%CI:7.22%~7.75%),各类别分别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4.58%(95%CI:4.40%~4.7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54%(95%CI:2.40%~2.6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0.27%(0.23%~0.31%)。HPV总感染率和各型别HPV感染率均有随着宫颈细胞学改变严重程度提高而升高的整体趋势。各类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检测结果中,主要流行型别为HPV52、HPV58、HPV16等。结论 本研究提示深圳地区HPV感染仍处在较高水平。应重视在人群层面开展HPV的筛查工作,尤其是在年轻及绝经前后女性人群中的筛查;加强对重点特殊人群(高危型别、易持续感染人群)的管理和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同时提示在进行HPV疫苗的接种预防工作时,需参考流行的HPV型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MSM肛门HPV16型和18型的感染和自然清除情况。方法 采用动态队列研究的方法,按照队列研究样本量计算公式以HPV16型新发感染率估计样本量为712人。依托乌鲁木齐市MSM社会组织用滚雪球方式招募MSM 810名,每6个月随访1次。采集肛门脱落细胞分析HPV16型和18型感染率,利用Poission回归估计新发感染密度和持续感染密度,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寻新发感染、持续感染和感染自然清除的影响因素。结果 招募MSM 810名,将随访次数≥2次的482名MSM纳入分析,随访994.7人年,随访次数和随访时间的MP25,P75)分别为4(3,5)次和2.2(1.8,2.6)年。HPV16型和18型的基线感染率分别为8.5%(41/482)和3.3%(16/482),两型基线混合感染率为0.6%(3/482)。HPV16型和18型的首次新发感染密度分别为10.06(95%CI:8.12~12.45)/100人年和5.24(95%CI:3.95~6.96)/100人年;HPV16型和18型感染自然清除率分别为71.2%(89/125)和71.8%(46/64),HPV18型随访1.5年的感染自然清除率高于HPV16型(97.7%比94.1%)。HPV16型和18型的持续感染率分别为4.5%(20/441)和1.7%(8/466)。无婚史者比有婚史者的HPV16型持续感染风险低(aHR=0.29,95%CI:0.12~0.71)。最近6个月肛交未使用安全套者HPV18型自然清除率是使用安全套者2.63倍(95%CI:1.08~6.42)。结论 乌鲁木齐市MSM HPV16和18型新发感染较常见,自然清除率均较高。相比于HPV18型,HPV16型有更高的新发感染率和持续感染率,自然清除率低,致病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来自河南省的2 110例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分析其主要感染亚型。方法 采用PCR和导流杂交技术,对来自河南省的2 11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110例宫颈癌患者中,检出HPV感染者1 856例,感染率为87.96%(95%CI:86.57%~89.35%),感染率最高的6个亚型依次为HPV16、58、18、52、35、33。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以单一感染为主(77.48%),二重感染次之(16.76%)。HPV16亚型感染率为60.19%,在单一和多重感染中均占有主导地位。HPV阳性的宫颈癌患者中,高危亚型检出且被九价HPV疫苗覆盖1 599例,覆盖率为86.15%(1 599/1 856)。宫颈癌患者主要分布于40~岁年龄段。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的HPV优势亚型有所不同,但HPV16亚型均处于主导地位。结论 本研究中宫颈癌患者HPV主要感染亚型依次为HPV16、58、18、52、35、33,感染类型以单一感染为主,40~岁年龄段患者较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宁波市健康人群百日咳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特征,评估人群百日咳实际感染水平。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分层随机抽取宁波市3个区(县)9个年龄组共1 206名健康居民纳入研究,采集调查对象血清并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百日咳毒素IgG(PT-IgG)抗体。结果 调查对象PT-IgG抗体阳性率为0.91%(95%CI:0.45%~1.6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3.10(95%CI:2.86~3.36)IU/ml。9个年龄组人群PT-IgG抗体阳性率在0.00%~1.68%之间,GMT在2.08~5.28 IU/ml之间。≥5岁人群百日咳评估感染率为4 572.81/10万(95%CI:1 807.30/10万~9 348.12/10万),感染率高峰出现在5~岁组和≥50岁组,分别为9 301.62/10万(95%CI:1 121.77/10万~33 154.68/10万)和8 967.02/10万(95%CI:1 059.45/10万~31 845.94/10万)。结论 2019年宁波市人群百日咳实际感染率较高。由于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并不持久,宁波市青少年和成年人已成为百日咳感染重点人群。建议强化百日咳监测能力,完善疫苗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2013年成年人吸烟与戒烟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2013年江西省≥18岁常住居民吸烟与戒烟行为的流行状况。方法 2013年7-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西省10个全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抽取≥18岁常住居民6 000人,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用于吸烟与戒烟行为分析的有效样本量为5 997人。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江西省不同人群特征成年居民吸烟和戒烟流行现状。结果 2013年江西省≥18岁常住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1.53%(1 291/5 997,标化率为20.60%),复杂加权计算后,现在吸烟率为26.07%(95%CI:23.48%~28.66%),男性现在吸烟率(50.62%,95%CI:46.31%~54.94%)高于女性(1.46%,95%CI:0.5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人群现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并随文化程度提高而上升(P<0.05)、随自报健康状况下降而下降(P<0.05)。87.16%(95%CI:83.29%~91.03%)的现在吸烟者每日吸烟;日均吸烟量(机制卷烟)为19.27(95%CI:17.69~20.85)支;平均每天吸烟量≥20支的吸烟者比例为64.74%(95%CI:55.79%~73.70%);每日吸烟者开始吸烟平均年龄为20.28(95%CI:19.74~20.82)岁,男性开始每日吸烟年龄[20.11(95%CI:19.61~20.61)岁]小于女性[26.88(95%CI:24.73~29.0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4%(95%CI:18.91%~35.16%)的成年男性开始每日吸烟年龄不足18岁。吸烟者戒烟率为14.80%(95%CI:10.88%~18.72%),随年龄增大而上升(P<0.05)、随收入水平增加而上升(P=0.04),随自报健康状况下降而上升(P<0.05);吸烟者成功戒烟率为10.89%(95%CI:8.36%~13.42%);32.10%(95%CI:21.95%~42.25%)的现在吸烟者有戒烟打算。被动吸烟率为54.71%(95%CI:44.20%~65.21%)。结论 江西省≥18岁常住居民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重度吸烟者比例大,戒烟者比例低,戒烟意识不强,男性和青少年为控烟工作主要目标人群,应根据江西省流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中国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MSM)艾滋病相关行为与感染状况。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PubMed,检索时限为2005年1月至2016年2月,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和评价,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7篇,样本含量32 110人。75.5%(95%CI:68.8%~81.2%)YMSM以互联网为结识性伴主要场所,多性伴行为发生率为65.5%(95%CI:60.0%~70.6%)。近6个月89.1%(95%CI:84.2%~92.6%)YMSM存在肛交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42.0%(95%CI:37.4%~46.6%);11.4%(95%CI:8.4%~15.4%)YMSM存在阴道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6.9%(95%CI:32.4%~41.6%)。YMSM艾滋病感染率为5.0%(95%CI:3.9%~6.5%),亚组分析显示,YMSM艾滋病感染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且西部地区YMSM艾滋病合并感染率(6.3%,95%CI:4.7%~8.5%)显著高于东(4.2%,95%CI:2.6%~6.6%)、中部(1.9%,95%CI:0.8%~4.6%)地区(P<0.05)。结论 YMSM普遍存在多性伴与无保护性行为,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亟待针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p16/mcm2免疫细胞化学双染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HPV感染的关联,并探讨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5-12月参加宫颈癌筛查并行高危型HPV(HR-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的1 127名女性纳入研究,对留存细胞学标本进行p16/mcm2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检测,并与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16/mcm2在HPV16/18阳性组和其他HR-HPV阳性组的表达风险均高于HPV阴性组,OR值分别为15.95(95%CI:9.59~26.51)、10.53(95%CI:7.41~14.98);p16/mcm2阳性率随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且在CIN2组、CIN3组中均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p16/mcm2阳性者中检出CIN2及以上(CIN2+)和CIN3及以上(CIN3+)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86.1%、92.0%,特异度分别为46.1%、44.4%;在细胞学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人群中检出CIN2+和CIN3+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85.7%、87.5%,特异度分别为45.5%、44.1%。结论 p16/mcm2双染灵敏度高于细胞学检查,特异度优于HPV检测,可识别宫颈高度病变和指导CIN的分级,有望成为新的宫颈癌筛查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2005-2018年全国及分省死亡率及期望寿命现状分布及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数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全国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数据及社会决定因素相关协变量数据,对2005-2018年全国及分省居民死亡率及期望寿命进行估计,描述全国及分省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差异及变化趋势。采用死亡数变化分解方法,分析年龄别死亡率、人口老龄化及人口增长原因对全国及分省总死亡数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 2018年,我国居民估计死亡数为10 482 297(95%CI:9 723 233~11 466 875)人,男性6 113 926(95%CI:5 773 158~6 572 407)人,女性4 368 241(95%CI:3 950 075~4 894 468)人;死亡率为755.54/10万(95%CI:701.49/10万~825.78/10万),男性861.78/10万(95%CI:813.75/10万~926.40/10万),女性642.73/10万(95%CI:581.20/10万~720.15/10万);标化死亡率为652.27/10万(95%CI:599.22/10万~721.71/10万),男性806.38/10万(95%CI:755.10/10万~874.31/10万),女性503.37/10万(95%CI:450.50/10万~572.01/10万)。2018年,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77.15(95%CI:75.92~78.11)岁,男性74.81(95%CI:73.57~75.76)岁,女性79.87(95%CI:78.61~80.91)岁。期望寿命较高的省份有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发达省份,较低的有西藏自治区、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等欠发达省份。2005-2018年,全国死亡数共增长29.87%,男性27.74%,女性31.29%;其中,年龄别死亡率原因占比-35.74%,人口增长原因占比7.34%,人口老龄化原因占比58.28%。结论 2005-2018年,我国居民估计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为其主要原因。期望寿命涨幅较明显,但省际间差异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3年我国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水平及对二手烟暴露导致相关疾病的认知情况。方法 利用中国2013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样本人群,在30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共计调查179 570人,其中纳入有效样本量为176 179人。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我国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情况,以及对二手烟暴露导致相关疾病的知晓率。结果 调查人群经过复杂加权计算后,18岁以上人群二手烟暴露率为52.8%(95%CI:51.2%~54.4%),且随年龄增大有下降趋势(χ2=515.8,P<0.000 1),以商业服务职业人群最高(61.6%,95%CI:58.6%~64.5%)。二手烟暴露导致疾病知晓率为67.9%(95%CI:65.8%~69.9%)。城镇(77.0%,95%CI:75.0%~79.1%)高于乡村(60.0%,95%CI:57.7%~62.4%),男性(69.8%,95%CI:67.8%~71.7%)高于女性(65.9%,95%CI:63.7%~68.1%)。对3种疾病的知晓率,城镇居民(49.8%,95%CI:47.3%~52.4%)高于乡村居民(37.9%,95%CI:35.4%~40.5%);知晓二手烟暴露导致成年人肺部疾病的比率最高(88.5%,95%CI:87.5%~89.5%),其次为儿童肺部疾病(70.0%,95%CI:68.1%~71.9%),对二手烟暴露导致成年人心脏疾病的知晓率为最低(46.8%,95%CI:44.6%~49.1%)。结论 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水平较高,对二手烟暴露导致疾病尤其是成年人心脏疾病的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2007-2016年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PubMed,系统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8月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的文献,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2.2软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结果 共纳入文献46篇,总样本量625 0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为5.7%(95%CI:4.8%~6.6%)。中西部地区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为6.3%(95%CI:4.9%~8.0%),高于东部地区的5.5%(95%CI:4.4%~6.8%)。59岁以下男性人群HBsAg阳性率为6.1%(95%CI:5.3%~7.0%),高于女性人群的4.8%(95%CI:4.2%~5.5%)。2007-2009年的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为6.3%(95%CI:5.5%~7.2%),2010-2012年为5.9%(95%CI:4.4%~8.0%),2013-2016年为3.5%(95%CI:2.0%~6.1%)。结论 2007-2016年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已经从乙型肝炎高流行区转变为乙型肝炎中流行区。  相似文献   

11.
2018年中国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与控制状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与控制以及血压测量现况。方法 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在全国31个省(直辖区、自治市)的298个县(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常住居民194 779人,以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高血压诊断与治疗和血压测量状况等信息,并采用经认证的医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调查对象的血压值。本研究将其中完成调查且高血压相关信息完整的179 873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及年龄、城乡、文化程度、地理区域等分组分别计算血压均值、高血压患病率、患病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以及血压测量率等指标。所有结果采用基于设计的复杂抽样加权调整,以更好地估计中国成年人的状况。结果 2018年,中国≥18岁居民SBP均值为(127.7±18.8) mmHg(1 mmHg=0.133 kPa),DBP为(76.8±11.2) mmHg。未诊断高血压的居民中,正常高值血压流行率为50.9%(95%CI:49.9%~51.9%)。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95%CI:26.6%~28.4%),男性[30.8%(95%CI:29.8%~31.9%)]高于女性[24.2%(95%CI:23.3%~25.1%)],农村[29.4%(95%CI:28.4%~30.3%)]高于城市[25.7%(95%CI:24.4%~27.1%)],华北地区[33.3%(95%CI:31.5%~35.2%)]和东北地区[32.7%(95%CI:28.1%~37.4%)]高于其他地区,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1.0%(95%CI:39.7%~42.4%)、34.9%(95%CI:33.6%~36.1%)和11.0%(95%CI:10.2%~11.8%),女性和城市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分别高于男性和农村居民(P<0.000 1)。未诊断高血压的居民中,41.9%(95%CI:40.7%~43.2%)曾在近3个月内主动或被动测量血压。结论 中国成年居民较高的高血压患病水平和较低的血压测量率,以及高血压患者未见明显改善的知晓、治疗和控制状况,提示高血压防治工作从危险因素干预到患者管理的各个环节仍有待加强,尤其是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调整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北京市2011年至2015年5月23日病毒性腹泻相关 <5岁儿童超额腹泻病例数。方法 利用北京市2家儿童专科医院 <5岁儿童急性腹泻周就诊病例数,拟合调整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其病毒性腹泻相关超额病例数。结果 北京市2011年第8~10周、40~42周,2012年第40~46周,2013年第43~49周,2014年第45周直到2015年第11周为病毒性腹泻流行周。2家儿童专科医院各年度流行周 <5岁儿童病毒性腹泻相关超额就诊病例数分别为911(95%CI:261~1 561)、1 998(95%CI:1 250~2 746)、1 645(95%CI:891~2 397)、2 806(95%CI:1 938~3 674)、1 822(95%CI:614~3 031)例,分别占同期全部 <5岁儿童腹泻就诊病例数的40.38%(95%CI:11.57%~69.19%)、44.21%(95%CI:27.66%~60.77%)、45.08%(95%CI:24.42%~65.69%)、60.87%(95%CI:42.04%~79.70%)和66.62%(95%CI:22.45%~110.82%)。估计北京市2011年至2015年5月23日 <5岁儿童病毒性腹泻相关超额就诊病例数为18 731(95%CI:10 106~27 354)例。结论 冬季是 <5岁儿童病毒性腹泻发病及就诊高峰。调整Serfling回归模型提示:应关注致急性胃肠炎病毒,尤其是诺如病毒的病原学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流行现状Meta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Meta分析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患病情况.方法 系统检索1974-2014年中国全文数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有关中国儿童血脂异常调查的横断面研究中文文献,检索1946-2014年PubMed数据库中研究现场为中国的外文文献.通过STROBE声明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Stata 11.0软件估计血脂异常的Meta合并患病率,并对三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趋势执行亚组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文献质量和不同诊断标准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总样本量为129 426人,中国儿童青少年合并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25.3%(95%CI:12.7%~37.8%).高TC、高LDL-C、高TG、低HDL-C、高脂血症等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1%(95%a:3.4%~4.9%)、5.3%(95%CI:3.9%~6.7%)、8.5%(95%CI:6.3% ~ 10.7%)、6.8%(95%CI:3.7%~9.9%)、4.8%(95%CI:0.6%~9.1%).男童高TG患病率(5.6%)高于女童(3.4%),高TC、高LDL-C、低HDL-C、高脂血症及血脂异常总患病率男童均低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18岁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总患病率(31.6%)高于2~6岁儿童(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G、高TC及低HDL-C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段、地区、时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应适时进行血脂筛查,及早发现异常并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和2018年广州市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2008年和2018年广州市1~5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08年和2018年在广州市随机抽取1~59岁常住人口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8年调查1~59岁人群4 989名,2018年3 980名。2018年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9.50%(95%CI:7.34%~11.66%),较2008年(12.45%,95%CI:10.58%~14.33%)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02,P=0.075);下降主要为7~16岁人群,2018年HBsAg阳性率为0.88%(95%CI:0.35%~1.42%),较2008年(4.54%,95%CI:2.71%~6.36%)下降8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44,P=0.000)。2018年1~59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72.30%(95%CI:69.56%~75.04%),较2008年(64.93%,95%CI:61.65%~68.22%)升高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8,P=0.001);升高主要为17~59岁人群,2018年抗-HBs阳性率为71.93%(95%CI:68.90%~74.96%),较2008年(63.77%,95%CI:60.16%~67.37%)升高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22,P=0.001)。2018年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8.10%(95%CI:43.20%~53.00%),较2008年(62.27%,95%CI:59.11%~65.44%)下降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138,P=0.000);其中1~、7~和17~59岁人群HBV感染率分别为4.58%、5.13%和56.56%(降幅分别为81.83%、85.91%和18.47%),高流行区域人群HBV感染率为48.87%(降幅24.70%),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HBV感染率为28.81%(降幅38.75%)。结论 自2008年以来,广州市乙肝防控效果显著,儿童HBV感染率达到WHO消除乙肝2020年的目标,但仍属于高流行区,降低乙肝死亡率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需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和成年人的监测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中国就业流动人口红肉摄入水平和超标率。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利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表膳食调查法分析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70个县(区、团)中48 511名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的红肉摄入情况。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计算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流动人口日均红肉摄入量和超标率。结果 (1)样本人群日均红肉摄入量为125.9(95%CI:116.5~132.5)g,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141.6(95%CI:131.3~148.9)g和104.7(95%CI:95.8~111.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红肉摄入量随年龄、文化程度、BMI的变化趋势(趋势检验P值均>0.05)。按照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标化后,标化日均红肉摄入量为121.0(95%CI:113.4~128.7)g。(2)样本人群日均红肉摄入超标率为36.2%(95%CI:33.0%~39.3%),男性远高于女性,分别为42.4%(95%CI:38.9%~45.8%)和27.8%(95%CI:27.1%~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人群均为30~39岁组超标率最高,分别为43.5%(95%CI:39.7%~47.4%)和30.1%(95%CI:26.5%~33.9%)。标化日均红肉摄入超标率为34.6%(95%CI:31.9%~38.0%)。结论 中国就业流动人口日均红肉摄入量超过世界癌症基金会推荐的标准,摄入量和摄入超标率均高于当地常住人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青岛市2014-2020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死亡变化趋势以及疾病负担。方法数据来源于青岛市慢性病监测系统, 采用Joinpoint对数线性回归模型估算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 并计算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评估疾病负担。结果 2014-2020年青岛市共报告AMI发病70 491例, 标化发病率为54.71/10万;死亡50 832例, 标化死亡率为36.55/10万。标化发病率的AAPC(95%CI)为2.86%(95%CI:0.42%~5.35%), 其中男女性标化发病率AAPC(95%CI)分别为4.30%(95%CI:1.24%~7.45%)和0.78%(95%CI:-0.89%~2.47%)。Joinpoint对数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30~、40~岁年龄组标化发病率增长速度较快, AAPC(95%CI)分别为8.92%(95%CI:2.23%~16.06%)和6.32%(95%CI:3.30%~9.44%);其中男性各年龄组增长趋势更为明显, 30~、40~、50~岁年龄组的AAPC(95%CI)分别为11.25%(95%C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1990-2019年中国早产患病率及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 采用早产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 分性别评估早产的患病和疾病负担分布情况, 并将中国、全球及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早产患病率和DALYs率进行对比。采用Joinpoint对数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我国早产患病率为6.34%[95%不确定区间(UI):6.23%~6.44%], 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1.24%, 95%UI:11.16%~11.32%)及低收入(13.15%, 95%UI:12.97%~13.33%)、中低收入(12.53%, 95%UI:12.39%~12.68%)、中高收入(8.22%, 95%UI:8.15%~8.29%)、高收入(8.75%, 95%UI:8.67%~8.84%)国家平均水平;早产DALYs率(人年/10万)为217.12(95%UI:191.30~246.69), 低于全球(886.81, 95%UI:762.12~1 034.49)、低收入(1 905.24, ...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估与定量分析中国儿童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JoRRP)患者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特征。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检索关于JoRRP患者HPV感染特征的研究, 发表时间截至2022年10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研究指标包括患者HPV总体感染率和型别特异性感染率。对率进行双反正弦变换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值。采用R 4.1.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符合标准的研究, 其中16项报告了HPV感染率, 样本量为1 528名, 11项报告了HPV6和HPV11感染率, 样本量为611名。所有研究被评为中等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JoRRP患者HPV感染率为92.0%(95%CI:86.0%~96.6%, I2=87%), HPV6感染率为42.4%(95%CI:34.9%~50.1%, I2=61%), HPV11感染率为72.3%(95%CI:59.0%~83.9%, I2=87%), 上述合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