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实践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是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在培养投入、过程管理和所培养研究生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的重要考量。新医科建设下,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健全评价保障机制。为建立公共卫生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质量评价工具,该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实践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最终确立了由实践能力培养基础条件、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保障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以及25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主体、联合培养全过程的评价,达到以评促改,促进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联合培养监督评价环节的改进与完善。指标体系也为高等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美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招生录取、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和学业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同时从中获得了完善我国现阶段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教育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现场流行病学作为公共卫生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内容涉及广泛、综合性强。在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开设现场流行病学课程,对提高专业硕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近年来教学工作积累的经验,阐述流行病学理论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重视案例教学、现场模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归纳总结出一套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公共卫生工作的教学改革创新经验,为该专业现场流行病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 aster of Pub licH ea lth,英文缩写为M PH)的设置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对于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型专门人才将产生积极的影响[1]。2002年国家实施M PH培养计划后,我校公共卫生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以全新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立足人群现场,紧密结合卫生工作的实践,在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等方面在广西地区进行了探索。1突出实践教学公共卫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公共卫生硕士毕业后直接面对的是社会这个“大卫生”,一定的现场社会实践是成为公共卫生硕士的必要环节,也为今后成为优秀的卫生管理人员打下扎实的基础[2]。社会实践活动由有公共卫生实践的老师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完成综述,然后下到一个公共卫生现场(社区或有关管理部门)或回原单位进行一个课题的全程实践,包括设计、资料收集、质量控制、数据录入、分析及完成项目评估报告,主要训练获取信息的能力,项目设计、实施、评价的能力,社会动员、交流信息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并充分了解广西...  相似文献   

5.
公共卫生人才是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后备骨干力量,培养应急型卓越公共卫生人才是新时期医学实践教学改革趋势,具有重要社会意义。从分析我国公共卫生类学生应急能力培养薄弱环节,解读卓越公共卫生人才内涵,加强应急教学平台建设和学科建设,构建应急型卓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等入手,全面培养卓越公共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6.
把握专业学位特点提高公共卫生硕士培养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是我国扩大和加强高素质、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展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对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和卫生管理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提高认识,积极探索,把握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和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科和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35所招收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及录取情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训练以及学位论文与科研等内容,了解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发现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专业宣传、调整招生结构及规模、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改革论文考评体系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从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相关工作入手,介绍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自2010年以来,在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培养定位、招生选拔、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科研以及学位论文等方面的经验。比较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与试点院校在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的异同,为完善我国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体系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回顾我国公共卫生硕士(masterofpublichealth,MPH)社会实践教学以及美国MPH社会实践教育的做法,思考全日制MPH社会实践教学的定位。结合某大学首届全日制MPH社会实践的反馈,获得对全13制MPH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些经验,以期为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教育现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北京大学医学部2010级、2011级所有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结果 35名研究生中,本科毕业院校为“985”/“211”高校者占比60.0%,本科所学专业为非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类者占比31.4%;第一志愿选择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的占比40.0%,其余皆为调剂所致;65.7%的研究生对课程设置感到满意,31.4%的研究生认为实践过程未提升实践能力;建议采用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者占比91.4%;91.4%的研究生毕业后愿意到一线岗位工作,但对就业前景感到乐观者仅占51.4%.结论 北京大学所探索的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基本上得到学生的认可,但仍然需要在招考录取、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导师配置、质量评价等方面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加以完善,方能有效实现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浅谈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开展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要确保公共卫生硕士的学位授予质量,我们必须把好课程学习关,落实现场社会实践过程,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监控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伦理教育对于学科建设、教师发展及学生人文培养等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中医药大学社科部在具体教学中,运用专题讲座、课堂讲授与案例讨论、实习和实践参与多种教学方法对其作了实践.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度,初步实现了提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伦理素养的教学目标.授课教师通过实践体会到,在教学中,需明确卫生管理实践考虑医学伦理学理论与观念的平衡与取舍,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是国际公认的医学卫生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之一。新冠疫情暴发后加速了我国培养一批服务于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本文研究对比中英两国公共卫生教育,从两国医学培养体系的形成原因和优点入手展开论述;主要选取中国、英国公共卫生专业排名较高的几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手册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对MPH培养方案中招生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学位类型、课程设置等内容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借鉴英国MPH教育的相关经验,以优化和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人才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一流大学注重实施通识教育、多样化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育,首先把大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具有诚信、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的普通社会公民作为第一要务。以健康素质教育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交流和借鉴美国一流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等人才培养路径,对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和素质能力融为一体的素质教育的经验,对国内高校教学改革和推进健康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教育起步较晚,各方面的工作尚处于起步和实践阶段。如何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公共卫生人才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宁夏医科大学地处西北地区,是宁夏唯一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2011年开始首届全日制MPH的招生和培养。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内外MPH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成功经验,本文对于如何发展适合我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MPH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当前医学院校管理伦理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即如何顺应社会对伦理学的呼唤与需求,使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从伦理学的视角更清楚地理解并执行我国各项卫生政策.并针对医学院校目前缺少有针对性的卫生管理伦理学教材及授课内容无章可循的现状,对卫生管理伦理学课程框架体系构建的过程进行了探讨:管理伦理学发展历程的追溯与梳理;伦理学视角下的卫生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管理伦理学框架体系的探讨与构建.  相似文献   

17.
对中山大学MPH教育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MPH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设想,并对MPH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和运行方式进行了阐述,为提高MPH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检索、查询互联网资料等形式,了解中国和美国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并对中国和美国的MPH教育从录取方式与要求、学生情况、培养目标、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管理等方面分析比较。中国的MPH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改变录取方式、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机会、严格质量控制,以完善中国的MPH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美国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雪  张翔 《医学与社会》2011,24(7):51-53,57
美国卫生管理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都从社会需求出发,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综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以美国经验作为借鉴,我国卫生管理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探索实践教学模式,为不断完善的卫生体系培养职业化的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