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红芪多糖对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 0 .75mg/(只·d) ,制造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 ,灌胃给予 1 g/kg红芪多糖 ,免疫荧光法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小鼠 ;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比较 ,1g/kg红芪多糖能显著提高氢化可的松所致的CD3、CD4、CD4/CD8水平的下降。结论 :红芪多糖具有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蒜多糖C对正常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大蒜多糖C组(800mg/kg ig,qd×12),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CD4 /CD8 值。结果大蒜多糖C组小鼠外周血T、B、CD4 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CD8 及NK1.1 T淋巴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CD4 /CD8 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大蒜多糖C可使正常小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含量增加,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探讨黄芪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建立一套可行的多糖类物质免疫调控指标与评价体系。方法 本研究运用黄芪多糖(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分别处理正常及环磷酰胺(Cytoxan,CTX)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通过测定其胸腺和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并对小鼠胸腺和脾脏的组织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各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百分含量的变化。结果 黄芪多糖能显著促进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器官增重,增大其脾脏和胸腺器官指数;组织学观察结果也显示黄芪多糖可以促进正常小鼠脾脏和胸腺的组织发育,并能改善CTX所致的小鼠脾脏和胸腺组织发育损伤。黄芪多糖可提高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并可明显提高正常及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血清中CD3+、CD4+和CD4+/CD8+比值,降低CD8+百分含量(P<0.05或P<0.01)。结论 表明黄芪多糖可以从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研究结果提示,黄芪多糖可提高小鼠机体的免疫机能,并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多糖类物质免疫调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混合胸腺移植模型 ,并在体外观察重建T细胞的功能状况。方法 首先建立混合胸腺裸小鼠左肾包膜下移植模型 ,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动物外周血中T细胞的重建情况 ,并利用刀豆素A(concanavalinA ,ConA)增殖实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其体外功能状态。结果 混合胸腺移植 3个月后 ,移植的胸腺组织在裸小鼠肾包膜下能够正常发育 ,并有效重建了受体外周血中的CD4 T和CD8 T细胞。体外功能检测显示 ,受体的脾细胞对ConA的刺激有良好的反应性 ,并对供体胸腺来源的F3Q44大鼠抗原刺激表现为特异性的低反应。结论 混合胸腺移植不仅在数量上可重建受体裸小鼠外周血中CD4 T和CD8 T细胞 ,而且受体中重建的T细胞还可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调节作用。方法每日给予正常小鼠及肌肉注射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小柴胡汤25g/kg体重,连续10d。并设免疫抑制模型及正常对照小鼠。于实验第11天,收集所有小鼠血样,分离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TLA-4、CD80和CD86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小鼠比较,免疫抑制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明显变化、CD4/CD8比例明显倒置(P0.01),淋巴细胞CD28、CTLA-4、CD80和CD8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较,给予小柴胡汤的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免疫抑制小鼠相比较,给予小柴胡汤的免疫抑制小鼠CD3+细胞增加(P0.01),CD3+CD4+细胞增加(P0.01),CD3+CD8+细胞降低(P0.01),CD4/CD8比例升高(P0.01),CD28、CD86和CD80表达增加(P0.01),而CTLA-4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可能通过调节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进而调节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荷瘤小鼠体内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影响,探讨LBP对荷瘤机体免疫逃逸的干预作用.方法:用LBP给H22荷瘤小鼠灌胃,连续2周后,测定肿瘤重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DCs的数量,以及协同刺激分子CD80(B7-1)表达的变化.结果:LBP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加肿瘤浸润CD4 、CD8 细胞的数量.LBP高剂量组CD4 和CD8 细胞数量的百分比高于模型组(P<0.05).LBP低剂量和高剂量组肿瘤浸润DCs数量及B7-1表达均较模型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BP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恢复荷瘤小鼠TIL中CD4 、CD8 的细胞数量、解除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及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有关.LBP能否恢复荷瘤机体DCs的表型及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灵芝多糖和DCN合用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GLP)和核心蛋白聚糖(DCN)基因联合使用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 将32只小鼠,建立S180实体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灵芝组(GLP组)、转基因治疗组(DCN组)和灵芝联合转基因治疗组(DCN+GLP组).测量小鼠肿瘤体积,并采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ELISA测定血清VEGF的变化,流式细胞检测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 细胞的比例.结果 各治疗组平均肿瘤体积增长延缓,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P<0.05),同时VEGF表达明显下调,脾脏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结论 灵芝多糖和核心蛋白聚糖DCN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活性,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8.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的机制。②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量小鼠胸腺、脾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亚群CD+ 4 、CD+ 8细胞变化并计算CD+ 4 /CD+ 8的比值。③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卡介菌多糖核酸可提高正常小鼠上述 3种不同组织中CD+ 4 、CD+ 8细胞的比例 ,并在第 35天有明显差异 (F =5 .6 3~ 1 1 .2 1 ,q =5 .32~ 9.1 3,P <0 .0 5 ) ,而对CD+ 4 /CD+ 8比值无明显影响。④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促进T细胞的分化与成熟 ,并可能通过调节CD+ 4 、CD+ 8细胞两亚群之间的平衡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和胸腺肽对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作用的差异。方法以流式细胞分析术连续检测了小鼠胸腺、脾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 ;T、CD8^ T细胞亚群在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或胸腺肽后的变化情况并计算CD4^ /CD8^ 比值。结果卡介菌多糖核酸和胸腺肽均可降低胸腺中CD4^ CD8^ T细胞亚群比例而同时提高小鼠三种组织中CD4^ T、CD8^ T比例,但胸腺肽导致的波动幅度稍大于BCG-PSN组。结论胸腺肽的作用部位在胸腺,其促进性刺激作用较强;而卡介菌多糖核酸不仅能加速胸腺组织的分化成熟,还对外周CD4^ T亚群有一定的直接刺激作用,同时始终保持CD4^ /CD^ 比值于正常范围,因此卡介菌多糖核酸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小鼠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中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变化,并探讨其在肿瘤发生中的意义。 方法 建立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在肿瘤接种后1周、3周和6周3个不同时间点,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CD4+CD25+ 和CD4+ 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脾脏、引流淋巴结和肿瘤组织中所占的CD4+T细胞细胞的比例, CD4+T细胞中CD25+ FOXP3+双阳的表达情况,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占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CD3+T)的比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中,脾脏和淋巴结中CD4+ 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在荷瘤1周、3周和6周逐渐下降(P0. 05)。 结论 调节性T细胞在恶性肿瘤模型中表达增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黑蚂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黑蚂蚁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空斑形成细胞数及T细胞亚群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对照射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分为照射组、对照组和照射+IL-6组,采用Panning法从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分离L3T4、Lyt2和B细胞,用^3H-TdR释放实验检测脾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活性。结果照射+IL-6组与对照组比较,^3H-TdR释放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L-6具有促进照射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C57BL/6J小鼠为模型,研究了甲巯咪唑(MMI)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MI使小鼠血清中甲状腺素T3,T4水平明显降低,使脾T淋巴细胞中L3T4+细胞数量显著减少、Thy1.2+细胞和Lyt2+细胞数量降低、L3/Lyt2比值下降。而且实验鼠脾NK细胞对腹水型S180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降低。表明MMI对小鼠的细胞免疫有非特异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Polysaccharidenucleicacidfractionofbacilluscalmetteguerin (BCG PSN ,SiqikangInjection)andthymopeptidesarenowtwowidelyusedimmunomod ulatorsinclinicalpractice .Theyareusuallyusedasanadjuvanttherapyforvirusinfection ,autoimmunediseasesandneoplasms ,whichhavebeenclinicallyprovedtobeeffective .Somereportsdemonstratedthattheybothcanstimulatetheproliferationanddif ferentiationofT lymphocytes.However ,theexactmechanismshavenotbeenelucidatedyet .InordertocomparetheirmodulatingmechanismsonT lympho c…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 ,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法检测 172例ITP患者发病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 、CD4 ( +) CD3( +) CD8( +) 、CD4 ( +) /CD8( +) 、CD 19( +) 、CD3( +) /CD 16 ( +) CD 5 6 ( +) 。ELISA法检测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IgG、IgA、IgM。结果 发病期IT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 显著降低 (P <0 0 1) ,CD8( +) 增高 (P <0 0 5 ) ,CD4 ( +) /CD8( +) 比例显著下降 (P <0 0 1) ,CD 19( +) 增高极为显著 (P <0 0 0 1) ,血小板表面PAIgG、PAIgA、PAIgM显著高于对照组 ,同时CD 19( +) 的升高和CD4 ( +) /CD8( +) 的下降与PAIgG、PAIgA、PAIgM增高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和比例的失常 ,T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紊乱在ITP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Li T  Qiu Z  Han Y  Wang Z  Fan H  Lu W  Xie J  Ma X  Wang A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3,116(7):985-98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lteration of peripheral lymphocyte subset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patients and to help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Methods Anti-coagulating blood samples from 98 SARS patients in the acute phase, 56 normal healthy blood donors, and from patients infected by HIV, CMV and EBV were collected. The T lymphocyte subsets were counted by flow cytometry using fluorescence-labeled 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Result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was observed in all SARS patients in their peripheral CD4+ and CD8+ T lymphocyte absolute counts [256(104)×10(6)/L and 256 (117)×10(6)/L,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also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IV, CMV and EBV. All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IV, CMV and EBV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CD8+ T lymphocyte counts in comparison with normal controls. Conclusions Decrease of both CD4+ and CD8+ T lymphocytes of patients is related to onset of SARS. T lymphocyte subset analysis would help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甲腈咪胍口服给药法,实验治疗小鼠P615移植瘤;并且利用单克隆抗体SPA菌体直接花环形成实验,测定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甲腈咪胍具有抑制小鼠P615移植瘤细胞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还可以降低荷瘤小鼠脾T淋巴细胞Lyt2(TS细胞)亚群的数目,调整L_3T_4/Lyt2比值恢复正常,发挥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比值及NK细胞下降(P<0.05),CD8 细胞略升高(P>0.05)。化疗后12例取得完全缓解,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CD4 细胞及CD4 /CD8 比值低于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相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免疫功能更为低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2例蕈样霉菌病(MF)和1例弥漫性大细胞性淋巴瘤(DLCL)的皮损中细胞浸润为不同的抗T淋巴细胞和它的亚型,B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皮损的冰冻切片应用间接免疫氧化酶技术进行检查,显示MF主要由Leu_4 Leu_3细胞浸润,具有Ia抗原阳性,而1例MF则为Leu_2~+型;DLCL病人皮损则为Lyt_2 Lyt_3 Leu_4 Leu_3 Ia~+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发现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定量检测结果,了解HIV/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新发现的115例HIV/AIDS患者的首次T淋巴细胞亚群定量检测结果,包括CD3+CD4+、CD3+CD8+绝对值及CD4+/CD8+的比值.结果 T淋巴细胞亚群定量检测结果均值:CD3+CD4+为(229±215)个/μL,CD3+CD8+为(919±756)个/μL,CD4+/CD8+为(0.27±0.21)个/μL.有87例(75.7%)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350个/μL,有62例(53.9%)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其中有33例患者(28.7%)CD4+T淋巴细胞<50个/μL.不同性别、年龄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定量检测结果能反映HIV/AIDS患者的免疫受损情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对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