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γH2AX在HPV16阳性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74例宫颈鳞癌组织通过DNA提取,PCR检测,分析HPV的感染情况并筛选HPV16阳性宫颈癌组织;进而对HPV16阳性的宫颈癌石蜡组织连续切片HE染色明确组织型别,进行HPV16 DNA原位杂交检测HPV定位、免疫组化检测γH2 AX和p16蛋白的表达;最后选取30例典型的包括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到宫颈原位癌渐变的组织切片,对比HPV DNA定位与γH2 AX和p16蛋白的表达,分析γH2 AX作为HPV感染导致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生物标记物的可行性.结果 经PCR扩增证明HPV感染率为98.65%,HPV16是最常见的型别占74.32%;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正常宫颈组织和CIN Ⅰ检测不到HPV16 DNA的存在,CINⅡ中HPV主要为游离型存在,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HPV16 DNA逐渐出现整合形式;p16和γH2AX的表达均随着宫颈上皮病变级别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增高,HPVDNA和γH2AX的表达均以颗粒细胞层和棘细胞层为主,定位具有一致性,HPV DNA和p16的表达定位不具有一致性.结论 γH2AX作为DNA损伤激活的重要蛋白,可作为HPV16感染致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消化吸收理论课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将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改革办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哈尔滨市3所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05、2009年革兰阴性杆菌,采用API20和常规生化反应进行鉴定.结果 2005年收集革兰阴性菌1172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其构成比分别占34.22%、25.43%、22.35%、5.97%、5.21%;2009年收集2188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其构成比分别占30.85%、20.89%、19.83%、12.89%、8.27%;2005年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3.1%和9.8%,而2009年分别为98.5%和42.5%;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及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3.3%,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22.6%~31.0%;2009年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2005年相比呈下降趋势.结论 感染症菌群分布发生变化,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因时而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处理后的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表达进行检测及分析.方法 按每组6只,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PZ高、中、低剂量(20 mg/kg、10 mg/kg、5 mg/kg)单次注射组以及中剂量连续注射组(10 mg/kg/2周),采用腹腔注射CPZ的方法制备动物模型.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中剂量(10 mg/kg)的CPZ单次注射及连续注射均能显著增加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P值分别为0.0007、0.0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PZ高、中剂量(20 mg/kg、10 mg/kg)单次注射(P值分别为0.0141、0.0163)以及中剂量(10 mg/kg)长期连续注射组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表达显著增加(P =0.0094).结论 CPZ能够上调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除了已知的多巴胺受体和钙调素之外,凝血因子Ⅲ也是CPZ调控的靶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5'非编码区(5'UTR)嘧啶富集区变异对B组柯萨奇病毒1型(CVB1)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方法 定点诱变将CVB1基因组5'UTR第563~573碱基嘧啶富集区5个嘧啶置换为嘌呤,获得突变株CVB1/m563-573.空斑纯化病毒后,利用细胞病变效应(CPE)试验、空斑形成试验、一步生长曲线和半数致死量(LD50)等方法比较CVB1/m563-573与其原型株CVB1/wt的毒力.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CVB1/m563-573的5'UTR嘧啶富集区发生C565A、U567C、U568A、U570A、U572G突变,与预期一致.CPE试验表明,CVB1/m563-573的感染性较CVB1/wt稍弱(A 490分别为0.710±0.074、0.812±0.0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04,P>0.05).空斑形成试验显示,46、58 h时间点CVB1/m563-573形成空斑的数量为(6.40±1.52)×103、(11.60±2.19)×103 pfu(空斑形成单位)/L,直径为(2.00±0.35)、(2.47±0.41)mm,CVB1/wt的空斑数量为(8.40±2.51)×103、(11.80±1.92)×103 pfu/L,直径为(1.80±0.27)、(2.85±0.44)mm,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00、0.985、10.000、9.000,P均>0.05).一步生长曲线法显示,经过3、5、7 h的扩增,CVB1/m563-573所得的活病毒颗粒数(×103 pfu/L)的常用对数(lg)分别为2.10±0.09、4.28±0.03、7.44±0;CVB1/wt的活病毒颗粒数(×103 pfu/L)的lg值分别为2.80±0.02、4.77±0.02、8.55±0.01.CVB1/m563-573株在3个时间点均较CVB1/wt复制显著慢(t值分别为-13.151、-24.319、-47.714,P均<0.01).CVB1/m563-573和CVB1/wt的LD50分别为3.10×109、1.26×107 pfu/L,CVB1/m563-573致病力较CVB1/wt明显减弱.结论 减少5'UTR嘧啶富集区的嘧啶碱基数量可致CVB1的感染和毒力减弱,该位点突变可能是研发CVB减毒活疫苗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认在教学改革中引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将培养医师专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以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基础阶段综合型课程的开展。在前期实践基础上设计教学流程,提出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科基本知识点和理论体系,强化与其他医学学科的联系。将课堂讲授法与改造PBL结合,将课外小组学习和课堂PBL结合,增加考核量化的指标,建立具有高效能的医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Notch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进程、调节细胞命运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通路高度依赖于上下游分子的调控,在不同的细胞环境中功能大相径庭。因此Notch信号调控癌症相关通路具有极强的复杂性,但目前对该通路的具体机制及功能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本文着重于整理近年来研究Notch信号通路及其相关的肿瘤的关系的最新进展,归纳Notch通路调控的癌症相关通路,对靶向Notch信号的肿瘤治疗策略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不依赖抗原情况下,分别用TLRs的激动剂及细胞因子单独和联合应用,对不同人群永生化B细胞体外刺激及诱导抗体产生,观察在疾病状态下B细胞活化状态,为寻找自身免疫病更敏感的新指标奠定基础。方法:用EpsteinBarr病毒(EBV)攻击SLE、RA患者B细胞,使之成为永生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体外用CpG-ODN2006、LPS及细胞因子与细胞共培养,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刺激后不同时段的总IgG水平,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刺激后细胞上清抗体分泌量增高10倍左右;SLE和RA患者抗体分泌量高于正常人;刺激后18d抗体分泌效应差异最为明显;CpG-ODN2006&IL-4&IL-6三者联合的刺激最好;经诱导后的抗体,均未检测到疾病特异性的血清学指标。结论:在疾病状态下,体外给予刺激后,B细胞活化状态更高,但未诱导出疾病特异的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0.
学导式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学导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练习巩固,达到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教学模式。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特点和七年制学生的实际出发,概括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学导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