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NO和NOS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用药(5 mg)组,每组8只。复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等指标;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ST、LDH、MDA、X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NO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Bre组AST、LDH、MDA、XO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Bre组肝组织病理损害较正常对照组重,Bre组病理损害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灯盏花素预处理对兔肝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NO和不同亚型NOS的变化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肝肾联合快速切取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和完善供肝切取修整与保存技术,提高器官利用率,减少肝移植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0年1月~2010年5月我院实施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手术32例,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门静脉系统UW或HTK液灌注,整块切取肝脏、双侧肾脏。结果:供肝热缺血时间为3~6min,平均4min,冷缺血时间3~17h,平均8h,肝动脉解剖变异4例,术中肠系膜上静脉插管26例,门静脉插管4例,肠系膜下静脉插管2例。供肝均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无肝脏弃用。1例行肝肾联合移植,1例行劈离式肝移植。结论:脑死亡供者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技术能够可最大限度地缩短热缺血时间,有效避免变异血管损伤,为移植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及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雌性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40min)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4组,缺血预处理于缺血前给予3周期的5min缺血/5min再灌,缺血后处理于缺血再灌注前先给予6周期的10s再灌/10s缺血,24h后观察血清肝酶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舍酶(NOS)的含量变化,并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及缺血预处理组肝酶的水平、肝组织SOD、NO、NOS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同时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亦明显减轻,而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预处理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促进一氧化氮的生物学作用发挥保护效应,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顸处理的保护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冷保存2、4h的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配成48对,随机分成6组:1、2组为供肝冷缺血时间为2h的对照组和实验组,3、4、5、6组为供肝冷缺血时间为4h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供肝切取后保存在4℃乳酸钠林格液中,实验组手术结束后从尾静脉注射前列地尔2μg/kg,对照组手术结束后不用前列地尔,1、2、3、4组门静脉复流6h后,取肝脏组织,HE染色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测移植肝的TNF-α的表达,TUNEL法检测两组移植肝细胞的凋亡。结果手术后6h,对照组的TNF-α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实验组为阴性;实验组凋亡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以有效地保护移植肝,缓解长时间冷保存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延长受体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术中只分离肝周围韧带,不做肝门阻断及再灌注;I/R组、L-Arg组分别于缺血前20 min经阴茎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和L-Arg 300 mg/kg,然后进行45 min的部分肝门阻断及60 min的再灌注。取下腔静脉血2 ml,并迅速切取缺血肝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等指标;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组ALT、AST、LDH、MDA、XODi、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NO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L-Arg组ALT、AST、LDH、MDA、XO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NO、e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及L-Arg组肝组织病理损害较正常对照组重,L-Arg组病理损害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L-Arg预处理对大鼠肝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NO和不同亚型NOS的变化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和潘生丁预处理(DPC)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时肝分别作缺血及药物预处理。观察各组处理后肝组织中腺苷含量,1h后取门静昧血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肿擂坏死因子-α(TNF-α)度内皮素1(ET-1),同时取肝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厦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测定。结果IPC、DPC后肝组织中腺苷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缺血再灌注1h后ALT、LDFt及TNF-α、ET-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潘生丁组及缺血预处理组则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潘生丁组及缺血预处理组的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并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潘生丁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县有保护作用,均与腺苷有关,潘生丁可模拟IPC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I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A组,雄性组;B组,卵巢去势组(OVX组);C组,雌性对照组(假手术组);D组,给予17β-雌二醇的卵巢去势组(OVX+E2组)。建立原位大鼠HIRI模型,观察大鼠肝缺血再灌注40min后6,12,24h大鼠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变化,同时采集肝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细胞胞质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情况。结果 ①各时点A组与B组赐水平较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赐水平增高,D组B水平最高。A组与B组组间比较无差异,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再灌注6h各组肝细胞、枯否细胞均少许表达iNOS,肝窦内皮细胞均表达eNOS,再灌注12—24hiNOS表达明显升高。eNOS表达明显降低;各时点NOS表达A组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鼠HIRI后雌激素促进eNOS表达,抑制iNOS表达,可能是其减轻HIRI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NOS、TNF α在门静脉高压大鼠结肠黏膜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门静脉高压性结肠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9只,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按复合因素法制作肝硬化模型,10周后测量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门静脉取血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取大鼠降结肠全层行免疫组化染色,观测黏膜及黏膜下层,进行图像分析以测定NOS、TNF-α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O水平、HVPG显著增高(P〈0.01)。诱导型NOS(iNOS)、TNF-α在结肠黏膜下层血管内皮细胞高度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内皮型NOS(eNOS)在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NOS表达增加上调NO含量促进了门静脉高压性结肠病的发生,TNF-α则是促进iNOS表达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及雷公藤多甙(GTW)对其影响,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GTW治疗组,用线检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硝酸银还原法测定4例大鼠脑组织缺血1h再灌注15min,1h,6h,12h,24h,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与手术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各时间点GTW治疗组大鼠脑组织NOS活性降低,NO含量减少(P<0.05)。结论:GTW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翼腭神经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方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不同时间(15、30、60、120min)后,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并计数翼腭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结果:缺血30min组,翼腭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60min组与30min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120min组则比其它组都显著增加。结论: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翼腭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可能影响到脑血管周围NOS阳性纤维的NO释放量。  相似文献   

11.
纯音测听在耳鸣耳聋中医辨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纯音测听在耳鸣耳聋中医辨证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具有典型中医证候表现的耳鸣耳聋患者120例(165耳),经传统方法辨证为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脾胃虚弱、肾精亏损5个证型,分别进行纯音听阈测试、阈上功能测试、耳鸣频率及响度匹配,数据经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耳鸣频率、自觉耳鸣程度、听力图类型及部分阈上功能测试指标在各证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指标在不同的证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风热侵袭型的耳鸣频率较低,全频听阈升高,听力图多为平坦型,短增量敏感指数(SISI)得分在1 kHz较高,而4 kHz音衰(TD)值较低;肝火上扰型的耳鸣频率较高,听力损失以高频为主,听力图多为陡降型,4 kHz SISI得分及TD值均较高;痰火郁结型的自觉耳鸣响度较大,听力图以陡降型或缓降型为主,4 kHz SISI得分及TD值均较低;肾精亏损型的耳鸣频率较高,而自觉耳鸣响度较低,听力图以显降型或山型为主,4 kHz SISI得分及TD值均较高;脾胃虚弱型的平均听力损失较小,听力图无一定规律性,但以陡降型或切迹型为主,4 kHz SISI得分较低。[结论]综合分析纯音测听各项指标可能对耳鸣耳聋中医辨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中风病血瘀证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试采用非条件和kli:k2i 配对的条件logistic 回归的分析方法, 对221 例中风病人的临床中医证候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建立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的证候预测模型, 并采用临床调查的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 以探讨建立中风病血瘀证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方法。结果: 非条件与条件logistic 回归均提示口唇紫暗或面色晦暗、舌有瘀点或舌有瘀斑、舌背脉络瘀张青紫、舌紫暗是鉴别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重要指标, 且4 项指标与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发生概率均呈正相关。将另外的一组与本研究无关、但研究对象的选择相似的临床数据作为检验样本代入模型得到的诊断准确率达99 .06% (105/106)。结论: 模型对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条件和非条件logistic 统计模型以及k1i:k2i 的配对方法用于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的研究有助于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建立, 并且这些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非急性期中风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的血瘀证或其他证候的量化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病例组121例患者与对照组98名健康人群对照观察50个临床指标,发现 AMD 患者临床症候从气虚型中舌胖齿印、脉虚无力及血虚型中舌质淡为主要表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病例组121例中符合证型分类者54例,其中气虚型24例(19.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虚型中属脾气虚者18例(75.0%),与气虚型的其他心、肾、肝气虚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过临床研究认为:AMD 的病因病机乃在于年老气虚,由气虚(本虚)导致早期功能减退,视觉功能轻度下降,继而发生器质性病变(标实),严重影响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与中医辨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1例AMD的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患者作中医辨证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虚证型占58.06%,实证型占12.91%,其他类占29.0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属虚证的18例中,气虚占52.63%,阴虚占21.05%,阳虚占26.32%,作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1例患者中单纯脱离者17例,属虚证11例,伴新生血管膜形成者14例,属虚证4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AMD的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以虚证居多,而伴有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者,则有虚中夹实的趋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冠心痛痰瘀证与多种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13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痰瘀证组(87例)和非痰瘀证组(48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28例设为正常对照组,从证候计分、危险因素、基本实验室检查、炎症因子、冠脉造影等5个方面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痰瘀证为冠心病的主要证型,冠心病痰瘀证组的证候计分较高。在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中,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及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痰瘀证的关系密切,尤其血脂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痰瘀证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炎症因子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可溶性CIM0配体(SCD40L)、细胞黏附因子-1(ICAM-1)水平与冠心病痰瘀证的关系密切。冠心病痰瘀证的冠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冠脉病变程度较重。【结论】冠心病痰瘀证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技术,检测了41例次某些恶性肿瘤(原发性肺癌、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下简称T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于健康成人,T细胞亚群出现明显的失衡现象。同一种恶性肿瘤而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之T细胞下降水平及其亚群失衡程度不同,而属于以某一中医证型为主的不同种类恶性肿瘤患者的T细胞下降水平及其亚群失衡程度相近。从而为中医证型本质研究和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机理探讨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2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期辨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寻求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肾病的较佳模式,观察了2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西医分期和中医辨证情况。结果:248例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有87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者62例,占71.26%,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有133例,中医辨证为阴阳两虚证者103例,占77.44%,终末期糖尿病有28例,中医辨证为阳衰湿浊瘀阻证者24例,占85.71%,占85.71%。提示:在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中,早期,临床期和终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 BDNF/NSCs)移植大鼠创伤性脑损伤( TBI)模型后,对移植细胞存活数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Feeney法制备TBI模型,于造模后72 h,随机分为两组:BDNFN/SCs 移植组及NSCs移植组,将3μL(1×108/mL)BDNF/NSCs或NSCs直接移植于脑损伤区。分别于移植后1、2、3和4周取脑组织,冻存或制备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移植细胞存活数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Erk1/2、Ras蛋白的表达;通过RT-PCR技术检测脑损伤区及周围组织中Trx、Trkβ基因的表达。结果 BDNF/NSCs组和NSCs 组细胞存活数随移植时间延长而减少,在移植后的不同时间点,BD-NF/NSCs组移植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NSCs 组(P<0.05);BDNF/NSCs组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移植细胞的p-Erk1/2、Ras蛋白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NSCs组(P<0.05);与NSCs组比较,BDNF/NSCs组损伤灶及周围脑组织中Trx、Trkβ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强( P<0.05)。结论 BDNF基因转染NSCs移植大鼠TBI后,能够明显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率,上调Trkβ、p-Erk1/2、Ras及Trx的表达。 BDNF与其受体Trkβ结合后,可能通过Ras/Raf/Erk途径激活其下游的Trx基因从而激活细胞的抗氧化作用,进而减少移植细胞的氧化损伤,提高移植细胞在脑组织损伤区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中医证候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gE的变化,选择中医辨证为肺热、肺寒、肺气虚、肾阳虚、肾阴虚的患者各4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其进行血清总IgE(cIgE总)测定。结果发现:哮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IgE变化,并发现其cIgE总水平的变化与中医证候存在一定关系,其中肺热和肾阴虚证患者血清cIgE总升高明显(P<0.001),而肺寒、肺气虚和肾阳虚证患者血清IgE升高不明显(P>0.05),部分患者有下降趋势。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中医不同证候在该病患者中的物质性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长期生存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经典分子标记物异柠檬酸脱氢酶1/2基因(IDH1/2)突变的关系.方法 对92例生存期达3年以上的原发性GBM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分子标记物IDH1/2是否突变,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进行手术治疗的新诊断GBM患者共368例,术后至少存活3年的GBM患者共92例(25%),平均 (45.6±2.8) 岁,KPS评分为(80±10)分.约1/2患者手术切除达到了T2/Flair像异常信号的全切除甚至脑叶的扩大切除(局限在非功能区的脑叶肿瘤),对于部分部位深在或者功能区、危险部位的肿瘤至少做到T1增强像的全切除.OS为3~8年,中位OS为54.6个月;1、3、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是89.5%、56.3%和48.2%.92例长期生存的GBM患者有84例肿瘤标本符合检测要求,其中IDH1/2突变型(IDH1/2+)有16例(16/84,19.0%),IDH1/2野生型有(IDH1/2-)68例(68/84, 81.0%),但是在IDH1/2+组及IDH1/2-组之间OS和PF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手术切除是患者长期生存的必要条件,IDH1/2突变作为经典预后指标,在长期生存的GBM患者中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