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游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Wii(任天堂)虚拟现实游戏训练,对照组则辅以常规作业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上肢部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及上肢Brunnstrom分期量表对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表面肌电图检测2组患者患肘最大等长屈曲、伸展时肱二头肌、三头肌积分肌电值,并计算相应的共同收缩率(CR)。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MA-UE评分、Brunnstrom分期评分、患肘屈曲时肱二头肌CR及患肘伸展时肱三头肌CR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FMA-UE评分[分别为(33.5±12.6)分、(30.9±15.6)分]、Brunnstrom分期评分[分别为(4.1±1.0)分、(4.0±1.2)分]、患肘屈曲时肱二头肌CR[分别为(14.6±5.7)%、(13.7±6.0)%]及患肘伸展时肱三头肌CR[分别为(27.4±8.2)%、(30.3±9.5)%]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Wii虚拟现实游戏训练在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以及改善患肘屈伸运动协调性方面与常规作业治疗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侧手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纳入脑卒中后单侧手功能障碍患者3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2组均给予患侧常规手功能训练,每次60 min,每日1次,每周5 d,连续4周,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双侧手功能训练,每次40 min,每日1次,每周5 d,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测量患者双侧手屈曲动作下及背伸动作下的屈指浅肌、伸指肌表面肌电信号,分析积分肌电值(iEMG),并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价患侧手运动功能。 结果 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训练组治疗后患侧手屈曲动作下的屈指浅肌、伸指肌iEMG值分别为(52.88±7.76)和(56.69±8.66)μV,患侧手背伸动作下的屈指浅肌、伸指肌iEMG值分别为(29.19±4.34)和(40.44±5.27)μV,较治疗前[(38.37±5.84)和(27.88±4.84)μV;(20.31±3.66)和(17.75±5.74)μV]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患侧手屈曲动作下的屈指浅肌、伸指肌iEMG值分别为(44.60±8.19)μV和(39.20±8.55)μV,患侧手背伸动作下的屈指浅肌、伸指肌iEMG值分别为(25.27±4.40)μV和(25.73±6.45)μV;与治疗前比较,患侧手屈曲动作下伸指肌的iEMG值有显著改善(P<0.01),患侧手屈曲动作下的屈指浅肌及患侧手背伸动作下的屈指浅肌、伸指肌iEMG值亦有明显改善(P<0.05)。②组间比较,治疗前2组间上述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屈曲动作下的患侧手屈指浅肌和伸指肌iEMG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背伸动作下的患侧手屈指浅肌iEMG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伸指肌iEMG值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后训练组和对照组的FMA-UE总评分[(25.12±6.84)和(20.47±5.93)分]均较组内治疗前[(17.94±7.35)和(15.67±5.92)分]有显著提高(P<0.01);训练组治疗后的FMA-UE评分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侧手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手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对照组则增加传统磨砂板训练。2组患者磨砂板训练均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运动部分(FMA-UE)、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价量表(MAS)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程度和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肌张力。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UE、MBI、VAS评分分别为(26.27±7.51)分、(78.13±11.62)分和(0.67±0.4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MAS评分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疼痛程度,其疗效优于传统磨砂板训练。  相似文献   

4.
龚晨  顾昭华  郭川  王盛  王彤 《中国康复》2015,30(4):280-281
目的:观察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患侧上肢负重压手和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偏瘫上肢负重振动训练。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伸肘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屈肘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半脱位程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上肢Brunnstrom分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重振动训练作为一种神经肌肉训练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表面肌电评定双侧肢体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双侧组和单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双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健侧肢体训练,共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利用Delsys表面肌电图仪测试患者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直肌、股二头肌和胫前肌的相关指标,对其最大自主收缩(MVC)、随意收缩状态下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均方根值(RMS)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估患者疗效。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的MVC、iEMG、R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的MVC、iEMG、RMS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且双侧组MVC、iEMG、RMS较单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侧肢体训练较常规康复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运动学及肌电学特征。 方法 选取3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和25例健康人分别纳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穿戴式微型传感器运动捕获系统和表面肌电技术采集受试者上肢前屈够物时的三维运动学数据和表面肌电信号,经处理后提取5个运动学参数,即躯干扭转度、肩关节活动度、运动速度、等张失稳度和等长失稳度,同时还对比分析肌电学特征,包括积分肌电值(iEMG)和肌肉做功比。将前屈够物过程分为前屈阶段和维持阶段,分别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屈阶段运动学参数和2个阶段的肌电参数,并分析实验组运动学参数与肌电参数间的相关性。 结果 ①实验组患侧躯干扭转度、等张失稳度和等长失稳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肩关节活动度及运动速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在够物前屈阶段其偏瘫侧上肢斜方肌上部iEMG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iEMG值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角肌中束和肱二头肌iEMG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角肌前束/斜方肌上部做功比和三角肌前束/中束做功比均小于对照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做功比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够物维持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各肌肉iEMG值及肌肉做功比统计结果与前屈阶段一致。④躯干扭转度与斜方肌上部iEMG值呈正相关(r=0.359,P<0.05);肩关节活动度与三角肌前束iEMG值呈正相关(r=0.366,P<0.05);运动速度与三角肌前束iEMG值呈正相关(r=0.344,P<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在够物过程中其运动学参数及表面肌电参数均出现异常特征性改变,上述指标可用于运动功能障碍定量评估及康复治疗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躯体传感网的居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39例符合纳入条件且完成统计分析的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及康复锻炼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居家康复训练,每次10~20min,每周6次,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FMA)、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MAS评分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12周后干预组患者FMA评分[(25.7±3.5)分]及MBI评分[(82.1±16.9)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22.5±4.1)分]及MBI评分[(73.6±14.5)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MAS评分(肱二头肌,2.56±0.53;腕屈肌,2.43±0.41)的改善与治疗前(肱二头肌,3.09±0.72;腕屈肌群,2.83±0.54)及对照组治疗后(肱二头肌,2.71±0.47;腕屈肌群,2.55±0.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基于躯体传感网的居家康复训练可以更为明显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并比较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与徒手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偏瘫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2级的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给予常规康复和常规药物治疗)、徒手注射组(给予常规康复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徒手注射A型肉毒毒素1次)和肌电引导组(给予常规康复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1次)。靶肌:偏瘫侧上肢MAS≥2级痉挛的屈肌给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每次注射总剂量≤600U。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3组患者行肌痉挛(治疗2周后也评估1次)、关节活动度(ROM)、上肢运动功能(FMA)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结果 肌电引导组A型肉毒毒素用量、注射点数分别为(155.59±35.86)U和(11.15±2.18)个,均显著少于徒手注射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和8周后,3组患者同时间点肌痉挛评估结果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徒手注射组、肌电引导组治疗2周后的肌痉挛评估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肌痉挛评估结果与组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3组患者的主动和被动ROM、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3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主动和被动ROM、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早期精准注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的上肢肌痉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注射点注射剂量以及疗效均优于徒手注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辅以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B)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偏瘫侧上肢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指数(MAS)评定偏瘫侧肘关节屈、伸肌张力,采用sEMG评定偏瘫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在进行屈伸肘(最大等长收缩)动作时的肌电积分值(IEMG),并计算肘屈曲、伸展协同收缩率。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其患侧上肢FMA、MAS评分以及肘关节屈伸协同收缩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其偏瘫侧上肢FMA、MAS评分以及肘关节屈伸协同收缩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患者FMA、MAS评分以及肘关节伸展协同收缩率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缓解偏瘫患者肘关节屈伸肌痉挛,进一步改善偏瘫患者肘关节屈伸肌协调性,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干预(包括常规康复训练、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及穴位按摩等)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及患肢肌肉、穴位按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屈腕肌、踝跖屈肌MAS评分、上肢及下肢FMA评分、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0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屈腕肌、踝跖屈肌MAS评分[分别为(1.5±0.5)分、(1.8±0.4)分]、上肢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51.3±2.1)分、(26.4±4.1)分]、MBI评分[(62.7±20.9)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及患肢肌肉、穴位按摩治疗,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复性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肘肌痉挛的治疗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伴患侧上肢肱二头肌痉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重复性外周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则辅以安慰性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表面肌电图测量肘关节被动伸展时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肘关节被动伸展时肱二头肌IEMG[分别为(24.7±12.5)μV?s和(32.3±13.7)μV?s]、上肢FMA评分[分别(46.3±6.9)分和(41.4±7.7)分]及MBI评分[分别为(63.0±11.0)分和(56.2±11.6)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疗效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复性外周磁刺激可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屈肘肌痉挛,有助于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疗法值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肌电组和联合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肢体功能障碍情况接受相应的常规康复治疗,肌电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联合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量表(上肢及手部分)、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运动功能部分、患侧腕关节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患侧前臂伸肌集群相关肌电积分对各组患者的上肢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①组内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中除常规组偏瘫Brunnstrom分期上肢部分外,其它各项指标包括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49.73±8.26)分]、功能独立性评分[(66.13±8.47)分]、患侧腕关节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48.93±12.79)°]、患侧前臂伸肌集群相关肌电积分[(84.11±26.86)μV]分别较组内治疗前[(22.67±10.95)分、(34.53±7.82)分、(17.07±7.52)°、(28.03±10.26)μV]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比较:治疗后,肌电组各项指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各项指标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肉表面肌电的影响。 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镜像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镜像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无线表面肌电系统采集并分析患侧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的最大收缩力量(MVC)及随意收缩时的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比较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评估训练效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下肢胫骨前肌、股二头肌、股直肌的MVC、iEMG及R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下肢胫骨前肌、股二头肌、股直肌的MVC、iEMG及RMS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镜像组患者患侧下肢胫骨前肌、股直肌、股二头肌MVC、iEMG及RMS的提高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镜像疗法能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肌肉运动过程中运动单位的募集及同步化程度,增加参与运动的运动单位数量及放电总量,并促进下肢肌肉力量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肢智能反馈结合任务导向性活动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作业训练,每次40min,每日1次,每周6d;治疗组在20min常规作业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肢体智能反馈结合任务导向性活动训练,每次20min,每周6d。采用运动力指数量表上肢部分(MI-UE)、香港手功能评估(FTHUE-HK)和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I-UE、FTHUE-HK、FMA-U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周及4周MI-UE、FTHUE-HK、FMA-UE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后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4周MI-UE、FTHUE-HK、FMA-UE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4周MI-UE[(71.47±17.29)分]、FMA-UE评分[(48.33±13.52)分]显著较高(P<0.05)。 结论上肢智能反馈结合任务导向性活动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单一的传统作业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微型传感器运动捕获系统并结合同步表面肌电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够物动作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 方法选取1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平均年龄(65.9±10.0)岁]及1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2组受试者坐在椅子上用患手(患者)或右手(健康人)够取放在肩前方距肩一臂长距离处的杯子,采用微型传感器运动捕获系统记录受试者躯干及上肢运动学数据,同时采集被测肢体斜方肌、三角肌前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共进行4次够取任务测试,选取最好的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将同步采集的运动学数据与表面肌电信号处理后得到肩、肘关节活动范围及达标时间、角度变化峰值及对应时间、每组肌群做功和肌群做功比值(如斜方肌/三角肌前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本研究同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对入选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脑卒中患者运动学参数及肌电参数与健康人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患者偏瘫侧上肢FMA评分与运动学特征及肌电特征间的相关性。 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够物功能的运动学参数及肌电参数与健康人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FMA评分与肩关节活动峰速度具有相关性(P<0.05),部分运动学参数与肌电参数具有相关性,如肩关节活动最大角度与斜方肌做功、肩关节活动速度达峰时间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做功比值间具有相关性(P<0.05)。 结论微型传感器运动捕获系统结合同步表面肌电分析可定量评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三维实际环境中够取物体时的多关节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为临床优化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分级运动想象(GMI)疗法联合常规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和GMI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常规物理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每日1 h),GMI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药物、常规物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将常规作业治疗由每日1 h降为每日30 min,另增加每日30 min的分级运动想象疗法。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组块测试(BBT)、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量表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表面肌电图检测2组患者患肘最大等长屈曲、伸展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积分肌电值,并计算相应的共同收缩率(CR)。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评分、上肢Brunnstrom分期、手Brunnstrom分期、BBT以及患肘屈曲时肱二头肌CR和患肘伸展时肱三头肌CR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GMI组治疗后的FMA-UE评分、上肢Brunnstrom分期、手Brunnstrom分期、BBT以及患肘屈曲时肱二头肌CR和患肘伸展时肱三头肌CR分别为(40.53±5.48)分、(3.67±0.72)分、(3.00±0.54)分、(4.47±1.13)个、(14.97±4.09)%、(29.42±6.04)%,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级运动想象疗法联合作业治疗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瞬时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软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药物和普通针刺治疗,同时进行常规神经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瞬时电刺激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2组患者肱二头肌及股四头肌的肌张力进行评定,并比较2组患者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肌张力达到Ashworth 2级所需的时间。 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肱二头肌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肱二头肌治疗总有效率(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股四头肌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股四头肌治疗总有效率(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肌张力达到Ashworth 2级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0.15±4.36)d和(10.02±3.43)d,短于对照组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的所需时间[(17.21±5.12)d和(16.86±4.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内科药物治疗、普通针刺及常规神经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辅以瞬时电刺激治疗,可明显促进脑卒中软瘫期患者的肌张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以双侧训练为启动训练对脑卒中后重度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重度偏瘫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单侧训练组和双侧训练组,每组患者15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单侧训练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以单侧(患侧训练)训练为启动活动,双侧训练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以双侧训练为启动活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3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MA-U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FMA-UE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双侧训练组治疗后的FMA-UE和MBI评分分别为(35.73±5.12)分和(62.13±5.67)分,均显著优于单侧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以双侧训练为启动活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重度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游戏的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运动再学习训练、作业治疗及低频电刺激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游戏的运动反馈训练。于训练前、训练2周及训练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采用PABLO型上肢功能评估系统检测2组患者偏瘫侧腕关节背伸活动度。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MBI评分、腕关节背伸活动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第2周开始,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37.56±8.66)分]、MBI评分[(48.49±8.92)分]及腕关节背伸活动度[(11.62±3.54)°]均显著优于训练前水平(P<0.05);对照组患者上肢FMA、MBI评分及腕关节背伸活动度在训练4周后才显著优于训练前水平(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在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48.63±9.57)分]、MBI评分[(75.76±9.28)分]及腕关节背伸活动度[(21.22±4.8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增加基于游戏的运动反馈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健侧力量训练后脑卒中偏瘫患者是否能产生交叉迁移现象。 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给予健侧肢体踝背屈等长抗阻训练。2组患者在训练前、训练6周后测定最大随意收缩力量(MVC)和表面肌电变化,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 结果 训练后,治疗组FMA评分为(26.53±2.64)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治疗组胫骨前肌IEMG、腓肠肌IEMG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同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双侧胫骨前肌MVC和腓肠肌MVC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同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侧踝背屈等长抗阻力量训练可引起脑卒中偏瘫患者对侧胫骨前肌和拮抗肌的力量增长,存在力量训练的交叉迁移现象;健侧等长抗阻力量训练可改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