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深浅静脉置管术的选择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选择深浅静脉留置管术,为临床治疗提供满意的输液通道。方法选择性穿刺外周浅静脉并作浅静脉留置针;选择性穿刺深静脉,用Selding’s技术,行深静脉留置术。结果浅静脉留置管术安全、有效、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简捷的静脉通道。96例深静脉留置术,对抢救重危患者、化疗患者的用药提供了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副作用少。结论合理选择深浅静脉留置管术,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安全、方便的输液途径,加强护理,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平衡及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级别为Ⅲ或Ⅳ级肌张力低下型的脑瘫患儿20例.按照年龄、性别及GMF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肌内效贴+常规运动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运动疗法),每组各10例.肌内效贴单次贴扎维持1d,5次/周,常规运动疗法40min/次,5次/周,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项量表)、坐位平衡功能(SAS)及肌张力(跟耳试验、足背屈角、股角)等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并预防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GMFM-Ⅱ区)、坐位平衡(SAS)及肌张力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跟耳试验及坐位平衡的改善,试验组(跟耳试验左56.67±4.03,跟耳试验右61.00±6.16,SAS评分17.33±1.89)疗效优于对照组(跟耳试验左52.67±3.39,跟耳试验右51.33±4.19,SAS评分13.33±2.05),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粗大运动功能(GMFM-Ⅱ区)、足背屈角及股角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肌内效贴结合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和躯干肌张力情况,提高患儿坐位的姿势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总结内镜下食管支架取出、置术后护理体会,得出结论对置管失败适宜重置的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更好地减轻手术并发症,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可在明显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近年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泪囊炎是基层眼科门诊常见病。我们通过对本院自2009年12月以来至201 1年6月眼科门诊就诊的167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进行细菌学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居世界第一,并且已在1999年10月进入老年型社会[1].老年人由于器官、组织、细胞的自然衰老,躯体运动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均降低,患病率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时54例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探讨在临床中如何根据老年患者的原发病、药物的性质等选择适合不同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的方式及如何做好置管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安全、可靠的输液途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淋巴引流手法结合持续被动活动(CPM)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松动、肌力训练、冰敷等),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淋巴引流手法及CPM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量患肢膝关节周径评定水肿情况,采用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2组膝关节周径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1),其中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2组ROM、LKSS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均P0.01),其中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应用淋巴引流手法结合CPM能减轻膝关节肿胀、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该次研究,将160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临床治疗过程中予以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予以一般组患者一般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状况、生活质量(SF-36)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状况和生活质量均优于一般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世界老年人口的比例随之逐年上升。由于老年人器官、组织、细胞生理性的自然衰老,躯体适应和抵抗能力日趋降低,老年患者逐渐增多,特别是内科,老年患者占住院患者总数的60%~70%。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更为重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产生、治疗、护理及转归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心身疾病往往又能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老年患者易诱发心绞痛、心衰、中风等疾病。因此,在护理时抓住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者就在老年科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