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矫形器配合矫正体操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均每天穿戴矫形支具时间23h并配合脊柱矫正体操练习,要求达到凸侧肌肉收缩,凹侧肌肉牵伸,每次30min,每天1-2次。穿戴期间定期X线片检查脊柱Cobb角。结果:1年后随访,40例患儿中33例能坚持穿戴矫形支具和进行矫正体操练习;胸椎、腰椎Cobb角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单弧侧弯治疗的效果比双弧更明显(P<0.05)。结论:矫形支具配合矫正体操治疗能矫正脊柱侧弯畸形,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 目的:尝试将任务导向性游戏及音乐融合在儿童的作业治疗中,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痉挛型脑瘫儿童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作业治疗,治疗组将根据儿童的治疗目标,设计任务导向性游戏并配以相应的音乐应用于作业治疗中。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行peabody-2精细运动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精细运动各项指标均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游戏结合音乐疗法应用于作业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精细运动等功能,优于常规作业治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网球肘的疗效。 方法将网球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治疗组给予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普通超声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目测类比法(VAS)和Mayo肘功能12点评分法分别评定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肘关节功能。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间VAS和Mayo肘功能12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和Mayo肘功能12点评分分别为(1.60±1.14)分和(10.25±5.79)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治疗网球肘有明显的止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而低强度聚焦超声的疗效优于普通超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上肢功率车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截瘫患者心肺运动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SCI截瘫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探讨SCI截瘫患者有氧运动适合的评价指标。方法:招募20例SCI截瘫患者(试验组)及20名健康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在K4b2气体分析仪的监测下,采用智能主被动上肢功率车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受试者进入实验室,休息10min后开始上肢功率车运动,转速主动控制在50—60r/min。起始功率为0W,并以每2min增加10W的幅度递增,直至测试者出现限制性症状终止试验,监测整个运动过程的心肺指标、主观劳累程度、心率、血压等。结果:测试过程中两组受试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在时间效应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峰值摄氧量(19.38±2.56ml/min/kg,26.49±3.45ml/min/kg)、最大心率(143.35±20.01bmp,170.95±11.93bmp)、无氧阈时心率(102.35±12.16bmp,120.25±10.07bmp)、呼吸交换率的最大值(1.15±0.04,1.22±0.05)、运动时间(12.55±0.61min,13.47±1.13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无氧阈时所对应的主观劳累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获得的最大心率约为预期值的67%,对照组获得的最大心率约为预期值得85%。结论:对SCI截瘫患者采用上肢功率车运动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SCI截瘫患者的心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主观劳累程度可作为此类患者有氧运动强度的适宜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瑜伽练习对学龄期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随机分为瑜伽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瑜伽组在常规康复训练中融入瑜伽练习。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功能(BBS评分),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站立(D区)、走跑跳(E区)两大功能区评定,并采用步态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CP儿童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瑜伽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GMFM(D、E区)评分也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且瑜伽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儿童的步速、步幅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双支撑相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瑜伽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瑜伽练习可以提高学龄期脑瘫儿童平衡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有利于步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部损伤患者的作业需求以及基于活动分析的作业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因腕手部损伤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进行作业治疗的患者212例,使用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COPM)进行面谈,收集患者“想做”“需要做”“被期望去做”但目前因损伤无法完成的作业需求,由2名高年资作业治疗师对作业需求进行活动分析,找出影响作业需求的作业成分,设计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干预前后采用COPM对表现和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累计收集到84项作业需求,涉及工作、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休闲娱乐和睡眠5大领域,累及率较高的作业活动是使用电脑(8.28%)、用筷子吃饭(6.42%)、拧毛巾(6.25%)、骑行交通工具出行(4.90%)和提重物(4.73%)等。治疗后,COPM表现分和满意度显著提高(t> 16.572, P <0.001)。结论 手部损伤患者作业需求具有当地文化特点;采用基于活动分析的作业干预能有效满足患者的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穿戴膝控制矫形器进行康复治疗对中老年重度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28例下肢本体感觉受累和(或)合并单侧空间忽略的偏瘫患者,分为矫形器组(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佩戴膝矫形器进行直立体位治疗,14例)和对照组(包括直立位训练的常规康复治疗,14例)2组。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1月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runel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划线试验和改良Barthel指数等对患者的运动、平衡、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1月后2组间比较,除划线试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外,Brunel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矫形器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膝控制矫形器对重度老年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性活动能力恢复有较好的疗效,可积极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患者吞咽障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奇  王翔  范亚蓓 《中国康复》2009,24(1):35-35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颅脑损伤后致吞咽障碍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评定,摄食-吞咽功能障碍(VGF)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2组饮水试验评定及VG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功能改善的干预作用。 方法将AD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有氧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有氧运动组采用踩功率车运动;对照组只接受宣传教育,未参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组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进行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评估,对照组在上述时间点仅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间的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总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有氧运动组患者MMSE和ADAS-Cog总分分别为(21.10±4.17)分、(19.57±11.38)分,分别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AD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气压治疗对经过一段时间体位适应性训练后仍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22例高位SCI患者的即刻作用,并探讨该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22例患者均分2天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别完成方案1、2的训练内容。方案1,患者直立床站立期间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开始施加气压治疗,之后每5min询问和观察患者的主观感受,并分别测量其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直至再次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为止;方案2,在安静平卧位时即开始施加气压治疗,5min后接受直立床站立训练,站床期间持续气压治疗,直立床角度每升高15°。询问和观察患者的主观感受,并分别测量其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直至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为止。结果:方案2平均站床角度明显大于方案1(59.32±11.78°、37.51±8.96°,P0.05);治疗后两种方案均能使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增高(P0.05),且方案2增高的幅度更大(P0.05)。结论:气压治疗对于长期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建议在体位适应性训练中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