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炜 《广东医学》2012,33(5):648-650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前列腺癌(PCa)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22例正常前列腺(normal prostatic,NP)、BPH和PCa标本进行Bcl-2、Bax检测。结果 PCa组Bcl-2阳性率明显高于NP和BPH组(P<0.05),随肿瘤分级增高而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ltinomial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NP组与PCa组比较,NP组Bcl-2阳性明显低于PCa组(OR=0.09,P<0.05),BPH组与PCa组比较,BPH组Bcl-2明显低于PCa组(OR=0.35,P<0.05);在PCa、BPH、NP和PCa各级分期中Bax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及PCa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与Bcl-2、Bax基因表达密切相关,其对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6例前列腺癌(PCa),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EGFR、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BPH组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PCa组(P<0.05);PCa组比BPH细胞增生活跃(P<0.01)。EGFR阳性表达的前列腺癌比EGFR阴性者细胞增殖活跃(P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技术(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36例前列腺癌(Pca)和11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石蜡切片p53、bcl鄄2、bax、PCNA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指数和细胞凋亡指数较NP明显增高,且AI/PI比值较正常组织AI/PI低(P<0.01);随着肿瘤分级的增加,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增加(P<0.01)。p53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水平相关;bcl鄄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水平相关(P<0.05);bax基因表达与凋亡无关,但发现它们的bcl鄄2/bax的比值与凋亡有关。表明高bcl鄄2/bax比值多见于低凋亡组,低bcl鄄2/bax比值多见于高凋亡组。结论: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均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p53基因与细胞增殖水平的调控有关。bcl鄄2和bax在细胞凋亡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bcl鄄2蛋白过量表达引起bcl鄄2/bax失平衡,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COX-2、bcl-2和PCN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OX-2、bcl-2和PCNA与前列腺癌(PCa)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70例PCa标本中COX-2、bcl-2的表达。结果BPH和PCa组织中COX-2阳性率分别为8.33%和61.43%,PCa组织的COX-2、bcl-2和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BPH(P<0.05),且在PCa组织中COX-2、bcl-2和PCNA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上调,转移组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bcl-2、PCNA在PCa中的表达与COX-2的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COX-2的异常表达与PCa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OX-2可能通过促进前列腺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在PCa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源性雄激素对小鼠前列腺细胞增殖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了解雄激素在前列腺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对20例睾酮处理的,以及20例空白对照昆明种雄鼠前列腺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bcl-2、bax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雄激素处理后,小鼠前列腺细胞bcl-2、c-myc标记率和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雄激素促进增殖基因蛋白c-myc的表达和抑制凋亡基因蛋白bcl-2的高表达是小鼠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E2F-3和pRb蛋白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 liV isionTMp lus二步法检测49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标本,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 ign prostatichyperp lasia,BPH)及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orm al prostate,NP)中E2F-3与pRb蛋白的表达。结果E2F-3在PCa、BPH与NP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27%(31/49),20%(4/20)和10%(1/10),PCa中E2F-3的水平明显高于BPH(P<0.05)及NP(P<0.05),且与PCa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87、0.517,P<0.05)。pRb中在PCa,BPH与NP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90%(22/49),80%(16/20),90%(9/10),PCa中pRb的水平明显低于BPH及NP(P<0.05),且与PCa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s分别为-0.401、-0.468,P<0.05)。E2F-3表达与pRb表达呈负相关(rs=-0.617,P<0.01)。结论E2F-3对PCa的发生发展发挥有重要的作用,且其表达与pRb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表达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PCa组织、2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HG-PIN)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PSCA的表达,术前ELISA法检测血清PSA水平.结果:BPH组织中无PSCA表达,HG-PIN、PCa组织中PSCA阳性率分别为70.0%(14/20)、80.6%(29/36),高于BPH组织(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PCa组织中PSCA的阳性率分别为6/11、14/16、9/9,依次增高(P<0.05).PSCA阳性率与PCa患者血清PSA水平无相关性(r=0.215,P>0.05).结论:PSCA有可能是一种新的PCa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对64例膀胱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第Ⅷ因子抗原和ki-67抗原进行染色,计数肿瘤的微血管教及ki-67标记指数(LI);应用TUNEL法检测膀胱癌细胞凋亡状态.结果:MVD在不同病理分期和细胞学分级上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P<0.05).MVD与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P<0.001),与ki-67LI无关(P<0.05).结论:膀胱癌肿瘤血管生成与膀胱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消癥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手术采集BPH患者前列腺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后随机分成空白组,他莫昔芬组(1.00 mg/L),益气活血消癥法高、中、低质量浓度组(6.25、3.13、1.56 mg/L),药物作用24 h后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bcl-2、bax、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益气活血消癥法各组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且高、中质量浓度组与他莫昔芬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益气活血消癥法各组G0/G1期细胞较空白组增加,而G2/M期细胞较空白组减少,且均与他莫昔芬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益气活血消癥法高、中质量浓度和他莫昔芬对bcl-2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同时增强bax基因的表达。益气活血消癥法各组均能提高caspase-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益气活血消癥法通过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上调bax基因的表达,提高caspase-3基因的表达水平,将增生的前列腺组织细胞阻滞于G0/G1期,从而促进了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检测47例膀胱癌组织和8例正常膀胱组织的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并就它们与p53,bcl-2和bax基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膀胱癌组织增殖水平和凋亡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和P<0.01)。随着肿瘤分级的增加,细胞增殖水平的增幅远远大于细胞凋亡水平的增幅(P<0.001)。p53和bcl-2基因的表达分别与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明显相关。提示细胞增殖和凋亡均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p53和bcl-2基因分别与细胞增殖、凋亡水平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E2F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二步法,检测49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及10例肾移植正常前列腺组织(nor-mal prostate,NP)中E2F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及血清PSA和预后间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中E2F3的水平明显高于BPH(P<0.05)及NP(P<0.05),且与PCa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与血清PSA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结论 E2F3可作为PCa新的标志物,检测E2F3有助于判定PCa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和微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二步法,检测49例前列腺癌(PCa)组织,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pRb蛋白与MCM2的表达。结果:pRb在PCa,BPH与NP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90%,80%,90%,PCa中pRb的水平明显低于BPH(P〈0.05)及NP(P〈0.05),且与PCa病理分级(P〈0.05)和临床分期(P〈0.05)呈负相关。MCM2在PCa,BPH与NP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5%,25%和10%,PCa中MCM2的水平明显高于BPH(P〈0.05)及NP(P〈0.05),且与PCa病理分级(P〈0.05)和临床分期(P〈0.05)呈正相关。MCM2表达与pRb表达呈负相关(rs=-0.596,P〈0.01)。结论:Rb基因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Rb基因和MCM2有助于判定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与合并前列腺炎的BPH患者中Ki-67,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探讨炎症与BPH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58例行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手术的BPH患者的前列腺标本,常规HE染色后观察其合并前列腺炎情况,其中单纯BPH 16例,合并前列腺炎的BPH 42例.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研究Ki-67,Bcl-2,Bax和caspase-3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合并前列腺炎的BPH患者Ki-67和Bcl-2表达有显著升高(P<0.05),caspase-3表达显著下调(P<0.05),但Bax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前列腺炎促进BPH细胞Ki-67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caspase-3蛋白激活,提示炎症可能参与了BPH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EZH2和P27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探讨EZH2和P27蛋白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接受手术的前列腺癌30例和前列腺增生17例的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ZH2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EZH2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组中及前列腺增生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7%(26/30),41.2%(7/17),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列腺癌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和高中、低分化临床分期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组中及前列腺增生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0%(12/30),76.5%(13/17),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的阳性率与前列腺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呈负相关.[结论]EZH2和P27蛋白表达检测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刚  唐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7):1573-1575
目的通过检测新的凋亡抑制因子Cluster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与bcl-2和p53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lusterin、bcl-2、p53在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BPH)、49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Clusterin在前列腺正常、增生、癌组织中的阳性及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10)、66.6%(10/15)、91.8%(45/49).前列腺癌组织中Cluster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正常组织(P<0.005)及增生组织(P<0.005),且在癌组织中与肿瘤临床分期(P<0.001)、病理分级(P<0.001)呈正相关.前列腺癌Clusterin表达与bcl-2(P<0.05)及p53(P<0.001)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lusterin基因可能通过抑制凋亡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其表达与bcl-2、p53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Itisnowbelievedthatclonalexpansionandtumorgrowthistheresultofthederegulationofintrinsicproliferation(celldivision)andcelldeath(apoptosis).Advancedprostatecancerisresistanttomanyproapoptosisfactorsandshowsdistinctapoptosisresistance,sothekeytothetreatmentofadvancedprostatecanceristoreverseitsapoptosisresistance.Omi/HtrA2isaserineprotease[1]whichisreleasedduringapoptosisfrommitochon driatocytosolalongwithcytochromeCandSmac/DIABLO[2].Omi/HtrA2candisplaceIAPsfromcaspasesandreleasethesuppres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PSCA单克隆抗体对前列腺不同病变组织及非前列腺肿瘤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进行染色,其中PCa组织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50例,其它肿瘤组织标本9例.引入阳性灰度值概念判定PSCA染色强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研究PSCA高表达是否和PCa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结果 100例前列腺病变组织中,仅1例PCa和2例BPH组织PSCA呈阴性表达,PSCA在BPH和PCa组织中平均染色阳性灰度值分别为:18.73灰阶(Gs)和42.16Gs,在PCa组织中呈现明显高表达(P<0.05),非前列腺肿瘤组织染色均呈阴性.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SCA高表达和PCa分期、分级和有无骨转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OR值分别为1.8,2.3,3.1;P值分别为0.029,0.013,0.007).结论 PSCA具有良好的前列腺组织器官特异性,并有助于判断PCa临床分期、分级和有无骨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