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细胞MCF-7和雌激素受体阴性(ER-)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MDA-MB-435s中E1AF,MMP-1和MMP-9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3种不同乳腺癌细胞中MMP-9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株中E1AF,MMP-1及其mRNA表达.结果 ER(-)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E1AF基因、MMP-1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与MMP-9的表达高于ER(+)乳腺癌细胞MCF-7和ER(-)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结论 乳腺癌细胞中E1AF的表达与MMP-1,MMP-9的表达存在相关性,E1AF可能是乳腺癌侵袭转移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侵袭、细胞周期及ERa表达的影响.方法:100~400nmol/L的TSA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6~4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MDA-MB-231细胞的生长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MDA-MB-231细胞在24h不同浓度100~400nmol/L TSA作用下对ERa,MMP-9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DA-MB-231细胞在24h不同浓度100~400nmol/L TSA作用下对ERa,MMP-9在细胞中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侵袭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在24h不同浓度100~400nmol/L TSA作用下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TSA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TSA能够延缓细胞周期C2/M期进程,阻滞细胞于G2期.RT-PCR显示,TSA能够上调ERa mRNA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下调MMP-9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侵袭实验显示TSA能够较明显的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结论:TSA能够较明显的上调ERa与下调MMP-9的表达可能是抑制MDA-MB-231细胞增生侵袭与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siRNA沉默人乳腺癌细胞株CXCR4基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hRNA- CXCR4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MDA-MB-435s细胞CXCR4基因表达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shRNA-CXCR4沉默CXCR4基因后,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3株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MDA-MB-435s的CXCR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shRNA-CXCR4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MDA-MB-435s后能明显抑制其CXCR4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shRNA-CXCR4能特异性抑制乳腺癌细胞的CXCR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蒜提取物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0,200,0 μmol/L)DADS处理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24 h,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DADS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观察DADS对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Transwell实验发现DAD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MCF-7和MDA-MB-231两种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划痕愈合实验则发现DAD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两种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与此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ADS可浓度依赖性下调侵袭迁移相关蛋白uPA和MMP9的表达。结论DADS可下调uPA和MMP9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对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体外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8.34 μmol/L氨氯地平处理肿瘤细胞,以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小室(Transwell)观察氨氯地平对MDA-MB-231细胞侵袭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ae,MMP-9)的表达.结果 8.34 μmol/L的氨氯地平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侵袭抑制率为36.27%;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在MDA-MB-231细胞中亦明显降低.结论 氨氯地平对MDA-MB-231细胞体外侵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与降低肿瘤细胞的MMP-9和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二烯丙三硫(DATS)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uPA)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实时定量PCR法(real time 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uPA系统中uPA、uPA受体(uPAR)和uPA抑制物(PAI-1)的表达;使用不同浓度DATS处理乳腺癌细胞,MTS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Matrigel体外浸润实验检测DATS(20~60μmol/L) 对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划痕试验评价60μmol/L DATS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60μmol/L DATS作用后,乳腺癌细胞中uPA、uPAR和PAI-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PAI-1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20~80μmol/L DATS对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60μmol/L DATS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的浸润和迁移能力,并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显著上调PAI-1的表达,但对uPA和uPAR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DATS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显著上调PAI-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雷公藤甲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用雷公藤甲素按不同浓度处理24 h后提取细胞蛋白和RNA,用Western blot和RT-PCR来检测磷脂酶D1(PLD1)和c-Myc的表达.结果 雷公藤甲素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增殖,并且在MDA-MB-231细胞中下调PLD1和c-Myc的表达.结论 雷公藤甲素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MCF-7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6(TRPC6)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阐明TRPC6与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关联性。方法:常规培养的不同侵袭能力乳腺癌细胞株分为MCF-7(低侵袭组)和MDA-MB-231(高侵袭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检测2组中TRPC6蛋白和mRNA的表达;将MDA-MB-23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SKF96365组,不同浓度SKF96365(5、25和40 μmol/L)预处理MDA-MB-231细胞,阻滞TRPC6通道,采用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高侵袭组MDA-MB-231细胞中TRPC6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低侵袭组MCF-7细胞(P<0.05);划痕实验, 5、25和40  μmol/LSKF96365组迁移细胞数(76.24±7.54、45.33±4.50和25.12±1.57)均少于空白对照组(130.48±9.55)(P<0.05);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不同浓度SKF96365(5、25和40 μmol/L)组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侵袭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可通过上调TRPC6表达提高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提示TRPC6在乳腺癌转移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ER-,HER2-high)、MCF-7/HER2(ER ,HER2-high)、和MCF-7(ER ,HER2-low)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观察HER2在染料木黄酮抑制肿瘤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建立HER2/neu高表达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鉴定;不同浓度的Genistein分别处理3种乳腺癌细胞,MTT法分别检测Genistein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Genistein对MDA-MB-45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大,IC50约为100 μmol/L;Genistein对MCF-7/HER2和MCF-7细胞在低浓度表现为增殖促进作用,分别在大于40 μmol/L和10μmol/L时表现为增殖抑制作用.结论 Genistein可通过ER依赖和非依赖两种途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HER2高表达能够降低染料木黄酮对ER 乳腺癌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慢病毒载体,探讨HPK1过表达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过表达HPK1的慢病毒感染细胞,获得稳定表达HPK1的细胞系(MCF-7-HPK1和MDA-MB-231-HPK1),将2个细胞系分别分为3组,即空白组、对照组(空载体组)和过表达组;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HP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Transwell法分析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 3、PTEN、MMP-9、MMP-2、Ki-67和HP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过表达组中HP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 < 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 0.05),穿越Matrigel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 < 0.05),MCF-7细胞周期阻断在G1期;过表达组细胞中caspase 3、PTE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 0.05),MMP-9、MMP-2、Ki-6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结论:HPK1过表达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增殖及迁移并诱导凋亡,其可能与caspase 3、PTEN蛋白的表达上调及MMP-9、MMP-2和Ki-67蛋白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用反义寡核甘酸(ASODN)技术封闭乳腺癌细胞株survivin基因,观察survivin基因表达下调能否诱导细胞凋亡及增强对多西他赛(docetaxel)药物敏感性.方法: Survivin ASODN单独及联合多西他赛处理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R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Survivin ASODN可下调人乳腺癌细胞株中survivin mRNA 和蛋白质的表达;survivin ASODN 与多西他赛联合用药组相比对照组和多西他赛组可明显抑制细胞株的生长(P<0.01).结论: Survivin ASODN明显抑制survivin基因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中的转录及翻译,明显提高乳腺癌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周小娟  王云梅  刘娟  李新红 《医学争鸣》2009,(21):2327-2331
目的:探讨启动子甲基化对乳腺癌MCF-7细胞RASSF1A基因的作用及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干预对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乳腺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1,3,5,7,9μmol/L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MCF-7乳腺癌细胞株,通过MTT检测5-Aza-CdR对MCF-7乳腺癌细胞株存活率的影响;建立5μmol/L,10μmol/L的浓度梯度流式细胞仪检测5-Aza-CdR对MCF-7乳腺癌细胞株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MSP(甲基化PCR)检测5-Aza-CdR处理前后RASFF1A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检测处理前后抑癌基因RASSF1A mRNA表达情况.结果:5-Aza-CdR抑制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呈浓度依赖性.经5-Aza-CdR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后,MSP检测RASSF1A基因发生了甲基化,RT-PCR检测RASSF1A mRNA恢复了表达.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其失活的主要原因,5-Aza-CdR可以逆转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使其重新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联苯型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厚朴酚葡萄糖苷(magnolol-2-O-β-D-glucopyranoside,Mag-glu)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研究。方法:MTT法检测化合物对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运动、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化合物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ag-glu具有抑制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划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浓度的Mag-glu处理MDA-MB-231细胞24 h后,细胞水平运动运动能力明显下降(P<0.01)。Transwell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浓度的Mag-glu处理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Mag-glu浓度的增加,HIF-1α、MMP-9、COX-2的表达均下调。结论:Mag-glu在体外能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HIF-1α信号途径,导致其下游顾客蛋白COX-2和MMP-9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干细胞在体外的影响,观察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从而为选择针对乳腺癌干细胞治疗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从原代乳腺癌细胞、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中,分选出细胞表型为CD+44、CD-/low24、ESA+的乳腺癌干细胞.将分选出来的3种乳腺癌干细胞及未分类细胞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多西紫杉醇的培养液中,测得多西紫杉醇对不同干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分析.结果 原代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系干细胞比例分别为(0.50±0.26)%、(1.40±0.26)%和(1.63±0.32)%.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试验显示各系乳腺癌干细胞均对多西紫杉醇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MDA-MB-231未分类细胞、干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4 nmol/L和12.422 μmol/L(P<0.01);MCF-7 两类细胞的IC50分别为31 nmol/L和8.357 μmol/L(P<0.01);原代乳腺癌两类细胞的IC50分别为51 nmol/L 和17.688 μmol/L(P<0.01).且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表现出了一定的G2/M期周期阻滞作用,且干细胞早期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乳腺癌干细胞的成瘤性,且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结构类似物黄芩苷诱导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株MDA-MB-231(ER-)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不同剂量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及黄芩苷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RT-PCR技术分析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bcl-2、bax 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效、量效关系,IC50为151 μmol/L;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黄芩苷作用细胞48 h后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着黄芩苷的浓度增加而增大,并阻滞细胞于G2/M期;RT-PCR结果表明,黄芩苷作用细胞后bax mRNA水平的表达增加而bcl-2的表达降低. 结论:黄芩苷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bax的表达和干涉细胞周期而发挥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并比较补骨脂素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25.000、12.500、6.250、3.125μg/mL)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MDA-MB-231(ER阴性)进行体外抑制实验,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周期变化,Annexin V和碘化丙锭(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基因芯片检测补骨脂素对两种人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素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160 μg/ml;作用24 h后,S期细胞明显减少,G1、G2期细胞增加,早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而补骨脂素对MDA-MB-231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仅早期凋亡细胞增多.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杂交结果显示,补骨脂素可以使MCF-7细胞出现1 05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有456个,表达下调的有657个.[结论] 补骨脂素对ER阳性的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理可能与将肿瘤细胞阻止在G2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NRGs/ErbB2这种配体作用方式的信号通路活化,进而研究神经调节因子(Neuregulins'NRGs)对ErbB2受体信号转导活化和细胞增殖生长的作用.方法:以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为研究对象,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RG的表达.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处理两株细胞,MTT法检测比较两株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求出AG825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的IC_(50).40 μmol/L AG825处理MDA-MB-231细胞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与MCF-7细胞比较,MDA-MB-231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生长能力.NRG在MDA-MB-231细胞内呈显著表达,MCF-7细胞中无NRG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可见分子量44 kD的NRG抗体阳性反应条带.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后,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AG825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的IC_(50)为56.59 μmol/L.40μmol/LAG825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阻滞在G_0G_1期(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1).结论: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可能通过NRGs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方式使ErbB2受体信号转导处于激活状态,这与其高增殖、低凋亡恶性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乳腺癌细胞株增殖、凋亡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EPO/EPO-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中EPO、 EPO-R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采用MTT比色试验、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标记DNA链断端分析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labeling assay,TUNEL)、Transwell小室法观察不同浓度rh-EPO 对这两种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CF-7和MDA-MB-231细胞中均表达EPO及EPO-R;MTT比色试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显示,rh-EPO能增强两种细胞株的增殖活性和迁移侵袭能力,而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TUNEL法显示rh-EPO并没有抑制两株细胞凋亡的作用。rh-EPO对于MCF-7的作用效果强于MDA-MB-231细胞。结论:在不影响癌细胞凋亡的情况下,rh-EPO能够促进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活性,提高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黄煎剂对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Aurora激酶A(Aurora A)蛋白表达及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三黄煎剂对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PI法检测MCF-7、MDA-MB-231细胞凋亡率。q-PCR法检测MCF-7、MDA-MB-231细胞Aurora A、p53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MDA-MB-23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Aurora A蛋白的表达。结果?三黄煎剂对MCF-7、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浓度梯度依赖增长(P<0.05),给药48?h疗效好于24?h(P<0.05),与给药72?h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黄煎剂能够诱导MCF-7、MDA-MB-231细胞凋亡,并上调c-PARP、c-Caspase 3、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呈浓度梯度依赖。三黄煎剂能够下调Aurora A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p5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论?三黄煎剂能够通过下调Aurora A蛋白及mRNA的表达,抑制Aurora A的生物活性,抑制MCF-7、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s)亚型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体外转移的关系.方法 通过RT-PCR,Western blot,MTT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中VGSCs的表达及VGSCS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素(TTX)对细胞的毒性、迁移和侵袭特性的影响.结果 在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中同时存在NaV1.1,NaV1.4和NaV1.8的高表达;而在MDA-MB-231细胞中发现NaV1.3和NaV1.5、NaV1.6的表达量较MCF-7细胞中明显升高,尤其是NaV1.5的表达具有功能性意义.体外应用1μmol/L和30μmol/L TTX处理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MDA-MB-231细胞的体外侵袭性分别下降了(12.50±0.19)%和(53.58±1.03)%.而MCF-7细胞的体外侵袭性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存在高表达的NaV1.5,TTX阻断VGSCs后显著抑制其体外侵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