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09诊治的66例掌指骨骨折,采用克氏针内固定33例(克氏针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33例(钢板组)。结果 6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10~25)个月。微型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克氏针组,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克氏针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更好,可加速骨折愈合,促进掌指关节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在急诊治疗闭合性近节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并行急诊手术修复闭合性近节指骨骨折68例,其中克氏针内固定组38例,微型钢板内固定组30例,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5.6个月。采用美国手外科协会评分(TAFS)评价术后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活动功能。对近节指骨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及感染率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微型钢板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6周,优良率为93.33%,术后无1例发生感染;克氏针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7周,优良率为86.84%,术后感染率7.89%。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在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功能及感染率等均较克氏针内固定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AO微型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39  
目的 比较采用AO微型钢板螺钉与克氏针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组 2 0例 2 8处骨折 ,术后随访 2~ 12个月 ,平均 4.7个月。克氏针固定治疗组 3 0例 41处骨折 ,术后随访 1年以上。以TAFS标准评价术后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和术后感染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微型钢板固定组优良率为 82 .1% (2 3 / 2 8) ,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 70 .7(2 9/ 4 1)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微型钢板组 19处开放性骨折中 3处发生感染 ,克氏针组 2 9处开放性骨折中 5处发生感染。骨折愈合时间微型钢板组为 4~ 6周 ,平均 4.8周 ;克氏针组为 6~ 9周 ,平均 7.8周 ,2例发生骨不连。结论 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感染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 ,AO微型钢板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方法:对55例68处骨折分为微型钢板内固定组(33例43处)及交叉克氏针组(22例25处)治疗,同时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结果。结果:55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9个月),68处均愈合。按TAFS评分:微型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0.7%,交叉克氏针组优良率为68%。两组的TAFS功能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微型钢板内固定组为4.6周,交叉克氏针组为7.6周,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微型钢板内固定组为7.0%,交叉克氏针组为24%,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情况都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12—2018-01间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掌指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钢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微型外固定支架组21例、25处骨折,术后随访4~6月,平均5个月.钢板固定治疗组病例17例、20处骨折,术后随访4~6月,平均5月.克氏针固定治疗组19例、23处骨折.术后随访5~9个月,平均7个月.以RAFS标准评价术后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和术后感染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外固定支架优良率为88%(22/25),钢板固定组优良率75%(15/20),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70%(16/23),三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感染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外固定支架的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两组.  相似文献   

7.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和微型钛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42例45处骨折,术后随访1.5~12个月,平均8.4个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组28例36处骨折,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9.2个月。以TAFS标准评价术后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和术后感染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68.9%,微型钛板固定组优良率为80.6%,克氏针固定组与微型钛板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克氏针组33处开放性骨折中5处发生感染;微型钛板组26处开放性骨折中3处发生感染。骨折愈合时间微型钛板组为7~12周,平均8.1周;克氏针组为6~12周,平均7.8周。结论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感染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微型钛板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组,克氏针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前者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克氏针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同节段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掌指骨骨折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27例40处和观察组35例61处。对照组予以克氏针内固定法,观察组予以微型钢板内固定法,比较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两组近节指骨骨折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掌骨骨折及中节指骨骨折的微型钢板优良率分别为91.67%,64.28%;对照组克氏针优良率分别为80.00%,84.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7.05%(4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32例)。对照组掌骨骨折及近节指骨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7.7±0.3)周、(7.9±0.4)周,明显长于观察组(6.2±0.4)周、(6.9±0.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节指骨骨折宜采用克氏针法,掌骨骨折宜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法,近节指骨骨折两种方法均适用,而微型钢板内固定法可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应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8处)掌指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34处)。观察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获6~12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可靠,愈合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AO微型钢板与交叉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评价AO微型钢板和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共评价68例88处掌、指骨骨折病例,分为AO微型钢板组(26例37处)及交叉克氏针组(42例5l处),随访3~12个月(平均5.3个月)。以TAFS评分为评价标准。结果所有病例均达骨性愈合。AO微型钢板组TAFS评分中,优良率为78.4%;而交叉克氏针组为54.9%。两者的TAFS功能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79,P〈0.0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AO微型钢板组延迟愈合率为2.70%;交叉克氏针组为7.84%,前者优于后者。AO微型钢板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5周,交叉克氏针组为7.6周,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4,P〈0.05),前者病例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后者。两者术后感染率相似。结论AO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延迟愈合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指标上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固定,但在术后感染率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分析应用交叉克氏针、钢丝捆扎和微型钢板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128例(154指)掌、指骨骨折,其中A组54例(67指)采用克氏针内固定;B组22例(25指)采用钢丝捆扎内固定;C组52例(62指)采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分别从手术时间、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TAFS评分优良率86.7%,B组67.0%,C组93.3%.三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损伤程度不同的掌指骨骨折应分别选用不同的内固定物,掌指骨干稳定性骨折病人可以选择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其他类型的骨折尽量选用AO微型钢板,钢丝捆扎内固定应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掌指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7例。观察组实施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2个月,末次随访依据TAFS评分标准,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13.
微型钛板与交叉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微型钛板和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9例80处掌、指骨骨折的患者,随机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A组,26例37处)和微型钛板固定(B组,33例43处).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7.6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A组优13处,良11处,差13处,优良率为64.9%;B组优26处,良13处,差4处,优良率为90.7%;B组优于A组.感染率比较:A组9处(9/37,占24.3%),B组3处(3/43,占7.0%),B组低于A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7.6周,B组4.6周.术后并发症:B组在关节僵硬、局部不适及肌腱粘连等方面均低于A组.结论 微型钛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微型钛板和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9例80处掌、指骨骨折的患者,随机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A组,26例37处)和微型钛板固定(B组,33例43处).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7.6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A组优13处,良11处,差13处,优良率为64.9%;B组优26处,良13处,差4处,优良率为90.7%;B组优于A组.感染率比较:A组9处(9/37,占24.3%),B组3处(3/43,占7.0%),B组低于A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7.6周,B组4.6周.术后并发症:B组在关节僵硬、局部不适及肌腱粘连等方面均低于A组.结论 微型钛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采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掌指骨骨折的临床资料,包括微型钢板组62例和克氏针组65例.结果 掌骨骨折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钢板组95.8%,克氏针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骨骨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疗效有明显优势,针对指骨骨折则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采用微型钢板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生物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64例掌指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从轴向压缩载荷应变关系的数据可以看出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时,骨折部位应变小于克氏针内固定,表明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牢固性更强,不易引起置入物变形和移位。从移位数据可以看出,掌指骨在生理载荷作用下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时骨折线移位最小于克氏针内固定,表明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更加牢固。从弯曲应变数据来看,同样是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时的弯曲应变要小于克氏针内固定,表明微型钢板内固定的抗弯曲变形能力强于克氏针内固定。另外,两组手术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首选方式,具有固定牢固、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等优势,能够获得较好的内固定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克氏针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随机选择病例 ,应用长 1 5~ 2 5cm ,宽 0 4cm的微型钢板 (T形、L形、直形钢板 )对 5 0例 (5 5处 )掌指骨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闭合伤 4 0例处 ,开放伤 15例处 ,其中加用丝线捆扎 7例 ,Ⅰ期植骨 3例 ,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平均 5d) ,并与同期行克氏针内固定的 4 1例 (4 5处 )掌指骨骨折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钢板组 4 7例处获得随访 ,平均 1 4年 ,骨折平均愈合 (3 2± 1 2 )个月 ,发生浅表感染 8例处 ,延迟愈合 3例处 ,局部因钢板引起不适或疼痛 15例处 ,早期伸肌黏连 6例处 ,并发症发生是与开放损伤或软组织损伤程度、关节内骨折或邻关节骨折相关 ,全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89%。克氏针组 4 5例处均获得随访 ,平均 1 2年 ,骨折平均愈合 (3 8± 1 1)个月 ,发生伤口浅表感染 7例处 ,针道感染 3例处 ,关节僵硬 3例处 ,延迟愈合 4例处 ,畸形愈合 2例处 ,不愈合 1例处 ,因克氏针原因引起不适 2 0例处 ,全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3%。两组间在优良率 (χ2 =3 90 8,P <0 0 5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t=2 4 96 ,P <0 0 5 )上有显著性差异 ,在总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但在感染、骨愈合、关节僵硬方面 ,两组间则有区别 (χ2=4 5 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自2010-01-2020-12收录在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关于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微型钢板组)与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组)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微型钢板组与克氏针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固定在断指再植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交叉固定在断指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治疗手指离断病人47例(59指),其中26例(31指)断指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组),21例(28指)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克氏针组),术后均辅以功能锻炼及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 47例(59指)断指均全部成活,伤口-期愈合.钢板组无骨折不愈合及关节僵硬,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6指,良12指,差3指,优良率90.2%.克氏针组6指发生骨折不愈合,21指不同程度关节僵硬,疗效:优6指,良10指,差12指,优良率57.14%.两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在断指再植术中,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比较,具有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微型钢板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5—2014-05分别采用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环抱器组,46例)、微型钢板(钢板组,43例)、克氏针(克氏针组,29例)内固定治疗的118例掌骨骨折,采用TAM系统评分评价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18例均获得随访12~15个月,平均13个月。除克氏针组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2周外,其余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末次随访时采用TAM评分法评价疗效:环抱器组优32例,良1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7%;钢板组优30例,良9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0.7%;克氏针组优12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75.1%。克氏针组TAM评分优良率明显低于环抱器组(χ~2=2.23,P=0.015)和钢板组(χ~2=2.28,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在固定可靠性、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早期关节功能恢复上较克氏针内固定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