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探索同一来源脐血树突状细胞(DCs)以不同刺激方式作用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自然杀伤(NK)细胞后对其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因子组合诱导、扩增脐血来源的DCs、CIK和NK细胞,分别将DCs以不同的刺激方式(提前共孵育或直接加入)作用于同一来源的脐血CIK、NK细胞,了解其对不同效靶比下CIK、NK细胞杀伤K562、HL-60细胞株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效靶比的升高,脐血CIK、NK细胞对肿瘤细胞株的杀伤力增加,将脐血DCs与CIK、NK细胞共孵育或杀伤时直接加入,均可显著提高CIK、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以杀伤时直接加入DCs的促进作用更强.[结论]直接加入DCs对促进CIK、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用胶质瘤RNA诱导其成熟,并观察DCs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方法:以rhGM-CSF、IL-4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向DCs分化并鉴定.提取胶质瘤RNA与DCs混合,使DCs致敏,未致敏的DCs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致敏前后DCs的表型.将DCs与外周血T细胞共培养,以胶质瘤细胞为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细胞抗肿瘤活性差异.结果: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于诱导第5 d呈现典型的DCs形态;经rhGM-CSF、IL-4诱导培养后,CD86、CD11c、CD54、MHC-Ⅰ、MHC-Ⅱ类分子表达与培养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负载抗原后,MHC-Ⅰ和CD54表达与负载抗原前相比进一步增高(P<0.05).以DCs诱导活化的T细胞与胶质瘤细胞共培养可使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并最终导致其死亡;杀伤率与未负载抗原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扩增并分化为DCs.经抗原致敏后,能增强淋巴细胞对相应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种不同来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对食管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和食管癌患者外周血、脐血中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以细胞因子为诱导剂制备CIK;采用直接细胞计数法比较CIK的增殖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的细胞表型;MTT法比较三者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3种不同来源单个核细胞的CD3+CD56+表型细胞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4d诱导后,其CIK的CD3+CD56+表型细胞所占百分比较诱导前有显著提高(P<0.05);脐血来源的CIK增殖速度明显高于健康人和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来源CIK(P<0.05);脐血CIK的食管癌细胞杀伤活性最强。结论脐血来源的CIK体外增殖快,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中高效扩增CD56+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方法以干细胞生长培养基(SCGM)为基础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抗CD3单抗、IL-2的培养条件,从CBMC中诱导扩增CD56+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用四甲基氮唑蓝(MTI)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株K562和Raji的杀伤活性,并与抗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进行比较.结果在以SCGM为基础培养基时,CBMC经500ng/ml抗CD3单抗、500U/ml IL-2作用获得大量增殖,在12天时扩增(14.7±4.0)倍,(56.4±2.8)%为CD56+细胞,其中CD3-CD56+NK细胞和CD3+CD56+T细胞分别占细胞总数的(24.9±5.3)%和(30.0±4.7)%在效/靶比101时,对K562和Raii的杀伤率分别为80.5%和55.3%,均显著高于CD3AK和CIK细胞.结论在抗CD3单抗和IL-2作用下可使用SCGM,获得以CD56+淋巴细胞为主的强细胞毒性免疫效应细胞,为进行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扩增脐血CD56+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中高效扩增CD56+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方法:以干细胞生长培养基(SCGM)为基础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抗CD3单抗、IL-2的培养条件,从CBMC中诱导扩增CD56+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用四甲基氮唑蓝(MTI)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株K562和Raji的杀伤活性,并与抗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进行比较.结果:在以SCGM为基础培养基时,CBMC经500ng/ml抗CD3单抗、500U/ml IL-2作用获得大量增殖,在12天时扩增(14.7±4.0)倍,(56.4±2.8)%为CD56+细胞,其中CD3-CD56+NK细胞和CD3+CD56+T细胞分别占细胞总数的(24.9±5.3)%和(30.0±4.7)%:在效/靶比10:1时,对K562和Raii的杀伤率分别为80.5%和55.3%,均显著高于CD3AK和CIK细胞.结论:在抗CD3单抗和IL-2作用下可使用SCGM,获得以CD56+淋巴细胞为主的强细胞毒性免疫效应细胞,为进行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扩增脐血CD56+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洁  牟青杰  王占聚 《疑难病杂志》2010,9(1):17-18,F0003
目的探讨从脐血中大剂量制备CIK细胞的方法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Ficoll两步分离法分离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诱导分化扩增。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物的免疫表型,MTT法检测其杀伤活性。结果CIK细胞经诱导后第4天细胞形态开始出现体积增大,胞核不规则,细胞数目增多,培养10 d后细胞数目成对数扩增,30 d后逐渐下降;免疫表型中以CD3~+、CD16+56~+细胞扩增最显著(P<0.01);第14天时CIK细胞对K562和Raji细胞株表现出强大的杀伤活性。结论细胞因子在体外可以大剂量培养脐血CIK细胞,扩增倍数高,杀伤活性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热休克蛋白70(rhHSP70)联合食管癌细胞RNA转染脐血树突状细胞(DCs)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性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经rhSCF、rhGM-CSF和IL-4诱导和食管癌RNA转染形成成熟DCs,加入rhHSP70,检测DCs表面标志及DCs诱导的T细胞增殖、CTL杀伤活性。结果食管癌RNA转染后DCs高表达抗原提呈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对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和CTL杀伤活性显著增强(P<0.01),rhHSP70能显著促进DCs功能。结论 rhHSP70具有增强食管癌细胞RNA转染的DCs对T细胞的促增殖和CTL杀伤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来源CIK细胞的体外扩增和杀伤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家祥  郑树  刘秋亮 《医学争鸣》2005,26(7):616-61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来源的CIK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杀伤活性和机制.方法:脐血和正常人外周血各16例,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单个核细胞,以抗CD3 mAb、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为诱导剂制备CIK细胞,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二者的细胞动力学效应,MTT法比较二者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杀伤活性,透射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变化.结果:脐血CIK细胞的扩增速度、杀伤活性均显著优于外周血CIK细胞,CMNC CIK vs MNC CIK,P<0.05;脐血CIK细胞以诱导肿瘤细胞坏死为主,外周血CIK细胞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主,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血CIK细胞体外扩增快,杀伤活性强,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优于外周血CIK细胞,不同来源的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 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共同培养,获得DC- CIK细胞.观察DC - 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表型变化及其对乳腺癌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诱导出DCs和CIK细胞,并将其按1∶10的比例共同培养4d获得DC - CIK细胞.检测DC - CIK细胞的增殖活性、表型变化及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的细胞毒活性.结果:DCs与CIK细胞共同培养后获得的DC-CIK细胞相对于单纯的CIK细胞具有更强增殖活性及成熟度,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更强杀伤活性.结论:DCs与CIK细胞共同培养可使CIK细胞获得更高的增殖活性及更强的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共培养后的细胞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用肝癌细胞HepG2抗原冲击DC(Ag-DC),并将其与CIK共培养(Ag-DC-CIK),观察CIK和Ag-DC-CIK的细胞表型及增殖活性,并以肝癌细胞HepG2作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CIK和Ag-DC-CIK的杀伤活性。结果: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Ag-DC-CIK细胞群增殖活性明显增强,且高表达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其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细胞更高(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与CIK共培养获得的Ag-DC-CIK增殖活性和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CIK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免疫毒素LHRH-PE40与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特性,观察其对细胞增殖产生的抑制作用及检测细胞凋亡。 方法:用125Ⅰ标记法检测LHRH-PE40与Lovo结合的特异性; MTT比色法检测LHRH-PE40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表面可见配基-受体特异性结合,LHRH-PE40对Lovo细胞的半数致死量为0.24 mg·L-1,0.1~10.0 mg·L-1LHRH-PE40作用于Lovo细胞,其凋亡明显(P<0.01)。 结论:结肠癌细胞Lovo细胞表面存在LHRH受体,LHRH-PE40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状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 LHRH-PE40,结肠肿瘤,细胞凋亡,受体;LHRH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自分泌细胞因子及其体内外杀瘤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探讨CIK细胞对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正常人的外周肝素抗凝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成CIK细胞;同时建立人胃癌高侵袭转移瘤(OCUM-2MD3)细胞裸鼠腹膜移植模型.检测CIK细胞中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其对OCUM-2MD3细胞株体内外杀瘤时上述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①CIK细胞培养过程中其上清液IL-2、TNF-α、INF-γ、GM-CSF含量随时间增长而升高,至2周左右达最高峰,随后下降;②体外培养CIK细胞以E:T=25:1对OCUM-2MD3肿瘤细胞作用后,IL-2含量减低明显(P<0.05),TNF-α、GM-CSF含量均降低,INF-γ含量升高;③体内抗瘤实验结果表明,CIK治疗组血清中IL-2、TNF-α、IFN-γ、GM-CSF的含量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CIK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2周左右具有最大生物学活性;CIK细胞可能通过其自身分泌IL-2、TNF-α、IFN-γ、GM-CSF等细胞因子参与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融合在活化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Xu F  Wang S  Ye Y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9):725-729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结肠癌细胞融合在活化T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限制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 5 0 %聚乙二醇将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与结肠癌细胞SW4 80融合 ,用其致敏T淋巴细胞 ,观察T细胞的活化情况。结果 融合细胞与T淋巴细胞混合后 ,CD4 Th1细胞和CD8 Tc1细胞的活化率分别为 5 7 4 5 %和 77 86 % ,而对照组无明显活化 ;T细胞的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T细胞分泌的IFN 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树突状 -肿瘤细胞融合策略能有效地活化抗肿瘤MHC Ⅰ类反应和Ⅱ类反应 ,促进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分别与两种冻融抗原致敏DC细胞共培养后获得的DC细胞诱导的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 induced killer.DCIK)的增殖活性及其对K562、Namalwa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先诱导培养CIK细胞及两组DC细胞(K562-DC和Namalwa-DC),然后将两组DC细胞分别和CIK细胞按1∶10的比例分别混合培养,并以CIK细胞单独培养组为对照。计数细胞扩增倍数,并于共培养6d 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对K562、Namalwa细胞杀伤活性。结果两组DCIK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单纯CIK细胞组(P0.05);共培养6d,相同的效靶比情况下,两组DCIK细胞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都比单纯CIK细胞明显增强,而用相应肿瘤抗原致敏得到的DCIK细胞对该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强。结论 DCIK细胞的增殖能力、抗肿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致敏的DCIK细胞对相同肿瘤靶细胞有杀伤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结合CIK细胞抗肿瘤效应。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法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细胞比率较相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 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水平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水平高(P〈0.01),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与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1)。结论 DC-CIK细胞比CIK细胞有更强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不同分化结肠癌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浓度的穿心莲内酯培养基中将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高分化)、HT-29(中分化)和Lovo(未分化)培养24、48、72 h,用MTT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各种癌细胞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比较穿心莲内酯对不同分化结肠癌细胞株之间的增殖抑制的差异.结果 穿心莲内酯对结肠癌细胞Caco-2、HT-29和Lovo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低分化结肠癌细胞株对穿心莲内酯的敏感性高于分化程度较高的结肠癌细胞株.结论 穿心莲内酯对不同分化结肠癌细胞株体外增殖抑制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菝葜皂苷元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黏附、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黏附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菝葜皂苷元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①菝葜皂苷元有抑制人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其对细胞的抑制率也明显增大(P<0.01)。②菝葜皂苷元作用人结肠癌细胞Lovo后,细胞的黏附能力明显降低(P<0.01)。③菝葜皂苷元作用人结肠癌细胞Lovo 24h后,侵袭的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菝葜皂苷元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菝葜皂苷元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黏附能力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杀伤胃癌细胞株SGC-7901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0名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为CIK细胞;收集培养第5天的CIK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姜黄素诱导,37℃、5%CO2条件下继续培养72 h,LDH法检测CIK细胞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FACS法检测CIK细胞表型CD3+CD8+、CD3+CD56+含量及穿孔素、颗粒酶B水平。结果①姜黄素诱导后,CIK细胞杀伤胃癌SGC-7901的活性明显提高,在10μmol/L时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姜黄素诱导后,CIK细胞内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水平明显提高(P〈0.05)。③姜黄素能够显著增加CIK细胞的CD3+CD56+表达(P〈0.05),降低其CD3+CD8+表达(P〈0.05)。结论姜黄素能提高CIK细胞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CIK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含量以及增加CD3+CD5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袁琦  张征  胡小宣 《中外医疗》2014,(35):35-37
目的 研究姜黄素体外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姜黄素处理2013年8月—2014年2月中南大学提供的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24 h后,用Real-time PCR检测姜黄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 RNA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姜黄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人结肠癌Lovo细胞经过姜黄素处理24 h后,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姜黄素组VEGF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下调人结肠癌Lovo细胞VEGF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这可能是姜黄素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侵袭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贴壁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DCs)与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肝癌患者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