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条件下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均一性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条件下增殖至P2代;将P2代细胞高密度条件下转入藻酸盐凝胶培养介质,进行三维培养,另一组在进行三维培养的同时,在培养液中加入IGF-Ⅰ 50 ng/ml,绘制各组细胞生长曲线,并与单层培养对照组细胞进行比较.将培养细胞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进行不同浓度IGF-Ⅰ作用下的三维培养软骨细胞MTT检测,观察0、25、50、75、100 ng/ml IGF-Ⅰ对三维培养软骨细胞各时间点的促增殖作用.结果:IGF-Ⅰ可明显刺激三维培养条件下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集落形成;不同浓度的IGF-Ⅰ均可促进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以50 ng/ml浓度时D490值最高.培养6周后从凝胶体系中收获细胞的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水平较转入三维体系前未见降低.结论:IGF-Ⅰ可明显刺激藻酸盐三维培养条件下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集落形成,且细胞表型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外藻酸盐凝胶三维立体支架培养软骨细胞的生长情况.方法 从2周龄兔关节表面切取软骨,经酶消化获得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条件下增殖至P2代,转入藻酸盐凝胶中进行三维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DNA含量的测定、细胞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了解软骨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在藻酸盐凝胶中软骨细胞活性良好,增殖活跃,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和藩红O染色均呈阳性.结论 在该培养体系中有利于软骨细胞的表型维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兔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模型动物获得髁状突软骨细胞并行体外培养.方法:采用部分关节盘手术切除的方法制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模型,组织大体观察、超微结构观察和组化检测方法确定骨关节病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通过机械分离、胰蛋白酶和胶原酶联合消化的方法从骨关节病髁状突软骨组织中获得软骨细胞,进行体外环境下的贴壁培养;通过软骨细胞特异性蛋白的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细胞鉴定.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比较病理模型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增殖能力差异.结果:上述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模型全面地模拟了骨关节病变关节软骨组织的特征;利用机械分离、胰蛋白酶胶原酶联合消化的方法成功地从骨关节病髁状突软骨组织中分离出软骨细胞并在体外贴壁条件下培养成活;应用特异性的Ⅱ型胶原多克隆抗体和聚合性糖胺多糖单克隆抗体对培养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检测鉴定,均显示阳性.骨关节病髁状突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高于正常细胞.结论:成功地建立了骨关节病髁状突软骨细胞的体外模型;骨关节病早期的髁状突软骨细胞表现出增殖活跃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藻酸盐凝胶为支架进行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培养,构建体外肝癌细胞三维培养模型.方法 将HepG2细胞接种于藻酸盐凝胶中进行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H-E染色、钙黄绿素-碘化丙啶荧光复染及MTT实验,了解藻酸盐凝胶内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 在藻酸盐凝胶中HepG2细胞以细胞团的形式生长,增殖活跃.结论 成功建立了肝癌HepG2细胞藻酸盐凝胶培养体系,且该体系有利于HepG2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获得均一性的兔髁状突软骨细胞。方法:机械分离乳兔髁状突软骨,分切为约1mm3,分别用0.25%胰蛋白酶消化30min,0.1%胶原酶IA消化5h,以DMEM培养基体外培养,并以原位杂交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应用α1(Ⅱ)cDNA胶原探针原位杂交阳性,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良好。结论:应用本实验方法可获得均一性的下颌骨髁状突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压力对体外培养兔下颌髁状突软骨细胞基质中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制压力装置对体外培养兔下颌髁状突软骨细胞施以不同压力,收集细胞基质中的蛋白多糖,以硫酸咔唑法测定蛋白多糖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的含量,间接反映软骨细胞基质中蛋白多糖合成变化情况.[结果]-0.05 MPa组中葡萄糖醛酸含量高于其余各组(P<0.05),持续作用10 min后,葡萄糖醛酸含量最高;而0.1 MPa组葡萄糖醛酸含量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0.05 MPa 的压力持续作用10 min,能促进兔下颌髁状突软骨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代谢,可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下颌髁突软骨的生长改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实验选用SD大鼠下颌髁突软骨,分离培养髁突软骨细胞,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培养髁突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结果:培养的髁突软骨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细胞内有大量分泌颗粒,并有重叠生长和集落生长的特性,它们能合成特异的蛋白多糖、碱性磷酸酶、Ⅱ型胶原等。本研究所介绍的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及鉴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功能矫形的细胞学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深低温保藏后软骨细胞在胶原凝胶载体中的生长特性。方法取4周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经分离成软骨细胞悬液后,置于深代温保藏。2月后,复苏被冻存的软骨细胞,包埋于含小牛血清和DMEM的胶原凝胶中培养,通过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观察进行分析。结果与新鲜软骨相同,经深低温保藏的软骨细胞,复苏后包埋在胶原凝胶中培养7d,见单个的软骨细胞形成增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源细胞,细胞周围集聚异染性细胞外基质。论经深低温保藏的软骨细胞,在胶原凝胶中培养,仍保持了分裂增殖和合成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可作为种子细胞,供维修组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单层培养和藻酸盐立体培养对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腰椎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经体外单层培养扩增后取第一代细胞分别同时行单层培养和藻酸盐立体培养1周,通过实时RT-PCR检测细胞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基因不同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相差显微镜下,单层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呈贴壁生长的梭形或多角形细胞,其Ⅰ型胶原基因表达最高,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其次,蛋白聚糖基因表达最低,符合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表型.而在藻酸盐凝胶珠内,同样的纤维环细胞呈圆形,被一层藻酸盐凝胶膜囿于凝胶珠内,其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明显下降,而蛋白聚糖基因明显升高,成为该培养条件下纤维环细胞表达最高的基因.结论 藻酸盐立体培养对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维持软骨样细胞基因表型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深低温保藏后软骨细胞在胶原凝胶载体中的生长特性。方法取4周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经分离成软骨细胞悬液后,置于深低温保藏。2月后,复苏被冻存的软骨细胞,包埋于含小牛血清和DMEM的胶原凝胶中培养,通过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观察进行分析。结果与新鲜软骨相同,经深低温保藏的软骨细胞,复苏后包埋在胶原凝胶中培养7d,见单个的软骨细胞形成增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源细胞,细胞周围集聚异染性细胞外基质。结论经深低温保藏的软骨细胞,在胶原凝胶中培养,仍保持了分裂增殖和合成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可作为种子细胞,供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11.
兔下颌骨髁状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兔下颌骨髁状突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用胰酶及胶原酶联合消化法获取软骨细胞,并在DMEM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软骨细胞的贴壁率、生长曲线及表型等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所获软骨细胞主呈多角形,第3代软骨细胞12h贴壁率达95%,软骨细胞倍增时间约55.1h,6代以内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蛋白稳定表达。结果表明:本方法获软骨细胞具有稳定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In vitro chondrocyte expansion is a major challenge in cell-based therapy for human articular cartilage repair.Classical culture conditions usually use animal serum as a medium supplement,wh...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甲状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培养兔甲状软骨细胞,进行原代与传代培养,用倒置显微镜及组织学方法观察细胞形态、功能及生长增殖。结果:原代、第2代、第3代软骨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第4代有一半变成梭形,第6代绝大多数变成长梭形;原代甲状软骨细胞阿新蓝染色阳性,具有合成和分泌糖胺多糖的功能。结论:体外单层培养的兔甲状软骨细胞表型能保持3代稳定,具有正常的生长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mmortalized chondrocytes cultured in vitro. METHODS: Primary chondrocytes were immortalized with SV40LTAg gene transfection and grown in monolayer cultur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lls were defined in terms of cell morphology and proliferative capacity observed under inverted microscope. GAG synthesis was assessed with toluidine blue and safranine O staining and type-II collagen level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After 50 passages, the immortalized chondrocytes appeared polygonal or triangular with still vigorous proliferative capacity in monolayer culture and positivity for GAG and collagen type II as characteristic of chondrocytes. CONCLUSION: The immortalized chondrocytes cultured in vitro can maintain their phenotype in a long ter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外源性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IL 1β)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与正常髁突软骨细胞代谢活动的影响 ,探讨其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进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采用 2 0 μg·L-1重组白介素1β(recombinedhumaninterleukin 1β ,rhIL 1β)刺激体外贴壁培养条件下的成兔正常成熟髁突软骨细胞与兔实验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模型髁突软骨细胞 ,RT PCR方法检测、比较细胞对软骨基质成分Ⅱ型胶原、蛋白多糖聚糖体、胶原酶以及内源性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1,IGF 1)和转移生长因子 β1(trans 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在 2 0 μg·L-1rhIL 1β的刺激下 ,(1)正常成熟髁突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软骨蛋白多糖聚糖体的表达均明显降低 ,胶原酶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 ;(2 )在IL 1β的作用下 ,骨关节病软骨细胞对Ⅱ型胶原和胶原酶的表达水平降低 ,对软骨蛋白多糖聚糖体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 ;(3)IL 1β对正常和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细胞内源性生长因子IGF 1和TGF β1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 :蛋白多糖聚糖体的合成 ,导致髁突软骨病变发生 ,而且能不断干扰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细胞代谢 ,导致关节软骨基质环境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体外诱导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由人脐静脉获得MSCs,纯化培养后用含100ng/ml IGF-1的培养基诱导,扫描电镜鉴定诱导后细胞。结果来源于脐血的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贴壁后出现形态学上可见间充质样的细胞,间充质样细胞为类似成纤维样的细胞形态。IGF-1诱导16天后,MSCs开始呈现软骨细胞特点。结论人脐带血MSCs可在体外经IGF-1诱导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17.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软骨形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诱导刺激物作用下,使其分化为软骨细胞。方法:在骨髓MSCs培养液内加入地塞米松10-7 mol•L-1,维生素C 50 mg•L-1, 基因工程牛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 μg•L-1,培养1周后将bFGF换为基因工程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0 μg•L-1,继续培养3周。 结果:细胞形态由纺锤形变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分泌了大量的甲苯胺蓝异染的基质,形成了类软骨陷窝。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增高了近20倍。逆转录PCR证实转化前的细胞主要表达Ⅰ型胶原mRNA。转化后的细胞主要表达Ⅱ型胶原mRNA。 结论:在该种诱导环境下,部分骨髓MSCs可以转化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定两种自制支架材料DL-聚乳酸支架,聚磷酸钙纤维对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生长与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材料样品与体外单层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直接接触法,并对其进行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计数与DAN含量及其细胞外基质^35S掺入量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 两种支架材料可与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完全相容,无关节软骨细胞毒性;对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的DNA,蛋白多糖及胶原合成无异常影响。结论 两种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关节软骨细胞相容性,对其功能物质的合成无异常影响,经其结构与性能优化,即可满足关节软骨组织工程制备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藻酸盐凝胶中高密度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软骨细胞诱导后,利用凝胶释放的细胞再培养形成软骨组织的新方法。方法 取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Ⅰ型胶原酶消化得到ADSCs原代培养,传代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细胞表面CD90、CD44表达鉴定细胞。将第6代细胞高密度培养于藻酸钙凝胶中,用软骨诱导培养基诱导培养2周,将细胞放自凝胶中释放并单层培养成软骨诱导2周,观察细胞变化。培养出的组织块经Ⅱ型胶原酶消化后,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ADSCs原代呈梭形生长,传代后呈规律排列旋涡状生长,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90、CD44呈阳性。藻酸钙-ADSCs成软骨诱导2周后,释放出的细胞贴壁后逐渐聚集,形成一定体积的质硬组织块,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新生组织块细胞胞质中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蛋白呈阳性表达,表明大鼠AD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结论 藻酸盐凝胶中高密度培养大鼠ADSCs成软骨细胞诱导后,利用诱导后的细胞再培养可形成新的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胰岛素铁硒传递蛋白(ITS)对组织工程软骨形成的影响。方法第2代猪关节软骨细胞单层培养或离心形成细胞聚集体,根据培养液不同分为2组:常规培养组(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和ITS组(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体积分数1%ITS),噻唑蓝(MTT)法评估2组软骨细胞增殖;细胞聚集体培养1、2、3、4周后取材,比较2组细胞聚集体大体形态、湿质量、组织学、Ⅱ型胶原(Col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软骨特异基因表达。结果 MTT检测显示第5、6、7天ITS组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常规培养组(P<0.01);ITS组软骨细胞聚集体体积在培养3周和4周时明显大于常规培养组;ITS组湿质量培养4周时为(7.91±1.49)mg,明显高于常规培养组的(5.37±1.31)mg(P<0.05)。ITS组细胞聚集体甲苯胺蓝染色和Col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显强于常规培养组;2组软骨特异基因SRY相关高迁移组盒子基因9、ColⅡ表达相当,ITS组Ⅹ型胶原表达减弱,核心蛋白和Ⅰ型胶原表达增强。结论 ITS通过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可更好地促进组织工程软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