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87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近年来,尽管骨组织工程发展迅速,但目前缺乏理想的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活性骨在体内的成骨能力各家报道不一,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与L-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复合支架的细胞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选择可降解支架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3/06在第三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将兔骨髓基质细胞与L-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复合后在体外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对细胞黏附、细胞活度及接种细胞上架率进行测定.结果:扫描电镜下见支架上黏附细胞较多,接种前与接种支架后消化洗脱细胞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可见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接种支架前的细胞活度为97.08&;#177;1.06,接种后的细胞活度为96.87&;#177;0.96,接种支架的细胞上架率为(61.5&;#177;0.41)%.表明兔骨髓基质细胞能在L-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复合支架上贴附、细胞活度不受影响及较高的细胞上架率.结论:L-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何清义  李起鸿  许建中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866-4867,i006
背量:诱导去分化软骨细胞重新表达Ⅱ型胶原主要基于软琼脂悬浮培养法。目的:用离心管聚集体培养(aggregate culture)诱导去分化转化人关节细胞的Ⅱ型胶原。设计:非随机非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完成,对象为转化人关节软骨细胞,美国Hyclone公司产品。干预:将体外长期培养韵第30,40,50代去分化转化软骨细胞消化后进行离心管培养,比较细胞在单层培养、离心管聚集体培养,以及在普通培养基,BAI诱导培养基下[2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 抗坏血酸盐 胰岛素],Ⅰ,Ⅱ,Ⅲ型胶原的表达和胞外基质产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Ⅰ,Ⅱ,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结果:在单层培养条件下,去分化转化软骨细胞只表达Ⅰ型胶原,而在BAI诱导培养基及离心管聚集体培养下该转化软骨细胞表达丰富的Ⅱ型胶原和大量胞外基质。结论:离心管聚集体培养和BAI诱导培养基是诱导去分化转化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仿生脉冲电磁场 (BEMF)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 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 (A组 ) ,假手术组 (B组 ) ,BEMF治疗组 (C组 ) ,雌激素治疗组 (D组 )。A组、C组、D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 ,B组行假手术。术后 8w ,D组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 ,0 .5mg/kg ,1次 /2w ;C组暴露于BEMF治疗 ,1h/d ,1次 /d。A组、B组作为对照组。治疗 10w后 ,用CHALLENGER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活体测定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后处死各组实验动物 ,取出第 3腰椎、右侧股骨用INSTRON 10 11生物力学测试机测定生物力学指标。结果BEMF治疗后 ,大鼠腰椎、股骨的结构力学 (最大位移、最大载荷、最大能量吸收 )和材料力学 (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系数 )均有改善 (P <0 .0 5 )。结论BEMF可改善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 ,增强抗骨折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试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固定韧带末端的强度,探讨膝十字韧带移植重建术中韧带末端缝合固定方法及固定强度。方法 将24条髌韧带分为3组,对其末端分别采用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2针、3针以及Ethilon缝线、0.4mm直径钢丝两种缝合材料,分别进行拉伸力学检测以比较强度,探讨最佳的缝合针数和方法。结果 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2针,固定强度超过钢丝材料强度,l号Ethilon缝线缝合两针,其强度达到80N以上,超过缝线材料强度,将第一针贯穿韧带缝合,不降低固定强度。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2针或3针的固定强度差异无显性意义,第一针贯穿韧带,可减少缝线裸露但不降低固定强度,均超过缝合材料强度。结论 若想增加固定强度应从改进缝合材料强度和增加缝线数目着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转化人关节软骨细胞与正常软骨细胞之间的生物特性。方法观察两者的细胞形态、细胞的生长曲线、血清依赖性、染色体检查、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裸鼠致瘤性。结果转化软骨细胞更趋向于长梭形。两者的生长曲线比较相似,但转化软骨细胞的饱和密度要明显高于正常软骨细胞。两者都对血清有依赖性,都为二倍体核型,均不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经6个月观察两者都不能使裸鼠致瘤。结论转化软骨细胞的生长速度要高于正常软骨细胞。转化软骨细胞为良性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牵张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脊髓T13-L2经牵张损伤,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P1-N1波幅下降至术前波幅的70%后,于损伤平面以下经蛛网膜下隙置细导管,治疗组分别于术后即刻、0.5、1、2、3、4、8、12及24h经细导管注入bFGF溶液20滋l(含bFGF20滋g),对照组在相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然后于术后1d、4d、7d、14d及21d处死取材(n=4)。采用流式细胞仪及TUNEL法观察脊髓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行为学评分及CSEP检查大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7、14、21d,bFGF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率及TUNEL法染色示细胞凋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神经行为学评分及皮层体感诱发电位也显示出大致相同的趋势。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抑制牵张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并能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去卵巢致Wistar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密度、结构、最大载荷等变化特点,探讨骨量与骨结构的可能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9/2004-0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动物研究所及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雌性未孕Wistar大鼠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势组、假手术组,各10只。去势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假手术组不切除卵巢。术后8周测定以下指标:①骨密度: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的探头下,应用小动物软件进行腰椎和股骨的扫描,测定骨密度值。②椎体压缩测试:将磨制好的椎体置于实验机上,取加载速度1mm/min进行测试,其结构力学参数由载荷-变形曲线获得,材料力学参数由应力-应变曲线获得。③骨形态计量学检查指标: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代表骨量;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④血、尿生化指标的测定:血清钙、磷,尿钙、磷,尿肌酐,均采用BECKMAN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具体参照试剂盒说明。结果:纳入动物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去势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分别为(0.166±0.026),(0.195±0.027)g/cm2,P<0.05],腰椎骨密度尤其显著[分别为(0.190±0.011),(0.251±0.029)g/cm2,P<0.01]。②去势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分别为(94.43±8.96),(109.49±12.41)N,P<0.05],腰椎最大载荷降低尤其显著[分别为(98.75±8.19),(118.82±15.74)N,P<0.01]。③去势组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去势组分别为4.78±0.76,46.29±9.96,0.64±0.08,假手术组分别为7.74±1.76,60.91±3.80,1.26±0.26,P<0.01);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增高(分别为2300.85±480.10,1112.27±65.81,P<0.01)。④血、尿生化指标显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结论:Wistar大鼠去卵巢8周成功建立了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骨量与骨结构的一些参数可能存在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严重脊柱骨折是致残率较高的损伤之一.我院1976~1986年共收治脊柱损伤180例,其中113例合并脊髓损伤.近年来对脊柱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加深了对不稳定骨折的理解,从而能正确的选择手术适应证.为此,本文试图对我们应用的几种内固定器材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伴有下肢短缩的骨不连与骨缺损主要是骨折后感染所致。由于存在大片软组织瘢痕和潜在感染,常规的植骨内固定治疗非常困难。近年来采用分期的治疗方法、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骨移植,疗效大有提高。但这些治疗是以达到骨愈合为目的,仍常后遗下肢短缩畸形,对同时恢复伤肢长度迄今尚未重视。我们在加压外固定治疗骨不连的基础上,根据这类创伤病理特点,从1982年10月至1988年12月,应用加压外固定结合下肢延长,治疗12例,获得满意结果。 本组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8~25岁。8例伴有下肢短缩3~17cm,平均8cm;4例为骨干4~10cm缺损性骨不连接,平均缺损7cm。本组采用多平面固定的半环槽式  相似文献   
10.
加强四肢复杂骨折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由于致伤力的能量大 ,因而四肢复杂骨折损伤的程度严重 ,骨折块多且形态较复杂 ,并发症发生率亦高。如何改进这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提高治疗效果 ,仍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期刊登相关的 6篇论文 ,内容比较丰富 ,部分反映了我国这方面研究的进展。开放性骨折既比较常见 ,又在如何合理选择固定骨折的方法上存在有待研究的问题。关于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是否需扩大骨髓腔 ,目前虽仍有争议 ,但日渐趋向不扩髓。范卫民等通过动物实验 ,经血流量测定、X线摄片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证明 ,扩髓组骨折端血流量显著低于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