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癌形成过程中明胶酶表达(蛋白及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探索明胶酶在肝癌生长浸润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明胶酶谱法和RT-PCR法对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各期明胶酶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内明胶酶有表达,肝癌形成后主要在癌细胞内表达;明胶酶原在正常肝组织中有低表达,诱癌过程中呈持续增高趋势;明胶酶-2 mRNA与其酶蛋白表达趋向一致。结论在肝癌形成过程中明胶酶转录和翻译水平均呈持续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MP-9、VEGF、FLT1、KDR、FLT4在成人肝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成人肝血管瘤组织30例、正常肝组织15例,RT-PCR检测MMP-9、VEGF、FLT1、KDR、FLT4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标本中MMP-9和VEGF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测定MMP-9蛋白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标本中MMP。9和pro-MMP9的活性变化。结果:肝血管瘤中MMP-9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VEGF、FLT1、KDR、FLT4的mRNA表达未见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与mRNA的趋势一致;肝血管瘤中MMP-9蛋白的表达及活性亦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结论:MMP-9在成人肝血管瘤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基质降解重塑、内皮细胞迁移及管状结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肝正常组survivin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STAT3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定位。结果: 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 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 STAT3、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而p53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可作为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纺锤体检查点蛋白BubR1在人类肝癌组织、正常肝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HepG2)、正常肝细胞系(LO2)有丝分裂期表达水平的差异,以探讨BubR1蛋白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BubRl基因在肝癌组织、正常肝组织,以及在2种细胞中用Nocodazole处理前后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ubR1基因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肝癌组织,在Nocodazole处理前2种细胞中表达无显著差异,在处理后2种细胞中表达均增高,但在L02细胞中上调水平大于HepG2细胞。结论BubR1基因低表达可能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TCH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提取手术切除18例不同病理分级的人肝癌、癌旁组织和6例胆管结石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中的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观察人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TCH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观察人正常肝组织中PTCH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PTCH在所测18例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在6例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且在病理分级为Ⅰ和Ⅱ级的癌组织中PTCH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而在病例分级为Ⅲ级的癌组织中PTCH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24)。结论随着肝癌恶性程度的增加PTCH的mRNA表达量呈递减趋势,提示PTCH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的早期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TCH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提取手术切除18例不同病理分级的人肝癌、癌旁组织和6例胆管结石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中的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观察人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TCH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观察人正常肝组织中PTCH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PTCH在所测18例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在6例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且在病理分级为Ⅰ和Ⅱ级的癌组织中PTCH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而在病例分级为Ⅲ级的癌组织中PTCH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24).结论 随着肝癌恶性程度的增加PTCT的mRNA表达量呈递减趋势,提示PTCH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的早期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肝癌患者组织及血浆中的表达,探讨c-Met在肝癌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方法:对肝癌及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调查,并且设立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c-Met水平;应用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肝组织中的c-Met mRNA及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患者血浆中的c-Met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群(均P<0.05).肝癌组织中的c-Met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P<0.05).结论:c-Met在肝癌组织及血浆中呈高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酰甘油脂肪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MAGL)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5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16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中MAGL的表达,比较MAGL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MAGL在癌组织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而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MAGL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三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L在低分化肝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肝组织(P<0.05).(2)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高分化、低分化以及癌旁组织中MAGL的mRNA水平均较正常肝组织中显著增高(P<0.01);(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癌组织中MAGL蛋白呈强阳性表达,而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高分化及低分化癌组织中MAGL的蛋白水平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AGL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恶性表型呈正比,它可能在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c-myc蛋白在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未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30例经TACE治疗的肝癌组织中c-myc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两组肝癌组织中c-myc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6.67%和83.33%;肝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0.0088和0.1901。提示:经TACE治疗后,肝癌细胞凋亡率增高,肝癌组织中c-my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且在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细胞间隙连接Cx32mRNA与Cx32蛋白的表达及其在HCC发生中的意义和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Cx32蛋白和Cx32mRNA在26例HCC组织、22例癌旁组织和9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x32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和癌旁肝组织(P〈0.01);Cx32mRNA在HCC、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有一定水平,但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32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下调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环节,Cx32蛋白的减少与该基因在翻译或蛋白质的加工修饰过程中调控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Chemicalhepatocarcinogenesisisamultistepprocesswithatleastthreestages:initiation ,promotion ,andprogression GenotoxiccarcinogenscaninduceirreversibleDNAdamageinprimarycellsthatcanproliferateclonallyinthepresenceofpromotersubstancesuntiltheyacquireautonomicgrowthcapability Eachofthesestepsinvolveshostbiochemical,endocrinological,immunological,andmicroenvironmentalregulatorysystems Itisbelievedthatsuppressivehepatocarcinogeneticagentsparticipateintheinitiationstage Alteredhepatocellularfocior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性大鼠肝癌模型超微病理特征,以及c—myc、HER-2mRNA表达变化规律。方法用AFB-(400μg/kg)间断腹腔注射雄性Wistar大鼠制作肝癌模型,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病变肝组织中C—myc、HER-2mRNA的表达。结果本组大鼠肝癌模型中,肝细胞呈变性损伤、异型性到癌变,典型肝细胞吞噬细胞现象;线粒体由增生肿胀到枯竭、空泡变;糖原颗粒逐渐减少等特征性变化。C—mycmRNA在损伤病变、早期癌变和癌变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肝组织(F=4.81,P=0.035;F=12.43,P=0.000;F=12.57,P=0.000)。HER-2mRNA在早期癌变组织、癌变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和损伤病变肝组织(F=10.89,P=0.001;后者F=11.48,P=0.000);结论AFB1诱导性大鼠肝细胞出现变性、异型性及癌细胞渐变的超微结构特征,C—myc、HER-2异常表达参与AFB1诱导性大鼠早期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57^kip2 mRNA在人体肝细胞癌发生不同阶段的表达状况,探讨与肝癌发生发展及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正常肝组织、慢性肝炎、肝硬化、癌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共42例标本中p57^kip2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组未见p57^kip2 mRNA表达,慢性肝炎组阳性表达率为57.14%(4/7),肝硬化组阳性表达率为40.00%(4/10),癌周肝硬化组与肝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7/10)和20.00%(2/10).肝癌组p57^kip2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与癌周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分化好者与分化差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7^kip2 mRNA表达下降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可能与肝癌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D90在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的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CD90的动态表达。结果 DEN诱发肝细胞癌诱癌率为100%,大鼠肝癌癌变过程大致分为肝细胞损伤期、增生硬化期和癌变期3个时期。在正常大鼠肝组织,无CD90阳性细胞表达。随着肝癌的发生发展,CD90阳性表达细胞逐渐增多,主要分布于汇管区周围。进入癌变期,CD90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弥漫分布。结论 CD90在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逐渐增高,认为其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热休克蛋白(HSP)gp96及基因的动态表达与变化。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0.05%)喂饲SD大鼠诱发肝癌,观察肝病理组织学(HE染色)和总RNA的改变,以巢式逆转录酶链反应扩增gp96基因片段;以免疫组化分析肝细胞癌变过程中gp96的动态表达。结果:SD鼠在喂饲2-FAA后,在诱癌早期肝细胞发生颗粒样变性,中期出现不典型增生,后期见大量癌巢结节。癌变过程中肝组织gp96-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组织(P<0.01);正常肝gp96蛋白表达较少,肝细胞癌变过程中gp96表达呈显著的梯度增加。结论:gp96参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癌变初期的过度表达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大鼠肝癌变过程中细胞癌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NA-DNA杂交技术观察到:(1)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含有增生结节肝和肝细胞癌肝中c-Ha-ras、c-Ki-ras、N-ras和c-fos癌基因的表达都较正常肝高,而c-myc的表达无明显改变。(2)在两种不同诱发肝癌起始/促癌模型的起始阶段,c-myc的表达显著增高。在2-乙酰氨基芴作用下,N-ras表达的增高非常显著。c-myc和N-ras的表达似有协同作用。在促癌阶段,c-myc和N-ras的表达接近正常。(3)在起始和促癌过程中,c-fos的表达都显著降低,c-Ha-ras和c-Ki-ras表达变化不显著。对这些结果的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兔膝关节软骨细胞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原代体外培养软骨细胞,6孔板内制备细胞损伤模型.显微镜观察正常细胞和划伤后1、3和7 d的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软骨细胞和损伤后1、3和7 d MMP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关节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后成功建立细胞损伤模型.MMP-2 mRNA表达水平在损伤后1、3、7 d比正常组均升高,其中损伤后7 d最高(P<0.05~P<0.01).MMP-3 mRNA表达水平在细胞损伤后1、3、7 d与正常组均明显下降,损伤后7 d最低(P<0.01).MMP-9 mRNA表达水平在损伤后1、3、7 d均比正常组升高,划伤后3 d最高,随后开始下降(P<0.01).结论:MMPs在细胞损伤后的不同时间点表达不同,可为调节细胞外基质基因治疗关节软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