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在水杨酸钠致听力下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记录膜片钳技术研究水杨酸钠对急性分离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的影响。结果:水杨酸钠(10~1000μmol/L)作用于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后,钠电流(Ina)的电流幅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该作用具有可逆性。水杨酸钠不改变INa的电压门控特性和稳态激活曲线。结论:水杨酸钠对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INa具有可逆性抑制作用,但不改变钠通道激活的电压依赖特性,这可能与水杨酸钠致听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尼可刹米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海马脑组织切片,灌流含5 mg/L尼可刹米的人工脑脊液,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 min脑组织切片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绘制给药前后钠通道的钠电流一测试电压(I-V)曲线、稳态激活曲线和稳态失活曲线.结果:尼可刹米在脑电位-50-+20 mV范围内增大钠电流.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稳态激活曲线中钠通道半数激活电压由(-34.6±3.07)mV变为(-37.63±3.37)mV(t=3.38,P=0.02),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变化;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的稳态失活曲线中钠通道半数失活电压由(-43.36±3.06)mV变为(-33.24±2.05)mV(t=6.13,P=0.002),曲线向去极化方向变化.结论:增加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可能是尼可刹米兴奋中枢神经元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尼可刹米对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作用.方法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尼可刹米对新生大鼠脑片皮层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的作用.结果 尼可刹米增加皮层神经元河豚毒素(TTX)敏感性电压依赖钠电流;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稳态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钠通道半数激活电压(V1/2)从给予尼可刹米前的(-34.67±3.07)mV变为给予尼可刹米后的(-37.63±3.37)mV(n=10,P<0.05);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的稳态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钠通道半数失活电压(V1/2)从给予尼可刹米前的(-43.36±3.06)mV变为给予尼可刹米后的(-33.24±2.05)mV(n=10,P<0.01).结论 尼可刹米通过改变皮层神经元钠通道的动力学特征来增加电压依赖性钠电流,这可能是尼可刹米兴奋中枢神经元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辣椒素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的抑制效应及其信号机制.方法 在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激活性钙离子通道电流以及辣椒素诱导的电流,应用钙离子成像技术检测Ca2+浓度的变化.结果 辣椒素能够抑制大鼠DRG神经元的电压激活性钙离子通道电流.细胞外钾离子浓度显著升高引起细胞去极化并打开膜上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引起胞外Ca2+内流,辣椒素只在引起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的情况下才能抑制高钾诱导的电压门控性Ca2+内流.用咖啡因耗竭细胞内Ryanodine敏感性钙库以后,辣椒素引发的胞内钙浓度升高的效应被显著抑制,说明辣椒素可诱导胞内Ryanodine敏感性钙库释放Ca2+.结论 在辣椒素敏感性的大鼠DRG神经元中,辣椒索通过胞内钙信号抑制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Ca2+信号部分来源于Ryanodine敏感性钙库.  相似文献   

5.
刘翠英  林春 《医学综述》2009,15(7):972-974
随着对超极化激活电流和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阳离子通道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超极化激活电流特性和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阳离子通道的结构特征、调节、分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近年来,发现除心律失常之外,超极化激活电流异常和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阳离子通道的机能障碍还与其他多种疾病有关。本文就超极化激活电流特性、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阳离子通道的特点及二者功能异常与疼痛等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钠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明确,仍有许多疑题待研究.文中研究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钠电流的变化. 方法 SD雄性大鼠,周龄4~6周,采用结扎L5脊神经的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术后14d时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模型组损伤侧组(SNL组)以及假手术组(Sham组)L5 DRG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钠电流. 结果 SNL-L5组 DRG神经元河豚毒素敏感型钠电流(TTX-S INa)密度峰值较Sham组增高(P<0.05),河豚毒素非敏感型钠电流(TTX-R INa)密度峰值较Sham组降低(P<0.05).与Sham组比较,SNL组TTX-S INa的激活曲线向超极化移动了8.5mY(P<0.05),稳态失活曲线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TX-R INa激活向超极化移动7.4mV(P <0.05),稳态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9.6mV(P <0.05). 结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损伤DRG神经元2种钠电流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提示损伤神经元不同类型的钠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痛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PTD-BDNF对海马神经元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PTD-BDNF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海马神经元细胞电压依赖性钠、钾、钙通道电流,观察并分析PTD-BDNF对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TD-BDNF、BDNF使海马神经元钠通道电流强度峰值分别增加39.35%和41.99%(n=4,P〈0.01);使钠通道电流-电压关系曲线下移(n=4,P〈0.01);使海马神经元钙通道电流强度峰值分别增加39.20%和38.72%(n=4,P〈0.01);使钙通道电流-电压关系曲线下移(n=4,P〈0.01);使海马神经元钾通道电流IA、IK在20mv刺激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9.03%、28.06%和29.76%、33.38%;使钾电流-电压关系曲线下移(n=4,P〈0.01)。PTD-BDNF与BDNF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D-BDNF显示了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相似的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说明PTD-BDNF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调节神经元静息膜电位、神经兴奋性方面有相同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
尾核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及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尾核神经元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方法,用于中枢神经元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方法 自新生24 h内的Wistar乳鼠大脑中分离出尾核,结合酶消化及机械吹打分离尾核神经元,进行体外原代神经元培养。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和电压门控钾通道(Kv)电流。结果 分离出的神经元形态正常,细胞膜光滑有弹性,保存了主要离子通道的活性。结论 本方法适合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离子通道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的作用。方法 选用1~7d SD大鼠,以酶消化加吸管吹打法急性分离其海马神经元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10^-3mol/L CGRP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钠通道电流、电流。电压曲线、激活曲线及稳态失活曲线的影响,随后观察CGRP1受体阻断剂CGRP8-37对CGRP的药理阻断效应。结果 ①CGRP可以使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钠通道电流的峰值增加41%;②CGRP使其钠离子通道电流的激活曲线和稳态失活曲线产生显著的向超极化(负值)方向移动10mV左右;③CGRP8.37可以阻断CGRP的上述作用。结论 ①CGRP能够增加海马神经元钠离子通道的电流幅度;②CGRP可影响钠离子通道的激活和失活过程。  相似文献   

10.
Noma和Irisawa首次报道,在兔窦房结细胞上存在着一个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并且被Brown等命名为If(为“funny”电流,因为它的不寻常的激活特性)。后来发现这一电流也存在于其他组织,称之为超极化激活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urrent,Ih),也被称为Iq。研究发现,介导Ih的结构为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 gated cation channels,HC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L-2或IL-4和基质细胞源因子(SDF)-1α协同刺激下,脐带血CD4+T细胞极化的作用及其与非受体型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RT-PCR检测IL-2或IL-4和SDF-1α协同刺激下,CD4+T细胞中胞内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免疫复合物激酶分析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Th细胞极化过程中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Syk和ZAP-70的磷酸化;反义肽核酸(PNA)技术探讨Syk和ZAP-70在协同刺激Th细胞极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L-2或IL-4和SDF-1α协同作用可通过Syk或ZAP-70磷酸化诱导CD4+T细胞极化;Syk或ZAP-70 PNA可明显阻断Syk或ZAP-70磷酸化以及CD4+T细胞极化。结论:Syk和ZAP-70磷酸化对于IL-2或IL-4和SDF-1α协同诱导CD4+T细胞极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Ca2+ exchanger current (INa+ /Ca2+) and K+ current remodeling in midmyocardial cells of hypertrophic left ventric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ionic basis of arrhythmia of the hypertrophic heart. METHODS: Twenty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divided equally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operation group, and in the latter,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was induced in the rabbits by partial ligation of the abdominal aorta. Action potentials, INa+/Ca2+, slowly activating delayed rectifier K+ current (IKs) and rapidly activating delayed rectifier K+ current (IKr) were recorded in the two groups by using whole-cell patch-clamp technique. RESULTS: At the basic cycle length of 2 s, 90%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90) in control and operation groups was 522.0+/-19.5 ms (n=6) and 664.7+/-32.7 ms (n=7) respectively; at the testing potential of +40 mV, outward INa+/Ca2+ density in the two groups was 0.94+/-0.11 pA/pF (n=9) and 1.30+/-0.11 pA/pF (n=8) respectively; the testing potential of -100 mV elicited inward INa+/Ca2+ density of 0.40+/-0.05 pA/pF (n=9) and 0.56+/-0.02 pA/pF (n=8) respectively. The testing potential of +50 mV induced IKs tail current density of 0.26+/-0.03 pA/pF (n=8) and 0.17+/-0.01 pA/pF (n=9), and IKr tail current density of 0.34+/-0.02 pA/pF (n=8) and 0.23+/-0.02 pA/pF (n=9)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operation groups in all the above indices measured. CONCLU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remodeling changes in midmyocardial cells of hypertrophic left ventricle, exhibited by prolonged action potential, up-regulated INa+/Ca2+ and down-regulated IKs and IK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源性大麻素对热应激反应是否存在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受体调控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10-7、10-6、10-5mol/L)内源性大麻素2-AG(2-Arachidonylglycerol)预处理大鼠胶质瘤C6细胞1 h,热刺激(42℃水浴)1 h,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观察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M251或AM630的拮抗效应,探讨信号通路机制.结果 内源性大麻素2-AG可显著促进热刺激处理的C6细胞HSP70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该调控效应由CB1介导.结论 一定浓度的内源性大麻素2-AG对热刺激处理的C6细胞内HSP70基因的表达有明显促进效应,表明2-AG对细胞热应激反应可能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同时,在C6细胞内,该调控效应主要由CB1介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海人酸(KA)活化培养的新生SD大鼠小胶质细胞(MG)及其分泌的一氧化氮/过氧化氢(NO/H2O2)、海马神经元、谷氨酸(Glu)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KA作为MG的激活剂,以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抑制剂氨基胍(AG)或过氧化氢的水解酶(CAT)作为工具药,先检测原代分离纯化培养的MG在KA激活后及工具药作用后各组条件培养液中NO和H2O2含量的变化,再用各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孵育离体海马神经元,观察其对神经元内Glu表达的影响。结果:KA作用后各组条件培养液中NO和H2O2含量明显升高,经AG或CAT处理后各组条件培养液中NO和H2O2含量显著降低;海马神经元的Glu免疫反应性KA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在AG+KA组和CAT+KA组较KA组明显减弱。结论:活化的MG可能通过氧化损伤机制作为参与癫痫发作一个重要环节,提示采取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氧化损伤也可能是癫痫防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右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方法该研究采用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记录心肌梗死后2个月右心室心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L-钙通道电流(ICa-L)、瞬间外向钾电流(Ico)的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后2个月,心肌梗死组INa电流密度峰值[(20.42±1 73)pA/pF,n=15]较对照组[(35 40±3.43)pA/pF,n=16]明显下降(P<0.05);心肌梗死组ICa-L电流密度峰值[(5.71±0.93)pA/pF,n=12]与对照组[(6.28±1.03)pA/pF,n=10]略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心肌梗死组Ito电流密度( 60 nV时)[(8.61±0.95)pA/pF,n=16]较对照组[(14.38±1.24)pA/pF,n=17]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肌梗死可引起右心室肌细胞INa和Ito的下降,造成心肌传导速度下降和动作电位时程相对延长、复极异常,可能是导致心肌梗死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离子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探讨1,5-脱水葡萄糖醇(1,5-AG)是否可以作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血清学指标。方法纳入15例初
诊为FT1DM患者和73 例2 型糖尿病(T2DM)患者,检测两组的血清生物化学、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 Alc,
HbAlc)以及血清1,5-AG等指标。结果FT1DM组与T2DM组的基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空腹血糖(FBG)、果糖胺(FMN)、肌
酐(Cr)、尿素(Urea)、HbAlc以及血清1,5-AG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FT1DM患者中,血清1,5-AG水平与FBG(r=-0.646,
P=0.032)和FMN(r=-0.680,P=0.021)呈负相关。在T2DM 患者中,血清1,5-AG 与FBG、FMN 以及HbAlc 水平呈负相关
(r=-0.407,P=0.001;r=-0.314,P=0.01,r=-0.576,P<0.01)。受试者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1,5-AG曲线下面积为0.804,Cutoff
值为67.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9%和60%。结论血清1,5-AG可以反映FT1DM患者的急性血糖变化,结合患者的临床
特点和其他相关指标有利于迅速的鉴别诊断FT1DM,减少FT1DM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型基因重组海葵毒素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L型钙电流和钠-钙交换电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新型重组海葵毒素rhk2a能够明显减慢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时间依赖性失活(τh)(14.15±4.6 ms vs2.03±0.30 ms, P<0.05),而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钙通道电流(-8.86±0.35 PA/PF vs-8.99±0.64 PA/PF,P>0.05)和钠-钙交换电流(-0.65±0.2 PA/PF vs-0.69±0.15 PA/PF, P>0.05)无明显直接作用。结论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时间依赖性失活的减慢是rhk2a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效应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PGC)-1α 在海人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及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分别转染PGC-1α shRNA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培养7 天后,用KA刺激上述海马神经元24 h,检测转染空载体质粒海马神经元(空白对照组,n=10)、KA刺激的转染PGC-1α shRNA质粒(实验组,n=11)和KA刺激的空载体质粒海马神经元(KA对照组,n=10)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变化。FJB染色检测KA刺激24 h后实验组和KA对照组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损伤情况。结果 KA刺激24 h,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GSH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5.74±0.54) μmol·L-1·μg-1 protein和(10.57±1.25) U/mg protein,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9.38±0.72) μmol·L-1·μg-1 protein,P<0.01;(23.12±3.23) U/mg protein,P<0.01];LDH活性为(2.21±0.18) mmol NADH,H+/min/100 mg protein,较空白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显著增高[(1.29±0.09) mmol NADH,H+/min/100 mg protein,P<0.01]。转染PGC-1α shRNA质粒组,KA刺激24 h海马神经元GSH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3.37±0.42) μmol·L-1·μg-1 protein和(4.54±0.91) U/mg protein,较KA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明显降低(P均<0.05);LDH活性为(2.74±0.19) mol/NADH+/min/mg protein,较KA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显著增加(P<0.01)。FJB染色显示转染PGC 1α shRNA质粒组,KA刺激24h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较KA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PGC-1α基因下调加重KA刺激后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可能与其加重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μ型阿片肽受体(MORs)介导大鼠癫痫敏感性形成过程中海马NMDA2B受体(NR2B)表达变化。方法红藻氨酸(KA)皮下注射建立大鼠癫痫发作模型,采用脑立体定位及微渗透泵技术,海马内微量注射MORs激动剂PL017,或和拮抗剂β-FNA。7d后通过阈下剂量KA检测大鼠癫痫发作敏感性,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及齿状回颗粒细胞NR2B表达变化。结果PL017可显著增加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颗粒细胞NR2BmRNA(+)神经元数及平均灰度。β-FNA则明显降低两个脑区的NR2BmRNA(+)神经元数及平均灰度。结论MORs介导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机制与NR2B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0.
毕辉  杨浩  杜亮  胡三觉 《医学争鸣》2001,22(6):489-492
目的 应用体外培养海人藻酸 (KA)兴奋性毒素损伤的细胞模型 ,研究 GDNF对损伤的背根节神经元的不同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 GDNF对神经元作用机制 ,表达产生及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方法 ,用 N1无血清分离培养背根节神经元 ,再用 5μm ol· L- 1 KA作用 6~ 8h ,加上含有 GDNF的无血清培养基 ,继续培养 2 4h,然后用MTT法检测反映细胞的活性 ,胎盘蓝染色记数、细胞总蛋白测定以及形态学观察突起的生长状况 .结果  1细胞活性 A值 :GDNF+KA(0 .0 32 8± 0 .0 0 6 ) ,KA(0 .0 2 85± 0 .0 0 75 ) ,GDNF (0 .0 398± 0 .0 0 2 ) ,Blank(0 .0 41± 0 .0 0 2 ) (P<0 .0 5 ) ;2活细胞数相应为 GDNF+KA (6 0± 4.4) ,KA(35 .7±2 .2 ) ,GDNF (5 9.3± 3.6 ) ,Blank (5 7.7± 2 .9) ;3细胞的总蛋白分别为 GDNF+KA (70 .3± 9.2 ) (P<0 .0 1) ,KA (49.0± 3.7) ,GDNF (75 .0± 7.3) ,Blank (6 8.0± 5 .5 ) (P<0 .0 1) ;4突起长度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明显 ,GDNF组与空白对照组不明显 .结论 在正常无血清体外培养情况下 GDNF对DRG神经元作用不明显 ,在 KA兴奋性毒素损伤后 ,对细胞的活性、存活及总蛋白合成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但对突起的生长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