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毒素清颗粒对内毒素肺损伤兔肺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 静脉注射脂多糖建立兔肺损伤模型.将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毒素清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双黄连组.测定各组肺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信使核糖核酸(MIP-2 mRNA)和肺组织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毒素清颗粒组各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减弱(P<0.01或P<0.05),双黄连组巨噬细胞、IL-1、TNF-α、ICAM-1和VCAM-1表达明显减弱(P<0.01). 结论 毒素清颗粒和双黄连均能显著抑制内毒素所致兔肺损伤模型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2.
王迎超  黄怡  王毅  王怡  张萌 《中草药》2013,44(9):1157-1161
目的 通过观察Z-藁本内酯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核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炎性因子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向体外培养的HUVEC中加入TNF-α10 ng/mL造成细胞损伤,同时加入不同浓度(5、10、20 μmol/L)的Z-藁本内酯,共同孵育24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 ICAM-1和VCAM-1的量,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NF-α可造成HUVEC明显损伤(P<0.05、0.01),显著增加HUVEC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P<0.01).与模型组比较,Z-藁本内酯可以剂量相关地降低ICAM-1 (P<0.01)和VCAM-1 (P<0.05)的表达,显著减少细胞NF-κB蛋白 的表达(P<0.05).结论 Z-藁本内酯可减轻TNF-α对HUVEC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进而减少ICAM-1和V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黄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ICAM-1)及血管细胞间黏附分了-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抽取24只分为模型组、大黄组各12只.大黄组给予人黄煎剂10 g(生药·kg体重-1)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纯净水灌胃.8周后,取肾脏制备病理切片,SP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CAM-1、VCAM-1的表达.结果 大黄组、模型组ICAM -1及VCAM-1表达明显高正常组(P<0.05),大黄组肾脏ICAM-1、VCAM-1表达弱于模型组(P<0.05).结论 大黄能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ICAM-1、VCAM-1表达(P<0.05),具有保护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大鼠梗阻性黄疸后小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对照(SO)组、梗阻性黄疸(OJ)组、褪黑素治疗(MT)组。观察各组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小肠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及小肠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测量肠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结果OJ组血浆内毒素、TNF-α、IL-6明显增高,小肠组织ICAM-1的表达明显增强,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明显降低,与SO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MT组与OJ组比较血浆内毒素、TNF-α、IL-6降低(P<0.01),小肠组织ICAM-1的表达明显减弱(P<0.01),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增高,肠组织结构损害减轻(P<0.01)。结论褪黑素通过减少肠道细菌内毒素的移位,降低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梗阻性黄疸后肠组织ICAM-1的表达,保护小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对博莱霉素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进-步探讨中药益气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博莱霉素肺纤维化模型,将80只符合实验标准的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益气活血方组,镜下观察各组病理形态学表现及肺组织炎症积分的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肺组织黏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益气活血方能减轻博莱霉素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炎程度;益气活血方能下调黏附分子ICAM-1、VCAM-1在肺组织的表达.[结论]中药益气活血方能下调黏附分子ICAM-1、VCAM-1在肺组织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防治肺纤维化的机制之-.  相似文献   

6.
贝母合剂对肺损伤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贝母合剂对博来霉素肺损伤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贝母合剂组,后3组建立博来霉素肺损伤模型,地塞米松组和贝母合剂组分别予地塞米松、贝母合剂治疗。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组织AQP1、ICAM-1和VCAM-1,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Image Pro Plus6.0测量计算其平均光密度(IOD)值。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AQP1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而ICAM-1、VCAM-1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贝母合剂组肺组织AQP1表达明显升高(P<0.01),ICAM-1、VCAM-1表达明显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肺组织ICAM-1、VCAM-1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P<0.05),而AQP1表达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促进肺损伤大鼠肺组织AQP1表达和抑制ICAM-1、VCAM-1表达可能是贝母合剂防治肺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豆灵片(GDL)对Wilson病模型TX小鼠血管损伤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TX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GDL高、中、低剂量组,青霉胺组,每组8只。另选取8只正常的DL小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及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肝豆灵各剂量组及青霉胺组灌胃对应剂量肝豆灵及青霉胺。各组均连续灌胃4周。ELISA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大脑中动脉区域脑组织中内皮血管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脑中动脉区域脑组织中内皮血管ICAM-1、VCAM-1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cy、vWF、TM、EPCR水平升高(P0.01),ICAM-1、VCAM-1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霉胺组Hcy、vWF、TM、EPCR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L高、中剂量组Hcy、vWF、TM、EPCR数值降低(P0.05,P0.01),GDL低剂量组Hcy水平下降(P0.01);同时GDL高、中、低剂量组和青霉胺组ICAM-1、VCAM-1表达减少(P0.05,P0.01)。与青霉胺组比较,GDL高、中剂量组Hcy、TM、EPCR数值降低(P0.01,P0.05),GDL高剂量组vWF水平下降(P0.05);同时GDL高、中量组ICAM-1、VCAM-1表达减少(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存在血管损伤变化,各用药组血管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 WD动物模型TX小鼠存在血管损伤,肝豆灵具有一定的血管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8.
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级联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黏附分子(ICAM-1、VCAM-1)表达变化揭示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法复制脑缺血(缺血3h再灌注12d)动物模型。观察脑脉通(大、中、小剂量)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神经症状积分、脑组织含水量、病理变化、TNF-α、VCAM-1、ICAM-1及ICAM-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症状积分、TNF-α、VCAM-1、ICAM-1及ICAM-1mRNA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脑脉通组(大、中、小剂量)、尼莫地平组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症状积分、TNF-α、VCAM-1、ICAM-1及ICAM-1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脑脉通中剂量组神经症状积分和VCAM-1、ICAM-1及ICAM-1mRNA的表达低于尼莫地平组;脑脉通中剂量组各项指标均低于脑脉通小剂量组。结论:脑脉通拮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抑制TNF-α、VCAM-1、ICAM-1等表达有关,且以脑脉通中剂量组效果最全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及炎性细胞渗出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性损伤作用。方法 BALB/c小鼠10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檗碱组。模型组和小檗碱组予25μL 50LD50病毒液滴鼻建立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感染后1 h,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双蒸水灌胃,小檗碱组每日予药物0.005 g/kg腹腔注射,各组均给药2次/d,连续给药5 d。感染后第2、4、6日分别取材,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 ICAM-1、VCAM-1的表达,对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结果病毒感染后第2、4、6日,模型组肺组织中ICAM-1、VCAM-1的表达明显增强,小檗碱降低了ICAM-1、VCAM-1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单个核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明显升高,小檗碱组第6日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第4日时BALF中单个核细胞数降低(P<0.01)。结论小檗碱能够抑制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组织中ICAM-1、VCAM-1表达,减轻了炎性细胞渗出,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肺组织炎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药物蚤休、半边莲大鼠脑出血后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以探讨蚤休、半边莲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1组、2组,模型1组、2组,中药1组、2组,采用胶原酶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h,中药1组、2组给予蚤休、半边莲水煎剂灌胃,另4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次/日),分别在3天、7天后取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ICAM-1、TNF-α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浆ICAM-1和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浆ICAM-1和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中药蚤休、半边莲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CAM-1和TNF-α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472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分期辨证与病因病机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72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证候学分期调查,总结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分期辨证模式,使其辨证论治根据符合临床实际。方法:参考卫生部甲型HINI流感诊疗方案为诊断标准,选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5月-2010年3月期间住院隔离并确诊的患者472例。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72例,分别按照表证期、里证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的各自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期相关证素等对346例轻症以及126例重症患者的发病年龄,体重,住院天数,发热情况(包括发病中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以及治疗-体温正常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47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表证期表达频数超过50%的症状、体征有:发热90.46%,疲乏68.21%,咳嗽50.29%,咽充血72.83%,扁桃体肿大83.53%等;里证期表达频数超过50%的症状、体征有:发热100%、咳嗽100%、小便黄100%、口渴100%、胸痛76.98%、咽痛81.75%等;恢复期相对高频的有:疲乏30.29%、纳差17.58%、脘痞17.58%、小便黄17.16%、咳嗽11.23%等。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表证期以风热袭表、正气受损为特点,里证期类似于"风温病"的"热郁胸膈证"和"邪热壅肺证"的组合,恢复期以正气受损(气虚、阴虚、阳虚)、余邪未净为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剂对慢性再障患者(CA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补髓生血颗粒剂组和再障生血片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慢性再障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基质细胞(BMSC)血管间粘附分子(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抗原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粘附分子水平ICAM-1、VCAM-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ICAM-1、VCAM-1抗原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在提高VCAM-1方面补髓生血颗粒剂组优于再障生血片对照组.阳虚型比阴虚型恢复好.结论慢性再障患者骨髓基质细胞ICAM-1、VCAM-1抗原表达水平异常,补髓生血颗粒剂可提高粘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从而促进骨髓造血.进一步证实"阳虚易治,阴虚难调"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补肾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MP-1/TIMP-1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CCL4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补肾化瘀方对肝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MMP-1/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经补肾化瘀方治疗后,用药组肝细胞变性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Ⅰ型、Ⅲ型胶原表达明显降低(P<0.05);MMP-1含量明显增加,TIMP-1含量降低,MMP-1/TIMP-1比值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肾化瘀方可能通过增加MMP-1的产生、减少TIMP-1的分泌而使其对MMP-1的抑制作用减弱,促进了Ⅰ型及Ⅲ型胶原的降解,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防治优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有高致病性甲型H1N1病毒的流行性感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防控形势相当严峻,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和预防流感蔓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探讨化瘀解毒汤延缓慢性肾衰、肾小球硬化的机理.方法:采用单肾切除加重复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肾组织PAI-1mRNA的表达.结果:PAI-1mRNA在正常组肾小球内弱阳性表达,模型组表达明显高于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及正常组(P<0.05,P<0.01).西药治疗组表达略高于各中药治疗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瘀解毒汤可能通过下调肾小球PAI-1mRNA基因的表达,促进肾小球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达到延缓肾小球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含碘中药对甲亢大鼠模型甲状腺组织细胞黏附分子ICAM-1、V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甲状腺机能亢进模型,灌服不同浓度含碘中药复方及其他对照药物进行治疗,然后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ICAM-1、VCAM-1 mRNA水平。结果:含碘较低的中药复方较之含碘高的中药复方在减少ICAM-1及VCAM-1 mRNA表达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小剂量含碘中药复方对实验性甲亢大鼠具有抑制其甲状腺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保护甲状腺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血清sICAM1及sVCAM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柱权 《新中医》2006,38(6):17-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倒,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依美思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处方:生黄芪、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治疗。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sICAM1、sVCAM1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ICAM1、sVCAM1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sICAM1、sVCAM1含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并能降低血清sICAM1、sVCAM1含量,抑制细胞粘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MMP-1、TIMP-1表达,以探讨MMP-1、TIMP-1与基质转换的关系,以及苦碟子注射液和大黄虫丸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与苦碟子注射液高剂量组、苦碟子注射液低剂量组和大黄虫丸组,采用40%CC l4橄榄油溶液造模(0.15 mL/100 g),2次/周,并从实验第3周开始给大鼠用20%乙醇灌胃(1 mL/100 g),隔天1次造模。造模结束给予苦碟子注射液高低剂量和大黄虫丸治疗,12周末在股动脉处取血,取肝脏标本。采用HE方法检测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病理变化情况、血清PCⅢ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MMP-1、TIMP-1。结果模型对照组及各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呈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MMP-1、TIMP-1表达均显著增高(P均0.05),且TIMP-1表达明显高于MMP-1表达。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MMP-1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TIMP-1表达却均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肝脏炎症活动及纤维化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可能与MMP-1及TIMP-1表达明显失衡有关。苦碟子注射液及大黄虫丸治疗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何首乌总苷抗氧化与实验性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何首乌总苷(polygonum multiflorum total glycoside,PMTG)的抗氧化性及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protein E gene deficiency,ApoE-/-)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形成的影响。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何首乌总苷高剂量组(150 mg·kg-1·d-1)、低剂量组(25 mg·kg-1·d-1)、阿托伐他汀阳性药物组(5 mg·kg-1·d-1)及模型组,给药第10周后全部处死,酶法检测4组血清脂质含量;化学法测氧化指标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C)及丙二醛(MDA);电镜观察主动脉壁内皮细胞形态变化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ApoE-/-小鼠主动脉壁NFκB的表达。结果:实验10周后,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显示:①可以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1);②明显增加血浆NO及TAC(P<0.05及P<0.01),减少MDA的生成(P<0.01);③电镜观察发现何首乌总苷可以维持主动脉壁内皮细胞正常形态;④抑制ApoE-/-小鼠主动脉壁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P<0.01)。结论:何首乌总苷可能通过抗氧化保护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降低ApoE-/-小鼠氧化型LDL(ox-LDL)、减少主动脉壁NF-κB的表达,从而下调主动脉壁ICAM-1及VCAM-1的表达等环节延缓主动脉斑块的形成,起到防止ApoE-/-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ZTC 1+1用于养阴清肺糖浆水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姣  孙泽沾  康勇 《中草药》2011,42(3):478-483
目的优化养阴清肺糖浆的生产工艺,更好地保留有效成分,提高药液的澄清度。方法采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ZTC 1+1对养阴清肺糖浆原药水提液进行絮凝处理,以有效成分甘草酸保留率和药液浊度为衡量指标,考察絮凝剂用量、絮凝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将絮凝后的药液离心处理,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絮凝提纯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30℃,ZTC 1+1用量0.6 g/L,快搅速度450 r/min,快搅时间2 min,慢搅速度50 r/min,慢搅时间10 min,絮凝后的药液再在转速3 000 r/min下离心20 min,此时甘草酸保留率为84%,药液浊度只有1.3 NTU。结论 ZTC 1+1用于养阴清肺糖浆原药水提液的絮凝提纯效果明显优于醇沉法,絮凝法可以替代醇沉法用于养阴清肺糖浆水提液的提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