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目的:研究毛蕊异黄酮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以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毛蕊异黄酮对A375细胞活性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A375细胞的迁移,Transwell小室检测A375细胞的侵袭作用;qPCR检测A375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结果:毛蕊异黄酮在6.25 ~ 100 μmol/L浓度内不能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毛蕊异黄酮可显著抑制A375细胞的迁移及侵袭(P<0.01),qPCR结果显示毛蕊异黄酮能抑制A375细胞MMP-2及MMP-9的表达.结论:毛蕊异黄酮在小于100 μmol/L浓度时抑制A375细胞的迁移及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及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虫草素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Bel-7402为研究对象,虫草素处理Bel-74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MP-2和MMP-9 mRNA 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MMP-2、MMP-9、ERK、p-ERK、EGFR及p-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虫草素在0~80?μmol/L时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而在80~640?μmol/L时,细胞活力出现下降;在320和640?μmol/L时显著降低(P?<0.05)。40和80?μmol/L虫草素均能显著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活动(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虫草素(40和80?μmol/L)处理Bel-7402细胞48?h后,MMP-2和MMP-9 mRNA 及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虫草素(40和80?μmol/L)处理明显下调p-ERK和p-EGFR蛋白表达(P?<0.05)。结论 虫草素可能通过EGFR-ERK通路介导MMP-2和MMP-9表达下调,从而调控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迁移和侵袭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侵袭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MG-63细胞,细胞划痕法检测MG-63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法检测MG-63细胞侵袭能力;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MG-63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9)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处理后,MG-63迁移明显下降;丹参酮ⅡA浓度在0,10,20,40μmol/L时穿过的MG-63细胞数分别为225.5±5.5、127.5±2.5、97.5±3.5、82.5±4.2个,MG-63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丹参酮ⅡA处理明显降低MMP-2及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丹参酮ⅡA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这与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灯盏乙素调控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4(RIPK4)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正常培养的A549细胞为正常组;用终浓度为25、50、100μmol/L的灯盏乙素处理A549细胞(25、50、100μmol/L灯盏乙素组),MTT法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IPK4 mRNA和RIPK4蛋白的表达;建立沉默RIPK4的A549细胞株(转染si-NC组和转染si-RIPK4组),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建立过表达RIPK4的A549细胞株,给予灯盏乙素处理后(pcDNA+100μmol/L灯盏乙素组和pcDNA-RIPK4+100μmol/L灯盏乙素组),MTT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MTT结果显示,随着灯盏乙素浓度的增加,肺癌细胞的增殖活力被显著抑制,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灯盏乙素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yclinD1蛋白以及RIPK4 mRNA、蛋白表达,促进p21蛋白表达(P0.05),选取灯盏乙素100μmol/L进行后续研究。与正常组(0.79±0.15)、(0.80±0.16)、(155.20±14.38)比较,100μmol/L灯盏乙素组肺癌细胞MMP-2(0.42±0.10)和MMP-9(0.46±0.13)蛋白表达以及迁移细胞数目(80.25±10.03)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NC组[(7.01±1.08)%、(7.10±2.0)%、(7.16±1.03)%、(147.52±12.17)、(0.81±0.10)、(0.86±0.18)]比较,si-RIPK4组肺癌细胞在24、48、72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15.03±2.21)%、(33.21±2.10)%、(50.21±5.37)%显著升高,迁移细胞数目(52.68±9.57)显著减少,CyclinD1蛋白(0.28±0.03)和MMP-2蛋白(0.30±0.05)的表达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DNA+100μmol/L灯盏乙素组[(15.03±2.21)%、(53.21±5.21)%、(70.21±7.45)%、(57.62±9.28)、(0.25±0.06)、(0.30±0.08)]比较,pcDNA-RIPK4+100μmol/L灯盏乙素组肺癌细胞在24、48、72 h时细胞抑制率(6.10±1.03)%、(7.82±0.59)%、(8.36±1.06)%显著降低,细胞迁移数目(125.71±12.58)显著增多,CyclinD1蛋白(0.52±0.10)和MMP-2蛋白(0.58±0.13)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乙素通过抑制RIPK4表达进而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组PC12细胞分成两组:实验一组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0.005、0.025、0.05、0.1、0.25、0.5、1.0、2.0μmol/L)17-AAG培养液;实验二组分别加入150μg/L VEGF(VEGF组)、0.1μmol/L17-AAG(17-AAG组)、0.1μmol/L17-AAG+150μg/L VEGF(17-AAG+VEGF组)培养液。另设DMSO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rights-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VEGF-165蛋白的表达。结果 17-AAG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PC12细胞增殖(P〈0.05);24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μmol/L。0.1μmol/L 17-AAG作用于PC12细胞6、12、24、48 h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0.1μmol/L 17-AAG作用于PC12细胞6、12、24、48 h,VEGF-165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各时点VEGF-165蛋白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90抑制剂17-AAG能抑制PC1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VEG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ζ抑制剂T1038-2546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应用美国经典Z'-LYTETM试剂盒筛选出PKCζ的高效抑制剂T1038-2546,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30μmol/L;通过观察T1038-2546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前后细胞的生长速度,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探讨T1038-2546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与DMSO处理的MDA-MB-231细胞(对照组)相比,低浓度T1038-2546处理的细胞(实验组)生长速度没有明显改变,而90和180μmol/L T1038-2546处理的MDA-MB-231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并且呈现时间依赖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相比,细胞周期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体外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30μmol/L T1038-2546处理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30μmol/L T1038-2546处理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蛋白激酶Cζ抑制剂T1038-2546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侵袭迁移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SMMC-7721、Bel-740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取人肝癌细胞进行复苏,传代,培养。实验分为空白组和给药组,给药组给予不同浓度梯度(50、100、150、200 μmol/L)蛇床子素药液处理。利用MTT法和细胞集落实验测定不同浓度蛇床子素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作用;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不同浓度蛇床子素对人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评价蛇床子素对人肝癌细胞中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细胞迁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蛇床子素能在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 和Bel-7402 的增殖,IC50 值分别为147.62、141.57、179.67 μmol/L,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组在蛇床子素50、75、100 μmol/L浓度条件下可以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P <0.05)。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组人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 <0.05);给药组细胞MMP-2 蛋白的表达量降低(P <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 <0.05)。结论:蛇床子素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侵袭作用机制与下调MMP-2 蛋白和激活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元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将人子宫颈鳞癌细胞SiHa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牛蒡子苷元组(5.0μmol/L)、中浓度牛蒡子苷元组(10.0μmol/L)、高浓度牛蒡子苷元组(20.0μmol/L)和高浓度牛蒡子苷元(20.0μmol/L)+TDI-011536组(3μmol/LHippo信号通路抑制剂)。分组处理后,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中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YAP、YAP、PCNA、MMP-2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牛蒡子苷元组、中浓度牛蒡子苷元组、高浓度牛蒡子苷元组SiHa的细胞存活率、细胞侵袭数、细胞迁移愈合率、细胞中Vimentin荧光强度、YAP、PCNA、MMP-2蛋白表达均降低,而E-Cadherin荧光强度和p-YAP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高浓度牛蒡子苷元组比较,高浓度牛蒡子苷元+TDI-011536组SiHa细胞存活率、细胞侵袭数、细胞迁移愈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体外培养的U87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细胞外ATP对U87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相同条件下不加ATP作为对照组,以加入100μmol/L ATP作为处理组,采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100μmol/L细胞外ATP对U87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用时间显微镜动态观察100μmol/L的ATP作用下U87胶质瘤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高浓度(5 000μmol/L)细胞外ATP对U87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较低浓度(50、100、500μmol/L)细胞外ATP对U87胶质瘤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5 000μmol/L ATP组与其他浓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中,处理组细胞跨膜细胞数为(163.83±17.81)明显多于对照组(89.83±13.27)(P<0.01);迁移实验中,处理组细胞运动速度为(163.83±17.81)μm/h,对照组细胞运动速度为(89.83±13.27)μm/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μmol/L的细胞外ATP对体外培养的U87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滤管截留得到的大分子量灵芝多糖(ultrafiltered macromolecular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UM-GLP)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NCI-H1299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空白培养基和紫杉醇(PTX)处理分别作为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UM-GLP对A549和NCI-H129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划痕实验检测UM-GLP对A549和NCIH1299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UM-GLP对A549和NCI-H1299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随着UM-GLP和PTX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UM-GLP浓度在0.5~2.0 mg/ml时,与PTX浓度在25~100 nmol/L的抑制效果相仿。A549和NCI-H1299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M-GLP组和PTX组的迁移距离均明显缩短(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UM-GLP(2 mg/ml)处理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数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且UM-GLP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与紫杉醇组(0.1μmol/L)相当,对NCI-H1299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小于紫杉醇组(0.1μmol/L)(P0.05)。结论:大分子量灵芝多糖可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NCI-H1299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宫颈癌细胞株探讨血根碱(SAN)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克隆形成及细胞划痕试验研究不同浓度SAN对体外培养的人类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的影响。结果经1.0μmol/L和5.0μmol/LSAN处理后,Siha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对照组的72%和10%(P〈0.01),HeLa细胞比Siha细胞更敏感。用1.0μmol/LSAN处理后,HeLa和Siha细胞的克隆形成数从33个降低到14个和16个(P〈0.05)。划痕试验显示培养48h后,HeLa细胞和Siha细胞的“细胞伤口”宽度对照组分别为(0.51±0.04)mm和(0.64±0.02)mm,而0.5μmol/LSAN处理组为(1.22±0.02)mm和(1.63±0.01)mm(分别P〈0.01和P〈0.05)。MTT、克隆形成及细胞划痕试验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SAN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该研究为SAN作为一种新药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在诱导人黑素瘤A375细胞凋亡中,对核因子-κB(NF-κB)、细胞凋亡抑制蛋白2(C-IAP2)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A375细胞中NF-κB p65核蛋白的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活化,半定量RT-PCR法检测C-IAP2mRNA的表达。结果:2.5、5.0、10.0μmol/LAs2O3作用于A375细胞24h,NF-κB p65核蛋白表达比值分别为(39.60±7.76)%、(10.17±0.90)%和(4.43±0.91)%;caspase-3蛋白比值分别为(10.03±2.06)%、(23.43±3.28)%和(35.70±4.61)%;C-IAP2mRNA表达的比值为(66.78±15.46)%、(30.16±5.52)%和(6.46±4.54)%,上述各指标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及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As2O3作用浓度的增加,caspase-3激活型蛋白增多,NF-κB p65核蛋白和C-IAP2mRNA表达下降。结论:As2O3能抑制NF-κB、C-IAP2基因的表达,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推测NF-κB-C-IAP2-caspase-3通路可能是As2O3诱导A375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入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6例)和糖尿病肾病组(64例)。选择同期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3.56±1.45)mg/L、(1.05±0.23)mg/L、(17.79±2.35)μmol/L、(88.19±10.06)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06±0.28)mg/L、(0.76±0.36)mg/L、(8.89±2.35)μmol/L、(66.88±15.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2.50±1.64)mg/L、(0.85±0.23)mg/L、(15.70±4.05)μmol/L、(65.19±10.06)μmol/L,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7.35±4.34)mg/L、(2.49±0.36)mg/L、(20.20±8.05)μmol/L、(150.30±30.2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r=0.605、0.840、0.601,P〈0.05);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肌酐、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21、0.672,P〈0.05);血肌酐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9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C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肾损害,为临床判定糖尿病肾病比较敏感的指标,可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血微量元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9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组),并选取50名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依据眼底摄片检测结果分为视网膜病变组及无视网膜病变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血中的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中锌[(92.49±14.75)μmol/L比(98.69±10.35)μmol/L]、镁元素[(1.47±0.14)mmol/L比(1.68±0.14)mmol/L]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铜元素[(13.21±2.99)μmol/L比(12.17±2.41)μmol/L]的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病变组患者血中铁[(7.97±1.17)mmol/L比(8.44±1.01)mmol/L]、锌元素[(86.26±15.25)μmol/L比(99.07±10.76)μmol/L]含量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元素的含量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13.89±2.30)μmol/L比(12.46±2.80)μ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锌、铁、铜含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P〈0.05)。结论锌、镁元素缺乏及铜元素过量与女性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锌、铁元素缺乏.铜元素过量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且均为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普伐他汀对肝癌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普伐他汀在体内抑制肝细胞癌增殖和侵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HepG2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腹腔注射浓度为5mg/ml的普伐他汀,每只10ml·kg^-1·d^-1。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束时切取肿瘤称重,检测血中AFP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M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普伐他汀抑制裸小鼠皮下移植型肝癌的生长,抑瘤率34.6%,普伐他汀组和对照组瘤重分别是(0.246±0.129)g和(0.376±0.10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表达分别为(2.657±1.465)μg/L和(4.206±1.20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mRNA分别为(0.474±0.045)和(0.546±0.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伐他汀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主要是抑制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谭蕾  罗爱林  向强  赵以林  何璇 《医学争鸣》2009,30(5):405-407
目的:探讨氯胺酮、咪达唑仑及丙泊酚对大鼠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第5日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用10μmol/L的Ca2+指示剂Fluo-4共孵育30min洗涤后,分别加入150μmol/L氯胺酮,咪达唑仑3μmol/L,丙泊酚10μmol/L,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选定多个细胞分别测定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氯胺酮使体外培养第5日的海马神经元代表钙浓度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987±307)vs(766±226),P〈0.05],咪达唑仑,丙泊酚均使体外培养5d的海马神经元荧光强度明显升高[(1707±514)vs(2663±572),(1057±353)vs(1749±708),P〈0.05].结论:阻滞NMDA受体的氯胺酮降低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细胞内钙浓度,而兴奋GABA。受体的咪达唑仑,丙泊酚则会升高细胞内钙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硝呋齐特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BCPAP和TPC-1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0、1.25、2.5、5、10、20 μmol/L)硝呋齐特处理BCPAP和TPC-1细胞,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硝呋齐特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分选技术观察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硝呋齐特处理后BCPAP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迁移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硝呋齐特0、1.25、2.5 μmol/L处理BCPAP细胞,0、1.25 μmol/L处理TPC-1细胞,24、48、72 h后细胞增殖力均未受到明显抑制( P>0.05);硝呋齐特5、10、20 μmol/L处理BCPAP细胞,10、20 μmol/L处理TPC-1细胞,24、48、72 h后细胞增殖力均受到明显抑制( P<0.05),且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此外,2.5、5 μmol/L硝呋齐特对TP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分别从72 h和48 h起效( P<0.05)。暴露于10 μmol/L硝呋齐特10 d后,BCPAP和TPC-1细胞的克隆形成均受到抑制( P<0.05)。10 μmol/L硝呋齐特处理48 h后,BCPAP和TPC-1细胞均出现细胞核改变,凋亡小体出现;流式分析显示BCPAP及TPC-1凋亡细胞增加( P<0.05)。10 μmol/L硝呋齐特处理BCPAP细胞48 h,促凋亡蛋白CC-3、Bax的表达增加( P<0.05),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 P<0.05);促迁移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减少( P<0.05),MMPs家族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表达增加( P<0.05)。10 μmol/L硝呋齐特处理BCPAP和TPC-1细胞48 h,BCPAP细胞及TPC-1细胞迁移率与侵袭率均下降( P<0.05)。结论 硝呋齐特于体外抑制人甲状腺癌细胞系BCPAP和TPC-1的增殖,通过上调CC-3和Bax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通过降低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阻断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在慢性肺心病(CCP)心衰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将100例CCP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法分为三组,采用尿酸酶法检测血尿酸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30例健康者比较。结果:CCP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58.00%,高于健康组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S);CCP组尿酸水平为(462.7±109.5)肚mol/L,高于健康组的(341.8土102.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尿酸水平为(491.5±112.6)μmol/L,高于I-Ⅱ级组的(351.2±102.8)μmol/L(P〈0.01)、III级组的(421.8±107.1)μmol/L(P〈0.05);血尿酸与LVED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CCP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血尿酸水平检测可作为评估心衰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醋酸棉酚(gossypol acetic acid,GAA)对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制备0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的GAA作用于人舌鳞癌Cal-27 细胞,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GAA对人舌鳞癌Cal-27 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GAA对人舌鳞癌Cal-27 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Transwell实验显示:GAA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细胞侵袭产生抑制作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qRT-PCR实验及Western blot显示,实验组人舌鳞癌Cal-27细胞中MMP-2、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GAA能抑制人舌鳞癌Cal-27细胞的侵袭性,并降低人舌鳞癌Cal-27细胞MMP-2、MMP-9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这可能是GAA抑制肿瘤侵袭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