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CK蛋白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CK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RECK蛋白的表达与MVD.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REC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59.7%(37/62)、71.0%(22/31)、85.5%(53/6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K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VD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RECK和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黏膜上皮癌变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2者联合检测可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71.4%)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2.4%,P<0.05),而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34.7%)低于正常黏膜组织(65.3%,P<0.05).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MTA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密切相关,2者联合检测可望成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NS)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S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41.9%和17.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676,P<0.01).NS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NS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S蛋白检测可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及其与bcl-2、bax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bcl-2、bax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25例进行对照.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5%,明显高于正常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4.2%(P<0.05),并且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月经周期无相关性(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与bax蛋白呈负相关(P<0.05). 结论 survivin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与bcl-2、bax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分别起协同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7.4%、45.2%、69.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54,P<0.01);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EGF mR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40.3%,48.3%,77.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94,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EGF过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有关.EGF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survivin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bax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40例脑胶质瘤瘤组织中survivin、bcl-2、bax蛋白的表达,与正常脑组织10例进行对照.结果:胶质瘤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2.5%,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的阳性表达率0%(P<0.05),其中Ⅲ级、Ⅳ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80.0%,明显高于Ⅰ~Ⅱ级的阳性表达率16.7%(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而与bax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对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脑胶质瘤的发展中分别起协同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UC4及CerbB-2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UC4及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UC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7%、56.7%和5.0%,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80.0%、36.7%,3组间MUC4与CerbB-2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4及CerbB-2的蛋白表达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MUC4及CerbB-2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者联合检测可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同源异型盒A5(HOXA5)蛋白的表达.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OXA5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年龄、性别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HOXA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3%、41.9%和64.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1,P《0.05).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升高,HOXA5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χ2=10.493,P《0.05).HOXA5蛋白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HOXA5的高表达可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9.
食管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食管鳞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GF-Ⅱ蛋白的表达,并分析IGF-Ⅱ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GF-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9%、63.64%和22.22%,任意2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Ⅱ蛋白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IGF-Ⅱ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食管鳞癌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及mRNA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及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4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①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和mRNA均为阳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均<0.05).②淋巴结转移者食管鳞癌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和mRNA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5).③浸润至外膜的食管鳞癌组织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低于深肌层及浅肌层(P均<0.05).结论:人食管鳞癌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及mRNA均呈低表达,Syndecan-1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3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瘤组织中survivin、bcl-2、bax蛋白的表达,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2例进行对照。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5%,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阳性表达率21.9%(P〈0.0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而与bax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并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展中分别起协同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Surviv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非生物素检测方法,检测MMP-2和Survivin蛋白在58例ESCC和30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中的表达。结果MMP-2和Survivin蛋白在ESCC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食管正常上皮(P<0.01);MMP-2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1),随着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级的提高与区域淋巴结转移而上调;Survivin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MMP-2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2和Survivin的表达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ESCC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urvivin,p53,bcl-2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尿路上皮癌组织、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及15例对照癌旁组织中Survivin,p53,bcl-2的表达,并与肿瘤恶性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urvivin,p53,bcl-2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0.37%,57.41%和46.30%,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及对照癌旁组织.Survivin和p53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病理分期显著正相关(P<0.05);bcl-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和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0.05).Survivin与p5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Survivin与bcl-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表明其在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Survivin和p53的高表达提示尿路上皮癌预后不良. Survivin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与p53,bcl-2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Surviv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P)方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并与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43例前列腺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0.47%,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未见survivi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的WHO肿瘤分级有相关性。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基因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前列腺癌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mRNA及其蛋白和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子宫内膜癌,33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mRNA及其蛋白从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到子宫内膜癌,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P<0.01)。53例子宫内膜癌中SurvivinmRNA与其蛋白阳性表达一致,两者与组织分化呈正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无关。bcl-2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呈负相关,而与临床分期无关。Survivin与bcl-2无关。结论:Survivin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它的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Survivin与bcl-2基因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4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Survivin、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74例大肠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1.6%,而在相应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Survivin阴性表达。Survivin表达上调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大肠癌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晚相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bcl2表达阳性与阴性者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65.4%,两者比较无显著性(P>0.05);P53表达阳性与阴性者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4%和47.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越高,大肠癌分化程度越低,侵袭性更强,临床分期愈晚。大肠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与P53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马楠  冯英明  张贺龙  纪统理  张伟  张惠中 《医学争鸣》2007,28(11):1030-1032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的survivin的表达与HBV感染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45例,癌旁肝硬化组织25例,肝硬化组织18例,肝炎组织5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survivin的表达,同时检测原发性肝癌中HBsAg的表达. 结果:在45例肝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34例(75.5%),阳性率高于癌旁肝硬化组织(44.4%),肝硬化组织(0),肝炎组织(0)和正常肝组织(0,P<0.001). 肝癌中survivin的表达在Edmondson分级Ⅲ~Ⅳ级高于Ⅰ~Ⅱ级(P=0.014),而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有门脉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survivin与HBsAg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4). 结论:肝癌组织中survivin高表达说明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同时HBV感染对于survivin表达上调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 5例喉鳞癌及1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 喉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率为80 % ,显著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的表达率2 0 % (P <0 .0 5 )。Survivin蛋白表达与喉鳞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 .0 5 )。结论 survivin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喉鳞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TERT mRNA和survivin mRNA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80例尖锐湿疣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hTERT mRNA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尖锐湿疣中hTERT mRNA阳性表达率(66.25%)明显高于正常皮肤(20%)(P<0.05);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55%)明显高于正常皮肤(5.0%)(P<0.05);hTERT mRNA和survivin mRNA两者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hTERT和Survivin的过表达在CA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urvivin可导致端粒酶活化,但端粒酶激活可能不完全依赖于Survivin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