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检测5-FU联合Rg3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MKN-2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构建体外肿瘤球模型研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肿瘤球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FU联合人参皂苷R驴对MKN-28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构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5-FU组、Rg3组和5-Fu+Rg3组(联合给药组);研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统计各组肿瘤的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结果MGC-803胃癌细胞和MKN-28胃癌细胞给药48h后,联合给药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GC-03胃癌细胞肿瘤球和MKN-28胃癌细胞肿瘤球给药7d后,联合给药组肿瘤球体积显著小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联合给药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能力显著强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荷瘤裸鼠实验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给药显著延长荷瘤裸鼠的中位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Fu与Rg3均具有抗胃癌细胞的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是一种潜在的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endostar,商品名恩度)联合化疗方案对人乳腺癌(MCF-7)裸鼠模型的治疗,观察其对裸鼠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8只荷瘤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及B组,每组24只,两组再分为化疗组、内皮抑素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化疗组给予紫杉醇+顺铂(TP),紫杉醇20mg/kg,腹腔注射,第1、7、14天,顺铂5mg/kg,腹腔注射,第1、7天;内皮抑素组给予重组人内皮抑素10mg/kg,静脉推注,连续14d;联合用药组给予重组人内皮抑素+TP:紫杉醇20mg/kg,腹腔注射,第1、7、14天,顺铂5mg/kg,腹腔注射,第1、7天,重组人内皮抑素10mg/kg,静脉推注;对照组连续14d静脉推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各组的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ELISA方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微血管密度(MVD)、凋亡指数,B组动物观察其生存期。结果联合用药组VEGF、MVD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凋亡指数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结论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治疗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对肿瘤生长及肿瘤血管抑制优于单一化疗,但1个周期联合化疗用药不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对乳腺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在乳腺癌移植瘤动物模型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通过乳腺癌细胞培养,将乳腺癌MCF-7细胞注射入40只裸鼠的右腋窝皮下,建立乳腺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NS组)、GH组、SST组、GH+SST组4组,每组10只,给予GH和SST治疗后,观察裸鼠的体重变化、移植瘤体积变化。裸鼠处死后剥取移植瘤称重,计算肿瘤抑瘤率,行瘤体切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指标Ki-67、Bcl-2检查,以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裸鼠注射药物前后体积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裸鼠移植瘤体积变化与对照组比较:G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T组和GH+S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裸鼠移植瘤重量和抑瘤率与对照组比较:GH组移植瘤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T组和GH+S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GH组为18.47%,SST组为48.55%,GH+SST组为30.32%。④移植瘤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镜下观察各组移植瘤瘤体瘤组织间有较多粗细不一的纤维组织将瘤组织分隔成巢状,偶见围成腺腔,均可见片状坏死灶,SST组坏死灶增大。Ki-67标记指数和Bcl-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G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T组和GH+S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GH促进裸鼠体重增加但并不促进肿瘤生长;②SST抑制肿瘤生长;③GH和SST联用讨改善裸鼠营养状况,抑制肿瘤生长,该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GH和SST治疗乳腺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和顺铂(DDP)治疗人乳腺癌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疗效。方法:建立裸鼠皮下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应用As2O3和DDP联合治疗,计算抑瘤率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瘤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为76.47%,明显高于单独应用As2O3,或DDP的抑瘤率(P〈0.01);且联合用药组的肿瘤细胞呈明显凋亡形态改变。结论:As2O3与DDP联合用药比两药单独应用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二者具有协同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TKI)联合放疗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TKI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将乳腺癌细胞分为生理盐水组,TKI干预组(TKI处理后无X射线照射),X射线干预组(X射线照射,无TKI处理)和TKI联合放疗干预组。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比较各组细胞存活率。构建乳腺癌裸鼠异位瘤模型,考察不同干预组对肿瘤生长的抑制能力。结果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单独利用X射线照射或者单独利用任何浓度的TKI抑制剂处理乳腺癌细胞,细胞的存活率均较处理前出现降低;但TKI联合放疗乳腺癌细胞存活率较前面两组(TKI干预组,X射线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KI预处理组或X射线干预组比较,TKI联合放疗干预组能够明显抑制荷瘤裸鼠肿瘤体积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I抑制剂联合放疗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胰腺癌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胰腺癌荷瘤裸鼠模型,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纯水(对照组)和含有不同浓度(0.05%、0.1%、0.15%)的塞来昔布饮水,观测裸鼠肿瘤生长情况并测量不同时间的体积变化,于治疗28d后处死裸鼠,测瘤体重量,应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增殖指数(PI)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治疗组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呈浓度依赖性和时效性;治疗28d后,治疗组瘤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96±0.09)g、(0.78±0.06)g、(0.64±0.07)gvs(1.16±0.12)g,P〈0.01)];治疗组caspase-3相对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0.021±0.002、0.026±0.003、0.031±0.002VS0.006±0.001,P〈0.01)。0.1%组、0.15%组的PI和MV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5%组的PI和MVD虽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显著抑制荷胰腺癌裸鼠的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caspase-3活性来诱导细胞凋亡,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来发挥抗肿瘤效应,在临床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ASON)基因对裸鼠体内膀胱癌生长的抑制作用,阐明反义端粒酶基因对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膀胱癌EJ细胞株分别采用换液培养和用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PS-ASON)处理,将换液培养及PS-ASON处理的EJ细胞分别接种BALB/c裸鼠(对照组24只和PS-ASON处理组12只),观察致瘤率;肿瘤形成至20 mm后将对照组裸鼠随机分为3组(n=8),隔日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PS-ASON(PS-ASON注射组)及化疗药物表阿霉素(表阿霉素组)。观察各组裸鼠致瘤时间、裸鼠体质量及肿瘤体积的变化,计算各组裸鼠生存率;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PS-ASON处理组裸鼠致瘤率低于对照组(P<0.01),致瘤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裸鼠平均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按照不同分组,裸鼠注射不同药物治疗12 d后,PS-ASON注射组和表阿霉素组裸鼠肿瘤体积均小于空白对照组(P<0.01);PS-ASON注射组与表阿霉素组裸鼠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裸鼠体质量持续下降;接种16 d后,PS-ASON注射组裸鼠体质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接种肿瘤8 d后,表阿霉素组裸鼠体质量低于PS-ASON注射组(P<0.01);空白对照组裸鼠体质量与表阿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PS-ASON注射组和表阿霉素组肿瘤细胞出现大量凋亡和坏死。PS-ASON注射组裸鼠生存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和表阿霉素组(P<0.01)。结论:反义端粒酶基因对体内膀胱癌形成及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化疗药表阿霉素相当,可以用于膀胱癌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射频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兔肝VX2肿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射频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兔肝VX2肿瘤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四组,观察血清学ALT肿瘤直径HE染色等变化情况,运用免疫组化和TUNEL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1)ALT:联合治疗组后第1天明显升高,第3天后开始下降,1w后已降至治疗前水平下;(2)肿瘤直径:联合治疗组较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5);(3)病理形态学观察:联合治疗组HE染色可见正常肝组织炎症充血带无定形的坏死组织形成的条带;(4)细胞凋亡和增殖:联合治疗组的凋亡指数较其他组高(P〈0.05),而增殖指数较其他组低(P〈0.05),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745,P〈0.01)。结论:射频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肝VX2肿瘤疗效比较明显,对肝功能损伤较小;其治疗机制可能为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染料木黄酮对卵巢癌HO-8910PM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心  辛晓燕  黄艳红 《医学争鸣》2006,27(6):536-539
目的:观察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GEN)与顺铂(DDP)联合应用治疗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建立20只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GEN组、DDP组及GEN+DDP组.4wk后处死裸鼠,计算抑瘤率,用Ⅷ因子抗原多克隆抗体测定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用细胞增殖指数(PI)反映细胞增殖状态,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DDP组及GEN组均可有效抑制卵巢癌移植瘤生长,二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GEN+DDP组MVD和PI低于GEN组和DDP组(P〈0.01),3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形态学观察可见GEN组和GEN+DDP组细胞凋亡、凋亡小体及变性坏死增多,而对照组少见.结论:GEN对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与DDP有协同作用;GEN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肿瘤区新生血管的生长、阻断肿瘤血供有关.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对裸鼠胰腺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ZD7155对裸鼠胰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裸鼠接种胰腺癌PaTu8988s细胞建立胰腺癌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10mg·kg^-1·d^-1)ZD7155治疗组和高剂量(20mg·kg^-1·d^-1)ZD7155治疗组,每组20只。治疗10d后每组各处死10只裸鼠,测量肿瘤体积,称取瘤体质量,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新生血管的CD31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其余裸鼠共治疗30d,记录生存期并观察ZD7155的毒副作用等共49d。结果:(1)对照组和低、高剂量治疗组的实体瘤平均体积分别为(35.8±6.7)、(21.5±6.1)、(10.7±4.1)cm^3(P〈O.01)。(2)低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在治疗后10d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22.7%和44.6%(P〈O.01),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3)对照组和低、高剂量组平均微血管数目分别为16.7±0.9、11.5±0.5、6.05±0.7(P〈0.01)。(4)对照组细胞未见凋亡改变,两治疗组均可见大量典型的处于不同阶段的凋亡细胞。(5)治疗组裸鼠生存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O.01),而且高剂量组裸鼠生存期较低剂量组亦显著延长(P〉O.01)。(6)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在体内能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望成为治疗胰腺癌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β1整合素反义寡核苷酸(ASODN)治疗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可行性.方法:常规体外培养SKOV3细胞,采用皮下注射法建立移植瘤裸鼠动物模型.32只荷瘤鼠随机分为ASODN组(A组)、ASODN联合顺铂(DDP)组(A+D组)、DDP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NS组),每组8只,分组给药.以脂质体包裹的β1整合素ASODN直接移植瘤内注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结果:A组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分别为(316.10 ±21.77) mm3和48.15%,与NS组比较抑瘤率较高,肿瘤生长缓慢(P<0.01).而A+D组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分别为(178.70±40.67) mm3和70.37%,与DDP组、A组及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0.01).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组和A+D组肿瘤组织中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结论:单用β1整合素ASDON或联用DDP均可有效抑制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的生长,可能与其特异性下调β1整合素基因表达有关.特异性靶向β1整合素ASODN可用于卵巢癌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对小鼠结肠癌原发肿瘤(先前接种肿瘤)切除后皮下移植瘤、肝内转移瘤及切口种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阐明十全大补汤抑制原发瘤切除引起的转移瘤生长的内在机制。方法:构建3种荷瘤小鼠原发肿瘤切除模型,随机分为原发瘤切除组、原发瘤未切除组、十全大补汤组。分别采用原发瘤切除及十全大补汤治疗10d,摘除眼球取血,剥离瘤体,并测量其大小和质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治疗后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水平。应用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肿瘤转移灶情况;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移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及细胞增殖;采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nick—end—labeling,TUNEI.)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原发肿瘤切除后,皮下转移瘤模型中,十全大补汤组平均转移瘤体积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变小(P〈O.01),转移瘤发生率为50%;肝转移瘤模型中,十全大补汤组平均肝转移结节个数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转移瘤发生率为40%;切口移植瘤模型中,十全大补汤组平均转移瘤体积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变小(P〈0.01),转移瘤发生率为30%。在皮下、肝脏、切口转移瘤模型中,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十全大补汤组肿瘤组织Ki67明显降低(P〈0.01),TUNEL指数明显增高(P〈O.01),MVD明显降低(P〈O.01)。ELISA检测显示,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十全大补汤能够降低血清中VEGF及上调ES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瘤切除可使荷瘤小鼠体内的VEGF、AS和ES比例失衡,有利于肿瘤血管生成及促进转移。十全大补汤能明显抑制小鼠原发瘤切除后转移瘤生长,明显抑制转移瘤血管生成以及与之相关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作用,并且可抑制转移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故原发瘤切除后及时应用十全大补汤对降低转移瘤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蟾毒灵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及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胰腺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S)、5-氟尿嘧啶组(5-Fu)、蟾毒灵组(Bu)、蟾毒灵加5-氟尿嘧啶组(Bu/5-Fu)。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20ml/kg、5-Fu24mg/kg、Bu1mg/kg、Bu1mg/kg+5-Fu24mg/kg。用药后第7天处死,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TUNEL法检测瘤体凋亡指数,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NS组相比,各药物干预组瘤体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0.01),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Bu/5-Fu组瘤体体积明显小于Bu组、5-Fu组(P〈0.05);Bu/5-Fu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Bu组、5-Fu组(P〈0.01);Bu/5-Fu组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Bu组、5-u组(P〈0.01)。结论:蟾毒灵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联合5-Fu可起到增效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丸对乳腺癌化疗相关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NC)组和待处理组。将待处理组小鼠建成荷4T1乳腺癌小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肿瘤对照(TC)组、紫杉醇(PTX)组、补中益气丸(BZYQ)组、补中益气丸+紫杉醇(BZYQ+PTX)组。BZYQ1.5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PTX10mg/kg腹腔注射,每2天1次。给药21d,观察小鼠体重、肿瘤体积、力竭游泳时间指标的变化,并检测肌肉SOD、MDA水平。结果与实验开始前比较,给药后第3周时Nc组和BZYQ+PTX组小鼠的体重明显增加(P〈0.05)。与Tc组比较,给药第9d开始,BZYQ+PTX组小鼠的肿瘤体积明显变小(P〈0.05),给药第18d时,PTX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小(P〈0.05);BZYQ+PTX组和PTX组两组小鼠的瘤重均变小(P〈0.05~0.01)。与NC组比较,vrx组小鼠的平均力竭游泳时间则在给药后第1、2、3周均明显下降(p〈o.05~o.01),PTX+BZYQ组小鼠的平均力竭游泳时间仅在给药第1周时下降(P〈0.01),第2、3周时较PTX组小鼠明显延长(P〈0.01)。与Tc组比较,PTX组SOD值明显降低,而BZYQ+PTX组的SOD值较P1x组明显升高:PTX组MDA浓度明显升高.而BZYQ+PTX组的MDA浓度较PTX组明显降低。结论补中益气丸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发挥抗乳腺癌化疗相关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鲍健  刘合波  鲍扬漪  孙峰  刘柳 《安徽医学》2013,34(12):1733-1736
目的 研究1,25二羟维生素[1,25(OH)2D3]联合塞来昔布对裸鼠人乳腺癌模型中肿瘤细胞增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54只裸鼠人乳腺癌模型(HS578T)随机分成9组,A组:生理盐水组(0.2 ml/只);B组:阿霉素组(1.75 mg/kg,5 d);C组:塞莱昔布组(30 mg/kg);D组:低剂量1,25(OH)2D3组(0.4 μg/kg);E组:中等剂量1,25(OH)2D3组(0.8 μg/kg);F组:高剂量1,25(OH)2D3组(1.6 μg/kg).G组:塞莱昔布(30 mg/kg)联合低剂量1,25(OH)2D3(0.4 μg/kg)组;H组:塞莱昔布(30 mg/kg)联合中等剂量1,25(OH)2D3(0.8 μg/kg)组;I组:塞莱昔布(30 mg/kg)联合高剂量1,25(OH)2D3(1.6 μg/kg).观察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环氧化酶-2(COX-2)、维生素受体(VDR).结果 1,25(OH)2D3、塞莱昔布均能抑制裸鼠乳腺癌转移瘤肿瘤生长,两者联合显著提高对裸鼠转移瘤的抑制率.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I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 756.52±254.80)、(563.63±100.65)、(1 000.10±180.07)、(1 175.47±91.27)、(1 107.63±209.18)、(980.74±163.22)、(927.27±172.54)、(881.81±127.22)和(636.36±109.42)mm3.各组瘤体抑瘤率分别为69.52%、44.80%、36.04%、39.71%、46.62%、49.51%、53.23%和65.32%,各剂量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合组较两药各自单药组均明显提高抑瘤作用.1,25(OH)2D3对VEGF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对VDR的表达也有上调作用(P〈0.05);塞莱昔布对VEGF、COX-2表达明显抑制(P〈0.05);两药联合明显抑制VEGF、COX-2的表达(P〈0.05),且抑制作用较单药得以增强,两药联合可以明显上调VDR的表达(P〈0.05).结论 1,25(OH)2D3可抑制裸鼠乳腺癌的生长,作用呈剂量依耐性,联合塞莱昔布可增强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增加了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1,25(OH)2D3联合塞来昔布的协同作用可能意味着新的临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NC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4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NC方案化疗,设为化疗组,NC方案,NVB25mg/m2ivgtt,d1、8;DDP70mg/m2ivgtt,d1,21~28d为一周期,4周期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者采用最佳支持治疗。结果:化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5.0%和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21.3个月和12.1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毒性反应方面,化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NC方案化疗疗效理想,毒性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化痰散结方对乳腺癌MCF-7/ADM移植瘤的逆转耐药机制。方法制备荷瘤小鼠模型;设立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阿霉素组、阿霉素+维拉帕米组、阿霉素+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肿瘤组织内阿霉素蓄积情况,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各组移植瘤耐药细胞P糖蛋白( P-gp)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及维拉帕米组均能减轻瘤重,提高抑瘤率,与生理盐水组及阿霉素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及维拉帕米组均能够降低P-gp含量、提高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其中高剂量中药组对细胞内阿霉素、P-gp的影响较维拉帕米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化痰散结方能逆转阿霉素耐药,增减肿瘤组织中阿霉素含量,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降低P-g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磷酰胺(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TMSG-1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转移性乳腺癌的分子诊断和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 将乳腺癌细胞株MCF-7注入裸鼠体内,建立移植瘤模型.将24只移植瘤接种成功的裸鼠分为CTX模型组、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组、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观察各组裸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及移植瘤体积、重量,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移植瘤细胞TMSG-1蛋白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移植瘤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组、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组能有效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及重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组、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高于模型组(P〈0.01);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组、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组移植瘤的TMSG-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显示模型组、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组、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破壁灵芝孢子粉与CTX联合用药、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显著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同时还可以上调TMSG-1蛋白的表达起到抗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内皮抑素腺病毒治疗裸鼠原位胰腺癌的机制,观测其疗效。方法通过细胞内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携带内皮抑素重组腺病毒Ad-mEndo,体外转染胰腺癌细胞株AsPC-1、BxPC-3,并测定感染的胰腺癌细胞上清液(鼠源性内皮抑素)mEndostatin蛋白的表达。荷瘤裸鼠腹腔注射腺病毒液Ad-mEndo,观察原位胰腺癌肿瘤的大小及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重组腺病毒Ad-mEndo体外能转染胰腺癌细胞株,并表达mEndostatin mRNA及蛋白。重组腺病毒Ad-mEndo治疗组肿瘤体积和微血管密度均显著小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Ad-mEndo腹腔注射能有效抑制裸鼠原位胰腺癌的生长,为胰腺癌的治疗探索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DHEA)联合环磷酰胺(CTX)对接种L615白血病细胞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接种L615白血病细胞的小鼠分为对照组、CTX组、DHEA(低、中、高)剂量组、DHEA(低、中、高剂量)联合化疗(CTX)组,连续给药9、12d后分别检测肿瘤抑制率、外周血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胸腺与脾指数等指标。结果DHEA低、中、高剂量组,CTX组以及DHEA(低、中、高剂量)联合CTX组瘤重均低于对照组,抑瘤率分别为45.40%、67.94%、50.48%、70.48%、69.21%、75.87%及72.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HEA中剂量组瘤重均低于DHEA低剂量组及DHEA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EA低、中、高剂量组的白细胞数[(15.87±3.32)×10-9、(17.92±1.79)×10-9、(18.55±3.21)×10-9/L)]及DHEA联合CTX各组的白细胞数[(16.72±2.67)×10-9、(18.98±2.34)×10-9、(19.65±2.79)×10-9/L)]均高于对照组[(13.32±2.56)×10-9/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HEA低、中、高剂量组及DHEA联合CTX各组的白细胞数均高于CTX组[(10.56±1.83)×10-9/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HEA低、中、高剂量组的骨髓有核细胞数[(8.28±2.12)×10-9、(9.93±1.36)×10-6、(8.22±1.91)×10-6/股骨]及DHEA联合CTX各组的骨髓有核细胞数[(7.55±1.13)×10-9、(8.67±2.21)×10-9、(7.96±1.46)×10-6/股骨]均高于对照组[(6.34_±1.21)×10-6/股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EA中剂量组的骨髓有核细胞与CTX组[(7.92±0.89)×10-6/股骨]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HEA低、中、高剂量组及DHEA联合CTX各组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DHEA及联合化疗对L615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对化疗后荷瘤小鼠造血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