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阳离子转运蛋白1(SLC22A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意义。方法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HAP)数据库分析SLC22A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Oncomine和GEPIA数据库分析SLC22A1基因在肝细胞癌和肝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GEPIA和Linked Omics数据库分析SLC22A1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相关性:总生存期(OS)、无瘤生存期(DFS)、病理分期和种族。采用Metascape在线工具对SLC22A1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LC22A1蛋白和m 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且与肝细胞癌预后呈正相关(P0.001)。肝细胞癌中SLC22A1基因表达水平与预后、病理分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与种族无相关性。功能富集分析显示,SLC22A1基因通过影响小分子分解代谢过程、对异源生物刺激的反应和有机酸生物合成过程等发挥作用。通路富集分析显示,SLC22A1基因通过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降解和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通路起作用。结论细胞癌组织中SLC22A1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肝正常组织,其表达情况与肝细胞癌预后存在显著关联,提示SLC22A1可能成为评估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和研发肝细胞癌相关靶向药物的候选靶点,为肝细胞癌研究提供新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3.
肺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功能逐渐减退。因此,对于老年人,有必要进行独立的肺功能调查,确定老年人肺功能预计值公式,计算老年人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正常值。目前针对老年人肺功能的研究不多,为此我们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青春期及育龄期功血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法连续治疗3个周期,绝经过渡期功血在诊断性刮宫排除肿瘤后给予妈富隆口服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合剂(熟地黄、菟丝子、山萸肉、紫河车、旱莲草、五味子、泽泻、生山药、白术、香附、党参、黄芪、当归、白芍、陈皮、荆芥炭)。观察2组临床疗效、出血停止时间和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出血停止时间为(45.50±13.0) h,对照组为(58.0±15.0)h,治疗组的出血停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9例,对照组复发16例,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值得在妇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中国的胃癌发病率占全世界的42%[1]。目前,手术仍为胃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大部分Ⅱ期以上的胃癌患者仍死于肿瘤复发,因而寻找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延长肿瘤复发在胃癌术后治疗上日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92例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宁波市奉化区2010—2015年四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早死概率及趋势,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控制目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0—2015年宁波市奉化区户籍居民死亡个案数据,应用寿命表法计算早死概率,分析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的趋势以及性别和地区差异,并以"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评价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空间。结果心脑血管疾病(2.60%~3.82%)和恶性肿瘤(7.03%~9.20%)的早死概率高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0.18%~0.48%)和糖尿病(0.17%~0.44%),早死概率男性(13.71%~16.57%)高于女性(5.92%~9.41%),早死概率最高的前三位乡镇/街道为大堰镇(14.62%)、松岙镇(12.83%)和西坞街道(12.66%)。2010—2015年宁波市奉化区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P0.05),由12.05%下降到10.21%;四类慢性病年均下降速度为3.26%,女性年均下降速度为6.56%,快于男性的1.32%。以2015年为基准计算,男性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距离2030年控制目标(9.60%)尚有4.11%的下降空间,女性距离2030年控制目标(4.58%)尚有1.96%的下降空间。结论宁波市奉化区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早死概率高于女性,且下降速度较慢,不同乡镇/街道居民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及其变化速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背景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的发展,国际上利用光生物调节进行疾病防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关于光生物调节对DR的防治作用研究鲜见报道. 目的 探讨光生物调节对高糖环境下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光生物调节在DR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并进行传代培养,采用Nissl染色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发光二极管(LED)组,正常对照组细胞采用Neurobasal培养基进行培养,高糖模型组细胞在Neurobasal培养基中添加25 mmol/L葡萄糖,高糖+LED组细胞造模后48 h在培养箱中用LED红光光源进行照射,光源波长为620 nm,最大功率为1W,中心光辐射照度为6.67 mW/cm2.光源置于细胞上方2 cm处,光斑直径为2.0cm,使光斑完全覆盖1个培养孔,每次连续照射300 s,12h后重复照射1次,共照射3次.培养后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培养后2~3d,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多边形和椭圆形,可见细胞核及核仁.培养后5~7d神经元突起增多,经Nissl染色后细胞质呈蓝紫色,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达91%.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34_±3.176)%、(33.642±9.315)%和(23.914±6.375)%,其中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 LE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l).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可见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中Ca2+荧光像素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LED组细胞中Ca2+荧光像素值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n blot法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中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4±3.18、2.16±0.46和7.15±1.72,高糖+LED组细胞中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糖环境抑制抗凋亡的PI3K/AKT通路活性并影响视网膜神经元钙稳态,导致细胞凋亡.低强度LED光照射可激活PI3K/AKT通路,减少高糖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I)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2月实施中心静脉导管患者616例,28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27例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措施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及临床指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感染率3.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试验组患者短期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导管堵管率为3.06%、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45%、置管天数(13.36±0.82)d、住院天数(12.71±0.77)d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流程有助于降低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不良拔管发生率,利于治疗恢复。  相似文献   
9.
悬吊运动训练(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的理念应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治疗,已成为康复治疗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训练方式,同时SET模式仍然具有治疗关节活动障碍、肌力降低、耐力减小及涉及骨骼肌感觉运动控制失调的潜力。近几年也已用于脑卒中患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1]。Wolf等进行了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  相似文献   
10.
王海明  张焱 《中国校医》2013,27(2):119-120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B)的病因及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中兰州地区338例教师UGB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为UGB的常见病因,分别占37.57%和26.63%,上消化道重度出血率以食管静脉曲张最高(21.6%);冬春季节高于夏秋季节;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市郊高于市区,不同性别、年龄者出血病因不尽相同. 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通过内镜检查确诊病因,以指导治疗;若能重视卫生宣教工作,可降低UGB发病率;教师职业对UGB发病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