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上海对本地区现有的康复医疗资源现状进行调研,为卫生行政部门启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试点工作提供科学循证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调研,各单位在完成《上海市康复医疗资源调查表》填写后需加盖单位公章确认.结果:上海市共有463家医疗机构,其中180家(38.88%)设有康复医学科,31家(6.7%)设有康复病床,康复医师585人,康复治疗师754人.康复医师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26.32%,康复治疗师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3.71%.结论:目前上海康复从业人员数量和专业质量都未达到卫生部对康复医学科设置的基本标准,尤其康复人才匮乏凸显.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规范培养康复人员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卫生系统康复资源的分布和配置。方法采用调查表通过走访的形式调查深圳市卫生系统90家医疗机构,了解康复医学科的设置、人员、场地和设备等情况。结果90家医疗机构中,55家(61.1%)设有康复医学科,15家(16.7%)设有病床,共有病床384张,康复医师207人(平均2.3人),康复治疗师110人(平均1.2人);每家医疗机构康复设备价值平均为49.3万元,康复训练场地为155.6m2。结论深圳市医疗机构在康复医学科设置、康复专业人员数量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尽管场地和设备的总量较高,但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院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疆康复医疗资源现状及医学院校康复医学教育状况进行调研,为卫生行政部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及宏观调控提供循证及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结合的方式调研新疆二级及以上各类医院及医学院校的康复医疗及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各机构在填写完成《新疆康复医疗资源调查表》后需加盖单位公章确认,并随机抽样实地调查南北疆各2个行政区域.结果:调查显示新疆有康复医学内涵的医疗及教育机构共计68家.其中64家为医疗机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专科医院为21/40/3),4家为医学院校.64家医疗机构中:卫生系统医院49家,兵团医院10家,部队医院3家,民政医院2家;设置有康复床位的46家:康复编制床位数共1287张,占其总床位数的3.19%;康复医师436人,康复治疗师352人,康复护士412人;床位∶医师∶治疗师∶护士比在三级医院为1∶0.31∶0.27∶0.30;二级医院为1∶0.42∶0.31∶0.39.结论:新疆各级医院的康复科设置、专业人员及专业质量等康复医疗资源未达到卫生部对康复医学科设置的基本要求.优势资源集中在首府三级医院,康复人才匮乏.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合理配置康复医疗资源及通过多种方式规范培养康复专业技术力量,使之与我国康复医疗整体需求相适应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研湖北省康复医疗资源现状,为我省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对湖北省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统一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康复学科设置、人员、场地及设备等多个方面。 结果共收回调查问卷176份,其中166家(占94.3%)成立康复医学科,设置独立康复病房仅有122家(占69.3%),床位总计有3359张;康复医师有1260人(占36.7%),康复治疗师有904人(占26.3%),康复护士有1272人(占37%),康复医师、治疗师和护士副高以上职称占有率分别为26.0%、3.1%和28.3%。 结论目前湖北省康复发展相对滞后,在学科建设、专业人员、医疗管理及设备配置等多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康复治疗人才极度缺乏,无法满足康复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河北省现有的康复医疗资源现状进行调研,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的方式调研,各医疗机构在完成《河北省康复医疗资源调查表》后通过电子邮件上报数据至河北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河北省开展了康复医疗服务的168个医疗机构的康复资源配置情况,其中152家(90.5%)设有康复医学科,99家(58.9%)设有康复病床,各康复专业设置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器制备、康复评定、针灸推拿及理疗等,共有康复医师1124人,康复治疗师819人,康复护士767人。结论:河北省医疗机构开设康复医学病区尚不足,康复医学专业从业人员数量及质量均落后于发达国家及国内一线城市平均水平且各地区康复医学专业服务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研上海市康复人力资源现状。方法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行动指南》“康复现状系统评估配套工具 康复信息收集模板”,按照上海市康复治疗质量控制中心要求,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实施上海市康复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及其知识结构调查。结果 调研医疗机构311家,开设康复医学科254家(82.47%);康复从业医师1414名,注册康复医师528名(37.34%),其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分别为142名(26.89%)、262名(49.62%)、124名(23.48%);具有康复资质治疗师共2668名,其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分别为11名(0.41%)、461名(17.28%)、2196名(82.31%);康复护师共1614名,其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分别为13名(0.81%)、476名(29.49%)、1125名(69.70%)。每10万人口中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师分别为2.17人、11.11人、6.65人,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1/5;无康复执业医师机构121家,多点康复执业机构40家。结论上海市的康复医师、治疗师和护师存在较大缺口。基于当前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专业的职业系列和资质认证尚未完善的现状,建议多渠道、多形式进行针对性岗位培训,尤其须加强康复从业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和康复转型培训;推进康复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以满足临床康复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成都市多家医院康复医学学科的人员构成情况,探讨康复医学学科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 方法 通过调查成都22个区(市)县辖区内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院的人员配置情况,结合国内外先进康复机构的经验,探索康复医学科的专业人员合理配置。 结果 目前成都区域内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严重不足,缺口较大;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培养体系不完善、过程不规范,人员质量参差不齐。不同人员配置水平医院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也有所差别。 结论 康复医学科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应明确康复科医师的专业类别和职责,推动康复治疗师的规范化培训,建立注册制度,从而逐步形成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共识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江苏省“十三五”期间康复医疗资源配备的情况及其发展。方法 通过卫生健康委系统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发放电子版调查表,回顾性调查2015年至2019年康复资源的发展。结果 与2015年相比,2019年末江苏省设置康复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占比提高3.42个百分点;开展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占比提高5.67个百分点;每百万人口拥有康复科编制床位数增加127张,实有床位数增加142张;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每百万人口增长4 326人次;每百万人口拥有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增加91人,其中康复医师增加25人,康复治疗师增加31人,康复护士增加29人,其他康复行业从业人员增加6人;康复从业人员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比例增高1.65个百分点,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增高1.27个百分点。结论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各类康复资源配置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浙江省三级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师、治疗师以及护士等人员配置、医疗资源现状的基本情况。方法:对浙江省内11个地区36家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康复学科进行调查,采用问卷、实地走访和访谈的方式。结果:36家三级综合性医院中,康复医学科室以康复医学科命名的占76.19%,科室中心理治疗室设置率较低;康复学科共有在岗职工1222人,其中康复医师354人(28.97%),康复治疗师340人(27.82%),康复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528人(43.21%);康复人员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尤其是康复治疗师和护士,高级和中级职称之和还不及50%。结论:浙江省三级综合性医院康复学科名称有待规范、康复从业人员以及康复医疗质量有待提高,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康复医疗机构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资料和方法  采用本科设计的《康复医疗机构调查表》 ,就机构性质、规模、人才结构与素质、开展的评估和治疗项目、主要设施和病种、康复教育和社区康复诸方面 ,于 1999年 2~ 3月间采用走访等方式 ,访问了深圳市各级医疗机构共 32所。2 结果康复医疗机构性质 :康复医院 1所 ,占 3.1% ;康复病房和门诊 12所 ,占 37.5 % ;康复门诊 3所 ,占 9.4% ;理疗科 15所 ,占 46 .9% ;未开展有关工作的 1所 ,占 3.1%。康复医疗机构规模 :床位数 (张 ) 172 ,占调查医院的3 84% ;医师 6 7人 ,占 2 5 1% ;治疗师 42人 ;门诊病人约32 0 0 0人次 (每月 …  相似文献   

11.
我国康复治疗技术岗位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目的:进行我国康复治疗技术岗位需求的预测,为制定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①采用文献检索法了解我们与国外康复治疗人员配置的差距。②用动态数列法和趋势分析法计算我国2005年和2010年的床位数,采用床位数/康复治疗师比值法,预测2005年和2010年所需的康复治疗师人数。③专家咨询法:选取全国康复医学专家52名,收集各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目前的人数和2005年、2010年治疗师配置情况的预测。据此计算2005年和2010年所需的康复治疗师人数;另参考广东省康复医学专家对未来10年我国各级医院康复治疗师配置和需求总量提出的预测意见。结果:①我国康复治疗师总数现在约为0.4/10万人口,北京市二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存在较大人员缺口,社区康复治疗师配置尤为薄弱。②2005年需要康复治疗师43700-47000名,2010年需要康复治疗师68910-74000名;③广东部分专家的预测:2005年和2010年全国需要的康复治疗师人数为约1.5万人和3.5万人。结论:2005年我国需要康复治疗师的保守估计是1.5万人,乐观估计是4.5万人。2010年我国需要康复治疗师的人数保守估计是3.5万人,乐观估计是6.9万人。2005年PT:OT=2.51:1,2010年PT:OT=2.48: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四川省二甲及其以上综合医院康复科设置与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总结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促进康复医学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方法:于2011年9月-2012年3月对四川省60家二甲及以上综合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川省二甲及其以上综合医院设置康复科的医院数占调查医院的82%,主要针对的病种是神经及骨科系统方面的疾患.结论:康复医学科设置不足、独立性差,康复科基本设备器材缺乏,康复医学人才配置不足,医院康复科针对的病种范围窄,医保报销比例低.应该增加对康复医学的投入,提高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促进国内外交流,积极加大对康复医学常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康复医学发展现况。方法 2015年3~7月,采用广西康复医学科人力资源统计表和广西康复医学科专科情况调查表,以电子邮件方式,通过各地市卫计委,调查全区县、乡综合医院,康复专科医院,中医医院287家。结果全区共有康复医学医疗机构125家,医护治人员2146人;平均每床配备0.20名治疗师;康复医师与治疗师人数比为1∶0.725;医师职称高、中、初级比为1∶1.92∶3.14,治疗师职称高、中、初级比为1∶8∶63,护士职称高、中、初级比为1∶5.6∶18.9;91.3%康复医学科集中在三级医院;能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吞咽康复、认知康复、心理治疗和康复工程等工作。结论全区康复医学科机构、人力、服务能力比2009年有所提高,但存在康复医学科医疗机构分布不合理、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卫波  戴红  刘学宗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2):147-149
目的:预测未来五年北京市卫生事业机构对康复治疗技术岗位的需求量。 方法:①文献检索法:系统了解北京市康复治疗技术人员的配置情况及其优劣势。(9采用定量研究来预测北京市2007年和2010年所需的康复治疗师人数。 结果:①文献检索法结果:1997,2001年两次调查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建立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康复治疗师数字平均为4左右),但仍有近1/3未建科,达标数为57.6%,二级医院建科数仅为23.5%;基层、农村的一级医院康复医疗几乎为空白。2002年调查结果三级医院康复治疗师数平均每所为7.6人;二级医院为0.1人;一级医院为0.3人。②医院床位数/康复治疗师比值法计算结果:根据卫生部文件推算,未来5年每100张病床大约需要康复治疗师人数两三名,2007年和2010年北京市康复治疗师需要量分别是1480~1619人和2239~2524人。 结论:北京市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人力资源配置和培养在未来5年内急需增加和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资源现状。方法 2018年12月,调查上海全市16个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247家。发放《医疗机构调查表》,内容包括康复人员数(康复医师数、康复治疗师数)、康复床位数等资源情况。结果 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社区共有康复医师152人,康复治疗师597人。每千户籍人口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分别为0.01人、0.04人,每千户籍老年人口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分别为0.03人、0.12人。社区共有床位17 484张,其中康复床位1425张(8.15%)。上海市每千户籍人口、户籍老年人口的康复床位数分别为0.10张和0.30张。结论 上海社区康复发展不充分,资源较为缺乏,服务供给规模相对较小,供需不匹配。建议加强对社区康复工作的支持、增加社区康复资源供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服务结构、环节和结局质量等方面,分析2021年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院的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情况。方法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2022年度调查共纳入全国9 328家医疗机构的康复医疗质量相关数据,涵盖全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康复医院,也包含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综合医院。数据清洗后实际纳入2 513家配置康复医学科病房的医院数据,对其进行康复医疗服务质量分析。结果 在2022年度纳入调查的9 328家综合医院中,仅2 713家设置有康复医学科病房。综合医院中,56.77%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医师数、80.36%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康复治疗师数、53.53%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护士数未达到国家要求,且各地区康复医学科每床平均配置康复医务人员数差距较大。综合医院骨科、神经内科和重症医学科病房早期康复介入率分别为13.45%、20.67%和29.74%。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出院患者平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率为77.87%,康复医院为69.01%。结论 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整体稳中有升,但全国多数综合医院仍未配置康复医学科病房,且康复医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深圳市康复医疗资源配置现状,为学科管理与规划提供数据资料。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深圳市康复医学的学科架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医疗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共有55家开设康复科的医疗机构参与,三级、二级、一级、未定级医院的构成比为5.5∶1.67∶1∶1。参与调查的2321名医务人员中,医生、护士、治疗师的构成比为1∶1.26∶1.43;医生、护士、治疗师与床位之比为0.21、0.27、0.31。现有医务人员文化程度:博士2.8%、硕士12.2%、本科47.4%、大专及以下37.6%;现有医务人员职称:高级10.2%、中级25.7%、初级64.2%。在物力资源方面,80%以上的康复科有物理、作业、言语、中医传统治疗设备,有心理、音乐、康复工程设备的康复科所占比例分别是25.5%、27.3%和32.7%;大型康复和智能化设备绝大多数集中在三级、公立医院。结论:深圳市应进一步重视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完善由点到面医疗服务体系;现有康复医疗专业人员配置数不足,医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均需提高,亟需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与优化人员结构;康复治疗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治疗需求,但应促进资源整合和共享。  相似文献   

18.
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的难点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从西方引进现代康复医学理念 ,其后卫生部又制定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 ,规定二级以上医院须建立康复医学科 ;同时指出 ,承担医疗第一线任务的综合性医院对康复负有重要责任[1] 。但在实际工作中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 ,值得探讨和解决。1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现状1.1康复科设置的几种模式和特点1.1.1独立设置康复科 在新建医院或医院管理者较重视康复的医院中 ,一般独立设有康复医学科或康复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科设置合理、完整 ,可在短期内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 ,利于学科…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联合主办骨科康复系列学习班,本届学习班内容为脊柱脊髓伤病康复,2014年9月13—17日在北京举行。 学习班内容:脊柱脊髓解剖;脊柱脊髓康复进展;常见脊柱疾病及脊柱脊髓外伤手术治疗介绍;脊柱脊髓影像学诊断;颈椎疾病康复评定与治疗;腰椎疾病康复评定与治疗; 脊髓损伤并发症及康复治疗;最新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及脊髓损伤后残存自主神经功能载录国际标准解读及使用培训。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康复相结合,医师与治疗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学员既掌握相关骨科康复的理论,又能实际操作。适合骨科、康复科医师、康复治疗师参加。参加者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2014-16-00-376(国)。 联系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张娟。邮编:100191。固定电话:010-82264595。移动电话:15611908376。传真:010-82265861。E-mail:bysykf@163.com。截止日期2014年9月6日。为保证学习效果限额80人,以报名先后为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 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康复中心成立于2003年初,现有医护人员40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博士生1人。目前营业面积6000多平方米,下设部门有:病房部:拥有高中低档病房86间,病床197张,为省内三级医院内最大的康复中心,病房部分为精神康复科和骨伤康复科,康复医师10人,护士10人。现代康复治疗部:拥有现代化康复治疗大厅800平方米,专业康复医疗设备300万元,设有PT室(治疗师9人)、OT室(治疗师6人)、ST室(治疗师1人)、理疗室(治疗师2人)、脑机能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部:设有针灸室(治疗师2人)、推拿室(治疗师5人)、中药薰洗室、拉压整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