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含量及滑膜组织膜型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mPD-L1)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RA抗炎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各15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法对模型组和艾灸组造模,空白组同法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 mL作为对照。在造模后第7 d,艾灸组采用麦粒灸"肾俞""足三里"穴各5壮,日1次,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空白组及模型组不施灸。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IL-10、IFN-γ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滑膜组织mPD-L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中IFN-γ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艾灸组低于模型组(P0.05),艾灸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中IL-10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艾灸组高于模型组(P0.05),艾灸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滑膜组织mPD-L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艾灸组滑膜组织mPD-L1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艾灸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治疗实验性RA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艾灸调节滑膜组织mPD-L1的表达,进而调控炎症因子IL-10、IFN-γ的表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探讨采用非负荷量静脉补钠对低钠血症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钠水平、急性左心衰发生率及住院日的影响。将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中重度低钠血症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经静脉补充高渗氯化钠注射液,同时予以利尿与限制水摄入<1 000 mL/d,治疗时间共6 d。对照组采用负荷量静脉补钠法,治疗组采用非负荷量静脉补钠法。在试验前及试验的第3天、第5天、第7天各测1次空腹血钠水平,记录急性左心衰发作次数及住院日。在治疗过程中,2组血钠水平及住院日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治疗组的血钠水平与对照组是等效的(P<0.05),而治疗组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 vs 40.00%,P<0.05)。采用非负荷量静脉补钠治疗中重度低钠血症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地纠正低钠血症,同时可预防急性左心衰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26岁。因"发现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月"入院,于2014年10月28日在某医院做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手术切口从剑突沿肋弓至双侧腹直肌外缘,单侧手术切口长达20cm。术后为促进肠道排气,常规采用小茴香烘炒后热敷腹部,每日2次,以达芳香行气之功,2d后患者觉腹部胀痛难忍,未见肠道排气。查体见:腹肌紧张,疼痛拒按,肠鸣音消失,舌质暗  相似文献   
4.
周琳  任继刚  李嘉俊 《西部医学》2013,(12):1828-1830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性冠脉诊疗术后局部止血相关处理方法.方法 将324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诊疗术后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传统止血方法,观察A组患者术后采用弹力纱布止血,B组使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4小时后换弹力纱布止血.观察3组患者穿刺出血、手部瘀肿及疼痛情况.选择出现手部中度瘀斑的32例病例,再次随机分为安慰组10例和实验A、B组各11例,实验A组使用硫酸镁加高糖维生素B12外敷,实验B组在A组基础上加利多卡因外敷,观察3组患者瘀肿的消失度.结果 观察B组穿刺出血、手部瘀肿及疼痛改善情况均低于观察A组,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手部瘀斑缓解高于A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止血后换用弹力纱布继续止血效果确切.术后局部瘀斑处理时硫酸镁加高糖维生素B12联合利多卡因外敷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院内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患者致病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对120例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1998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SCD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危险因素和临床病因等方面,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SCD老年患者中,危险因素占较大比率的为:吸烟(58.3%)、高血压(29.2%)、饮酒(30.8%)以及剧烈运动(25.8%);而导致猝死的临床病因主要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38.3%)、心肌梗死(20.8%)以及心肌病(18.3%).结论 院内SCD老年患者的病因,与患者吸烟、饮酒以及剧烈运动等日常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要关注ACS、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病等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做好风险预后的评估,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对称性、周围性,累及多关节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具有较高的致畸率和致残率。全球的患病率为0.5%~1%,我国RA的患病率为0.2%~4%[1]。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的范畴,各年龄段皆可发病,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2]。目前,临床多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症状,延缓病情,但不良反应明显。针灸疗法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脉压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88例患者根据脉压差分为脉压差增大和脉压差正常两组,均采用颈动脉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及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结果]脉压差增大组(≥50 mmHg)45例其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60.0%及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80.0%明显高于脉压差正常组(<50 mmHg)43例.同时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组的颈动脉粥样斑块阳性组43例,其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81.2%也明显高于颈动脉粥样斑块阴性组45例的阳性率46.7%.[结论]脉压差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自旋捕集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及化学发光法观察了雷公藤二萜类成分内酯醇(T(10))和雷酚内酯(D7)对水溶系统与细胞体系氧自由基的影响。结果提示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中,T(10)和D7对O2信号表现明显抑制而不抑制黄瞟呤氧化酶活性。在Fenton反应系统,T(10)对OH无清除作用D7则能部分清除OH。T(10)μg/ml、D7,2μg/ml和3μg/ml时能抑制人多核白细胞的化学发光。且不影响其氧耗,但T(10)在3μg/ml则使多核白细胞的化学发光增强。结果证实,二种成分均有一定清除氧自由基活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经依那普利治疗后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情况的观察,探讨依那普利对该类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为冠脉临界病变的1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经美托洛尔、辛伐他丁、硝酸酯类及阿司匹林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依那普利10 mg/d.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观测治疗前后HRV变化情况,并与正常人比较,分析时域指标:包括窦性R-R间期(即NN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 NN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相邻NN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心搏数占NN间期总搏数的百分比pNN50;同时分析频域指标:包括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值等.结果 ①冠脉临界病变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用药前与正常人组比较HRV均明显降低(P<0.05);②经依那普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V多项参数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 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依那普利可使这些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有所改善,提示依那普利可能对这类患者的预后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