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22篇
  免费   25316篇
  国内免费   15398篇
耳鼻咽喉   2214篇
儿科学   2986篇
妇产科学   2904篇
基础医学   27462篇
口腔科学   4357篇
临床医学   31314篇
内科学   32765篇
皮肤病学   2895篇
神经病学   11720篇
特种医学   89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5篇
外科学   24172篇
综合类   44670篇
现状与发展   55篇
一般理论   31篇
预防医学   18290篇
眼科学   6271篇
药学   26979篇
  283篇
中国医学   16360篇
肿瘤学   19175篇
  2024年   380篇
  2023年   3520篇
  2022年   6370篇
  2021年   11288篇
  2020年   9779篇
  2019年   8188篇
  2018年   8454篇
  2017年   8308篇
  2016年   7628篇
  2015年   11699篇
  2014年   14574篇
  2013年   14089篇
  2012年   20207篇
  2011年   21904篇
  2010年   15041篇
  2009年   11892篇
  2008年   14651篇
  2007年   14082篇
  2006年   13264篇
  2005年   12324篇
  2004年   8225篇
  2003年   7536篇
  2002年   6267篇
  2001年   5113篇
  2000年   4836篇
  1999年   4477篇
  1998年   2551篇
  1997年   2623篇
  1996年   1976篇
  1995年   1919篇
  1994年   1656篇
  1993年   1017篇
  1992年   1369篇
  1991年   1201篇
  1990年   975篇
  1989年   920篇
  1988年   806篇
  1987年   645篇
  1986年   491篇
  1985年   430篇
  1984年   208篇
  1983年   182篇
  1982年   105篇
  1981年   134篇
  1980年   86篇
  1979年   125篇
  1978年   62篇
  1977年   61篇
  1976年   47篇
  1974年   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长住院患者分布及影响因素,探讨减少超长住院日的措施。方法从江苏省某三甲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中调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134016例出院患者的住院病案首页资料,对住院时间≥30天的1401例超长住院患者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描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长住院日的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全院平均住院日为7.13天,其中超长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41.85天。超长住院患者以60岁以上年龄组最多(39.61%);出院科室主要分布在血液科(42.18%)、普通外科(11.85%)、骨科(7.49%)等;疾病类别主要为肿瘤(47.32%)、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10.56%)、循环系统疾病(7.07%)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OR=1.188)、离院方式为非医嘱离院或其他(OR=2.046)和死亡病例(OR=3.362)是超长住院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超长住院日对平均住院日影响显著,医院应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科室和重点病种管理提高诊疗管理水平,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联合闭环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EICU住院患者27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2021年1~10月EICU住院患者239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联合闭环管理。结果实施后,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日显著低于对照组,4项护理措施执行率(隔离标识、手卫生、环境消毒、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病原学送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联合信息化闭环管理可有效降低E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Recent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suggested that 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biliary tract cancer (BTC), however, confounders were not adequately controlled. Our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PPI use and subsequent risk of BTC and its subtypes in three well-established cohorts. We conducted a pooled analysis of the subjects free of cancers in UK Biobank (n = 463 643), Nurses' Health Study (NHS, n = 80 235) and NHS II (n = 95 869). Propensity score weighted Cox models were used to estimate marginal HRs of PPIs use on BTC risk, accounting f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We documented 284 BTC cases in UK Biobank (median follow-up: 7.6 years), and 91 cases in NHS and NHS II cohorts (median follow-up: 15.8 years). In UK biobank, PPI users had a 96% higher risk of BTC compared to nonusers in crude model (HR 1.96, 95% CI 1.44-2.66), but the effect was attenuated to null after adjusting f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HR 0.95, 95% CI 0.60-1.49). PPI us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BTC in the pooled analysis of three cohorts (HR 0.93, 95% CI 0.60-1.43). We also observed no associations between PPI use with risk of intrahepatic (HR 1.00, 95% CI 0.49-2.04), extrahepatic bile duct (HR 1.09, 95% CI 0.52-2.27) and gallbladder cancers (HR 0.66, 95% CI 0.26-1.66) in UK Biobank. In summary, regular use of PPIs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BTC and its subtypes.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苏省省级专科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与专科护士工作投入量表对2 472名省级专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专科护士工作投入总均分为4.06±0.4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聘任方式、专科类别、工作类型、出任专科护理门诊、论文发表是专科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专科护士工作投入水平较高,其影响因素较多,护理管理者应关注专科护士专业开展现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支持专科护理的有效开展,从而进一步提高专科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家深化高等院校课程建设的新时代视域,提升课程质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地方医学院校作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摇篮,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愈发迫切。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医学院校办学特点和广州医科大学工作实践,探索构建了集“多样化监控方法、全维度监控指标、闭环式反馈机制、多层级文化建设”为一体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为同类院校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患者证候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三个中心的AE-IPF患者76例,其中痰热壅肺证26例、痰浊阻肺证50例,并纳入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测定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分析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AE-IPF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CCL18、HMGB1、KL-6、MMP-7和SP-D水平在痰热壅肺证和痰浊阻肺证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SP-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SP-A与AE-IPF证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SP-A的浓度升高,与痰热壅肺证关系越密切,反之,血清SP-A浓度降低,则与痰浊阻肺证关系越密切。AE-IPF痰热壅肺证患者的预后可能较痰浊阻肺证患者更差。  相似文献   
9.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10.
3-硝基-1,2,4-三唑-5-酮(NTO)是一种不敏感含能材料,因其爆轰速度和压力与六氢-1,3,5-三硝基-1,3,5-三嗪(RDX)相似,合成和运输安全,已逐渐成为传统含能材料的替代品。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含能材料毒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已证实NTO对生物体及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哺乳动物的睾丸毒性。本文从生物代谢、生物毒性及生态毒性三个方面对NTO毒性进行系统概述,展望今后NTO毒性的研究方向,以期为NTO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毒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