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常用于研究细胞水平的衰老,β-半乳糖苷酶是鉴别衰老细胞的标志酶,本实验拟观察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的变化情况.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了解正常人成纤维细胞老化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的变化规律.设计自身对照实验.单位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材料实验于2000-09/2002-09在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实验样本来源于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行包皮环切术的6~8岁正常男性儿童(n=20)切除的健康包皮组织.方法①成纤维细胞培养取包皮组织,分离真皮和表皮,真皮部分用含100 mL/L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终止胰蛋白酶作用,再用200 U/mLⅠ型胶原酶37℃条件下消化30 min,收集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皿中,细胞培养达80%汇合时进行传代培养.②细胞鉴定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生长增殖情况、透射电镜及抗vimen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③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观察对比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按群体倍增水平分为两组,第一组代表年轻细胞,采用10代龄;第二组代表老化细胞,采用65代龄.进行消化传代,分别按2×104,4×104分别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每隔24 h消化计数,每次每组计数3孔,计算均值.共记数8 d,以培养时间为横轴,细胞数为纵轴,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④β-半乳糖苷酶组化检测及阳性细胞的半定量分析成纤维细胞每5 n代龄(共13代)作细胞爬片,漂洗,加入SA-β-gal染色液,37℃孵育48 h.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蓝染细胞为阳性细胞,每次随机挑选视野计数500个细胞,得到阳性细胞百分率.主要观察指标①正常人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②正常人成纤维细胞老化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结果①正常人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老化细胞生长速度较年轻细胞明显减慢.年轻细胞最大增殖数约为47.3×105,对数生长期在3.0~6.0 d,细胞倍增时间为2.18 d.老化细胞最大增殖数各为8.5×104,对数生长期分别在4.0~7.5 d,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依次为3.86d.②正常人成纤维细胞老化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与年轻细胞组(阳性细胞率=4%)相比,衰老细胞组中阳性细胞率(60%)大为增强.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β-半乳糖苷酶染色的阳性率和细胞代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2,P<0.01).结论在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从年轻向老化发展的过程中,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呈增高的趋势;与年轻细胞相比较(占4%),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在老化细胞中显著增强(占60%),且这种增强与细胞衰老表型的出现和细胞增殖能力的丧失相平行,可反应细胞的老化程度.本实验为建立成纤维细胞衰老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为老年学及肿瘤生物学甚至组织工程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缩短术联合Mustarde双Z形切除术矫正儿童小睑裂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6月,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联合Mustarde双Z形切除术一期矫正26例儿童双眼BPES。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4~14岁,平均7岁。均有典型的小睑裂四联征。7例伴有鼻梁低平,20例伴有弱视和斜视。睑裂长度(19.5±4.5)mm,睑裂宽度(2.5±1.6)mm,内眦间距(42.1±6.5)mm,提上睑肌肌力(5.5±1.3)mm。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2例矫正不足、3例过度矫正,6例眼睑线弧度欠佳,均无眼睑内外翻和角膜炎发生。其余患儿均成功矫正上睑下垂和内眦赘皮,眼睑线弧度自然。术后7 d测量睑裂长度(27.2±1.9)mm,睑裂宽度(12.5±1.3)mm,内眦间距(29.4±2.6)mm;以上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7,P=0.042;t=0.341,P=0.029;t=0.258,P=0.038)。术后无因睑裂宽度、长度回退导致的成角畸形发生。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联合Mustarde双Z形切除术能达到一期矫正儿童BPES目的,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耳颞部颞浅动脉系统与额部及眼眶区周围血管系统之间的交通吻合情况,为临床跨血管区反流耳颞部岛状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5具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观察颞浅动脉额支与眶上及滑车上动脉的相互交通吻合状况以及颞浅动脉分支与眼轮匝肌营养血管之间的吻合情况.结果:眶上及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为上界距眶上缘(4.9±0.4)cm,下界为眶上缘水平,上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0±0.2)cm,外侧距离前正中线(4.5±0.4)cm;下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4±0.2)cm,外侧(2.3±0.5)cm;颞浅动脉分支—颧眶动脉以3种分支类型与面动脉的终末支—内眦动脉在眼轮匝肌内形成稳定的交通吻合.结论:颞浅动脉额支与滑车上动脉存在吻合支集中区域;眶上动脉与颞浅动脉额支在眉外侧存在位置恒定吻合点.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实际上是以颧眶动脉远端和眼睑动脉弓为蒂的跨区反流轴型皮瓣.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小睑裂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眼睑组织中FOXL2、SOX14及BPESC1 3个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探讨这3个基因与BPES的相关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方法 TRIzol法抽提眼...  相似文献   
5.
地龙耐热蛋白降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地龙耐热蛋白(LHP)对正常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分别静脉给予LHP0.1、0.2g/kg,SHP分别腹腔给予生理盐水或LHP0.4、0.8g/kg,采用颈动脉插管法检测正常大鼠的血压,无创尾套法测定SHR的血压。结果:单次静脉给药,0.2g/kgLHP能显著降低正常大鼠的血压,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短;连续28d腹腔注射给药,0.4g/kgLHP能显著降低SHR的血压。结论:LHP对正常大鼠和SHR均有显著降压作用,该降压作用可能与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有关。  相似文献   
6.
用含大隐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胫前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大隐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胫前创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于病人小腿前内侧设计含大隐静脉及隐动脉的L形皮瓣,为12例病人修复胫前创面,创面最大5cm×3.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随访5个月到2年,皮瓣生长良好,创面未复发。结论本皮瓣含大隐静脉、隐动脉及较宽的皮蒂三套供血系统,较岛状皮瓣及任意带蒂皮瓣血供更好,既有利于皮瓣成活,又有利于控制感染,是修复胫前直径在5.0cm以下有较多瘢痕组织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
<正>2006-11~2007-11笔者对31例腹部脂肪堆积患者采用行腹部脂肪抽吸术,均为女性,年龄32~49岁。患者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31例随机分为卡络磺钠治疗组15例,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术前20~30min均常规给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兔趾骨移植术后不同时间血循环的建立及组织学改变,以寻找最佳再植时间,为临床应用自体移植骨修复重建器官提供实验依据,并探索离断指远位寄存二期再造的方法.方法 建立模型,使用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新生血管情况,并观察移植骨吸收情况.将断指植入皮瓣下或皮管内,待其周围形成新的血管网后,切下行局部转移,二期再造.结果 ①移植骨术后6周血管生成较多,均成活.②9例皮瓣或皮管均一期愈合,再造手指成活,随访手指外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①移植骨植入6周左右新生血管成熟,可连同皮瓣切取移植;移植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吸收.②离断指远位寄存二期再造,可使手指有较好外形及功能,避免了离断指的废弃,为手指再造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体形指数分型指导下选择手术方式治疗巨乳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体形指数分型选择手术方式治疗巨乳症的可行性.方法 将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6例(52侧乳房)巨乳症患者,按体形指数行分型归类.包括:纤细型5例,采用单纯抽吸部分腺体切除法;中等型10例,采用改良真皮帽双环法;肥胖型11例,采用改良垂直双蒂法.观察术后乳头乳晕血运、乳房外形及瘢痕大小.所有患者随访6~32个月(平均20个月).结果 本组患者26例,术后乳房形态自然挺拔、质感柔软.乳头乳晕对称,感觉正常.瘢痕隐蔽并且有效地保留了乳房的泌乳功能.结论 按不同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科学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melogenin基因在两性畸形患者生理性别判定和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取全血基因组抽提法提取患者和正常人全血DNA,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和自动电泳分析检测Amelogenin基因片段,根据片段确认患者的生理性别后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结果 10例患者和2例正常女性患者的电泳结果 都表现为一条带,正常男性电泳表现为两条带,说明患者的生理性别为女性;对患者实施阴蒂复位缩小术及激素替代治疗.随访6个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用PCR扩增Amelogenin基因片段可以作为判定两性畸形患者生理性别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