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在一个多聚酶链反应(PCR)管中同时扩增两条靶序列,一条是c-erbB2癌基因中的一个长98bp的片段,另一条是单拷贝的内对照序列。通过定量分析PCR的产物来判断c-erbB2癌基因是否扩增。此方法快速、简便、敏感,无核素污染。我们检测了19例原发性乳腺癌手术标本,发现4例有c-erbB2癌基因的扩增。这4例患者肿瘤发展较快,短时间内呈进行性肿大,提示肿瘤细胞分裂旺盛及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血管依赖性肿瘤,其进展与转移需要新生血管。而新生血管表面丰富的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可将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转入细胞,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我们研究发现乳腺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与预后相关;而肿瘤组织新生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那么乳腺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与MVD之间有何关系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和MVD,分析二者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顾军  于泽平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14(5):295-296,300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用于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2例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的病人,使用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PN)支持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测定治疗前、后颈部引流量和血清清蛋白水平.结果:经PN支持和生长抑素治疗,颈部淋巴液引流量迅速减少.1例经保守治疗成功,另1例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通过PN可有效地减少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颈部淋巴漏引流量,提高血清清蛋白水平,从而促进瘘口的愈合和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病、治疗和病理类型。结果:原发性双侧乳腺癌11例中因远处转移死亡2例,另9例术后均存活,最长已超过6年。结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尽早发现、治疗和处理得当可改善双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新辅助化疗对可手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病理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是否真实可靠.方法: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应用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48例化疗方案采用CEF(环磷酰氨60mg/m2,表柔比星70mg/m2,氟脲嘧啶60mg/m2),12例患者采用CET(环磷酰氨50mg/m2,表柔比星50mg/m2,多西紫杉醇75mg/m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取亚甲蓝2ml皮下均衡注射于肿瘤四周各个象限,切除的标本计数淋巴结总数和染蓝的淋巴结数,与大体标本同时作常规病理检查.结果:66例乳腺癌患者中,60例前哨淋巴结染色成功(90.9%),平均检查前哨淋巴结数为1~5枚/例.8例在手术前肿瘤已局部切除的患者前哨淋巴结均染色成功.60例患者前哨淋巴结癌转移阳性23例,其中同时腋窝淋巴结阳性15例,阴性8例.前哨淋巴结阴性的37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阴性35例、阳性2例(前哨淋巴结假阴性占5.4%),假阴性率为8%.48例采用CEF方案的患者,前哨淋巴结假阴性1例.12例采用CET方案的患者,前哨淋巴结假阴性1例.60例患者中58例前哨淋巴结准确地预测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结论:采用CET或CEF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其前哨淋巴结检查的病理结果同样能准确地反映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新辅助化疗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但在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现就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麦默通微创活检系统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麦默通微创活检系统(mammotone biopsy system,MBS)为一种真空辅助粗针活检系统,比细针穿刺取材所获样本量更大。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应用日益广泛。文中评估MBS微创活检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7例乳腺肿块患者(62例乳腺癌、5例乳腺炎症疾病)术前行超声引导下MBS穿刺。1 207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细针穿刺检查,对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67例患者MBS穿刺成功率为100%。乳腺癌患者MBS穿刺的阳性率为98.4%,细针穿刺的阳性率为88.4%(P<0.05),两种方法的假阳性率均为0。MBS穿刺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为7.4%(5/67),皮下瘀斑发生率为25.4%(17/67)。细针穿刺的患者无发生皮下血肿和皮下瘀斑者。结论细针穿刺法简便、安全、创伤小,缺点为阳性率较低、漏诊率较高。麦默通穿刺法具有高敏感、高特异性、微创的优点,可作为乳腺肿块定性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感染中最重要的调节因子,谷氨酰胺需经过其载体转运至细胞内才能被利用。文中研究TNF-α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株(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line,IEC)-6细胞膜谷氨酰胺载体功能、ASCT2mRNA及蛋白表达的可能影响,揭示TNF-α对细胞膜谷氨酰胺载体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IEC-6,分为对照组(不与TNF-α共孵育)和实验组(与TNF-α共孵育):实验组与不同剂量的TNF-α(2、5、8、10ng/ml)共孵育2h后,测定细胞[^3H]-L-谷氨酰胺摄取率;实验组与5ng/mlTNF-α共孵育不同时段(2、5、8、10h)后,测定ASCT2载体mRNA水平;实验组与5ng/mlTNF-α共孵育不同时段(2、6h)后,检测载体ASCT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TNF-α剂量孵育的实验组[3H]-L-谷氨酰胺摄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孵育2h的实验组ASCT2载体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时间延长后逐渐下降,10h则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时段实验组载体ASC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NF-α抑制IEC-6细胞膜谷氨酰胺载体的摄取功能,抑制ASCT2蛋白表达,但不抑制IEC-6细胞ASCT2载体mRNA的表达。TNF-α对细胞膜谷氨酰胺载体功能的抑制可能发生在载体蛋白的翻译或以后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微创手术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去除病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损伤,一直是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文中就微创化的意义探讨超声刀在微创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操作技巧。方法超声刀完成微创开放性甲状腺手术56例(超声刀组),传统电刀完成甲状腺开放性手术67例(电刀组);观察对比2组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是否放置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超声刀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电刀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放置引流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刀在微创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能显著缩短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局部创伤反应、减少术后引流量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27岁,偶然发现左颈上部包块2年,缓慢长大,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左咽侧壁局部向外膨隆,胸锁乳突肌深区扪及约3×4cm2大小肿块,质稍硬,表面光滑,固定,无压痛、无震颤及血管杂音,压迫近心端动脉,肿块无明显缩小,气管略向右侧移位。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