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61篇
预防医学   1041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高科技塑业企业工作场所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C_(TWA)的中位数M(P_0~P_(100))分别为0.30(0.30~0.53)mg/m~3、0.60(0.60~10.70)mg/m~3,C_(STEL)的中位数M(P_0~P_(100))分别为0.30(0.30~1.00)mg/m~3、0.60(0.60~11.40)mg/m~3,二甲苯的C_(TWA)、C_(STEL)检测值均小于最低检出限(3.3 mg/m~3),三苯检测合格率为100.0%。31名三苯接触工人WBC计数、中性粒细胞偏低检出率分别为12.90%、6.45%。工人接触苯、甲苯和二甲苯所致的非致癌危害商数(HQ)值M(P_0~P_(100))分别为2 849.33(712.33,15 671.33)、34.19(8.55,188.06)和5 157.00(1 282.20,28 208.40),接触苯致癌风险值为9.81×10~(-6)~3.48×10~(-5)。提示接触三苯的工人处于较高的非致癌和低致癌健康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作为新世纪重要工具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传统化学杀虫剂的高毒性,找寻新型替代物成了控制害虫的重要工作。目前,基于自然资源的新型杀虫剂已有广泛的研究报道,其中纳米材料杀虫剂最近引起了高度的关注。现有研究关注不同属性纳米材料对节肢动物和媒介生物的毒性效应,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银和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等等,以纳米银研究最为广泛。本文综述了现阶段纳米银作为潜在杀虫剂对昆虫的一般毒性和毒性机制。潜在毒性机制主要包括纳米银诱导的氧化应激,影响了氧化酶和解毒酶,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以及纳米银破坏蛋白质紊乱,降低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减少蛋白质合成和促性腺激素释放,导致发育损害和生殖障碍等。并且分析了毒作用影响因素,强调了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在探讨纳米杀虫剂潜在杀虫作用的同时,非靶标生物(益虫、鱼类、水生植物等等)的安全性评价不可忽视。基于现有研究,特殊纳米属性(大小、电荷、表面化学等)对杀虫效率的提升是否有影响还有待阐明,以及各种潜在的毒作用机制还不明确,未来仍需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光学、电学及抗菌特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文章从纳米材料的特性出发,阐述了纳米材料在亚细胞水平上对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和溶酶体等细胞器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并对可能影响纳米材料亚细胞毒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纳和讨论,对深入认识纳米材料毒效应和进一步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熔模精密铸造企业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布和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分析改造前、后工作场所主要有害物质浓度;收集分析该企业职业病病例资料并探讨病因。结果该企业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为粉尘和噪声,沾浆操作是高危接尘工种,高危接噪工种是为振壳、磨浇口、抛丸和打磨;现有矽肺和铸工尘肺共8例。结论应重视熔模精密铸造作业环境中粉尘(矽尘、锆英粉)和噪声的控制和防护。  相似文献   
5.
179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无锡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焦虑状况,并探索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方法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编的<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社会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患者的焦虑状况以及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社会功能情况等,建立Epi Data数据库,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的焦虑症检出率为35.2%,其焦虑状况与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吸毒时间、患者与邻居同事的关系等因素有关.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有利于恢复海洛因成瘾者的心理健康;对于海洛因成瘾者来说,应该尽早参加治疗,以全面恢复身体及心理健康;除药物治疗外,家庭、社会支持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中国不同民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检测调查对象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并按照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多因素及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危险因素及交互作用。  结果  多民族人群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为19.58%,朝鲜族的MS患病率最高,其次是汉族,哈萨克族的MS患病率最低;MS及超重肥胖等4项指标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MS风险是男性的0.556倍;年龄越大,患MS的风险越大;中心型肥胖人群MS的风险比2.765,同时腰身比大于0.52的风险比为4.259;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4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显示4个指标有独立的效应,因素之间又有交互作用,且存在部分3因素交互作用。  结论  不同民族MS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MS的高发生率及各指标间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应从公共卫生的防控角度,检出更多的MS,并进行干预,减少MS的患病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 2013)标准、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流行病预防工作组联合过渡声明(joint interim statement,JIS)标准、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标准和2005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三次报告(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ATPⅢ)标准在南京市老年人中的应用。  方法  2013年3月~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社区1 832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四种诊断标准计算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一致性检验,比较不同诊断标准下老年人MS的患病率及不同诊断标准的一致性。  结果  根据CDS 2013、JIS、IDF和ATPⅢ诊断标准,南京市老年人MS患病率分别为39.9%、58.2%、46.5%和54.5%。JIS标准和ATPⅢ标准诊断的一致性最高,符合率为96.1%(k=0.920);其次是ATPⅢ标准和IDF标准,符合率为92.0%(k=0.841)。  结论  不同标准下南京市老年人MS患病率均较高,JIS标准和ATPⅢ标准对MS的检出率较高,有助于及早发现MS,降低其带来的心血管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2型糖尿病患者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联。  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苏省苏南、苏北地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17 638名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基线时不同BMI组人群在随访期间的全死因死亡风险(hazard ratio,HR)值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结果  研究对象累计随访77 451人年,平均随访4.39年,随访期间共死亡1 274人,低体重组BMI < 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 kg/m2 ≤ BMI < 24.0 kg/m2)、超重组(24.0 kg/m2 ≤ BMI < 28.0 kg/m2)、肥胖组(BMI ≥ 28.0 kg/m2)死亡人数分别为39人、575人、484人和176人,相应的死亡率分别为15.6%、9.5%、6.2%、5.1%。调整混杂因素后,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死亡风险的HR值(95%CI)分别为1.66(95%CI:1.20~2.30),0.68(95%CI:0.61~0.77),0.58(95%CI:0.48~0.68)。  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低体重人群的全死因死亡风险最高,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死亡风险较低,超重和肥胖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基因位点rs180062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选择经组织学确诊的汉族552例新发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与病例组人群不存在生物学相关的654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基因型,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基因型与人群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比(odds ratio,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I);Stata 11.0软件对中国人群rs1800629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  结果  与TNF-α rs1800629野生型GG基因型的相比,个体携带rs1800629 GA、AA及GA/AA基因型的个体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对该位点多态性与宫颈癌关系的Meta分析发现,TNF-α rs1800629遗传变异与中国人群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宫颈癌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吸附破伤风疫苗用于成人加强免疫的临床安全性与免疫原性。方法:分两阶段开展:第一阶段采用开放性设计,评价试验疫苗的安全性,在确认安全性的情况下开展第二阶段试验;第二阶段采用单中心、随机、盲法、同类制品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选择18~30岁的常住健康人群,按1∶1的比例随机接种试验疫苗和阳性对照疫苗,使用日记卡记录接种后28 d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采集免疫前和免疫后28 d的血液标本,使用标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浓度检测。结果:第一阶段招募30名受试者,试验疫苗接种后7 d内总体不良反应为33.3%;第二阶段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各入组600人,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7%和31.5%,以轻中度不良反应为主,最常见接种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分别为疼痛和发热,不良反应的发生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均诱导较强的免疫反应:破伤风抗体浓度达到保护性水平的受试者比例均达到100%,GMC分别为3.38、3.16 U/ml。结论: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吸附破伤风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适用于成人进行加强免疫和进一步进行联合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