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超重/肥胖及二者相加交互作用对糖尿病的影响,为预防糖尿病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9-11月对8 991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及采集静脉血。基于复杂抽样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相加模型分析高血压及超重/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高血压和超重/肥胖是40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相加模型结果显示,高血压和超重/肥胖对糖尿病存在协同作用,OR值为4.45(95% CI: 2.75~7.20)。交互作用对FPG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也大于单独高血压或超重/肥胖人群。  结论  高血压、超重/肥胖是广东省40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伴有超重/肥胖对糖尿病患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江苏省成人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为制定肥胖及高血压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1月22日―2019年4月8日对江苏省8个项目点117 691名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  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57.79%,标化后患病率为26.79%。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超重和肥胖、中心性肥胖增加了高血压患病风险;与既无超重肥胖又无中心性肥胖人群相比,单纯超重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了90.7%(OR=1.907,95% CI: 1.849~1.968),单纯中心性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了69.2%(OR=1.692,95% CI: 1.566~1.828),既有超重肥胖又有中心性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了2.171倍(OR=3.171,95% CI: 3.075~3.270)。  结论  江苏省≥35岁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增加了高血压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sycteinemia, HHcy)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湖南省抽取长沙、株洲、岳阳、衡阳、永州、湘西6个样本地区,再将每个样本地区随机抽取城市和农村各2个社区,共24个社区中所有30岁及以上且常住5年及以上共5 258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超重/肥胖和HHcy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强度,并分析相加模型和相乘模型交互作用。  结果  具有完整数据的4 012名对象中,患高血压者1 538例,高血压患病率为38.3%;有39.3%的居民超重/肥胖,有35.1%的居民患HHcy。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吸烟、饮酒、饮食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为非超重/肥胖者的2.801倍(OR=2.801, 95% CI: 2.407~3.261),HHcy患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为Hcy正常者的3.488倍(OR=3.488, 95% CI: 3.000~4.055),超重/肥胖且HHcy患者高血压患病风险为非超重/肥胖且Hcy正常者的10.205倍(OR=10.205, 95% CI: 8.120~12.826)。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及HHcy的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交互作用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5.218(95% CI: 3.213~7.222)、0.527(95% CI: 0.420~0.634)和2.415(95% CI: 1.848~3.156),即超重/肥胖和HHcy对高血压患病具有相加交互作用。本研究未发现超重/肥胖和HHcy之间对高血压患病的相乘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1.246, 95% CI: 0.920~1.688)。  结论  超重/肥胖和HHcy均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且两者的相加交互作用增加了患高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北省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京津冀地区生活社区自然人群慢性病队列研究数据,分析河北省七个区县4 546名40~80岁居民MS的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MS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MS患病率为25.3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8.59%,女性为23.09%;汉族患病率为28.15%,满族为21.07%。MS各组分中,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紊乱的患病率分别为50.99%、46.70%、22.06%和43.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69,95% CI:0.57~0.83,P<0.001)、满族(OR=0.68,95% CI:0.59~0.79,P<0.001)和较高的文化程度(相对于小学及以下文化者,高中/初中和大专及以上OR分别为0.83和0.75)是保护因素,高龄(与40~岁年龄组相比,50~岁、60~岁和70~岁年龄组OR分别为1.81、1.76和1.50)是危险因素。  结论  河北省中老年人MS患病率较高,特别是在高龄、男性、汉族和低文化程度人群中。在对人群进行针对性防控的同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国初中学生肥胖患病情况,探讨影响其流行的因素。  方法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2016年三轮数据(分别为8 616、8 762、7 614人,11~18岁),计算中国初中学生超重/肥胖患病率并描述其流行趋势,使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初中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肥胖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16年中国初中生超重/肥胖患病率为15.3%(男:17.9%,女:12.6%)。2014-2016年,初中生超重患病率/肥胖患病率表现持续增长趋势。其中男生超重/肥胖患病率表现为先增长后稳定的流行趋势;女生的超重/肥胖患病率表现为持续增长趋势。2016年横断面研究显示,独生子女(β(SE)=0.23(0.10))、自我评价超重/肥胖(β(SE)=2.83(0.14))及户口为非农(β(SE)=0.23(0.11))是初中生BMI增长的独立危险因素;自我评价超重/肥胖(OR=4.20,95%CI:2.97~5.40)与初中生超重肥胖高度相关。  结论  2014-2016年中国初中生超重/肥胖患病率持续增加。尤其应当重视对独生子女、城市学生肥胖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东莞市30~79岁居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 的患病情况,探讨不同人群特征对MAFLD患病的影响。  方法  利用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广东省东莞市的基线调查数据,包括体格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和临床检验,共纳入8 670名研究对象。参考国际专家小组共识声明判断MAFLD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男、女性MAFLD患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东莞市30~79岁居民MAFLD患病率为31.85%。男性各年龄段MAFLD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958, P=0.565),女性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线性增长的趋势(χ趋势2=81.429, P<0.001)。MAFLD患病率随BMI、FPG、ALT、TG、TC、血尿酸(uric acid, UA)等代谢指标的升高而升高,随HDL-C的升高而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年龄≥50岁的女性患MAFLD风险较高(OR=2.37, 95% CI: 1.74~3.23, P<0.001)。  结论  东莞市30~79岁居民MAFLD患病率为31.85%,与BMI、FPG、TG、TC等代谢指标之间呈线性关联。年龄≥50岁可能是女性患MAFL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浙江省玉环县农村社区≥35岁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探索超重、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  方法  2009-2010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玉环县所有农村社区中抽取124 693名≥35岁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  玉环县农村社区≥35岁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4.53%和10.18%。其中男性超重率(35.56%)高于女性(33.66%),女性肥胖率(11.26%)高于男性(8.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务农、教育程度、规律体育锻炼、吸烟、饮酒和高盐饮食等均为超重/肥胖的可能影响因素(均有P<0.05)。在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02(95%CI:1.93~2.11)和3.83(95%CI:3.57~4.10)倍;女性分别为1.94(95%CI:1.86~2.02)和3.56(95%CI:3.35~3.77)倍。  结论  玉环县农村社区≥35岁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且超重和肥胖可能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东莞市高埗镇老年人群生活行为方式、膳食习惯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提供科学合理的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建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和膳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膳食摄入、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糖、血脂、血压等相关指标。 结果 2 470名研究对象中诊断为MS的有555例,患病率为22.5%;男性MS患病率9.2%,女性MS患病率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人群中MS患病率51.8%,而超重人群中20.6%的被诊断为M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食用粮谷类、家畜类和多喝奶类、饮料类,患MS的危险性增加;多食用豆类、深绿色蔬菜,患MS危险性减少。 结论 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适当的豆类、蔬菜类、膳食纤维是MS的保护因素,脂肪、动物性食物、碳酸饮料摄入过多是M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省60~76岁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2019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选择年龄60~76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数据,采用χ2检验、Cochran-Armitage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患病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结果  河南省60~76岁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1.59%,女性高于男性(χ2 =369.65,P < 0.001),城市高于农村(χ2 =135.50,P < 0.001),高中以下高于高中及以上人群(χ2 =22.60,P < 0.001),不吸烟、不饮酒人群患病率高于吸烟、饮酒人群(均有P < 0.001)。高血压、高血糖、中心型肥胖患病率均较高,分别为65.14%、51.17%、47.01%,女性、高龄、城市、已婚、饮酒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均有P < 0.05)。  结论  河南省60~76岁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以及高血压、高血糖、中心型肥胖患病率较高,建议提高早期筛查力度和筛查范围,将关口进一步前移,筛出糖尿病前期和中心型肥胖前期的人群进行全面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糖尿病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利用健康讲座和同伴教育,提升老年人对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苏省社区不同血糖水平人群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聚集状况。  方法  2015-2017年在江苏省6个项目点开展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筛查项目,共有83 522名35~75岁常住居民纳入本次研究。计算我省中老年人群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和吸烟4类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率及聚集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血糖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风险之间的关系。  结果  江苏省35~75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18.9%,其中知晓患病的比例为41.4%。在未知患病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和高血糖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1.29倍(OR=1.29,95% CI:1.24~1.36,P < 0.001)和1.99倍(OR=1.99,95% CI:1.89~2.08,P < 0.001)。在已知患病人群中,血糖控制率为15.5%,血糖控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并无关联。  结论  高血糖和空腹血糖受损增加成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风险,应及时对糖尿病高危人群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潮州市居民肥胖状态与高血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为提出适宜的血压控制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潮州市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BMI、腰围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采用基于限制性立方样条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BMI、腰围与高血压间剂量-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年人BMI、腰围与睡眠质量的联合作用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0月12日―2020年12月18日对十堰市3 195名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BMI、腰围与睡眠质量对高血压患病的联合作用。  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18.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以BMI正常且睡眠质量好的组为对照组,体重过轻且睡眠质量好的组、超重且睡眠质量好的组、全身型肥胖且睡眠质量好的组、体重过轻且睡眠质量差的组、BMI正常且睡眠质量差的组、超重且睡眠质量差的组、全身型肥胖且睡眠质量差的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4.049倍、1.172倍、4.625倍、4.581倍、1.166倍、5.476倍和8.230倍。以腰围正常且睡眠质量好的组为对照组,腹型肥胖且睡眠质量好的组、腰围正常且睡眠质量差的组、腹型肥胖且睡眠质量差的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4.017倍、3.074倍和7.495倍。  结论  睡眠质量差和全身型肥胖或腹型肥胖共存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提示睡眠质量差的人群控制BMI和腰围有利于高血压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上海市职业人群不同类型肥胖流行特征,分析其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慢性病指标间的关系,为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在华东疗养院诊疗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18739名上海市职业人员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基础资料、健康体检资料,按照全身型肥胖和中心型肥胖的判断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肥胖类型进行区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慢性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8739名职业人群中,根据体质量指数(BMI),超重(含肥胖)检出率为51.25%,其中肥胖检出率为13.27%;中心型肥胖检出率为42.70%。随着BMI的增加,中心型肥胖占比也升高。随着年龄的增大,超重肥胖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其中50~60岁年龄组风险最大(OR=2.031,P<0.01);女性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较男性低(OR=0.216,P<0.01);吸烟(OR=1.128,P<0.01)、饮酒(OR=1.300,P<0.01)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高于不吸烟、饮酒者;分别相比公务员、脑力劳动者、每天静坐<2 h者,农民(OR=3.424,P<0.01)、轻体力劳动者(OR=1.149,P<0.01)、每天静坐时间4~6 h(OR=1.114,P<0.01)和>6 h者(OR=1.158,P<0.01)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而每天睡眠时长7~9 h者较睡眠时长<5 h者发生超重肥胖风险显著降低(OR=0.799,P<0.01)。各类慢性病指标异常的检出率随着BMI的增加而升高(P<0.01);中心型肥胖组的各指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P<0.01);相比正常人群,合并两种类型肥胖的人群发生高血压、高血糖、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尿酸的风险最高(OR=1.422~5.885,P<0.01)。结论上海市职业人群中超重、肥胖情况比较严峻,肥胖人群尤其是中心型肥胖人群面临较严重的健康风险,降低超重、肥胖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血脂异常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湘西少数民族地区≥30岁的880名居民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血脂异常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8.8%,高TC血症、高TG血症、低HDL-C血症和高L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7.6%、18.1%、23.2%和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1.675)和中心性肥胖(OR=2.316)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高强度体力活动(OR=0.715)和年龄≥60岁(OR=0.616)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  结论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血脂异常率较高,应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血脂异常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开封市中学生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之间的关联,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开封市4 058名中学生进行血压、身高、体重的测量,分析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关系。  结果  中学生血压偏高率为11.78%。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OR=1.65)和肥胖(OR=3.32)均增加血压偏高的风险(P值均 < 0.01)。超重和肥胖男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87和4.16倍,超重和肥胖女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的1.55和2.69倍。高中正常体重、初中超重/肥胖、高中超重/肥胖学生的血压偏高风险分别是初中正常体重学生的1.90,2.85和3.39倍(P交互=0.02)。  结论  预防中学生血压偏高应该从预防超重/肥胖开始,尤其对男生加以重视; 超重/肥胖的中学生学段越高,血压偏高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