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0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38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590篇
内科学   622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4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114篇
综合类   6020篇
预防医学   968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2616篇
  21篇
中国医学   2215篇
肿瘤学   26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1005篇
  2013年   1000篇
  2012年   1219篇
  2011年   1413篇
  2010年   1287篇
  2009年   1276篇
  2008年   1173篇
  2007年   1037篇
  2006年   927篇
  2005年   920篇
  2004年   820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650篇
  2001年   556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结肠闭锁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8例结肠闭锁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我们在诊疗方面的经验。结果18例患儿中,外院造瘘1例,本院急诊手术17例,均在入院后8~20 h内手术。闭锁部位发生在横结肠8例,升结肠3例,降结肠2例,结肠肝曲2例,结肠脾曲2例,乙状结肠1例。Ⅲ型14例,Ⅰ型2例,Ⅱ型2例。14例行一期肠吻合术,3例行乙状结肠造瘘,1例术中放弃治疗。全组有2例死亡。结论当闭锁发生在近端结肠时应选择回结肠吻合;当闭锁盲端在脾区以远,可以保留回盲部及部分近端结肠行结结肠吻合;如果闭锁盲端超过乙状结肠或患儿一般情况较差时,应先行肠造瘘。  相似文献   
62.
500例肠梗阻病因分析及诊断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建  谷俊朝  张忠涛  王宇 《北京医学》2006,28(3):162-164
目的分析肠梗阻患者的病因的变化,探讨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50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296例,年龄65~95岁,中位年龄73.2岁;中青年组204例,年龄19~64岁,中位年龄48.5岁.男268例;女232例.结果老年组中,肿瘤引起的肠梗阻118例(39.9%),粘连性肠梗阻99例(33.4%),疝46例(15.5%),肿瘤为肠梗阻的首发病因.而中青年组,粘连性肠梗阻90例(44.1%),肿瘤引起的肠梗阻77例(37.7%),疝20例(9.8%),粘连性肠梗阻为首发病因.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和女两组病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粘连和疝成为肠梗阻的三大病因,老年的首位病因是肿瘤,中青年的首位病因是肠粘连.CT检查是肠梗阻病因诊断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自膨式金属支架在晚期结直肠癌所致完全性肠梗阻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我院2016~2018年间收治晚期结直肠癌所致完全性肠梗阻病人55例,支架组37例,采用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手术组18例,采用肠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住院时间、早期和晚期不良事件和总生存率。结果支架组获得技术成功35例,技术成功率为94.6%(35/37),手术组技术成功18例,技术成功率为100%(18/18)。89.2%的结肠支架置入术病人和100%的手术病人获得了临床缓解(P0.05)。支架组和手术组早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8%和27.8%,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0和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8.6分钟,手术组为123.9分钟,支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手术组为1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晚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5%和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0周时,支架组病人生存率为29.7%,手术组为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膨式肠道支架在晚期结直肠癌所致完全性肠梗阻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病人远期生存与肠造口相当。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评分系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肠管缺血性损害、肠管出现绞窄性改变、合并腹内疝、肠扭转和肠套叠等并发症、腹腔血性积液、肠管扩张程度、肠壁增厚伴肠腔缩窄,这6 项指标纳入超声评分系统,对124 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与CT 及手术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24 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得分结果如下:最高分16 分,最低分4 分,平均(10±2.7)分,与手术结果对照,超声评分分值越高,严重程度越重,危险度越高。124 例粘连性肠梗阻中,超声与CT 对肠管缺血性损害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 和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与CT 对肠管出现绞窄性改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 和86.4%,对腹内疝、肠扭转或肠套叠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6.7% 和8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超声与CT 对腹腔血性积液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6.7% 和60%,对肠管扩张程度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对肠壁增厚伴肠腔缩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1% 和6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评分系统可以帮助临床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可为临床医师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从而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加味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来获得加味大承气汤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肠梗阻的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NCBI 数据库。使用Draw Venn Diagrams 工具获得交集基因。结合Cytoscape3.7.1 对所得的交集基因进行PPI 分析、GO 与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加味大承气汤活性化学成分121 个,药物靶点1478 个;利用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NCBI 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147 个;通过Draw VennDiagrams 工具获得交集基因24 个交集基因;通过PPI 蛋白作用网络及网络拓扑分析,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网络连接程度较高;通过GO 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参与了对营养水平的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平滑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通过KEGG 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主要涉及PI3K-Akt 信号通路、JAK-STAT 信号通路以及HIF-1 信号通路等。结论:加味大承气汤活血攻下法治疗肠梗阻是多靶点、多途径的,本次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经肛门置入减压导管在低位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 13例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在结肠镜辅助下,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减压导,灌洗、引流等保守治疗7~10天后行一期根治手术。结果 13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减压导管;术后患者腹痛、腹胀明显缓解,腹胀呕吐症状消失;置管后第3天,腹围由92.7±5.7 cm减小到81.2±4.8 cm;腹腔内压力由21.00±1.5 cmH2O减至12.2±0.8 cmH2O;减压导管引流量从782.3±72.1 mL下降至33.8±15.3 mL;梗阻近端肠管最大横径由5.4±0.6 cm缩小至2±0.3 cm(均P<0.001)。所有患者均接受一期结肠癌根治手术,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伤口、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低位结直肠癌伴发急性肠梗阻,经肛门置管减压不仅可显著缓解梗阻症状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并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为一期根治性手术赢得时机;具有有效、安全、经济、创伤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究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中苦寒泻下方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为(0.85±0.44)d,排便时间为(2.15±0.68)d,中转手术率为8.00%,平均住院时间为(7.53±2.8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为96.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寒泻下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有效促进患者肠道蠕动,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畅通梗阻,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应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的价值。方法将60例拟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肠梗阻病人按随机数字量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病人术前应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10 ml(30 mg)进行鼻腔麻醉及导管前端润滑,对照组病人术前于鼻腔及导管前端涂抹石蜡油进行润滑,比较两组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6.7%(29/30),对照组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置管所用时间明显减少,术中疼痛VAS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肠梗阻病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应用,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所用时间,明显地减轻了病人术中的疼痛不适,未见并发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并发肠梗阻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腹壁切口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肠梗阻分为发生肠梗阻组(30例)与未发生肠梗阻组(22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围术期相关指标,筛选出肠梗阻发生的易感因素,总结其防治措施。 结果发生肠梗阻组与未发生肠梗阻组在性别、是否合并急慢性支气管炎、是否合并前列腺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年龄、手术类型、术前营养状况、切口类型、愈合类型、合并腹水及合并便秘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肠梗阻组患者经治疗后腹痛消失时间为(3.40±1.78)d、腹胀消失时间为(4.24±1.57)d、排气时间为(5.96±1.61)d、进食流质时间为(6.95±2.02)d、胃肠减压引流量为(315.21±106.52)ml/d、平均住院时间为(14.59±2.63)d。 结论腹壁切口疝并发肠梗阻的易感因素为男性、合并急慢性支气管炎或前列腺炎,但肠梗阻经及时干预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均得以显著改善,提示重视易感因素的控制、及早给予治疗是防治肠梗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情况。结果:35例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胃肠减压、用生长抑素、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以及中药健脾养胃、行气活血、润肠通便等治疗而痊愈。缓解时间3~21d,平均9.2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