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术对肿瘤已经广泛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67例肿瘤广泛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资料,其中30例行支架置入治疗(支架置入组)以及37例行常规急诊手术治疗(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常规手术组比较,支架置入组的手术成功率(86.7%vs.97.3%),手术时间(4.32 h vs.4.78 h),术后30 d内病死率(0.0%vs.11.1%)的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术中出血量(76.6 mL vs.274 mL),住院时间(6.7 d vs.15.5 d),总并发症的发生率(19.2%vs.52.8%)均明显减少(均P0.05);支架置入组与常规手术组中位生存期(11.4个月vs.10.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术在治疗直肠癌合并的急性肠梗阻疗效确切,且更安全、可靠,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肛减压导管治疗结肠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4年接受治疗的90例结肠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病人,其中经肛置入减压导管病人45例,为导管组;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病人45例,为金属支架组。待两组病人梗阻缓解后行结肠直肠癌切除吻合术,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导管组45例置管成功率达100.0%,高于金属支架组支架置入成功率86.7%(P0.05);导管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2/45),低于金属支架组的17.9%(7/3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减压导管治疗结肠直肠癌合并肠梗阻安全可靠,较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有较多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透视下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左半结直肠癌性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内镜联合透视下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的49例左半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于48例患者成功植入支架,技术成功率为97.96%(48/49);1例因导丝无法通过狭窄段而转为外科急诊手术。植入支架后,47例梗阻症状明显改善;1例未改善而转为外科急诊手术。术后1例发生肠穿孔,5例便中带少量鲜血,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2例发生支架脱落。21例患于植入支架解除肠梗阻后接受结肠癌根治术,Ⅰ期手术成功率100%(21/21)。结论内镜联合透视下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解除左半结直肠癌性梗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置入支架后择期手术与急诊外科手术2种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临时置入金属支架,择期手术治疗(支架组);60例行急诊手术治疗(急诊手术组)。比较支架组与急诊手术组的一期切除吻合率、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指标。结果:支架组一期切除吻合率(96.67%)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组(56.67%,P<0.001)。支架组术后并发症(6.67%)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26.67%,P<0.05)。支架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与急诊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分别为(156.13±49.79)min,(3.60±1.40)d,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P<0.05)。结论:置入支架可迅速、有效缓解梗阻性结直肠癌症状。置入支架后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相比可增加一期切除吻合率,减少并发症,可作为缓解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一项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透视下放置结肠金属支架治疗急性结肠梗阻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结肠梗阻病人58例,均放置结肠金属支架,其中透视下操作30例,非透视下28例,比较两组操作时间,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透视组手术时间15~135分钟,平均(38±7.4)分钟,非透视组分别为20~75分钟,平均(34±5.1)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组累积透视时间2~30分钟,平均(4.2±2.8)分钟。支架放置成功率100%,结肠梗阻症状均获缓解,无肠穿孔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非透视下放置结肠金属支架治疗急性结肠梗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作为术前桥梁作用的支架置入对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治疗效果影响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共70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35例,先置入金属支架进行减压处理后再行根治切除术治疗;B组35例,行急诊Ⅰ期根治切除术治疗。结果 A组35例患者在术前金属支架置入后均成功,临床成功率及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4.29%(33/35)、100.0%(35/25),有2例患者置入金属支架后梗阻表现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影像学检查发现肠腔内部有积气及积液存在,置入支架后72小时即行手术治疗。A组患者的Ⅰ期肿瘤切除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造口率明显小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B组患者(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性梗阻手术治疗前置入支架,可有效降低造口率,提高肿瘤切除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配合X线下置入钛镍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行永久性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支架组),以35例接受传统结肠造瘘手术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支架组放置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术后发生1例肠穿孔,2例支架再梗阻),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不需人工肛门,随访1年生存率为94.2%;对照组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为31.42%(术后5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感染),随访1年生存率为97.1%。两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均完全缓解,但支架组与对照比较,肠道梗阻缓解迅速,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费用更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肠镜配合X线下置入钛镍记忆合金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恶性梗阻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姑息性治疗手段,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患者可获得与外科手术相当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梗阻性结直肠癌导管减压后行3D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6月96例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然后50例行3D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3D(腹腔镜手术组),46例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5.9 h vs.5.2 h,P0.05),平均总住院费用高于开腹手术组(3.3万元vs.2.7万元,P0.05),但平均术后排气时间(2.4 d vs.3.0 d,P0.05)、留置尿管时间(2.7 d vs.3.9 d,P0.05)、住院时间(15.2 d vs.23.8 d,P0.05)均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和肠梗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80.0%vs.82.6%,P=0.744)。结论:3D腹腔镜手术治疗导管减压后梗阻性结直肠癌术后恢复快,且围手术期并发症与预后方面与开腹手术相似,可作为梗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手术效果。方法把6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开腹手术组(常规组)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组(观察组)各31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肠梗阻的发生率,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常规组20例结肠癌术后有6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30.0%,观察组22例结肠癌术后有1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4.55%。常规组11例直肠癌术后有2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9例直肠癌术后有1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11.11%。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肠梗阻的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09年10月完成的21例腹腔镜结直肠癌病例(腹腔镜组)与同期有可比性的25例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传统手术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2例(9.5%)中转开腹。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住院总费用明显大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的肿块大小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和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4~30个月,两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及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以达到与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同样的根治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探讨经内镜放置的自膨胀式肠道金属支架在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2014年9月—2017年3月实施的130例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急诊开腹手术60例为对照组,经内镜自膨胀式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7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1 7/60)高于观察组(7.1%,5/70);观察组一期吻合率(92.9%,65/70)高于对照组(80%,48/60);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0.20±2.72)d vs(16.35±7.32)d];观察组术后恢复胃肠蠕动时间短于对照组[(3.56±1.51)d vs(5.68±2.34)d],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少于对照组[(7.25±2.23)d vs(10.31±2.7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对照组因腹腔肿瘤广泛转移死亡2例,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对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经内镜置入自膨胀式肠道金属支架,能够快速解决肠梗阻临床症状,有效减轻肠道水肿程度,有助于提高患者一期手术吻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可切除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肠梗阻内镜下肠道支架置入术后限期手术治疗与一期急诊手术病人的临床效果,探讨支架置入术后再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2例行内镜下肠支架置入术联合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支架组)。评价支架取得效果为限期手术未造口,根据病人临床数据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44例同期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接受急诊手术病人为对照组(急诊组),分别比较两组一期手术吻合率、平均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参数。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3,且具有一定准确度(P<0.05)。内镜下结肠支架置入术后满8 d择期手术组与不满8 d组相比,一期吻合率显著增高,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缩短,而且ICU的利用率也显著降低(P<0.05)。支架组与急诊组病人相比,其一期吻合率显著增高,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降低,术后ICU的使用率及腹泻的发生率都显著降低,但总住院天数与总住院费用显著增高(P<0.05)。结论 内镜下肠道支架置入术联合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肠梗阻是安全可行的,并且支架置入8 d后择期手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选取38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联合组19例患者采用结肠镜支架成功后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1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联合组手术时间(328±21)min,常规组手术时间(310±32)min,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9±1.8)d,常规组住院时间(19±2.7)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肠镜下支架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62例,开腹手术组58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并对肿瘤根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给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切口长度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17.2%(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治疗结直肠癌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近期疗效满意,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结直肠癌病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影响,以及腹腔镜在既往腹部有手术史的结直肠癌病人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24例有腹部手术史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结直肠癌病人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组(195例)与开腹组(229例)病人的基本临床资料、手术学指标、病理资料、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对比开腹组,手术时间较长(P=0.003)、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5);腹腔镜组的手术中转率为8.7%(17/195),中转的主要原因是粘连严重,其次为肿瘤5 cm,肿瘤显露困难。结论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无明显影响,对于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病人,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周明忠  杨帆  蒙谦  谢江 《腹部外科》2009,22(5):283-285
目的探讨最适宜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引流的方法。方法77例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经皮肝穿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和纤维十二指肠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对比两组病例引流成功率、并发症、支架通畅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生存时间、术后生存质量。结果两组引流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6个月支架通畅率、住院时间、术后生存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支架置入方式均可作为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非手术姑息性治疗方式,根据技术掌握熟练程度选择适宜术式。  相似文献   

17.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接受结直肠癌切除术的13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结直肠癌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前后血清TGF-β1的变化、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率。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个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血清TGF-β1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GF-β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肠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3.08%、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10.77%(P0.05);随访结果显示,两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6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9%(P0.05)。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有利于老年患者的治疗,可明显促进术后恢复并减少并发症,且可明显降低血清TGF-β1的表达,提高远期生存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手术经自然通道取标本(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符合NOSES手术条件的结直肠肿瘤病人68例,NOSES手术组30例,采用NOSES;传统手术组38例,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理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年龄、性别和肿瘤T分期、肿瘤直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SES手术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NOSES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支架联合腹腔镜根治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可根治性切除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先行肠道支架置入术后行腹腔镜下一期切除吻合术)和单纯手术组(57例,行急诊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成功率、安全性和疗效。 结果联合治疗组中3例导丝无法通过狭窄处而放置肠道支架失败,未出现支架置入相关的穿孔、支架移位、出血及术后肠穿孔,技术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均为90.9%(30/33)。30例术后3~5 d均顺利施行腹腔镜下肿瘤根治术而不需施行预防性肠道造瘘术。联合治疗组以及单纯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74.6±58.4)min、(294.3±54.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9,P=0.120)。联合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35.4±20.4)ml,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的(135.5±26.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4,P<0.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总体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结直肠支架在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中的应用安全、有效。结直肠支架可作为腹腔镜根治手术术前准备的"桥梁",并发症发生率低,避免预防性肠道造口,临床短期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脾曲远端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可行性,同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脾曲远端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93例,其中传统手术治疗组46例,肛肠梗阻导管置入组47例,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记录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珋±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肛肠梗阻导管置入组患者的腹围周长、腹内压、梗阻近端肠管的最大横径明显减小,胃管、导管引流量明显减少,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肛肠梗阻导管置入组腹部症状的缓解率达到93.62%且明显高于传统手术治疗组(10.87%);肛肠梗阻导管置入组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组(P均0.05)。结论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脾曲远端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取得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率,安全有效,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