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经验与并发症。方法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417例,全部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134例患者使用脑保护装置;283患者未使用保护装置,对其中202例(71.38%)进行预扩张,66例(23.32%)采取后扩张,3例未扩张。结果 417例患者术中,心率下降者105例(25.18%);术中微栓子脱落5例,其中2例治疗后好转,2例留有一侧肢体运动障碍,术后颅内出血死亡1例。322例随诊,占77.22%,其中再狭窄15例,再狭窄发生率为3.6%。325例有临床症状的患者中,256例症状消失或好转,占78.77%;结论 采用正确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手术方法,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是安全的,应对术后脑血管过度灌注导致脑出血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脑血管造影,分析基底节区腔隙与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狭窄的比例与部位分布。方法:选择首次发病6小时内拟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并行脑磁共振(MRI)检查为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51例,依脑梗死的面积大小将患者分为腔隙梗死组(12例)和非腔隙梗死组(3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结果及危险因素。结果:DSA结果显示:腔隙梗死组DS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9例,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2例(占16.7%),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狭窄1例(占8.3%)。非腔隙梗死组39例DSA检查均异常,共检出病变血管41支,血管病变部位为大脑中动脉M1段(53.6%)>颈内动脉颅内段(26.8%)>颈内动脉颅外段(17%)>大脑前动脉(2.4%)。非腔隙脑梗死组血管狭窄比例明显高于腔隙脑梗死组(p<0.05)。危险因素比较:腔隙和非腔隙脑梗死患者中患高血压比例均高于其它危险因素(91.7%,74.4%),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间其它危险因素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基底节区腔隙梗死患者DSA检查仅少数存在血管狭窄,多数无明确血管损害,梗死原因主要由小动脉病变引起;而非腔隙梗死患者绝大多数DSA有明确血管病变,大脑中动脉M1段是血管病变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GM1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应用的治疗作用.方法: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41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法(NISS)对病人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对治疗后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病人神经功能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添加使用GM能减轻病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64.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可治性疾病,治疗的早晚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正确治疗的基础依赖于正确的诊断,寻找特异、敏感、快速的诊断方法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以往的实验诊断方法有两类:一是传统的细菌学方法—涂片和培养;二是免疫学间接诊断—抗体测定,分别在敏感性及特异性上有所不足。而近年推出了基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调查北京市城乡≥55岁人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病率及患病特点.方法 2009年,采用按类分层、分段、随机、整群、等距的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宣武区(城区)、大兴区(近郊)、怀柔区(远郊)≥55岁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2466人,其中男1142人,女1324人.分析TIA的患病率,并比较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患病率的差异. 结果 ①2466人中,TIA患者86例,患病率为3.5%(标化后为3.7%).②远郊、近郊、城区TIA患病率分别为5.6%、3.7%、2.7%(标化后为6.2%、3.9%、2.7%,P=0.004).人群TIA患病率为乡村高于城区(4.7%比2.7%),P=0.009;远郊高于近郊,P=0.067.③女性TIA患病率略高于男性(3.8%比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随着年龄增长,总体人群TIA患病率逐渐降低,≥55岁最高(5.0%),≥85岁最低(2.2%);不同年龄段女性的TIA患病率与总体人群患病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男性与总体患病率变化趋势不相符. 结论 北京市城乡≥55岁人群TIA患病率为城区低于乡村,近郊低于远郊.TIA总体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男女患病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6.
偏头痛是常见的头痛类型.属于原发性头痛.其表现为发作性头痛,有些在头痛前有眼前闪光或视野缺损、麻木等先兆症状,多数无先兆,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严重干扰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偏头痛诊断和分类标准由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头面痛分类委员会提出(ICHD-Ⅱ),其根据临床症状主要有先兆性偏头痛(migrainewithaura,MA)和非先兆性偏头痛(migrainewithoutaura,MwoA)。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皮质下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病变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分析73例皮质下脑梗死患者的脑核磁共振(MR)、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及危险因素。根据文献公布的MR血管分布模板将患者分为2组,A组:深穿支动脉区梗死;B组:内边缘带区及浅穿支动脉区梗死。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病变特征和可能病因。结果 2组患者DSA检查血管异常比例A组为82.4%(42/51),B组为63.6%(1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病变明显多于B组患者(P<0.05),而B组患者颈内动脉病变明显多于A组患者(P<0.05)。A组男性患者明显高于B组(P<0.05),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引起不同部位皮质下脑梗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症状相关侧血管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性质与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DSA和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对79例急性期(7 d内)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检查,按照患者首次发作至入院当天(时间范围≤7 d)的TIA发作次数分为TIA缓解组(发作次数<3次)和TIA频发组(发作次数≥3次),比较两组间症状相关侧血管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差异.结果 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血管病变以颅内病变为主,以大脑中动脉病变最为多见(51.2%),颈内动脉颅外段次之(37.2%).TIA频发组与TIA缓解组相比,发作时间短暂(≤10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3,P=0.021).TIA频发组症状相关侧血管≥50%狭窄比例(66.7%)明显高于TIA缓解组(35.3%,x2=7.655,P=0.006).症状相关侧颈动脉斑块性质与频发TIA无相关性(x2=0.939,P=0.332).结论 频发TIA发作时间短暂且与症状相关侧血管中重度狭窄(≥50%)相关,其发病机制可能主要与血流动力学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9.
颈内动脉狭窄83例的血管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择颈内动脉狭窄大于85%的患者83例行血管内支架治疗,于围手术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并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手术采用2类支架,分预扩与不预扩两种操作。结果 83例手术操作顺利,无临床并发症,影像学评价完全成功,超声波检查示脑血流恢复正常或好转。56例临床症状消失,27例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术后随访3~24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及超声波示支架形态良好,血液通畅,血管无再狭窄。结论 采用正确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手术方法对颈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治疗是安全的,支架的选择与是否预扩尚待商榷。  相似文献   
70.
聚合酶链反应在结核性脑膜炎病原菌检测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支杆菌,简化了操作过程,用直接水煮裂解法代替DNA提取法,反应体积缩小到25μ1,灵敏度达10CFU以下结核杆菌。56例结核性脑膜炎和44例非TBM脑脊液检测结果表明:PCR敏感性91%-95%,特异性100%,准确性95%-93.4%.仅6小时就可诊断,是目前TBM早期快速确诊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