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评价GM1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应用的治疗作用。方法 :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 41例 ,治疗组 2 1例 ,对照组 2 0例 ,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法 (NISS)对病人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 (ADL)量表 (Barthel指数 ) ,对治疗后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病人神经功能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1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添加使用GM1 能减轻病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03-2014-11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相同,研究组加用丁苯酞治疗,疗程14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并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出院12个月的病死率。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14d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的病死率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压、抗凝、控制血脂、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更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疗法在脑卒中急性期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01—2012-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88例患者按系统随机分为治疗组(194例)和对照组(194例),治疗组按照急性卒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加活血化淤治疗,对照组按指南常规治疗,观察2周。分别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化淤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急性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初步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G-CSF治疗组和对照组.G-CSF治疗组12例,接受G-CSF(5μg/kg皮下注射,1次/d连续7 d)和常规治疗;对照组13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或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随访6个月时临床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时或出院时G-CSF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略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t=0.842,P>0.05),但随访6个月时G-CSF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1.801,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亦优于对照组(t=2.587,P<0.05),G-CSF治疗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治疗后2组患者CRP、IL-6、TNF-α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可显著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对出血性脑卒中的近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近期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1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组织化卒中治疗组(A组)及常规治疗组(B组)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障碍程度、并发症及近期临床疗效的差异,并对经济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结果:A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意识障碍程度评分及近期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均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组织化卒中医疗组每提高患者的一个功能单位,所需的花费较常规治疗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个月运动康复结合针灸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FD)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康复组、运动康复 针灸组,每组35例,进行3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治疗前3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康复 针灸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最高。结论3个月的运动康复结合针灸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立脑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急诊科2013年6月~2015年11月收入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其中脑卒中中心成立前30例为对照组,脑卒中中心成立后32例为观察组,对脑卒中中心成立前后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组严格按照脑卒中中心制定的标准流程进行治疗; 对照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转科或出院后再进行康复锻炼; 收集在治疗前、治疗后10、30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判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于90 d时再次评定ADL评分。结果 成立脑卒中中心后观察组符合溶栓条件的溶栓率83.3%,显著高于成立前对照组溶栓率(45.5%),患者总有效率亦高于成立脑卒中前总有效率(P<0.01),治疗30 d后观察组NIHSS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成立脑卒中中心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率,明显改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脑卒中伴功能障碍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6—2012-05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应用GM1注射液静滴,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差别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出血患者采用GM1注射液静滴可加速神经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56例分为文拉法辛组128例、阿米替林组116例及对照组112例,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结果:文拉法辛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第2周HAMD评分和第12周CSS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文拉法辛组和阿米替林组3个月后ADL亦明显改善(P均<0.05),但阿米替林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文拉法辛组.结论:抗抑郁治疗有利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属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2—2015-03来我院就诊并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管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周、入院4周及出院时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差异。结果入院后2周、入院4周及出院时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家属疾病认知错误项数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管理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更多的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及指标相关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有利于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脑卒中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5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0例)和对照组(296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以普通西医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ADL)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比治疗前显著增高,但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44±6.2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FMA评分(53.44±7.53)与Barthel指数(61.21±9.4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恢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13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进行研究,2组均进行药物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应用Bobath技术进行早期运动康复锻炼1个月,对每例患者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初期和末期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M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对急性脑卒中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7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组织化卒中治疗组(A组)及常规治疗组(B组)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障碍程度、并发症及近期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A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意识障碍程度评分及近期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均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尤瑞克林针联合依达拉奉针静滴治疗;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针静滴;疗程均为14d;治疗前、治疗后14d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同时于治疗前、后第14及90d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14d NIHSS评分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有效率分别为80%及7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4d的ADL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90d的ADL评分组间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安全发挥疗效;其急性期疗效与单用依达拉奉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单用依达拉奉。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上下肢功能恢复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治疗前1 d及治疗28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和ADL评定(MBI).结果经康复治疗后康复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积分,MB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施行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75例首次急性发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 85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平均于病后10d开始早期康复训练,2次/d,1h/次,第一次主要由康复医生完成,家属协助;第二次主要由家属完成,康复医生督促和指导,共30d.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酞普兰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对急性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将卒中后抑郁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西酞普兰20mg口服,1次/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用HAMD、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B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PSD脑卒中患者早期恢复有明显负面影响。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