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符合线路显像(包括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功能代谢,并与CT、数字减影检查进行比较。 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02-06/2005-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患者52例(发作次数1~5次).所有患者检查CT,MRI,数字减影检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距末次发作后1~7d内完成。选择与其年龄相匹配的1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以对照组脑血流灌注显像与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大脑各部位放射性右/左比值&;#177;2s为正常值范围(O.8~1.1),高于或低于此值均为异常。 结果:68名受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5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中有44例可见脑内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占85%(44/52);脑葡萄糖代谢显像有46例可见脑内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占89%(46/52),与CT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71%,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②经数字减影检查证实52例患者中有49例呈不同程度的大脑中动脉轻,中重度的狭窄94%(49/52),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符合线路显像检查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符合线路显像脑血流灌注、脑细胞代谢检查可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间期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代谢异常,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诊断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脑后动脉区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状态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头部MRI证实的首次新发大脑后动脉区梗死的患者192例,其中171例行CT血管成像,21例行DSA,排除有可疑心源性栓子来源的患者。根据头部MRI将梗死部位分为A(中脑组)、B(丘脑组)、C(颞叶内侧组)、D(胼胝体压部组)、E(枕叶组)、F(多部位梗死组)6组。比较PCA区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状态及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PCA区梗死病变分布:192例患者中A、B、C、D、E、F组分别为12例(6.3%)、74例(38.5%)、15例(7.8%)、11例(5.7%)、28例(14.6%)、52例(27.1%)。(2)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状态:椎动脉病变66例(34.4%)合并大脑后动脉狭窄13例,基底动脉病变27例(14.1%)合并大脑后动脉狭窄2例,大脑后动脉病变45例(23.4%),未发现血管病变69例(35.9%)。(3)对PCA区梗死病变分布与后循环血管病变行单因素卡方检验:B组与基底动脉病变相关(χ~2=5.318,P=0.021);E组与PCA P4段病变相关(χ~2=18.556,P0.001);F组与椎动脉、基底动脉病变相关(χ~2=4.386,7.059;P=0.036,0.008)。(4)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合并高血压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26,P=0.001)。结论大脑后动脉区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尤其合并导致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时,更应重视血管检查,减少卒中再发。  相似文献   
3.
皮质下失语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皮质下失语一直是神经科医师争论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功能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皮质下失语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都有了新的认识,但尚未达成共识。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5-04期间与皮质下失语相关文章,检索词“subcortic alaphasia”、“thalamic aphasia”、“ganglia aphasi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筛除明显不随机或没有对照组的临床研究及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8篇相关文献,排除的27篇中,有19篇为重复性研究,8篇为个案报道。纳入61篇,其中关于皮质下失语的病因及分类25篇、临床表现24篇、发病机制及预后22篇。 资料综合:皮质下失语的病因有缺血病变、脑出血及其他3类。按部位不同包括内囊纹状体区(基底节)失语、丘脑失语、脑室旁白质失语及小脑失语4类,而临床表现也因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皮质下失语的机制为:皮质下损害的直接效应、语言的实质皮质结构断开、损害了公式化的皮质语言输出中的语言“释放”片断、、神经机能失联系、皮质功能障碍、皮质执行功能障碍综合症。但发病机制仍然存在很多的争议。 结论:皮质下失语临床表现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不祥,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主因"发作性头痛16 d,突发左肢无力5 d,右肢无力2 d"于2014年4月30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16 d前(2014年4月14日)妊娠晚期睡梦中突发剧烈头痛,为头顶部、双颞部搏动性疼痛,难以忍受,无法再次入睡,随后下床活动,约0.5 h完全缓解。头痛发作过程中不伴有恶心、呕吐,无黑矇、视物成双,无抽  相似文献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记忆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后是否遗留记忆障碍。方法 对49例TIA患者在其末次发作后平均8 d内进行临床记忆量表甲套测试,然后对其随访平均3个月(自末次发作后开始),对随访期间无TIA再次发作的42例患者,用临床记忆量表乙套复查记忆功能,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接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药物的治疗。 结果 TIA患者末次发作后平均8 d内与平均3个月后相比,前者的记忆商(memory quotient,MQ)、总量表分及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和图像自由回忆的等值量表分均有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P<0.01、P<0.01、P<0.05、P=0.01、P<0.01).而两者在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项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TIA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记忆障碍,尤以短时记忆障碍为甚,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TIA后的记忆障碍。TIA可能是老年人记忆障碍的原因之一,应重视TIA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于1895年由Wallenberg首先报道,并经病理解剖证实为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血栓形成所致。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发展,人们对Wallenberg综合征的解剖学、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PICA并非是引起该综合征的唯一病因。本文将近10年研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性质脑膜炎在磁共振(MRI)GdDTPA增强时的表现特点,我们将强化特点与临床表现和脑脊液(CSF)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索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新途径。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院收治的脑膜炎患者74例,其中结核性脑膜炎34例、化脓性脑膜炎14例、病毒性脑膜炎2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6例。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参照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标准,其他脑膜炎均按临床诊断标准。男47例,女27例,年龄1~72岁,平均年龄35岁。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统计包,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直接概率法。3.临床表现:共同的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和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海马的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代谢物质的变化.方法 对99例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组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及1H-MRS检查,测量双侧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Cr)三种代谢物质,计算NAA/Cr和Cho/Cr比值.结果 抑郁症患者海马NAA/Cr左右侧比值(1.23±0.16;1.16±0.16)低于对照组NAA/Cr左右侧比值(1.38±0.23;1.31±0.26),差异有显著性(P<0.05);抑郁症患者海马体部Cho/Cr左右侧比值(1.19±0.14;1.18±0.12)高于对照组Cho/Cr左右侧比值(1.14±0.12;1.11±0.14),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左右侧NAA/Cr和Cho/C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抑郁症组右侧NAA/Cr低于左侧,差异显著(P<0.05);左侧Cho/Cr高于右侧,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双侧海马神经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右侧神经细胞功能障碍较左侧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未见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17例行DSA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按DSA的检查结果将217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组,分为DSA检查结果阳性组119例和DSA检查结果阴性组98例。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1发病年龄:DSA结果阴性组98例,男79例;女19例;阳性组119例,男92例;女27例。两组年龄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2动脉狭窄的分布:DSA结果阴性组与阳性组颅外动脉狭窄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78>0.05),两组颅内动脉狭窄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0)。3最终形成梗死的部位:两组比较,DSA结果阴性组未见异常的多于阳性组(P=0.000<0.05);大面积和中小面积梗死阳性组明显多于DSA结果阴性组(P=0.000和P=0.018),而DSA结果阴性组的皮层下梗死明显多于阳性组(P=0.002),单纯底节梗死DSA结果阴性组多于阳性组(P=0.000),后组循环的梗死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DSA检查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梗死部位主要在皮层下,与小血管病变和低灌注有关。2DSA检查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梗死与动脉狭窄有关,且以颅内动脉狭窄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桥梗死部位与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05年2月至2007年9月收住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新发脑桥部梗死患者139例,所有病例均行头部MRI以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排除有可疑心源性栓子来源的患者.将病例分为A(旁中央动脉组)、B(短旋动脉组)、C(长旋动脉组)、D(混合组)4组,并对各组进行与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无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139例患者中A、B、C、D组各占78(56.1%)、3(2.2%)、7(5.0%)、51(36.7%)例.左或右侧椎动脉闭塞者56例(40.3%),左或右椎动脉狭窄者60例(43.2%),基底动脉闭塞者14例(10.1%),基底动脉狭窄者14例(10.1%),无后循环血管改变者16例(11.5%).A组与椎动脉闭塞、基底动脉闭塞及无血管病变者相关,x2值分别为3.945、6.824、4.485,P值分别为0.043、0.021、O.041.D组与基底动脉闭塞相关,x2值为10.952,P值为0.006.对以上两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组与椎动脉闭塞更相关(OR值为2.261),D组与基底动脉闭塞更相关(OR值为15.750).结论 脑桥不同部位的梗死与椎基底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关系密切,提示临床医生在遇到相关病例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做血管检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enosis or occlusion of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and the location of infarctions in pontine. Methods All 139 patients with acute pontine infarc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Xuanwu Hospital,Beijing,during February,2005 and September,2007 were studied. All patients received the examinations of head MRI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Patients with possible cardiac embolism were excluded from the study. All the cases were then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 paracentral artery group); B (short rotary artery group); C (long rotary artery group) and D (combined group). Results In all 139 cases,78 cases (56. 1% ) were in A group,3 (2. 2% ) in B group,7 (5.0%) in C group and 51 (36.7%) in D group. Fifty-six cases (40. 3% ) have occlusion in vertebral artery,60 cases (43.2%) have sten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Cases having stenosis or occlusion in basilar artery are 14 cases (10. 1% ) each. Sixteen cases (11.5%) have unimpaired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A group is related to occlusion of vertebral artery and basilar artery and unimpaired artery ( x2 =3. 945,6. 824,4. 485 ,P = 0. 043,0. 021,0. 041 respectively). D group is related to occlusion of basilar artery ( x2 = 10. 952,P = 0. 006). Logistic binary analysis found that A group is more related with occlusion of vertebral artery ( OR = 2. 261 ),while D group is more related to occlusion of basilar artery ( OR = 15. 750). Conclusion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tenosis or occlusion of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and the locations of infarctions in pontine. The physicians are suggested to perform the examinations on cerebral vessels such as brain MRI or DSA in patients with infarctions in pont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