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29篇
  免费   2532篇
  国内免费   3286篇
耳鼻咽喉   179篇
儿科学   162篇
妇产科学   178篇
基础医学   3476篇
口腔科学   900篇
临床医学   5055篇
内科学   2138篇
皮肤病学   238篇
神经病学   759篇
特种医学   12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2324篇
综合类   8640篇
预防医学   4672篇
眼科学   887篇
药学   8042篇
  33篇
中国医学   2657篇
肿瘤学   1480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790篇
  2022年   883篇
  2021年   970篇
  2020年   920篇
  2019年   888篇
  2018年   501篇
  2017年   727篇
  2016年   949篇
  2015年   1132篇
  2014年   1692篇
  2013年   1624篇
  2012年   2414篇
  2011年   2724篇
  2010年   2348篇
  2009年   2438篇
  2008年   2889篇
  2007年   2588篇
  2006年   2484篇
  2005年   2472篇
  2004年   1855篇
  2003年   1472篇
  2002年   1270篇
  2001年   1132篇
  2000年   895篇
  1999年   757篇
  1998年   649篇
  1997年   610篇
  1996年   499篇
  1995年   479篇
  1994年   414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了解表观遗传学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检索摘要中包含"表观遗传"或"miRNA"或"DNA甲基化"或"组蛋白修饰",并含"证"的文献,检索数据库为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19年3月12日。采用Citespace进行作者和机构的共现分析;Notexpress导入文献题录并提取信息,再利用EXCEL 2016进行描述分析,包括各年份发表文献数量、文献类型、发表期刊、表观遗传机制内容、所涉及证候、证素及疾病名称、研究方法。结果:证候的表观遗传研究从2009年开始逐年递增,近3年发文量达到高峰;比较稳定的研究团队是王阶、苏式兵团队;发文量较多的核心机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类型以期刊论文为主;发文数量最多的是中华中医药杂志;涉及的主要表观遗传机制是miRNA、DNA甲基化;研究最多的证候是血瘀证;涉及的主要疾病是冠心病和肿瘤;研究方法以临床试验为主。结论:基于表观遗传机制的证候本质研究虽然是热点问题,但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结果尚无法作为精确判断证候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V4c型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IC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长期安全性的价值。方法 41例(78眼)>-9.0D的超高度近视进行V4c型ICL植入手术患者,测量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应用前节OCT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测患者术前睫状沟沟到沟距离(WTW)、中央前房深度(ACD)、小梁于虹膜夹角(TIA)及术后各时段拱高、ACD、TIA。分析手术安全性;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节OCT测量指标,术前不同测量方法各参数测量结果 , UBM与前节OCT各参数测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4 h内13只眼(12例患者)一过性眼压升高,降眼压处理后至随访结束眼压均平稳,其余患者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1、3、6、12个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患者前节OCT测量指标ACD低于术前、TIA小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前节OCT测量指标ACD、TIA、拱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WTW应用卡尺手测、角膜地形图(ObscanⅡ)前节分析系统测量、Master、UBM及前节OCT测量结果分别为(11.80±0.36)、(11.75±0.37)、(12.26±1.17)、(11.94±0.41)、(11.91±0.38)mm, Master测量WTW与其他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CD应用ObscanⅡ前节分析系统测量、Master、UBM及前节OCT测量结果分别为(3.1±0.20)、(3.30±0.17)、(3.11±0.13)、(3.10±0.15)mm, Master测量结果与其他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IA应用UBM、前节OCT测量结果分别为(40.98±5.82)°、(40.92±5.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段,前节OCT及UBM测量ACD、TIA及拱高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4c型IC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无论视力、ICL位置或是眼内情况稳定性均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方式安全稳定。应用前节OCT观察术后ICL位置、前房深度及房角情况简易方便,准确无创。测量简单方便且精准,可作为术后常规随访的测量方式。  相似文献   
53.
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是以不同程度肝损伤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血管性肝脏疾病。国内HSOS大多与摄入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相关。以抗凝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为核心的升阶梯疗法是目前推荐的治疗策略。抗凝治疗首选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亦可联用或序贯口服华法林强化抗凝。对于抗凝治疗无应答患者可转做TIPS。PA-HSOS患者治疗过程中可应用鼓楼严重度评分系统评估病情,以期早期识别高危危重患者,及时转换TIPS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LTQ-Orbitrap-MS)的分析方法鉴定葛根芩连汤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柱Dikma Endeavorsil C18(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体积流量0.3 mL/min,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源,正负离子模式分别采集一级、二级质谱数据。结果通过对照品指认、软件预测分析,结合文献报道,从葛根芩连汤中鉴定出67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36个、生物碱类12个、三萜类及三萜皂苷类4个及其他15个。结论利用UPLC-LTQ-Orbitrap-MS系统阐明葛根芩连汤中化学成分,并初步归纳其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特点,为葛根芩根芩连汤的质量控制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生物标志物应用于矽肺早期辅助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65例男性矽肺患者为病例组,以70例接触游离二氧化硅的在岗作业人员为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集外周血并分离血清,采用比色法测定对照人群和矽肺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矽肺I期患者血清中有显著性变化的生物标志物(MDA、IL-6和TNF-α)检测数据为数据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联合检测上述生物标志物对矽肺早期辅助诊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矽肺患者血清中SOD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 > 0.05);矽肺I期及Ⅱ期患者血清中MDA及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矽肺I期患者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回归模型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排序为:3个指标联合检测(0.89) > IL-6(0.86) > MDA(0.81) > TNF-α(0.65)。结论:IL-6、TNF-α和MDA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矽肺早期辅助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目前青黛已是治疗急性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有效药物,但其分子机制与物质基础仍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构建青黛与APL可视化药靶蛋白模型,以探究青黛作用于APL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APL微阵列芯片分析APL差异表达基因,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青黛活性成分,结合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匹配活性成分的靶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String用于挖掘并构建APL可视化蛋白互作数据,将其读入Cytoscape,通过Centiscape实现网络拓扑分析。综合APL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ybyl与青黛活性成分构建药靶蛋白模型。结果:筛选出3张APL微阵列芯片,164个差异表达基因,9种青黛活性成分,541个靶基因,这些靶点较多地参与细胞凋亡、药物结合、癌症途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这些都在APL中起重要作用。拓扑分析显示ELANE,CTSS为核心基因,将其与青黛9种活性成分进行药靶蛋白模型预测,显示靛玉红和靛蓝与核心基因结合度最佳。结论:APL是受多基因调控的复杂疾病,而青黛成分中靛玉红和靛蓝可通过结合ELANE,CTSS作用于APL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对宫颈鳞状细胞癌进行顺铂(DDP)和DDP+5-氟尿嘧啶(5-FU)体外药敏检测,比较两种化疗方案的体外有效率。同时检测其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探讨DDP和DDP+5-FU体外药敏与耐药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ATP-TCA)对DDP和DDP+5-FU进行体外药敏检测,同时采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耐药蛋白P-gp、GST-π、TopoⅡ、TS的表达,并分析DDP和DDP+5-FU的体外药敏与耐药蛋白P-gp、GST-π、TopoⅡ、TS表达的关系。结果 35例标本均进行药敏试验,DDP的体外有效率为37.14%,与DDP+5-FU的5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均不为DDP、DDP+5-FU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因素(P> 0.05)。P-gp、GST-π、TopoⅡ、TS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4%(20/35)、51.43%(18/35)、71.43%(25/35)、57.14%(20/35)。GST-π蛋白阳性表达是宫颈鳞状细胞癌对DDP耐药的影响因素(P=0.002);TS蛋白阳性表达是宫颈鳞状细胞癌对DDP+5-FU耐药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 宫颈鳞状细胞癌ATP-TCA法检测DDP+5-FU与单药DDP相比,体外有效率无显著差异。GST-π、TS蛋白阳性表达可用于临床宫颈癌患者对DDP、5-FU化疗耐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9.
天麻素是从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中提取分离而得,现已人工合成。天麻素药理作用广泛,如镇痛、镇静安眠、促智、保护神经元、降血压、抗惊厥、抗癫痫、抗氧化、抗衰老、改善微循环等,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其相关制剂在临床上亦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头痛、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突发性耳聋、癫痫、神经衰弱及脑卒中等。考虑到天麻素临床治疗上述疾病常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联用,故其体内过程及其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容忽视。目前,有关天麻素综述多集中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而其药代动力学综述鲜见报道。随着天麻素药代动力学研究日渐深入,本研究将从其样品前处理、测定方法、药物ADME过程及影响体内过程的因素等方面较系统全面地对天麻素近年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天麻素制剂工艺及临床联合配伍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