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我院从1988年5月至1989年2月对50例临床拟诊为原发性肝癌的病例进行DSA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肝癌患者50例,男女之比42∶8,年龄21~63岁,平均43.5岁。手术病理证实13例,肝穿活检证实12例,其余病例系综合诊断,全部诊断符全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采用Seldinger’s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尖端分别置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与人体骨髓有核细胞复合体体外培养时的细胞毒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3-03/05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将自行制备的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配制成不同浓度(4,2,1,0.5,0.1g/L)与来自临床志愿者骨髓的人体骨髓有核细胞进行复合体外培养,对照组单纯接种细胞。采用相差显微镜逐日观察细胞生长及与生物材料的附着情况。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于不同培养时间(2,4,6,8d)测定细胞增值率(以酶联仪上570nm处测吸光度值表示),以反映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复合材料对骨髓有核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①对照组及不同浓度(4,2,1,0.5,0.1g/L)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细胞培养溶液在培养2,4,6,8d时所测得光密度值均比较接近,差异无显著性(F=0.070~0.255,P=0.929~0.996)。②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形态学变化见骨髓基质细胞与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材料复合培养组早期可见培养板内细胞增多,少量细胞向材料移行贴附于材料周边,部分细胞直接贴附于材料表面,随复合培养时间延长,附着的细胞增多,无细胞衰老及异常分裂现象。结论:从形态学观察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对人体骨髓有核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未见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MRI扫描对乳腺病变的检出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2007-02-2009-02间43例50枚(恶性=21,良性=29)乳腺病变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检查序列T1WI、T2WI 、STIR(SPAIR)及3DTHRIVE动态增强.根据病灶形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良恶性病变鉴别,并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对照.结果 综合应用各MRI序列病变检出率分别98.00%;对恶性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95%、89.66%、86.00% .结论 MRI增强扫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6.
7.
背景:作者在对人发角蛋白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组织工程学概念--在体/原位组织工程。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拟以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为支架,复合一种可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探讨其在体内原位诱导周围组织细胞构建真皮的可行性。 目的:以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为敷料内层,复合包裹药物虎杖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载体,制备一种双层复合生物材料,观察其对烧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 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3/12在南方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完成。 材料:选用雄性SD大鼠15只制备烧伤动物模型,将模型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 方法: ①将在体内具有慢、中、快3种吸收速度的人发角蛋白组分材料编织成网孔为 1 mm×1 mm的网格,与从牛跟腱中抽提Ⅰ型胶原溶液混合后放入模具,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制成海绵状膜(作复合内层敷料)。②用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再与药物虎杖一同成膜,制备药物缓释载体膜(作复合外层敷料)。③用SD大鼠制备深Ⅱ度烧伤动物模型,烧伤后3 d做清创处理,清创后实验组用与创面相同大小的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复合敷料覆盖创面,阳性对照组用戊二醛猪皮覆盖创面,阴性对照组为单纯无菌纱布覆盖。 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以创面完全上皮化为标准,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并分别计算7,14,21 d愈合率。②于覆敷料后1,2,4,6,8周切取整个创面及其周围组织,光学显微镜观察肉牙组织生长情况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新生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形态。 结果:①实验组创面覆盖后渗出明显减少且保持一定湿度,而阳性对照组创面较干燥;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较阴性对照组提前(P=0.000);创面在7,14,21 d的愈合率均较阴性对照组高(P=0.000),且实验组在14 d的愈合率较阳性对照组高(P < 0.05)。②覆敷料后2周,光镜下观察可见创面肉芽组织中有较细小的胶原纤维填充创面。实验组较其他2组明显。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第2周,实验组创面真皮基质中,Ⅰ型胶原呈棕黄色细密条带状;且有少量被染成棕黄色细丝状的弹性纤维,阳性对照组不明显,而阴性对照组中弹性蛋白无阳性表达。第8周,3组创面均愈合良好。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胶原纤维束改造塑形,无瘢痕形成趋势。阴性对照组真皮层组织排列紊乱。 结论: 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虎杖复合生物敷料可促进深Ⅱ度烧伤实验大鼠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评价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No-touch)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5例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68~76岁,平均70.2岁。5例均采用常规胸骨正中切口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OPCABG)。2例行双侧乳内动脉原位移植,3例以左乳内动脉为唯一的供血来源,大隐静脉近端与左乳内动脉端侧吻合。所有患者未在升主动脉上进行任何操作。结果 5例患者共移植血管13支,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无院内死亡。手术后所有患者心绞痛均消失,心功能改善Ⅰ~Ⅱ级。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采用OPCABG结合升主动脉不接触(No-touch)技术,可使病变冠脉完全再血管化,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ps2蛋白在青春期乳房肥大症及小乳症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青春期乳房肥大症(乳房肥大症组)及12例原发性小乳症(小乳症组)乳腺组织中的ps2蛋白。结果 18例青春期乳房肥大症乳腺组织中ps2蛋白表达阳性10例;12例原发性小乳症乳腺组织中ps2蛋白表达阳性1例,两组相比,P〈0.05。结论 ps2蛋白在青春期乳房肥大症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小乳症乳腺组织,可能参与了乳房肥大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梭形细胞脂肪瘤为罕见的脂肪瘤,由脂肪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由于其形态有一定异形性,容易误诊为软组织肉瘤。先将我科近期诊治的一例腰部梭形细胞脂肪瘤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