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报道所完成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射频消蚀治疗心房扑动7例。均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典型房扑,发作时心房率240~320次/分。7例中6树成功;1例失败,为Ebstein畸形伴有巨大右心房者。7例均采用消蚀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连线的方法,消蚀中用Swartz鞘作支撑,导管在鞘内拖拉,直至消蚀线完成。本研究提示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线性射频消蚀术是心房扑动治疗的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使用中心动脉压测量仪测量农村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桡动脉增强指数,探讨该指效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的变化趋势.方法 共有321例来自农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调查.分别记录性别、年龄、体重、血压等参数,同时使用中心动脉压测量仪记录肱动脉血压,收集30 s的脉搏波图形,自动计算出桡动脉AI值.分析桡动脉AI值在性别中的差异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①男女性别间身高、体重、BMI和AI值有统计学差异;年龄、心率、SBP和DBP无统计学差异.②男女AI值分别为(78.6±15.1)%和(86.6±15.0)%,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依据年龄进行分组后,60岁以下女性AI均高于男性(P<0.01);而在60岁以上人群中,男女间的这种差异消失(P>0.05).③年龄和桡动脉AI之间都有正相关关系,其中男性,r=0.391,P<0.001;女性,r=0.187,P=0.01.结论 在农村地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女性AI值高于男性,但这种差异随年龄增加而消失.AI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3.
利尿剂一线降压地位的确立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利尿剂降压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噻嗪类利尿剂是第一类有效的口服降压药,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作为降压治疗基石的利尿剂就已经开始积累循证医学证据.针对利尿剂的7项早期随机化、安慰剂对照的大型临床试验(包括美国退伍军人降压药协作研究Ⅰ、Ⅱ,高血压监测和随机计划,OSLO研究,澳大利亚轻型高血压治疗试验,多项危险因素干预试验及英国轻型高血压治疗试验),共入选了45 895人,平均随访4.6年.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腺苷负荷ppmTc-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显像在诊断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117例临床确诊或疑似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静脉泵入腺苷,剂量为140 Ixg·-kg-1·min-1,用药时间6 min.于泵入腺苷3 min末,注射核素显像剂ppcmTc-MIBI 760 MBq,1.5 h后行SPECT心肌显像,若显像异常,当日行静息心肌显像.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CT冠状动脉造影(CTA)检查,腺苷应用过程中观察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82例CAG或冠脉CTA阳性.腺苷负荷荷99mTc-MIBI SPECT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80.O%,准确性为88.9%,阳性预测值为91.6%.阴性预测值为82.4%.它对判断冠状动脉分支狭窄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左前降支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0.1%、80.4%和86-3%;左回旋支为77.7%、83.3%和82.1%;右冠状动脉为91.5%,78.6%,83.8%.腺苷的不良反应轻、持续时间短.结论 腺苷负荷99mTc-MIBI SPECT对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判断冠状动脉分支病变具有较高的价值,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颤动(室颤)的发病机制,观察室颤过程中“混沌”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为临床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颠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3—06~2005—12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制造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快速起搏刺激犬的在体心肌并诱发室颤,用64导心外膜标测系统记录室颤过程中心肌的电生理学参数,观察激动周期的动态改变。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时,诱发室颤的刺激间期明显提高;快速刺激诱发室颤的过程中,激动周期呈现倍周期分叉、准周期乃致混沌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其Poincar'e作图为环状结构。结论心肌急性缺血导致室颤的阅值明显升高;室颤是由于系统呈现倍周期分叉、准周期乃致混沌而导致。  相似文献   
36.
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治疗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管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由于有95%以上的成功率及极低的并发症,成为目前治疗室上速的一线方法。随着心电生理学的进展,室上速电生理机制及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改善。这些新的标测技术和消融方法的进步又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手术的成功率。现将近些年室上速消融治疗的一些新认识简述如下。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导管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室上速之一。传统的理论认为房室结内存在快、慢2个径路,AVNRT时折返环局限在房室结内。这一理论的最有力的支持证据是在AVNRT时心房的激动可以与心动过速分离,由此…  相似文献   
37.
中国农村高血压发病和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并发症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社会的转型,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生活水平及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建国以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5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4次高血压抽样调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959年为5.11%,1979年为7.73%,1991年为11.88%,2002年达到18.8%,呈明显上升趋势[1-3]。40年间中国高血压人群数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0.3亿增加到2002年的1.6亿。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庞大的高血压人群中,农村人群占有…  相似文献   
38.
心脏钝性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内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钝性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内科治疗(摘要)孙英贤曾定尹韩献华孙乃清刘虹胡健王伟报道作者临床所遇心脏钝性损伤(原名心脏挫伤)10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0.5±11.5岁。其中工业外伤5例、交通肇事2例、斗殴伤3例。2例伤后昏迷及呼吸困难、6例伤后严重...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23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19)和强化治疗组(n=120),常规治疗组予阿托伐他汀20 mg(qN),强化治疗组入院采血后即刻予阿托伐他汀80mg口服,后予阿托伐他汀40mg(qN)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治疗后1个月血脂[包括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后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结果两组治疗后TC、LDL-C、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其中强化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ALT、Cr、血小板聚集率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改变(P>0.05);强化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心绞痛:15.0%vs.26.9%;心力衰竭:9.2%vs.18.5%,P<0.05),但两组再发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术后早期服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且不影响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调查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地区成年人高血压前期进展为高血压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2004—2008年辽宁省阜新县7个乡镇年龄≥35岁无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前期人群15061人进行随访,由培训过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血压测量及资料的收集。结果在28个月的随访期间有4917名(32.6%)高血压前期人群发展为高血压,然而仅有37例占1.5%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蒙古族、饮酒、超重和肥胖、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适当的体力活动、有高血压家族史与高血压事件的发生相关。结论高血压前期的发病率很高,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积极开展宣教工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戒酒,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的体力活动,以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