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5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01.
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具有较单纯寰椎或枢椎骨折更高的神经损伤发生率和早期病死率。目前, 对于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式选择仍存在争议且缺乏相关规范。非手术治疗存在较高的骨不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而手术治疗易导致椎动脉、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对于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 目前我国尚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诊疗指南。为给骨科医师提供关于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处理方面最新和最有效的信息,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学组组织相关专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 借鉴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学会(AANS)/神经外科医师大会(CNS)在2013年发布的《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处理指南》, 并基于有关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治疗的中英文文献, 制订《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临床诊疗循证指南(2023版)》。针对影像学诊断、稳定性判断、治疗原则、治疗方式选择和相关并发症等问题提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10条推荐建议, 为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在体内的降解过程。方法将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通过前路手术植入山羊的腰椎间隙,通过大体标本、扫描电镜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结果PDLLA在椎间植骨融合中的降解过程是不等速的降解,在植骨融合早期,PDLLA降解主要集中在材料表面,其基本形状保持完好。随内部自催化作用逐渐明显,材料内部降解速度逐渐加快,而其表面降解明显;24周时材料仍可维持其基本结构,对保证植骨融合的力学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在36周时,材料的表面和内部降解主要表现为材料崩解为泥砂样颗粒,已经逐渐失去其外型,被周围组织包裹。结论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是现有腰椎间融合器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03.
<正>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CCN家族成员之一。CCN(CTGF、Cef10/cyr61和Nov的缩写)家族包括半光氨酸富集蛋白(cysteine-rich61,CYR61/CCN1)、CTGF(CCN2)、肾母细胞瘤过度表达蛋白(ne-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策略。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86例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椎间孔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28例,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35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TLIF)23例。术前与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种微创术式均能显著改善患肢放射性疼痛VAS评分。术后优良率都在85%以上。PELD术适于年轻人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MED术适于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miTLIF术适于伴有腰椎退行性失稳或伴有马尾综合征或术后复发的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结论临床上应依据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微创外科术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股骨侧病理变化特点,探讨置人股骨柄的难点,总结应用人工髓关节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时股骨柄置人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方法 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7例大龄先天性脆关节脱位,术前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股骨上段畸形的部位、类型及程度.术前及术后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行Hams评分,分析手术疗效.结...  相似文献   
106.
背景与目的:肺癌易转移至骨并导致溶骨性破坏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观察CCN3在肺癌骨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前体成骨细胞(MC3T3-E1)与前体破骨细胞(RAW264.7)共培养体系研究CCN3重组蛋白对前体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9例肺癌骨转移转灶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CCN3的表达;构建RAW264.7细胞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模型,向共培养体系中加或不加800 ng/mL的CCN3重组蛋白,采用Real-time PCR检测RAW264.7细胞的破骨细胞标志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K)、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CTR)mRNA的表达,并通过TRAP染色法对破骨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肺癌骨转移灶组织中的CCN3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CCN3重组蛋白可显著促进共培养体系中的RAW264.7细胞的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P、CK、CTR的mRNA的表达量;TRAP染色可见对照组TRAP阳性细胞数[(6.2±1.48)个]明显低于加了CCN3重组蛋白的试验组[(21.4±3.04)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N3在肺癌骨转移灶中高表达及其可诱导破骨细胞分化,CCN3可能在肺癌骨转移和溶骨性破坏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herapeutic result of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using Sextant-R system in treating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Methods A to-tal of 36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e, Sextant-R pere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group (Sextant-R group, 14 patients) and 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 group (open surgery group, 22 patients).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done on surgical incision, operation duration, sur-gical blood loss and deformity correction. Results In Sextant-R group and open surgery group respec-tively, the incision size was (7.1±0. 9) cm and (16.8 ± 1.6) cm (P <0. 05), operation duration (1.1±0.7) hoursand (2.4 ±0.8) hours (P<0.05), surgical blood loss (89.3 ±12.1) ml and (325.0±123.6) ml (P < 0.01), surgical draining loss (12.6 ± 3.2) ml and (147.3 ± 36.1) ml (P < 0. 01), postoperative improvement of Cobb' s angle (4.5 ± 2.4)° and (1.0± 2.3)° (P < 0. 05), sag-ittal index (10.2 ± 10.1)° and (5.5 ± 8.6)° (P < 0.05) and anterior height of fracture vertebral body (85.0 ±7.0)% and (95.5 ±2.2)% (P <0.05). Conclusion Pereutaneous pediele screw fixation using Sextant-R system is a goo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 under strict control of surgical indications.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在人转移性骨肿瘤、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良性骨肿瘤组织中差异性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集转移性骨肿瘤15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15例、良性骨肿瘤15例,总共45例骨肿瘤标本。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MCP-1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CP-1蛋白的表达水平、Image-Pro Plus(IPP)分析标本中阳性细胞的累积光密度值和阳性表达面积。结果转移性骨肿瘤组MCP-1 mRNA相对表达量(0.862±0.042)高于恶性原发组(0.612±0.051)和良性组(0.171±0.021)(P<0.05)。转移性骨肿瘤组织中MCP-1免疫组化累积光密度(4 532.12±190.02)和阳性面积[(513.32±89.08)μm2]均高于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组[(2 592.11±120.21)、(308.34±79.33)μm2]和良性骨肿瘤组[(551.22±79.12)、(115.91±32.68)μm2],且其在原发恶性组中的表达水平也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 MCP-1在恶性骨肿瘤中高表达,在转移性骨肿瘤表达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在三维CT引导下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准确率及其治疗上颈椎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 7例上颈椎不稳患者在三维CT引导下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其中先天性齿突不连3例,寰枢不稳3例,陈旧性齿突骨折1例.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5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融合节段获得骨性融...  相似文献   
110.
改良肩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肩胛骨骨折手术的改良后入路,分析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发现和结果。方法 11例肩胛骨骨折接受改良后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中5例肩胛盂骨折,3例肩胛颈骨折,2例肩胛体骨折,1例肩胛颈、盂和体部复杂型骨折。术后随访5~6 8个月,平均2 3.9个月。按Constant和Murley提出的评分方法评价患肩功能。结果 7例优,2例良,2例可。7例无肩部疼痛,7例肩部外展和屈曲>130°,外展肌力4 ~5级;6例恢复伤前工作,2例主妇能够完成家务。本组病例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改良肩后入路是一种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其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能够成功防止肩胛骨骨折并发肩部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