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中NFATc1与ERK5调控关系,并研究流体剪切力(FSS)调节BMP7表达的信号通路。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组、FSS组、Cs A(Cyclosporin,NFATc1抑制剂)组、XMD8-92(ERK5抑制剂)组、FSS+Cs A组、FSS+XMD8-92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下NFATc1、ERK5、p-ERK5以及BMP7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2 dyn/cm~2FSS作用45 min能够显著提高NFATc1、p-ERK5在成骨细胞内水平,400 nmol/L Cs A干预30 min能够有效抑制NFATc1表达量升高以及ERK5磷酸化,但5μmol/L XMD8-92作用1 h仅能够抑制ERK5磷酸化,而对NFATc1没有作用。此外,FSS促进MC3T3-E1细胞中BMP7表达量升高,Cs A和XMD8-92任何一种抑制剂均能显著阻止BMP7表达。结论:FSS在成骨细胞中通过NFATc1来调控ERK5磷酸化,BMP7为ERK5下游靶点受NFATc1-ERK5通路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马尾神经硬膜疝的发生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1日-2011年6月1日收治的41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或后路椎管减压手术.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致伤机制、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术后疗效和随访数据,观察马尾神经硬膜疝发生情况. 结果 41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49例(11.8%)术中探查发现合并马尾神经硬膜疝.前路手术组115例患者,马尾神经硬膜疝发生率7.8%(9/115).后路手术组301例患者,马尾神经硬膜疝发生率为(13.3%,40/301),其中40例腰椎爆裂骨折伴椎板骨折患者中有38例合并马尾神经硬膜疝,发生率为95%.发生马尾神经硬膜疝的患者中44例(90%)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5例(10%)虽然神经功能完好,但在术中发现很大一部分马尾神经根被嵌夹在椎板骨折裂隙中. 结论 对于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及椎板骨折的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应考虑创伤性马尾神经硬膜疝存在的可能,术中应谨慎操作以防止神经损伤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女,13岁。15d前出现左下腹部隐痛,时轻时重,伴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及粘液,在乡镇卫生院诊为肠梗阻,给予胃肠减压及药物等治疗无效,于1993-06-02转入我院。体检:体温38.7℃,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7/9.4kPa,发育正常,营养欠佳,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无异常,肝脾(-),下腹部稍膨隆,未见胃肠型及逆蠕动波,左下腹部可触及约7cm×6cm肿物,中等硬度,活动度差,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未闻及高调及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化验Hb 115g/L,RBC 4×10~(12)/L,WBC 26×10~9/L,N 0.82,L 0.18。B  相似文献   
4.
背景:Jefferson骨折合并不稳定齿状突骨折比较少见,临床报道较少。目前多采用枕颈融合手术治疗,造成患者颈椎活动度严重丧失,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很大,疗效较差。目的:为了避免枕颈融合,保留枕寰关节活动度,应用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Jefferson骨折伴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评价其可行性及修复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5例Jefferson骨折合并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行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合并齿状突AndersonⅡ型骨折13例,Anderson浅Ⅲ型骨折2例,伴有寰椎横韧带断裂5例。入院后给予患者颅骨牵引,术前行三维CT检查,于CT片中测量寰椎椎弓根钉道并选择合适尺寸螺钉。全麻下行寰枢椎弓根螺钉置入、寰枢椎复位,对横韧带断裂患者行寰枢椎植骨融合,其余患者采用单纯固定。采用ASIA分级及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术后随访时观察寰枕关节活动度。结果与结论:(1)平均手术时间(150±41)min(120-270 min);平均失血量(246±95)mL(160-500 mL);(2)所有患者寰枢椎弓根螺钉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发生。寰枢骨折脱位复位良好;(3)术后随访12-36个月。脊髓不完全损伤者共9例,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术后1年目测类比评分(1.20±1.40)分较术前(8.15±0.62)分明显改善(P<0.05);(4)所有骨折及植骨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和松动;术后寰枕关节活动度平均(14.6±2.8)°;(5)综上,寰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修复Jefferson骨折合并枢椎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可避免枕颈融合,保留寰枕活动度。  相似文献   
5.
樊爱华  陈永汉  闫亮 《河北医药》2011,33(24):3832-3832
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难以自主进食,常合并肺炎、颅内感染、中枢性高热等并发症,机体多处于高分解低合成的负氮平衡状态[1]。单纯静脉营养可导致糖、脂肪代谢紊乱、肝脏损害、胆汁淤积等并发症。早期肠内营养对于维持患者营养,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症同期施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87例原发或复发膀胱肿瘤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并前列腺增生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2年。结果87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排尿通畅,无明显合并症。术后复诊12例出现肿瘤复发,复发部位均在膀胱腔内,前列腺窝及尿道未种植。结论只要腔内操作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浅表性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可以同期行等离子电切术,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率未见明显增加,手术安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改善其肝纤维化情况的疗效观察。方法:2005年3月-2008年2月期间门诊经病理确诊的慢性乙肝致肝纤维化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中药保肝降酶治疗,干扰素治疗组加用干扰素α1b(商品名运德素)5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ALT)、胆红素(BIL)、白蛋白(A)和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G),以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前型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后腹胀、肝区疼痛、脾肿大、肝肿大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P〈0.05),ALT[(55.7±20.2)U/Lvs.(133.4±56.3)U/L,P〈0.01]、BIL[(32.9±21.5)μmol/Lvs.(46.7±26.8)μmol/L,P〈0.01]水平下降明显,血清A[(41.8±7.5)g/Lvs.(37.9±7.8)g/L,P〈0.01]和A/G(1.8±0.6vs.1.7±0.3,P〈0.01)显著升高,HA[(101.8±50.2)ng/mlvs.(149.9±54.3)ng/ml,P〈0.01]、LN[(93.3±23.7)ng/mlvs.(122.1±37.4)ng/ml,P〈0.01]、CⅣ[(104.6±23.1)ng/mlvs.(107.3±34.7)ng/ml,P〈0.01]和PCⅢ[(190.7±59.0)ng/mlvs.(260.1±83.5)ng/ml,P〈0.01]等肝纤维化指标也明显下降,干扰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检查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应用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肝致肝纤维化患者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其肝纤维化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SOTLF)分型系统,并进行可信度检验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29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4例,女779例;年龄57~90岁[(71.4±6.3)岁]。骨密度T值为-5.0~-2.5 SD[(-3.1±-0.4)SD]。根据临床症状和骨折影像学特征,将ASOTLF分为4型:Ⅰ型(隐匿型)、Ⅱ型(压缩型)、Ⅲ型(爆裂型)和Ⅳ型(不稳定型),其中Ⅱ型分为ⅡA型、ⅡB型、ⅡC型3个亚型,Ⅲ型分为ⅢA型、ⅢB型2个亚型。其中Ⅰ型75例(5.8%),ⅡA型500例(38.7%),ⅡB型134例(10.4%),ⅡC型97例(7.5%),ⅢA型442例(34.2%),ⅢB型27例(2.1%),Ⅳ型18例(1.4%)。首先,对3名观察者共计3000次评估分型的可信度进行检测;其次,根据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Ⅰ型采用后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Ⅱ型采用体位复位+PVP治疗,ⅢA型、ⅢB型分别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后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钉道强化内固定术治疗,Ⅳ型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钉道强化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总体患者及各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局部Cobb角及椎体后凸角(椎体角),并记录Framkel分级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43个月[(29.9±5.1)个月]。观察者间可信度平均总体κ值为0.83,观察者内可信度平均总体κ值为0.88。总体患者术前VAS、ODI分别为(5.8±0.7)分、72.5±6.6,术后1个月分别为(1.8±0.6)分和25.0±6.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5±0.6)分和19.5±6.2(P均<0.05)。总体患者术前Cobb角及椎体角分别为13(7,20)°和7(5,10)°,术后1个月分别为8(4,11)°和4(3,6)°,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5,12)°和5(4,8)°(P均<0.05)。各分型末次随访时VAS、ODI、Cobb角及椎体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1例Ⅳ型、5例ⅢB型患者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术前Frankel分级为C级1例,D级5例,末次随访时均恢复为E级(P<0.05)。3例Ⅳ型、22例ⅢB型患者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给予椎管减压、椎体强化内固定术治疗后,末次随访时仅有3例患者存在浅感觉减退,其余患者均完全恢复。结论本研究提出了ASOTLF分型,其可信度较高。根据分型采用相应治疗方法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说明该分型对于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担负着护理治疗的双重职责,怎样做才能使患者满意放心,建立信任感呢?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与各种患者的接触,现将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14年11月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后壁骨折24例 ;用改良的 Merle d'Aubigné和 Postel评分系统评价临床效果 ,用 Matta放射学标准评价影像学结果[1].结果:24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2年,X线摄片示骨折愈合时间12 -18周 ;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4例发生异位骨化 ;临床疗效根据改良的Merle d' Aubigné和Postel评分髋关节功能:优18例 ,良3例 ,可2例 ,差1例 ;优良率为87.5% ;按 Matta的放射学评价标准评分:优19例 ,良2例 ,可3例 ,优良率为87.5%.结论:骨折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