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其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取6具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女性尸体骨盆标本,建立髋关节生物力学模型,在模型上模拟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对骨盆缓慢施加连续纵向压力0~500 N,测量术前和术后载荷100、200、300、400、500 N时的股骨头承重区应变值,计算应力值。2007年7月至2014年10月应用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25例(26髋),男6例,女19例;年龄11~57岁,平均31岁。术后以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摄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头臼指数、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angle,CE角)及Sharp角。结果-随着脊柱纵向压力加大,股骨头上的应力值随之增加。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后应力值在载荷超过300 N后由上升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总体呈抛物线状。100~500 N载荷下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后的应力值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随访18例(19髋),随访率72%。随访时间7~85个月,平均40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64.3±7.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5.6±5.3)分;头臼指数平均增加36.5%、CE角平均增加33.1°、Sharp角平均减少12.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具有较好的矫正髋臼畸形的能力,可增大股骨头的髋臼覆盖面和降低承重区压力。  相似文献   
2.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患终末期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但是对于伴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合并如严重骨质疏松症等其他疾患,目前国内外对于此类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8-06/2008-06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共6例(共6髋)获得随访,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46(28~67)岁,5髋使用生物固定型假体,1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治疗效果评估选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SF-36和Harris评分标准.结果与结论:平均手术时间为141(85~210)min,平均出血量为522(180~1500)mL;平均随访时间3.5(1~10)年,1例于术后1.5年死于颅内出血.术后早期出现1例泌尿系统感染,其他病例在随访期间无假体感染、松动、脱位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随访时Harris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果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可明显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中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背景: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标本易于保存,免疫荧光法定位定量能精确支持多种标记物。 目的:建立适合于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的改良免疫荧光法。 方法:将取自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无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滑膜血管翕和髋臼增生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常规脱蜡复水,观察不同的柠檬酸缓冲液热修复时间、血清封闭时间、一抗浓度和荧光标记物在免疫荧光法中显色的差异。 结果与结论:柠檬酸高温修复15 min后滴加抗原修复液比单纯高温修复10~20 min,组织结构保存更为完整,且背景染色无显著区别;选择体积分数10%二抗来源正常血清室温封闭40 min作为最佳的抗原封闭条件,既可以保证良好的封闭效果,同时又不影响一抗和抗原位点结合;较高一抗浓度(10 mg/L)能保证明显的荧光信号、低背景和可接受的成本。进行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实验,并用普通荧光显微镜观察,应避免采用FITC等蓝色激发光、呈现绿色荧光信号的标记染料基团。提示柠檬酸高温修复15 min后滴加抗原修复液,选择体积分数10%二抗来源正常血清室温封闭40 min,较高一抗浓度,普通荧光显微镜观察可提高免疫荧光法的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伤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软组织创伤及感染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38例四肢软组织创面或感染创面实施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38例患者持续负压封闭引流5—14d,8例发生阻塞,更换引流装置。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创面缩小,经植皮或二期缝合后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及护理,能够促进四肢软组织创伤及感染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30年来所施行的初次骨病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 4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手术病例的一般特点.方法 筛选出1973年1月~2009年7月30日30年间初次骨病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分析患者及病种构成情况,手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和疼痛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病例共计1 459例,男584例,女875例,双侧置换者104例,合计1 563髋,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22例,共424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 037例,共1 139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病例以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主(365例,占86.49%).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以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322例,占31.01%)为主.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和疼痛缓解显著(100.0%)、并发症少(3.3%),未见感染.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为治疗严重髋部疾患的确切有效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骨组织具有高度活性,能够通过持续的重建来修复自身的微损伤,从而保持结构、载荷和钙的内稳态平衡,骨骼系统的这种内稳态平衡是靠骨吸收和骨形成动态维持的,参与骨吸收的主要细胞是破骨细胞(osteoclast,OC).近年有研究发现,破骨细胞、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等间充质源性细胞均属于氧感应细胞,由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可受控于低氧环境及其诱导产生的多种调节因子[1],因此,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的发挥也将受到低氧微环境的调节.本文将围绕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用外源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D,PDGF-D)体外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观察其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s)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 采集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实验分为3组:阳性对照组为NF-κB配体激活因子(receptor 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联合诱导,阴性对照组(细胞培养基)和实验组(PDGF-D).应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各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向破骨样细胞(osteoclast like cells,OLCs)的分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P、Cathepsin K、MMP-9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athepsin K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MMP-9的表达.结果 ①TRAP染色可见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OLCs显著多于阴性对照组.②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TRAP、Cathepsin K、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但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MMP-9(ELISA检测)、Cathepsin K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表达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但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外源性PDGF-D可在无RANKL/M-CSF的条件下于体外独立诱导破骨前体细胞向OLCs分化.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行髋关节置换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糖尿病患者并发关节疾患逐渐增多,但糖尿病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报道较少。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效果。 方法:共收治572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从中筛选出2型糖尿病患者73例(80髋),男50例,女23例,年龄49~81岁,平均(62.6±5.4)岁。55例患者入院前经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18例患者经胰岛素控制血糖。57例62髋用生物固定型髋关节假体,16例18髋用骨水泥固定髋关节假体。 结果与结论:置换前Harris评分平均为55.4分,置换后为84.2分,优良率96.5%。随访3个月~9年后Harris评分平均为77.6分,优良率为80.2%。52例患者复查X射线片,均未发现迟发感染,未发现假体明显松动。复查X射线片与出院时X射片对照,40例假体位置未改变,髋关节间隙无狭窄,11例假体轻度下沉(平均下沉为2 mm),7例有轻微髋关节疼痛。另外有5例出现髋臼缘骨质增生。全部患者未行假体翻修。作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如无严重并发症,经过周密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和良好的血糖控制等内科治疗后接受人工关节置换,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科在1999年1月~2004年12月以DHS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42例,随访时间15~75个月,平均37个月。按Kuderna改良Merled’Aubigne与Postel评分法评价疗效,优20例(47.6%),良17例(40.5%),可2例(4.8%),差3例(7.1%)。优良率为88.1%。结论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好、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