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5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静脉血栓栓塞症可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而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相应的机体变化。骨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血栓栓塞症风险较高,目前国内尚无防治共识可供借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组织全国三十多位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南或共识,总结骨肿瘤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特点、风险因素、诊断流程及防治措施,形成本共识。该共识的实施有望提高国内相关医师对骨肿瘤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脊柱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SCI)在现代社会中呈高发趋势,其伤情复杂、救治难度大,对患者产生灾难性、危及生命的不幸与后果,家庭背负沉重的负担。在临床的处置中需要进行仔细的病情评估分析、制动、创伤高级生命支持,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力争早日手术,最大程度地解除脊髓压迫,减轻继发损伤,促进脊髓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Semaphorin 4D(Sema 4D)表达沉默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及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该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ema 4D在不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慢病毒感染法,建立Sema 4D稳定低表达的MDA-MB-231细胞系,然后采用CCK-8法、FCM法、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分布及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Sema 4D在MDA-MB-231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CF-7细胞(P<0.05);sh RNA慢病毒感染可明显下调MDA-MB-231细胞中Sema4D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ema 4D干扰组的MDA-MB-231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P<0.05),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高(P<0.05),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Sema 4D在高转移潜能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高表达,sh RNA干扰Sema 4D表达可抑制该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  相似文献   
4.
5.
背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是椎体成形术中最常用的注入材料之一,其引起的脂肪栓塞所导致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屡见报道。因此拟观察其在椎体成形术中是否也可引起脂肪栓塞。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中犬的血液动力学和血气变化及是否发生肺脂肪栓塞。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骨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对象: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完成。6只成年犬,雌雄不限,体质重(12.0±2.5)kg,由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动物中心提供。干预:随机抽取4只犬将PMMA注入到犬的L2椎体,另2只犬做对照,仅行手术切开不注射PMMA。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颈动脉血压。②血气分析。③肺组织病理。结果:平均2.6mL的骨水泥注入到椎体后导致颈动脉压快速下降(5±2)s,持续(150±35)s,并可导致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为(1.64±0.53)kPa,(P=0.009),pH下降0.09±0.06(P=0.049),氧分压减低(1.95±0.59)kPa(P=0.007),注射PMMA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肺组织病理可见到小血管内有脂肪滴。结论:椎体成形术中注射骨水泥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和脂肪栓塞,是椎体成形术的潜在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与传统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后凸畸形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采用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脊椎楔形截骨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测量并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畸形纠正程度,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颌眉角在术后2周、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除腰椎前凸角术后6个月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植骨融合率和脊柱功能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可有效恢复脊柱高度,防止矫形过度或丢失,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伤椎单侧置钉的5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效果及其与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关系.[方法]临床应用附加伤椎单侧置钉的5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5例,随访时间平均为12.5个月.随访观察伤椎单侧置钉对改善胸腰椎骨折脊柱畸形的手术效果及伤椎单侧置钉与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关系.[结果]伤椎单侧置钉5钉固定术术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矢状位后凸Cobb角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单侧置钉的5钉固定术术后即刻脊柱侧方成角与末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单侧置钉的5钉固定技术可以明显改善胸腰椎骨折的后凸畸形,不会引起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神经根变异情况。方法 分析应用MED治疗的724例患者术中证实存在神经根变异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术中表现。结果 7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37例有神经根变异,并与术前的临床表现吻合。37例神经根变异患者均在MED下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神经根损伤。结论 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神经根变异的发生率为5.1%。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出现神经根受累表现及临床神经根定位体征与影像学腰椎间盘突出不符时应高度怀疑神经根变异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经高位咽后入路行上颈椎手术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高位咽后入路行上颈椎前路手术的适应证选择及临床效果. 方法 本组男32例,女9例;年龄12~67岁,平均41岁.Hangman骨折21例,C2椎体骨折2例,先天性齿状突不连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12例,C1,2椎体结核4例,C3骨巨细胞瘤2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高位前方咽后入路显露C1~C3,Hangman骨折和C2椎体骨折复位后行C2,3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先天性齿状突不连行前路松解复位、后路寰枢融合;结核行病灶清除,肿瘤行切除重建.创伤患者脊髓损伤按美围脊髓损伤学会(ASIA)标准评定,非创伤患者依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dom标准评定神经功能. 结果 41例患者均成功显露C1前弓~C3椎体,骨折患者行复位减压融合内固定;结核、肿瘤患者行病灶切除重建.创伤患者脊髓功能正常者无神经功能损害,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均有部分恢复.非创伤患者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8.9分增加至12.5分;Odom评分临床成功率(优/良/可)达到94%.3例出现舌下神经牵拉症状,2例出现面神经刺激症状,无伤口感染. 结论 前方高位咽后入路可充分显露上颈椎,完成复位减压和稳定重建,并最大限度重建颈椎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非融合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3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31~57岁,平均43岁.突出部位:C3~4 2例,C4~5 4例,C5~6 22例,C6~7 1例,C4~5,5~6 2例,C3~4,5~6 2例,C5~6,6~7 1例.临床症状以脊髓压迫为主14例,神经根性症状为主20例.单节段置换29例,双节段置换5例,共置换39个椎间盘假体.Bryan假体由金属外壳和聚氨酯髓核组成,外壳有钛微孔喷涂层,可促进骨生长,达到长期稳定.术后摄颈椎动态x线片观察假体稳定性及活动度.依照CSM40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42个月,平均14个月.全部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神经根型患者其上肢根型痛全部缓解.CSM40分法评分平均提高8.5分,有效率为100%,无假体松动或脱落,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平均为9.3°.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能达到确切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活动度,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为颈椎问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