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评价随访服务对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随访服务对重症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5月,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资料,并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5篇文献,共5 1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相比,随访服务能提高重症患者健康调查简表中精神健康维度评分[WMD=2.03,95%CI(0.27,3.79),P=0.020]、认知评分[SMD=1.13,95%CI(0.91,1.36),P<0.001],降低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抑郁维度评分[WMD=-0.96,95%CI(-1.88,-0.04),P=0.040],且能降低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RR=0.79,95%CI(0.66,0.94),P=0.007]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SMD=-0.26,95%CI(-0.46,-0.06),P=0.010]。结论 随访服务能降低重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风险,减轻抑郁症状,改善其精神健康和认知状况。  相似文献   
42.
朱国彦 《贵州医药》2012,36(6):574-575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与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特别是重症医学科最为严重.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重症监护室的传播,减少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我科通过制定规范化的护理,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发生的12例多重耐药病例实施进行护理,使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交叉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患者血浆中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以及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 of pro-collagen type Ⅰ,P Ⅰ...  相似文献   
44.
王宇辉  叶八宁  施贤清 《重庆医学》2015,(20):2793-2795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血管内皮多糖蛋白复合物层(EGL)的作用,以及对ARD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入住该院重症监护室(ICU)的需机械通气的中重度ARDS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给予西维来司0.2 mg·h-1·kg-1静脉持续泵入,连续使用72 h)与对照组(同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泵入),在入住ICU时,24、72h检测血气分析、心排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及弹性蛋白酶(NE)、硫酸乙酰肝素(HS)、黏结蛋白聚糖-1(Syndecan-1),取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Balf-NE及清蛋白(Balf-ALB).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90 d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入ICU时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氧合指数显著增加(P<0.05),EVLWI、PVPI、血浆NE、HS、Syndecan-1 及Balf-NE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72 h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P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氧合指数显著增加(P<0.05),EVLWI、PVPI,血浆NE、HS、Syndecan-1及Balf-NE、Balf-ALB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90 d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E抑制剂西维来司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ARDS患者氧合水平,降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90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根据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方法鼻饲流质,观察组43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球蛋白(GLO)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营养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b显著降低(P〈0.05),PA、ALB和GLO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PA、Hb和GLO均显著降低(P〈0.05),ALB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PA、GL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LB和Hb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2/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5%(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较好地维持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尿抑制素,UTI)能否对大鼠脓毒症肠黏膜损伤提供保护及其机制。 方法 选取SD大鼠100只,采用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乌司他丁组、XAV939+乌司他丁组、氧化锂(LiCl )+乌司他丁组。以经典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模型,检查评估空肠黏膜的损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乌司他丁对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情况;观察XAV939阻断或者LiCl激活Wnt信号通路对乌司他丁保护大鼠肠黏膜及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结果 脓毒症组IL-6、TNF-α水平及肠道黏膜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乌司他丁组;脓毒症组β-catenin及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给予乌司他丁处理之后,β-catenin及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乌司他丁相比,XAV939促进了乌司他丁对大鼠肠黏膜的保护的作用,而且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LiCl减弱了乌司他丁对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而且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乌司他丁通过下调β-catenin的表达抑制Wnt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从而改善脓毒症导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外科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规范化治疗原则和方法,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应用小切口显微手术进行血肿清除治疗,并统计相关临床疗效及方法。结果: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后,存活56例,2例死亡。随访50例,按GOS,本组预后优良比例为60.3%,死亡比例为6.9%,预后不良比例为39.7%。结论:临床运用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科学规范的对症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9.
李健权  施贤清  孙轶  成小蓉 《重庆医学》2013,(23):2771-2773
目的研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乌司他丁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入住ICU需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68例(符合VAP的必备条件:机械通气时程超过48h),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2例,乌司他丁组36例。所有患者均需机械通气,常规治疗组患者行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治疗,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3、5、10d抽血测定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RC3bRR)、红细胞C3b受体免疫复合物花环结合率(PRICR),同时观察患者肺部症状、体征以及作胸片、痰培养检查等测定VAP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中26例发生VAP,常规治疗组17例,VAP发生率53.13%;乌司他丁组9例,发生率25.00%。26例VAP发生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常规治疗组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程度比乌司他丁组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显著,而VAP的发生率也更高。结论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VAP呈正相关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是VAP发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乌司他丁可以调节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