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RNA干扰(RNAi)是高度特异的mRNA水平上的基因沉默机制,RNAi技术是高效特异性地抑制癌基因表达的抗肿瘤新技术.运用RNAi技术将小分子干扰RNA(siRNA)应用于白血病研究可能为白血病的治疗另辟蹊径,现综述RNAi技术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联合华蟾素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其受体相互作用是否与K562及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ADM)耐药性相关。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及K562/A02细胞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及P-糖蛋白(P-gp)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率,CCK-8法观察AGEs对K562及K562/A02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AGEs作用下两种细胞对ADM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用半定量RT-PCR检测mdr1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K562与K562/A02细胞RAGE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GEs可呈浓度和依赖性促进K562及K562/A02细胞增殖(P<0.05);AGEs作用K562及K562/A02细胞48h后,K562细胞mdr1mRNA及P-gp的表达均为阴性,K562/A02细胞mdr1mRNA及P-gp的表达与不加AGE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GEs不能改变K562细胞对ADM的敏感性,同时亦不能改变K562/A02细胞对ADM的耐药性;AGEs与其受体相互作用与K562及K562/A02细胞耐药性无关。  相似文献   
84.
汉黄芩素是一种从黄芩中提取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 据多项研究报道汉黄芩素具有抗肿瘤作用。近期研究显示汉黄芩素可以影响多种信号通路。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信号机制主要是:上调胞内ROS水平,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MAPKs分子,上调p53信号, 抑制NF-κB活性及影响其他GSK-3β、ΔNp63等相关通路或分子。基于近年来的各体内、体外实验,本文就汉黄芩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尤其是汉黄芩素对重要的信号通路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5.
汉黄芩素的提取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黄芩素是中药黄芩中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最新研究发现汉黄芩素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形态以及下调Bax/Bcl-2增加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端粒酶活性以促进肿瘤细胞死亡,并且能够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文章就国内对汉黄芩素的提取、汉黄芩素以上几方面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ABCG2是ATP结合盒(ABC)转运超家族中的一员,其过表达被认为是限制多种化疗药物在细胞内聚集的重要机制之一.ABCG2底物范围广泛,包括多种抗肿瘤药物和环境致癌物等,与肿瘤的多药耐药(MDR)和肿瘤发展有关.以ABCG2为靶点逆转MDR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7.
88.
本研究观察骨髓腔内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异基因小鼠外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外周血IL-4和球N-γ水平的影响。以雌性C57BL/6小鼠为受鼠,接受全身照射(TBD预处理后,先骨髓腔移植雄性BABL/c小鼠来源的经rbG—CSF动员后的外周造血千细胞,然后分别经尾静脉和骨髓腔内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建立异基因GVHD模型,观察移植后小鼠的生存状态和GVHD发生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显示:骨髓腔内-DLI组的受鼠GVHD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较尾静脉一DLI组明显减低(P〈0.01);与尾静脉-DLI组比较,骨髓腔内-DLI组IL4分泌增多,IFN-γ分泌减少(P〈0.01)。结论:与尾静脉-DLI相比,IBM—DLI有利于减少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jak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实用性。用PCR扩增出含jak2基因2个SNP(C428T和C643T)位点的DNA片段作为模板,产物纯化后利用MALDI,TOFMS检测5例MM和5例健康对照者样本的jak2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C428T和C643T位点基因型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例与健康对照组的分布无差异,均为T/T纯合子。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基于MALDI—TOFMS与引物延伸技术检测jak2基因多态性的方法是一个快速、准确和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0.
肿瘤的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外显示了良好的耐药逆转效果,本实验研究了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内对白血病多药耐药逆转效果。将裸鼠高成瘤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n及其相应的多药耐药株K562-n/VCR分别接种于裸鼠的两侧腹股沟皮下,以建立人类白血病移植瘤模型;将双侧成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A组给予生理盐水,B组给予磁性纳米Fe3O4颗粒,C组给予柔红霉素,D组给予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E组给予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同时在肿瘤表面建立固定磁场。在实验开始后的第1,5,9,13,17,21天分别测量肿瘤体积。实验结束后,分离瘤组织并用lit-PCR,Western blot检测mdr-1的转录和表达。结果表明:D组、E组的K562.n/VCR肿瘤体积显著小于A、B、C3个组(D或E组相对于A,B或C组P〈0.05)。病理检查显示:A组、B组肿瘤细胞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细胞坏死;C组肿瘤细胞有散在细胞坏死,部分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等;D、E组肿瘤组织内可见细胞明显破碎、坏死、组织的纤维化。D和E组的mdr-1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A、B、C3个组,但是P.gp的表达在5个组申无差异。C组、D组、E组3个组I(562-n肿瘤平均肿瘤体积显著小于的A、B两组的平均肿瘤体积(C、D或E组相对于A或B组P〈0.05)。A组、B组肿瘤细胞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细胞坏死;在C、D、E组肿瘤组织内可见细胞明显破碎、坏死、组织的纤维化。结论: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内具有明显的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单用柔红霉素,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敏感的K562-n的肿瘤中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本实验中外加磁场并未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