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考察妊娠糖尿病小鼠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妊娠小鼠建立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NB)、正常饮食妊娠组(NP)、高脂高糖饮食未妊娠组(HB)和妊娠糖尿病模型(HP)组,收集小鼠尿液,应用GC-MS的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尿液中代谢物,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各组小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的分析。观察各组间代谢轮廓差异并寻找生物标志物。结果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将样本分开,谱库分析得到18种生物标志物。结论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代谢组学可以很好的从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过程反应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情况,为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刺络联合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用药前后的代谢组学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四缝和少商穴位以及耳尖放血,间隔1 d进行1次,周期90 d。采集患儿用药前0 d,用药30 d,用药60 d,用药90 d的尿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尿液内源性代谢物,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免疫指标以及代谢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各项中医症候均明显减轻,观察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免疫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90 d),观察组(90 d)各指标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有监督的分析-OPLS分析了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0 d),治疗后(90 d)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尿液代谢谱,结果显示4组代谢谱分离良好,鉴定了21个相关代谢标志物。结论:刺络联合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儿症状,降低免疫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和组氨酸代谢等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肾阴虚及肝胆湿热两种典型证候(同病异证)的血清差异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通路,探寻虚、实两种典型证候的内在物质基础,以期从代谢水平上为中医证候分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1例不同证候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胆湿热证40例,肝肾阴虚证41例,隐证(无证可辨)者30例)中医症状及体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两种不同证型的临床信息分布规律及证候特征;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TOF/MS)技术对乙肝肝硬化患者,以及与之相匹配的60例健康人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经非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及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找出与乙肝肝硬化疾病本身及其两种典型证候相关的差异性物质;运用MetaboAnalyst 3.0数据库,寻找并解析肝胆湿热及肝肾阴虚虚实两种证候间差异性物质的相关代谢通路。结果 (1)肝胆湿热证中出现频率较高(50%以上)的症状为小便色黄,口干,口苦,口臭或有异味等。肝肾阴虚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为口干、腰酸、乏力、腿软等。两证共见症/征为口干、尿黄、易怒、舌红。(2)各组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与健康组比较,隐证组中白蛋白(Albumin,ALB),肝胆湿热证中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总胆汁酸(Total Biliary Acid,TBA)及ALB,肝肾阴虚证TBil、ALP、GGT、TBA、ALB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隐证比较,肝胆湿热证TBil、DBil、AST、ALP、TBA、ALB,肝肾阴虚证TBA、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肝胆湿热证与肝肾阴虚证相比,TBil、D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代谢组学检测及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各组之间代谢谱均有良好的区分,并获得各组间的差异性物质。发现肝胆湿热及肝肾阴虚两典型证的共同物质10个,去除疾病(隐证)的信息,则得到两证共同物质6个,涉及的代谢通路为甘氨酸、丝氨酸及苏氨酸代谢和苯丙氨酸代谢;同时,分别获得两证各自特异性的代谢物质各8个,分别涉及亚油酸代谢和甘氨酸、苏氨酸及丝氨酸代谢。结论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发现肝胆湿热及肝肾阴虚不同证之间既存在病的共同物质(同病),也存在证的差异物质(异证),从而在代谢层面上为中医证候分类的科学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艳  梁薇  苟小军 《西部医学》2019,31(7):1115-1120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代谢谱的变化,为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12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过敏性鼻炎(AR)患者20例(病例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采用气相 质谱联用(GC/MS)法检测两组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采用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分析两组血清中脂肪酸代谢谱的变化。结果 两组血清游离脂肪酸谱分离趋势良好。两组筛选出了棕榈酸(C16:0)、十七酸(C17:0)、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花生酸(C20:0)、二十一酸(C21:0)、榆树酸(C22:0)7个有显著差异的脂肪酸 (P.<0.01)。对7个显著差异的脂肪酸进行ROC曲线绘制并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C16:0为0778,C17:0为0785,C18:0为0830,C18:2为072,C20:0为083,C21:0为0783,C22:0为0840。结论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体内脂代谢紊乱有关,可将棕榈酸(C16:0)、十七酸(C17:0)、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花生酸(C20:0)、二十一酸(C21:0)、榆树酸(C22:0)作为过敏性鼻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土三七诱导肝小静脉闭塞病大鼠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土三七水煎剂灌胃法诱导大鼠复制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动物模型。方法:土三七2 250 g水煎制成浓度为含生药1.5 g/ml的药液。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土三七高浓度组、中浓度组、低浓度组、正常组4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高浓度(15 g·kg-1·d-1)、中浓度(7.5 g·kg-1·d-1)、低浓度(3.75 g·kg-1·d-1)的土三七药液灌胃,正常组给予温开水灌胃。灌药1周后各组随机处死一半,剩余大鼠于给药2周后处死,采集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血清学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土三七高浓度组、中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大鼠分别有78.95%(15/19)、68.42%(13/19)、57.89%(11/19)出现了HVOD病理表现;土三七高浓度组和中浓度组大鼠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均有不同程度显著升高(P0.01);高浓度组较中浓度组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土三七水煎剂灌胃法可以成功复制HVOD大鼠模型,其表现和病理改变与人类HVOD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心解郁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加服舍曲林,治疗组加服强心解郁汤。两组疗程均为8周,评价抑郁疗效,观察Lee氏心力衰竭评分、HAMD量表总评分及血浆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抑郁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3.3%;组间抑郁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MD-24量表总分、Lee氏心力衰竭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LVEF水平增加(P0.05),NT-proBNP水平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解郁汤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相关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研究组患者服用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他汀类药物),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参数,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检测。结果:共纳入11篇符合标准的RCT文献,总病例数为1559例,研究组782例,对照组777例;其中6篇文献提及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3.60,95%CI=2.56~5.07,Z=7.33,P<0.00001,I2=0%<50%),TC(MD=-0.58,95%CI=-0.66~-0.50,Z=14.23,P<0.00001,I2=49%<50%)、TG(MD=-0.24,95%CI=-0.28~-0.20,Z=11.39,P<0.00001,I2=46%<50%)和LDL-C(MD=-0.40,95%CI=-0.45~-0.35,Z=14.54,P<0.00001,I2=48%<50%)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0.23,95%CI=0.20~0.26,Z=16.13,P<0.00001,I2=44%<5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41,95%CI=0.19~0.91,Z=2.19,P<0.03,I2=5%<5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综合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在降低TG、TC、LDL-C和升高HDL-C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制定金刚藤泡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颗粒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灵敏、准确。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在0.05ug/μL-0.40μg/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此方法可有效地控制金刚藤泡腾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